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词“吧”的语用功能及英译——以《骆驼祥子》葛浩文译文为例

来源 :海外英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heng0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吧”作为现代汉语常用的语气词,在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一般适用于各种句式,有表示揣测、建议、商量、请求、命令之意。由于语气词属于典型的虚词,在英语中并没有对应的词汇,所以在不同的语境中“吧”字意义灵活多变。该文结合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以及葛浩文的英译本,从其语用功能(祈请功能、判断功能和求同功能)出发,探讨了语气词“吧”的英译方法。
其他文献
目前隐喻的翻译研究大部分是基于不同的翻译理论来进行的,较少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入手,而概念整合理论能够明晰地展现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意义构建,思维运作。《骆驼祥子》中的语言具有较浓的地方色彩,故笔者借助概念整合理论,分析《骆驼祥子》葛浩文译本人体隐喻的翻译,对其背后的认知过程进行了解释。
该文以芙蓉楼和洪江古商城的解说牌为例,依据认知语言学识解观,采用实地考察、深度访谈、中英文解说文本对比分析等方法,从调焦、突显、详略度等几个方面对怀化市文化遗产景区的解说类公示语的英文译本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文本分析发现翻译质量严重影响了英语解说文本的可读性,双语公示语翻译功能性差,文化因素考虑不够,不能满足国际旅游者对被参观的遗产意义渴望了解的需求,导致了双语解说没有达到文化沟通的效果。
这篇论文以顺应论为指导,对《水调歌头》的两个英译本进行研究,充分探讨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翻译文化意象词句,揭示出翻译过程即译者不断做出选择的动态顺应过程的本质。
中国翻译学科的发展既需要吸收西方翻译理论的精髓,也要保留本真,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该文立足翻译话语系统的建立,梳理了中国翻译发展几个主要阶段有代表性的翻译观点,探究了其术语的来源与内涵,得出中国传统翻译观点和术语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文艺理论。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sis management,this research is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how United CEO extended corporate apologies to the stakeholders.The analysis of the text,discourse practice,and social practice under Fairclough’s threedimensional
The language of art is translated by the methods of image preservation,image omission.Cultural words are translated by the same method.Cultural image is abstract culture.Cultural linguistics categorize culture into material,system.Its subordinate culture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对外合作项目越来越多,对国际化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英语教学能够充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综合技能以及交际技能,其中翻译方面的应用能力培养尤为重要,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该文即从翻译教学以及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在大学生英语课程中的重要性入手,通过剖析大学生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为实际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自然资源部门一般依《土地管理法》对非法占地类违法建筑作出罚款和责令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行政相对人拒不履行限期拆除的处罚决定的,自然资源部门需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词汇的习得方式有刻意习得和附带习得,如果两者相辅相成更能促进学习者的词汇学习。语言的多模态输入可以调动学习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来获取和处理相关信息,加深学习者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为了优化学生对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教师可以合理设计课堂输入的模态,同时鼓励学生课下语言学习的多种模态输入。
南宋名相陆秀夫在崖山海战中投海就义,成为后世忠君爱国的典范.陆秀夫死于崖山,而潮州地区在元代就已兴建了陆秀夫墓.明清时期,在官方的倡导和地方精英的推动下,陆秀夫信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