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肖像画审美表现特征的演变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0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代肖像画作为中国传统肖像画历史中的成熟时期,不仅继承了传统肖像画中的优良传统,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独特绘画特色。在审美表现中逐渐以传统肖像画以造型为主、色彩浓重的形式,转向追求线、色结合凹凸立体感和色彩的清雅淡丽,可以说明代肖像画开启了传统肖像画的新局面,为今后传统肖像画的发展奠定了新的篇章。
  关键词:明代;肖像画;审美表现;造型;色彩
  明代肖像画是传统肖像画的独立成熟时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肖像画绘画特色。纵观明代肖像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宫廷画家为代表的宫廷肖像画,多以帝王帝后、功臣名寮肖像为创作对象,在刻画上十分的细腻工整,设色凝重艳丽;另一类是以民间画师为代表的民间肖像画,多以文人雅士、工商士民阶层为表现对象,在刻画上相对立来讲较为逼真,更加注重对人物形象个性特征的刻画,设色上相对来说清雅淡丽。明代肖像画开创了新的绘画之风,逐渐改变了以往重形神以及重彩表现的绘画特征,开始逐步走向以线、色结合的凹凸立体感和清雅淡丽的色彩感绘画表现技法,这种由注重绘画表现走向审美追求的艺术特征是肖像画在发展成熟之后的必然选择。
  一、由以线造型为主走向线、色结合凹凸立体感
  明代之前的肖像画作品在刻画上主要呈现出两种表现方法:一种为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平涂上色为主的工笔绘画技法;另一种为单纯以线作为刻画和造型手段,利用线条的虚实、疏密等关系来塑造出人物对象的形象特征的白描绘画技法。在这两种刻画表现技法的推动之下,肖像画在明代注入了新的表现刻画技法,逐渐转变了以往以线造型、平涂上色的刻画表现技法。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先是以细笔勾勒出人物对象的五官以及服饰轮廓,用笔简练、流畅,稍后用淡墨渲染出人物五官结构的凹凸关系,使人物形象特别是面部五官呈现出一定的立体感,在这种刻画表现技法的塑造上人物的形象特征更加的自然生动。
  在曾鲸《葛一龙像》(图1)中,葛一龙头戴巾帽,身穿白色长袍,密髯丰颊,倚书斜坐,犹如一团洁白的闲云飘落在人间,双目凝视前方,目光沉静,若有所思,嘴唇紧抿,姿态怡然。在眼睛的刻画上,画家点睛如漆、目光炯炯有神,预留出高光部分,目光深邃,一扫书生的呆滞浑浊之气,彰显出一个清俊、善画的青年才子,刻画出了一个“心远尘氛”、“道骨严冷”、“痴情于山水”的文人雅士形象。画家先是以细线勾勒出人物面部和衣纹,然后以淡墨渲染多次,再加以赋色。
  曾鲸这种“没骨法”所取得的凹凸效果是从表现对象本身的结构出发的,完全是在传统绘画技法上的发展,使画中笔、墨、色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极大的加强了传统人物画客观的表现力。画家在注重对人物肢体造型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人物面部五官等特征的刻画,已展现出刻画对象的个性特征和神情气质,而对人物的服饰以及装饰物的表现退到次要的表现位置。
  在刻画上主要先以淡墨加赭石调制而成的檀子水,勾勒出人物面部轮廓、五官以及结构的位置;再用淡墨沿轮廓线逐层渲染,使五官展现出一定的凹凸感,面部结构的起伏转折逐渐清晰,虚实自然,浓淡有序;在略施淡色润染,以区分出人物主题形象的不同气质和肤色,其次在用淡漠和浅绛、胭脂复勾出五官轮廓结构,最后加以局部色彩的调整。重墨勾勒须发、眉毛以及眼部重色,使其更具立体感。
  二、由色彩浓重走向清雅淡丽的色彩感
  传统肖像画在用色上多是以浓墨重彩为主,在以线造型的基础上,加以浓重的色彩渲染,给人以浓重艳丽的色彩感。伴随着肖像画绘画技法的进一步发展,在明代肖像画的创作之中,不仅继承并发展传统的白描法和重彩法,还在此基础上开创了清雅淡丽的色彩绘画技法。肖像画绘画作品除白描作品外,无疑都是在以线造型之后,略施色彩加以刻画表现的,在色彩的运用上,早期作品设色浓重艳丽,人物刻画工整细腻。在曾鲸《王时敏像》(图2)中,此时的王时敏年仅25岁,面貌清秀英俊,十分的文静。画中王时敏身着浅色栩衫、头戴冠巾、手持拂尘双腿盘在蒲团之上。画中以纤细的线条勾勒,涌现柔勁而和缓,面部以线为主,略施淡墨微染,随后略施淡彩,在眉毛和眼神的刻画上十分的精妙,眼窝、鼻梁、嘴角在淡墨晕染的基础上,稍加色彩罩染,表现出一定的立体感,在衣服的刻画上主要是以稍重墨线加以勾勒,随后加以渲染,并在衣褶出罩上一层淡淡的茶色,给人以柔和的印象,最后整体渲染上一层淡淡的白色。使整个画面统一在暗褐色的格调之中,给人以清新雅致的感觉。在整幅画的构图上,画中王时敏剧中稍靠下方,人物处于观赏者实现的远处,外加画面中大片的空白,使画面表现出一种静谧、有缘的韵味,显得十分的空灵、静谧而带有禅意,画中也烘托出王时敏超凡脱俗的性格。
  可以看出明代肖像画的进一步发展为今后传统肖像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肖像画的表现,更为今后肖像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肖像画的创作应当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在今后的肖像画创作中,应当在细微观察、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以独特的审美趣味和主观感受去开拓,去创新,去突破,不断的打破陈旧的创作模式,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绘画技巧,将自我的情感与时代的不发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表现语言,让肖像画作品绽放出新的时代色彩。
  【参考文献】
  [1]周积寅.曾鲸的肖像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2]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0
  [3]刘凡.明清民间肖像画研究[D].江南大学,2009
  [4]李育红.曾鲸肖像画人物形象分析及对现代的启示[J].西安美术学院,2011
  [5]钟伟.中国肖像画的独特造型规律[J].艺术教育,2011(12)
  [6]曹树玲.明代帝王肖像文化艺术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石娟,女,汉族,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刘海青,女,汉族,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其他文献
摘要:油画传入中国已然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自明朝万历七年第一个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来到中国,油画也就首次传入了中国,在当时引起了皇朝贵族的追捧,而第一幅传入中国的油画作品恰恰就是以写实为主要形式的油画作品。所谓写实油画就是以笔致精细的手法来表现自然对象,以达到与自然对象相似或者极似的目的。而“笔致精细” 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油画所具有的艺术表现特征,在这些写实油画作品中都存在着一种类似于音乐的节奏之美
左思的《咏史》诗在西晋文坛独树一帜,开创了咏史的新篇章,他借史事抒己之怀,将历史人物与自我融为一体.《咏史》八首展示了左思一生的思想轨迹,本文旨在分析诗中所表达的多
【摘要】本文从多媒体教学特点入手,阐述在教学中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运用 多媒体教学 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1    在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广泛地应用到教学领域,快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在教学上完全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无法展现的教学内容。教师把视频、音频、图像、动画、图形和文字等
摘要:内蒙古油画在结合本民族的地方特色成功的塑造出符合政治意图、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其特点注重真实质朴的表现生活、表达理想,生动的揭示了这一时期的草原现实生活气息,也从心灵深处流露出真切质朴的民族特色。这期间尤以官布先生为主,形成了具有独特草原风貌的“草原画派”。  关键词:草原画派;内蒙古;特点  油画作为西方外来画种,自明清时期传入中国,但是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影响热烈,则还是在建国初期随着国
期刊
18岁的我骑单车飞驰在复旦笔直的马路上,头顶是阴翳点点的梧桐叶色,风声夹杂着音乐声灌入双耳,有一点点类似飞翔的感觉.
期刊
摘 要: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写进党的正式文件。这一思想为研究沂蒙精神提供了新的视角,沂蒙精神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和深远影响的精神伴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丰富和发展,从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视角分析沂蒙精神独特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沂蒙精神;价值  中图分类号:D642  文
本文试对公安微博创新社会管理的成果进行研究,并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如何进一步创新和增强公安微博的社会管理功能.
常用的外源性化合物多达6至7万种,均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损害机体,危害人类健康.现用的国际标准中,健康安全体外评价载体仍采用微生物、动物及人类永生化细胞、肿瘤细胞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