借鉴世赛经验 推进教学改革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cat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8月,中国代表团在巴西圣保罗举办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共夺得5金6银4铜和11个优胜奖,取得了优异成绩。如今,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备赛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世赛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变化?我们从世赛中汲取了怎样的经验?世赛经验又将如何运用到我国的技工教育改革中去?对此,《职业》杂志记者采访了世赛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杰,与读者共同回顾世赛给我国技工教育所带来的启示。
  世赛带来新观念、新气象
  《职业》:您认为第43届世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李杰:第43届世赛给我们最大的影响在于理念层面。
  首先,世赛植入一些新观念。第43届世赛的一些观念、做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如新技术、新标准的引入,开放的竞赛氛围,公平公正的赛事做法,健康、绿色、环保的理念,以及代表队与当地中小学的互动,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世赛改善了人们对技工教育的印象。以往人们印象中的技工院校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往往是简单的理论加技能教育。但是世赛之后,社会对此的看法有了改变。通过宣传,人们对技工教育的认识也有改观。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去一个不太好的高职或本科院校,还不如把孩子送到技工院校。很多技工院校开始积极筹建世赛培训基地,并针对世赛进行大力宣传,这也吸引了很多学生及家长对技校的关注。
  再次,世赛对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越来越多像中航工业、中冶集团等的大型企业,都积极参与到世赛培训基地建设中来。企业领导对世赛的认知观念也是全新的,他们认为参与世赛活动有助于年轻技工的快速成长,对世赛选手培养模式还可以引入到对企业职工的培养上来。
  世赛带来的基地、师资、教学改革
  《职业》:对于技工教育来讲,国内目前可借鉴世赛的内容有哪些?
  李杰:国内目前可借鉴世赛的内容有很多方面。对于技工院校来讲,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这三方面最为重要,其中最难的是师资队伍建设,最深的是教育教学改革。
  第一,实践基地建设方面,要加强校企合作。随着我国教育投入的加大,近几年国内的技工院校都投入了很多资金进行实训与实验室的建设。有了强大的政策和资金作支持,实践基地建设便如虎添翼。无论是在技工院校建立实践基地还是世赛培训基地,都可以借鉴世赛比赛场地的经验去设置,因为它有着良好的操作环境,先进的技术、标准和设备,这都可以和企业一起来完成,这样在世赛成果转化方面也相对容易一些。
  第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建立骨干教学队伍。这也是目前技工教育改革面临的最为重要的任务。一个世赛项目参赛代表队带着选手去参赛,团队里面还要包括专家、教练、翻译。这对技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还是很高的,所以在建设师资队伍方面还有很多路要走,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提升。这需要时间,需要梯队建设,需要传帮带,更需要通盘考虑和系统设计。技工学校领导应该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很重要的位置。队伍建设应比照世赛师资队伍的要求,其中包括外语水平技能技术、对外交流等方面,都要有很高的标准。首先,应建立骨干教学队伍,带动其他团队成员共同发展,这样整体教师队伍才能发展好。其次,要有步骤、有方法地开展工作,比如“走出去、请进来”,即送教师出去进行国内外交流,把企业的高技能人才请进学校传道授业等。另外,很多老师从学校到学校,理论水平可能很高,但实践能力不强,接触不到新的技术和标准,这对教学效果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经常去企业一线取经了。
  第三,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要结合世赛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目前,国内很多技校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世赛对选手的要求很高,就是因为世赛采用了新技术、新标准,这是国内目前教学所缺乏的。我们可以借鉴世赛竞赛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世赛的要求进行科学规划。比如,把新标准引入到课程标准中,把新技术引入到课程内容中来,通过研究新标准、新技术,设计新的课程体系,包括新的课程建设、资源库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内容。这是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如何与企业进行有效的合作?可行的方法就是“引进来、走出去”。从企业聘请教师,把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引入到课堂。同时,学生也要到企业进行深入的实效性实训。如果这方面实现起来确实有困难,也可以在技工院校内部建立仿企业环境的实训场地,甚至包括企业文化都可以引入到环境设计中。按照企业的规范编写教材,指导学生操作。校企合作要做扎实,而不是表面文章。另外,也可以尝试在学校建立企业研发基地,一方面为学校创新教育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给企业提供了研发环境,这种互惠的方式,也有助于校企合作。
  全新诠释“新技能”“新技师”“新技校”
  《职业》:通过对世赛的研究和跟踪,您对目前“新技能,新技师,新技校”有什么新的理解?
  李杰:我觉得这三方面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掌握了新技能就可能成为新技师,培养新技师的学校就是新技校。
  第一,新技师要掌握新技能,更要看综合素质。在掌握新技能方面,我觉得不只是新技术的掌握,还包括新标准、新知识的掌握,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具备。另外,不仅要用这些新标准、新知识来要求新技师,还要求他们有新的职业素养。世赛不仅是技能的体现,也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比如,对健康、环保的认识,对绿色发展的认识,这绝不单单是技能培养这么简单。教学过程中,肯定也要把世赛理念引入其中,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才有更高的综合素质。
  不同的技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现在有些学生的职业规范意识比较好,完成工作后会把工具收拾好并摆放规范,有了问题会主动提出来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习惯。而更为普遍的是,一些参赛选手垃圾随便丢弃,工具摆放不规范,不懂得与人交流等等,这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
  第二,新技校要加强校企合作,更要有国际视野。新技校,不只是培养新技师的学校,而是要把新技术、新标准引入到学校,要具有良好校企合作意识和国际视野,并把新技术、新标准引入到教学中去,还要制定新的校企合作标准。国际化教育也很重要,很多学生参加世赛缺少自信,很多事情不会处理,与人交流也很缺乏。
  另外,教学改革上也要有新的措施,比如,有些学校建立了实验班,选拔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加入,再从这个班里选拔世赛选手。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一般班级人数都很少,但教学效果很好。实验班教学中的外语课程、体育课程以及心理辅导方面的课程也十分重要。这样的实验班既能起到示范作用,又能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世赛中来。
  从2011年开始我国就参加了世赛,到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奖牌井喷式的爆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国家各级领导对世赛的重视,从政策、制度、资金上都给予很大的支持,另一方面是我们对世赛规则和做法也有了研究。前两届我们对这些还不太了解,因此影响了选手的发挥。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对规则的解读更加深入,对新的规范和要求我们也都基本掌握了。对于世赛培训基地,从资金投入、师资配置等方面我们都做了大量工作,基地建设更是日趋成熟。另外,选手选拔机制也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世赛培训和选拔中来。
  今后,随着国家对世赛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尤其是我国提出申办2021年世赛后,国内更是掀起一股对于参与世赛的热情和对技工教育的热情。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把我们的技工教育办的越来越好,我们在世赛上也一定能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其他文献
荆门技师学院自2018年3月实施积分制管理以来,效果显著,基本形成“事事争着干、时时有人管”的良好局面。德育工作精彩纷呈,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技能培训规模空前,学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现将积分制管理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形成共识是实施积分制管理的先导  积分制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全员参与管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是科学实施的保证。  1.统一班子成员思想,转理念  理念一转思维宽。理念是
近日,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发布2012年度员工福利调研报告,结果充分反映出外资企业在员工福利方面的基本状况及发展趋势,弹性福利作为一种新的福利管理方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员工关注。  员工福利作为薪酬体系的重要补充,在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薪,只是短期内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体现;福利,则反映了组织对员工的长期承诺,因而对激励员工更为有效。如何有针对性地提供员工满意
“回想来职高前,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这样的成绩,读读职高算了。”这句微电影开场白,盛勇钢拍了六次,每一次拍,他都会情不自禁哽咽,甚至眼含泪花。  盛勇钢是宁波建设工程学校的一名学生,同时也是浙江省团代会宁波市5名学生代表中唯一一位中职生、象山县“十佳优秀青年”。尽管成了学妹们眼中的“男神级”人物,他依然难以忘记这些“言语性暴击”。  纠结的情绪一方面源自对过去遭遇的“复刻”,另一方面则是对学校H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和技工院校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发挥媒体教学优势,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教学任务和回收教学测试。本文通过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技工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说明翻转课堂在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教学  翻转课堂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加快发展技工教育,支持技师学院建设”。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也对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对于技工教育而言,校企合作不仅是专业教学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也是培养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必要环节,更是技工教育从质与量上与产业经济发展紧密
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和《2014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工作报告》,为推进基层气象机构综合业务改革,更好地开展各项业务,服务民生,河北省气象局决定开展基层气象机构综合业务上岗培训。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河北分院开展了培训需求调查并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编写教学计划、举办试点培训班、测评培训效果,从而为各类培训班型开发提供了参考。  一、培训需求调查  一般做培训需求调查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逐步走向市场,走向国际化,同时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什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南京江宁高等职业学校校长王小林认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有一支师德高尚、专业技能过硬、具有创新精神、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提
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逾越规则的时候,当教师在遭遇学生以消极应对进行软抵抗时,或以过激态度表现自己不满时该如何处理?笔者认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静心是关键。  一、情景再现  中午的班务例会课,安静的教室里响起一串清脆的“嘀嗒”声。显然,是乒乓球掉到地上了。全班立即将目光锁定住一位学生,他在以这种过激的方式向老师发出信息:我是无辜的!这说明这名学生过去曾经很多次被误会甚至无辜批评,只能
近日,湖北省劳动就业管理局创作拍摄的微电影《尽瘁》继获得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 主题原创优秀网络视听节目奖后,再次在2016年“美丽心灵荆楚点赞”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集推选和展播活动暨第二届湖北省微视频(微电影)大赛中,荣获评委会特别大奖和最佳编剧奖。  由湖北省劳动就业管理局创作拍摄的《爱洒民生》系列微电影,不仅填补了全国就业系统以先进典型助推就业工作
“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的核心能力。”  “创业成功是我们的教学成果,创业失败也是我们的教学成果。”  “杭职院可能没有马云式的人物,但必须要有培育马云式人物的平台。”  ……  “创新能力并没有多么高不可攀,在工作岗位上改进工艺与开办一家企业同样都是创新。”谈到创新教育,走过8年多创业历程,将学校“双创”教育送上杭州高职双创“头把交椅”的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陈加明语重心长地说。从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