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谈小学语文识字识记读写三部曲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kto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先生曾表示:8岁儿童“能读会写”“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情景教学”等实验,是一个又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教材教法的实验。该系列实验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对儿童解决识汉字,学汉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对新世纪语文教学产生重大影响的有益实验。
   受传统教育经验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学会中文阅读大概需要认识2500个汉字足以。殊不知此种观念阻滞着学生日后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和语文能力的发展。历经几多演化发展,汉语义项丰富多姿,思想感情表达丰富,这一点恰恰是汉语初学者感觉难识、难记、难运用的原因。据调查了解,中国儿童掌握阅读能力则相对较晚(10岁或稍晚),作文能力形成的时间则更晚。同时,囿于对识字意义认识的不足,儿童语文能力形成存在障碍。一线教师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在实践中不断思索。基于前述不良现状和语文学科环环相扣的能力养成特点,笔者深入研究并不懈实践和思考,把识字、识记和读写上升到语文教学三部曲联动的策略高度,并形成行之有效的方法,希冀借此夯实小学语文教育根基,奠定未来语文成长之路。
   一、识字有谋略:返璞归真 沿波讨源
   (一)别出心裁实践 心无旁骛识字
   实践是生活之母,生活是汉字之源。汉字源于生活,故此识字教学也理应回归生活。汉字产生于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学生在生产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识字,教师对识字教学不断创新并进行优化,都具有返璞归真的学习功效,是对人类天性的遵循。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展了相关识字活动:1.自制“识字小报”,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剪一剪、贴一贴、画一画、写一写自己的课外识字成果,适时开展识字积累大比拼,变“要我认”为“我要认”。2.妙用识字锦囊,激发识字兴趣。识字袋是记录学生识字的点滴过程和别出心裁的佐证。识字袋里可装上自己做的识字卡,也可以装上亲子制作的识字卡。识字卡可以是本学期学的生字,可以是儿童读物中的生僻字。识字袋中的汉字必须自成体系,有章可循。它要么以单元为体系,要么以部首为类,要么以音序为类,学完一个单元就制作一个单元,每个生字可组三个词强化识字效果。3.创造识字墙,携手同进步。识字墙依序出现每个单元的生字,循环且覆盖。经意不经意中,学生关注识字墙的习惯得以养成。实践证明,识字墙认字读词活动,人人乐于争当识字小老师。活动成功激发学生我要认字识词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温暖家庭亲子活动的时光,成为盘活课堂讲解生字词的源头基础。4.开展专题识字活动,打造识字监测平台。用心创设识字情景,用情铺设成长道路,如精心策划“我的玩具展示”“水果王国”“动物王国”等识字专题活动。让学生在别有用心创设的情境中交流识字成果,通过绽放自我并精心呵护细心培养学生快乐识字的兴致,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切实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时时留心有收获”,以生活实践调动学生识字积极性。学生借助展示的机会,赢得激赏同时,无形中给学生心中深埋下一颗颗时时处处事事我要识字的种子,激励作用产生,识字教育会变得得心应手。
   (二)借助文化环境 融入识字教育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当今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浸润作用不容小觑。文化的张力成多样性意义,环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和呈现。教师要善于凭借文化引领和环境熏陶,利用主题教育或大课间时间,带领学生边游览校园,边感受校园文化,边认字识义。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把熟悉的校园文化和环境与自主识字有机地融为一体,又使文化育人与识字教育相得益彰。语文源于生活,生活即是语文。让学生到生活中到街边色发觉色彩斑斓的招牌和横幅中的错误之处。
   (三)因材施教识字 守正而又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兴趣培养好了,教师即刻指导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训练包括坐姿、执笔姿势、运笔技巧以及汉字的笔顺、间架结构的常规性指导。结合总体性指导和规律性指导。把握识字和识记的重点、要点和难点,做到精讲,举一反三。此外,针对基础扎实兴趣盎然且表现欲强的学生,促其成长为小老师,教大家识字;针对喜欢和小伙伴一起识字的学生,则组建小组促进他们在交流中提高能力;针对喜欢读儿歌、讲故事的学生就创设语言环境以巩固;针对善写乐写的学生则指导摘抄读书笔记;针对善于联想和想象的学生,则竭力培养他们联想和想象拥有驰骋的能力……凡此种种,教师都可以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记住汉字,方法虽不统一但效果却出乎意料。
   (四)以阅读促识字 以识字带阅读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阅读。用自己学到的字阅读诗歌、童话故事和儿童类书籍,孩子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就会促进孩子识字。无论教师或父母都不厌其烦地对孩子进行识字教学,但我们很快发现,教的多遗忘的也多。究其原因还是忽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语境因素。脱离语境是一大痹症,教师应教会学生用联系的眼光看待文字和词语,看待阅读才是识字识记的正确打开方式。
   故而,在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生字后,教师要布置孩子阅读的任务。要求低年级孩子在阅读时尽量看字阅读,不认识的字再看拼音,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咬文嚼字式地和这些字打照面。阅读中,让孩子尽可能地咬文嚼字,学会阅读方法并适时指定各种适宜于他们的读书目录,对消除阅读障碍,提升形象思维能力大有裨益。高年级学生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咀嚼语言特色,同时鼓励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摘抄四字词语和好的句子,咂摸好词好句之精妙。
   总之,识字识记离不开语言环境,离不开语言实践,学生提高理解能力,易于将文字的工具性和文章的篇性深深地烙印在脑海里,储能的同时既温故而知新又学以致用。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并且从小培养了学生爱读书的习惯。学生在阅读中尝到了乐趣,会更加主动地识字,也会在无意中识更多的字。
   二、識记有方法: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变得不可思议。”识记和背诵的价值还在于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并发展记忆力、想象力。背诵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语言,有利于扩充学生的词汇,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表达。巴金曾直言自己曾深谙背诵一些经典,起初虽有不求甚解现象,但终究赢来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那一刻。同时学生反复的背诵过程,有利于学生熟悉文章的风采格调,逻辑脉络,语言表达方式,有利于以意逆志以及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都对学生语文能力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人证明“能力递减法则”,认为儿童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记忆黄金时期。随着年龄的增加,记忆力越来越减退。法则把人的记忆方法大致分为推理式记忆和机械式记忆,机械式记忆能力以0到3岁之间为最强,过了3岁便逐渐减退。
   照此规律,教师应不遗余力地引导低年级学生更多地读读背背写写。根据学生拼读能力的状况,着意培养学生背诵兴趣,让学生乐于背诵,让背诵成为一种能力,一种习惯。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儿歌、童谣的理解,边背边加上动作。还可以利用古诗词校本教材,形成课前5分钟诵读古诗的氛围和班级独有的文化;亦可以课外展开古诗词游戏活动,使背诵远离枯燥乏味,并形成独特的学习力。一学年下来,百八十首古诗就能诵之于口,萦绕于心。脱口而出,又韵味悠然的效果就会烘云托月般的出现。随着学生识字量增加,拼读能力、识字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提高,识记自然不成问题。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的任务则会及早甚至超纲实现。
   三、读写有乾坤:立足课堂内 视通万里外
   语文阅读兴趣的形成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文老师的精心引导和文笔精华的不断浸淫。
   (一)课内朗读:声情并茂 读出新意
   大声朗读的核心要求便是用高声朗读的方式,促使自我以一种专心致志的状态来感知理解课文,看中熟背内容,推动层层品味,并且吸精取华。大声朗读的基本原则有两条:一是要让儿童自己体验读的语调和节奏;二是要玩味地读,追求与兒童的天性吻合。把儿童自身驾驭情感渗入和对角色的幻想予以结合。以教学古诗《绝句》为例,教师在教会学生正确朗读后,教师可在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之外强调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个性读记。有的学生边读边做黄鹂飞翔状;有的拖长声音吟唱式读;有的同学有节奏地用手拍桌子读。情境已然,教师则抛出问题:“你们还可以怎么读?”花样翻新式的读诗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启发了学生读书的方法,为日后理解、品味古诗词奠定了基础,创造了进步的张力。
   (二)课外阅读: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自主阅读可以形成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儿童能够尽快深入文本。阅读一旦开弓识字就只是读书所获的一般猎物,写作得以启蒙和酝酿,才是有源之水,识字就不再是障碍,阅读就会奏响纵深。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颇有感慨地说:“语文能力,得益于看课外书。”事实如此,课内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课外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深度、高度和广度。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都如出一辙地谈到博览群书的重要性,强调厚积方能薄发的意义。
   (三)循序渐进强功 锲而不舍筑梦
   教师要举一反三,以有限的文章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阅读动力。学生在学校学校学习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想方设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或借或够或漂流读书,创造出学生可随时随地地阅读的场所或条件,创造出和谐的读书氛围,并对学生阅读做以要求,读出声音,读出情感,读出体悟,将声情悟三者结合起来,不仅利于破除课堂沉闷,还可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有研究表明小学一二年级是最希望被关注和愿意表达交流的关键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有很强烈的倾诉欲望。习惯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可以转化的能力。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习犹如黄金般珍贵,此阶段是学生听说读写基本素养形成、情景交际能力形成、深度阅读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厚积薄发快人一步地着手写作正好契合这个年龄段的特点。笔者在教学实际中采用开放式写作策略,主要以激发写作兴趣为切入点,为七八岁的儿童插上想象的羽翼,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让学生畅享自由倾诉之美好。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如低年级雷打不动的四步实践法——画册作文:剪一剪,学生在读书读报过程中搜集,剪下自己感兴趣的小图片;贴一贴,把搜集到的图片重新组合,粘贴到纸上,在加上适当的勾画补充,形成一幅完整的具有一定情节的图画;说一说,学生把粘贴图画按照内容再度构思,完美流利地表述清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写一写,用文字表达体会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之差异,逐渐学会解码书面语的表达路径和方式。持之不懈地经过一系列上述过程和方法,一份份图文并茂、充满童趣、个性突出的“小画册”作文被学生如获至宝地珍藏如数家珍地讲解,综合效果不由分说。
   中高年级学生则相对会布置命题作文,把审题、立意、创新结合起来,打造儿童充分体会习作带来的成功感、快乐感。引导学生锲而不舍地读,入木三分地读,为写作奠定根基。此外课间时亦可尝试快乐地读书。等到大部分学生周期性地读完一批书后,再更换另一批新的读本。待时机条件成熟,则利用阅读课时间,进行读书交流、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同时鼓励“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象。充分利用学生共同读过同一读本的特点,鼓励学生自圆其说,保留学生对书中人物的共鸣式理解和或分歧式看法。同中求异,共鸣的同时保留分歧,分歧中又有共感。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法看书,对这本书又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所读文本做横向对比式阅读或者更胜一筹进行群文式阅读。这样既可以检测孩子们读书的收获,又可以将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辩论技巧完美整合,把读书推向了更高层次更高质量。
   小学语文根基的夯实,需要教师适时适机地运用识字、识记和读写策略并一以贯之地推行,并坚持久久为功的信念,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由简单而复杂,逐步且扎实开展相关教学活动。
   侯文娟,广东省中山市广大汇翠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中心静脉压(CVP)在缩窄性心包炎围术期监测中的应用杨宁,赵国刚,杨绍福,彭一德,王崇云我院1979年3月至1994年3月对32例缩窄性心包炎施行心包部分切除术,其中17例围术期行中心静脉压(以下简称CVP)连续监测。
目的:提供颈椎椎间盘与相应椎管及内容物关系的参考数据。方法:采用41例新鲜尸体制作横断层标本。选取40例正常MRI扫描图像与80例临床具有颈椎椎间盘症状患者的MRI扫描图像进行分析。结果:MRI正
本文介绍了华能玉环电厂循环水管沟软土地基深基坑,成功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投资,为发电厂主体工程的顺利施工创造了条件。
古典诗歌对于时代的意义在于让现代人了解过去某些已经消失的生活方式,让今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古典诗歌原汁原味地保存了古人的生活,保留了古人的
开展以"小组合作"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在协助合作、团结一心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且能一改往常枯燥乏味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利用"合作共赢"的方式增加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清代著名画家、诗人郑板桥题在《竹石图》上的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所咏之物是有"花中四君子"之
肿瘤转移是肿瘤的恶性标志和特征,也是肿瘤病人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细胞移动,侵犯组织,逃避免疫监视,并在远处种植,增殖并最终形成转移瘤,近年来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了贯彻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建设系统今年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我部于1月1
城镇是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吸纳能力的经济中心和科技文化教育中心,是联接农村和城市的纽带,传播现代文明的桥梁,加快城镇发展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认识,近
赵祖望简介:2000年评为国家勘察设计大师,航天部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院研究员,被航空航天部评为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60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建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