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当代陶艺教学中釉料配制和运用科目的缺失与偏差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ylod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釉料配制和运用,是现代陶艺教学重要的教育环节之一,但从中国各美术院校在这方面的课程设置、教师配备、资源储备方面来看,现状堪忧。如何真正建立直观、高效,并且具备实用性的教学系统以及师资力量的储备,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陶艺教育; 釉料课程; 教育改进; 教材; 师资
  Abstract: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laze materials are the important aspects in contemporary ceramic art teaching, however, in many art universit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urriculum provisions, teachers’ abilities, resource reserves that in relation to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laze materials are really backward. The essential methods to resolve this kind of harsh situation are to construct the intuitional, efficient,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Key Words: Ceramic Art Teaching, Glaze Cours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Textbook, Qualified Teachers
  作为陶瓷历史发展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中国具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历史地位,但我国的现代陶艺水平却无法获得与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艺术水准。造成这种局面虽然有许多原因,但陶艺教学在之前的美术教育中没有获得相应的重视,这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虽然陶艺教学在经历多番改革之后,现在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更多的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依然存在许多方面的缺失与偏差,需要改进和完善。我国陶艺界在之前的陶艺教学背景下存在以下不足:我国的陶艺家与其他国家的陶艺家相比,对陶艺的认识往往是不全面的。而国外的陶艺家基本上具备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无论成型、釉料制作、装饰直至最后的烧成手段,都是亲力亲为,并且都是可控的。国内陶艺家对于陶瓷产区的依赖是绝对的,很少有真正由自己介入各创作环节,并且能够游刃有余地加以控制,而且能够真正理解并运用艺术手段的艺术家,其中的缺失环节尤以釉料配制和运用环节为甚。这一关键的科目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导致此科目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储备的严重缺乏。釉料对于陶艺作品的重要性,每一位陶艺家都对此深有体会。而相关的课程,对于陶艺专业学生来说,则是等同于色彩对于绘画专业的学生一样,是有着不可或缺作用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我们现在面临的现状是,即使是最专业的美术院校,大部分也缺少可以系统讲授釉料配制及运用的专业教师和教材。因此,很多院校在意识到这种紧迫性的情况下,试图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解决:一、以硅酸盐专业毕业的学生或直接请相关教师来进行讲授,并使用硅酸盐专业的教材。如现在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就是以这种方式来进行的。二、从国外院校邀请教师来讲授,现在许多美术专业院校在以这种方式进行师资力量的补充。三、直接从景德镇等产区买釉来用以完成整个教学和创作环节(这是最普遍也最无奈的选择),也有些学校选择将学生带到陶瓷产区,以教学实习和创作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整个教学过程。
  第一种方式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在于,教师的讲授和教材对于陶艺专业学生来说太过深奥,并且不具有真正的实践性,这一点从陶瓷学院各陶艺专业历年毕业后的学生身上就可以看到。每个学生都学了这门课程,可是有几个学生能真正自己配制并且运用?现状就是大家还是在买现成的釉来用,不仅仅是因为方便的问题,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学习完后并没有真正掌握可以用于实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实际上,在课程进行中很多学生面对着复杂的化学名词和化学方程式以及计算方式,就已经几乎放弃了。笔者由于个人对此有着极大兴趣,重复听了两次相关课程,通过各种尝试和实验,研制出许多种釉料,并使其进入商业领域。但在教学中,始终感受到这一教学方式无法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对此感到枯燥、繁杂、步骤繁琐,尤其是对于相当一部分在高中时期未掌握好化学知识或化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这个课程读起来更是晦涩难懂。因此我开始寻找和阅读一些国外的相关书籍,以及最近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访学中,从国外的现代陶艺教育系统中学习到许多方法,并对相关体系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Greg Daly教授,他是一位现代陶艺领域著名的釉料研究和教育专家,他的釉料教学注重学生对于个性化釉料的配制和使用,并且建立了一个非常易于在实践中进行个性化调整的课程系统。为了更为深入、系统地理解他的教学内容,我进入了他的整个釉料课程,进行学习和研究。终于发现他在教学中摒弃了对每种材料的化学组成、分子式和分子重量等的计算,将普遍运用于釉料配制的材料,以主要作用加以分类。之后学生所需要做的,就是根据分类,自由地组合和实验(当然这种学习和实验依然有一个科学的系统,但这个系统与之前我所学习的硅酸盐专业的学习系统以及其他方式都截然不同),其后依据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来进行材料的调整,以期获得更为个人化的实验结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轻松、有趣、有成就感,并且和自己的创作实践紧密结合。后来我在阅读其他国家有关现代陶艺家的著述中发现,他们大部分采用的都是相同的研究方式。因而我认为我们的釉料教学体系和教材,应该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简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易于掌握。毕竟我们培养的是陶艺专业的学生,而不是硅酸盐专业的学生。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构成和思维模式与学生的专业相差太远还会造成另一方面的严重缺失,那就是釉料在创作实践中的运用。如前所述,釉料课程对于陶艺专业学生,就如同色彩课程对于绘画专业的学生,试想如果色彩专业的老师只介绍部分色彩原理而没有相关色彩构成、表现、创作等的训练,那会是什么样的状态?而非陶艺专业的教师在釉料课程中,是无法在这方面给学生以不可或缺的训练的,而在课程结束后,单单获得大同小异的釉料配方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去运用这些釉料,也不知道如何在未来的创作中根据所需效果来调整釉料配方的话,我们又如何去苛求他们在陶艺创作上有更为专业和成熟的釉料运用和处理的表现。   第二种方式的缺陷在于,即使我们邀请到了一位有能力传授相关知识且具备系统专业能力,同时还很认真负责的陶艺家来授课,我们也无法获得一个长期性的训练及指导。众所周知,邀请外教来校授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也很难长期坚持并且建立系统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于需要包含化学知识的如此复杂、交叉的陶艺课程来说,首先语言障碍造成的交流障碍就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更不用说外教对于本校教学架构的了解及学科吻合度是否相配套。我们的课程设置都应该是环环相扣的,并且每一部分不仅有其独特的作用,同时还应该跟其他部分共同起作用。外教的加入可以锦上添花,但很难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如果短期的训练不和长期的辅导相结合,在短期课程完成后,学生只有一知半解的情况下,那么,在之后的学习与创作中有疑惑的时候,是无法找到可以咨询的对象和解决问题的,导致学生很难保持他们继续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更不要说如果在实践中有了新的需求,想用新的釉料来搭配自己的作品,那就更是困难了。这门课程要在实践中获得训练和拓展,还依赖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创作的需要,同时还要结合整个的教育结构来发生作用(如烧成控制以及前期的成型过程。)所以,我更倾向于邀请他们来对教师进行较长时间的集中强化培训。一是教师从业时间长,易于学习和理解;二是学会后可以进行后续的教学和传播,并且也有利于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提高师资力量的知识储备对于可持续的教学质量的意义,远远大于单纯提高某一个班级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意义。
  第三种方式我觉得没有什么评价的必要,虽然有需要就会有市场,但现在陶瓷产区的各种釉料生产主要针对的是批量生产的工厂和作坊,并不是陶艺家。因此釉料制作者和陶艺制作者的脱节,使艺术家在市场中想要买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材料并不容易,可是在有限的选择中尽量靠近需求,也是目前最好的一种选择。例如丰富的釉下彩绘颜料和陶瓷水彩、陶瓷墨水、陶瓷铅笔等,这些基本材料在国外已经非常商业化,与普通彩绘颜料和水彩、墨水等操作相仿,并且在美术商店随处可购得,但是在国内却没有生产。实际上对于美术院校的师生来讲,这些陶艺创作的基础材料更容易操控和获得自己想要的创作结果。这些陶瓷材料不仅可以让学生延续之前学习的素描、色彩等方面的实践知识和处理方式,甚至可以使用自己熟悉的绘画工具来进行创作,既能最大程度地获得学生学习的延续性,避免陶艺与之前学习知识的脱节,也能使学生更容易获得学习兴趣和成就感。这类陶瓷装饰材料的制作,其配方和制作方式并不复杂,学生经过短时间的训练都可以学会相关知识并且自己制作。但这些东西对于批量生产的工厂和作坊来说并不实用,而釉料生产商也缺乏兴趣,甚至也未意识到有研究的必要。因此,在现有阶段来说,这方面的陶瓷材料最好还是在教学中进行制作和实践运用更为实际。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国的现代陶艺教育中,首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3个:其一,真正合适的教材,不是充斥了各种化学名词和分子式的硅酸盐专业教材。因为我们的学生是陶艺专业学生,学习如此多的专业名词以及各种分子式的理解、计算,对于釉料的制作和运用意义不大,反而会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当然也不能是简单给予他们各种釉料的配方集合(这还是指在能配釉料的陶艺家或者从业者能够大公无私真正提供很多人眼中的秘方的情况下,不幸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愿意这样做的人很少)。即使这些配方都是有效的,但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何能够真正地加以运用和创新?比如学生毕业、就业或者创业后,并不一定都能非常方便地购买到与之前相同的泥料、釉料以及各种陶瓷原料,即使他们拿着那些配方也没有任何用处。如果我们提供的是真正符合他们的实际需要,深入浅出地配合简单实用的实践方法来掌握相关知识的教材的话,学生即使离开了学校和陶瓷产区,也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当地的泥料和化学原料,加以创作。其二,教学观念的转变。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应该更为关注其个性以及釉料运用的能力,以及离开学校后可持续研究和发展的能力。釉料装饰对于艺术家的作品来讲是非常个性化的,也是其作品个性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个性化的釉料配方和釉料知识,而不是全面、系统和统一的掌握所有的釉料知识,这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还应该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用能力。毕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如果只有各种实验充斥于教学中,而丢失了实践过程中的艺术创作实验结果的话,这个学习是盲目的。通过实践运用后再对实验结果进行调整,既可以使实验与作品创作相结合,也使学生能够获得自主研究和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具备可持续自我发展和自主研究的能力。其三,专业教师的系统培训。这样的课程设置对教师在课程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上,需要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我相信很多陶艺专业的教师都有学习并教授釉料知识的渴求,组织这样的活动,既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又可以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进行实践和改进工作。这样的方式,比请外教每学年来校授课更有实际意义,并且获得较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效果。只有在教师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储备更为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情况下,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自如地对学生的实践进行各种个性化的指导。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可以只要求他们发挥自己个性化的部分,当然如果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需求,教师也可以给予更深入的指导。如果真正从根本上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在创作上的把握能力和研究能力将产生颠覆性的变化,而我国的陶艺家也才能真正脱离于陶瓷产区,使自己的艺术创作更为自由和个性化。
  基金项目:东北师范大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美术专项)(MSZX2012-06)
  (周璇 林劼然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参考文献:
  1 Greg Daly.Developing Glaze[M]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2013:10,52,57,63.
  2 Greg Daly. Glaze and Glazing Techniques [M]
  Kenthurst:Kangaroo Press Pty Ltd,1995:
  9,45,48,49.
  3 Paul Andrew Wandless.Image Transfer onClay
  [M]New York :ADivision of Sterling Publishing
  Co.,Inc.2006:66,78,104.
  4白明. 外国当代陶艺经典[M]. 南昌:江西美术
  出版社. 2002:30、52.
  5白明. 世界现代陶艺概览[M]. 南昌:江西美术
  出版社. 1999:141、161.
  6 Robin Hopper.Making Marks [M]USA:Kp
  books Inc, 2004:108,110,120,135.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典型的“看一被看”结构,示众有着丰富的政治文化内涵。从五四文学对示众的戏剧结构的解构,到解放区文学对示众的权力结构的颠覆,再到新时期文学对示众的价值结构的重建,中国现当代作家从不同向度揭示示众的政治一文化意义,解构示众中看一被看的暴力结构。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示众母题;戏剧;价值;解构  [中图分类号]1206.6/1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
总的来说,全球化时代艺术呈现出相互交融的趋势,艺术的语言探索和观念更迭都具有超国界的意义。国际视野是各国艺术家成长、创作、艺术策划、展示的共同语境。而另方面,民族化在全球化时代艺术的发展中被进步强化,从最初的无意识中创作展现的个人置身的民族文化背景的流露,到主动地在语言和观念上回归到民族文化的文脉之中,呈现另种风貌。随全球化的程度越高,民族化也就表现得越为强劲。  没有全球化的概念就没有民族化的概
2020年金秋时节,在“第六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来临前夕,“艺逸壶道——范伟民造型艺术新界”个展在上海国稷美术馆展出。(图1、2、3、12)艺术家范伟民精心创作的50余把紫砂壶艺术作品,内涵丰富、形式美观、品质经典,成为法国手工展、日本手工展共同联合举办的这个中国最高级别的手工盛典上的华美风景线,受到出席领导、嘉宾、业界专家及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与重视。  相对于范伟民前几年举办的第一次紫砂艺术展
1  伊日·门泽尔不光是被廣泛承认的“捷克影坛大师”,他更是天才导演,天生的电影人。这话并不含吹嘘之意,毕竟他凭借《严密监视的列车》获得196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时候,才刚28岁。该电影以二战为背景,用大量喜剧和性的元素展现了残酷的话题。  2020年9月5日,伊日·门泽尔久病后辞世,享年82岁,他的妻子在社交平台上宣布了这一消息。门泽尔出生于1938年2月23日,学生时期在布拉格电影学院专攻导
摘要: 语言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方向。本文试从语言测试的信度与效度角度出发,结合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反拨作用,探讨语言测试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 语言测试信度效度    一、前言    语言测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用途:第一,用于语言教学;第二,用于语言研究和教学研究;第三,用来选拔人才(刘润清,1991)。信度和效度是大学英语学业成绩测试应具备的两个质量特征,“信度涉及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
[摘 要]道歉是违背国际法义务的国际法主体对受害方的损害予以精神上的补偿所采取的法律责任形式。《奥本海国际法》指出:“不法行为者方面的正式道歉通常是必要的。”然而,自诩“文明世界”的美国却对其屡屡损害他国及其人民的权利和利益的行为拒不作出道歉。同样,其国民彬彬有礼的日本至今仍迟迟不对其侵略亚洲的历史事实作出诚恳的正式书面道歉。从美国对其他主权国家及人民的侵害并拒绝为之道歉的案例和日本对其侵略史所采
一、展品学术价值和展览情况介绍  《中国古代音乐舞蹈陶俑复制作品巡展》是由西安美术学院作为项目主办单位,由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村与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文物复制专家王倩共同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共展出两位项目主持人带领的陶俑复制团队,历时数年制作的中国古代自战国至明代各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舞蹈陶俑复制品104件套、350余人偶。其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不同时代的精神
2016年5月31日上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广州雕塑院、广东美术馆承办的“铸造时代——广州雕塑院60周年作品回顾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出席开幕式的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第政,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陆志强,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陈春盛、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张润华、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周国城、《雕塑》杂志执行主
郑可先生一生涉猎广泛,于绘画、雕塑以及陶瓷、玻璃、金属、家具、室内设计、染织等众多专业均造诣非凡,在致力于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领域的教育教学和雕塑艺术创作的同时,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他挚爱中国的艺术与教育事业。数十年来,他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学术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现代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工艺美术领域的教育、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本刊遴选了“纪念郑可先生诞辰110周年大会”上嘉宾
摘要: 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本文阐述了导语设计的作用,重点分析意境导入、情景导入、故事导入、音乐导入、朗诵导入、比较导入这几种导语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导语设计作用方法    美国著名演说家洛克伍德·桑佩曾说过:“在整个讲话过程中做到轻松、巧妙与听者交流思想……关键是讲话的开始用字和表达。”语文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