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双腔吸虫病的临床特征、诊断与防治措施

来源 :现代畜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双腔吸虫病是由于感染双腔吸虫而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不仅羊能够感染发病,且包括人在内的几十种动物都可感染,且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夏秋季节发生感染,到冬春季节出现发病.在该病严重流行的地区,羊群感染率往往超过70%,有时甚至100%感染.病羊主要特征是可视黏膜发生黄染,下颌水肿,伴有下痢,机体日渐消瘦,严重时发生死亡,肝脏发生肿大,肝被膜变得肥厚,且表面凸凹不平.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
其他文献
鸡毒支原体病是由于感染鸡毒支原体而发生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病,主要危害鸡和火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发生,大多数鸡群的发病率可超过50%,有时甚至可达到70%~90%.该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只要鸡群发病,基本无法彻底根治.尽管单纯感染后有较低的死亡率,但会导致肉鸡的胴体品质变差和蛋鸡的产蛋率明显降低.该病往往会混合感染其他病原体,会加重症状,缩短病程,增加死亡率,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应采取有效防控.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是由于感染多种病原体而导致的症候群,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该病的发生原因复杂,主要混合感染或者继发感染多种病毒、细菌、寄生虫引起.该病具有发病急、流行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且任何品种、各个年龄的猪群都易感,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尤其是母猪患病后会导致异常发情、流产等,造成没有健康后代仔猪和保育猪,存栏量明显减少,甚至可降低60%,严重损害猪场的经济效益.
羊泰勒虫病主要是危害绵羊和山羊的一种血液原虫病,部分地区还将其叫做硬腿病或者疙瘩病.通常是1~4月龄羔羊和1~2岁的羊易发,可导致大批死亡.特别是小于1周岁的羔羊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大于2岁的成年羊基本不会发病.该病多发生在春末和夏秋季节,主要通过蜱传播.近几年,该病在黑龙江、吉林、辽宁、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南、河北等地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部分地区甚至达到40%~90%,应加以防治.
日本血吸虫病是由于牛、羊以及人等的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系统中寄生有日本分体吸虫而发生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简称为血吸虫病,人感染后也叫做“大肚子病”.家畜中通常是牛、羊易发,同时猪及其他哺乳动物也可感染,但家禽不会发病.该病临床上可分成急性型和慢性型,其中后者较为多见.病牛主要症状是体型消瘦,被毛粗乱,生长停滞,腹泻,便血,母牛发生流产或者不孕,且泌乳量降低等.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供参考.
肉鸡异食癖是指鸡群中的某些鸡相互啄食而形成创伤,有时甚至会造成死亡.育雏鸡群、育成鸡群以及产蛋鸡群都能够发生,其中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较为多见,尤其是采取密集饲养或者笼养时更为多发.病鸡互啄呈现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啄羽、啄肛、啄趾、啄尾、啄蛋等较为常见.现代集约化、规模化、全舍饲的养殖模式下,任何商品鸡群都能够出现发病,且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如果没有在早期加以控制,会严重损害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具有易感染、病发过程短、传播快、控制难、致死率高等特征,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一旦发生将造成养殖场出现成规模的猪死亡现象,对猪群健康和养殖场效益带来巨大损失.非洲猪瘟由于缺乏有效的免疫疫苗和治疗药物,目前只能以防控为主,本文将分析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减少非洲猪瘟对生猪养殖业的威胁.
在气候炎热的夏季,随着气温升高、湿度变大、阳光辐射强度增强以及空气流动不畅,或者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奶牛产热量比散热量大,使其无法承受高温刺激,就会导致体温明显升高,呼吸急速,脉搏增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降低,甚至发生中暑,严重时出现死亡等,即发生热应激.由于热应激会导致奶牛出现产奶性能、免疫能力以及繁殖性能降低等问题,严重损害奶牛场的经济效益,现概述奶牛热应激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羊养殖业不断地发展壮大,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随着饲养数量的增加,也引起了许多疾病.在多种传染性疾病当中绵羊痘就是绵羊传染性疾病中危害较大的一种.现通过对绵羊痘的流行特点、症状、诊断和预防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对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羊腹泻是一类对养羊业危害较为严重的病症,一般羔羊发病后症状较为严重.很多原因能够引起该病,通常在气候潮湿和季节交替时较为多见,尤其是每年的6~7月发病最为严重,另外在秋冬季节交替和冬春季节交替的时期也易发.羊发生腹泻后,会影响吸收营养的能力,造成机体消瘦,日粮利用率明显下降,甚至发生死亡,使羊场的生产效率降低,严重损害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现概述羊腹泻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供广大同行参考.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也叫做传染性滑膜炎、传染性滑液囊炎,是鸡和火鸡多发的一种急性或者慢性传染病,主要侵染关节的滑液囊和腱鞘,出现渗出性滑膜炎、腱鞘炎.近年来,大量鸡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发病,且呈现升高的趋势.由于该病发展缓慢,病程持续时间长,只要鸡群发生感染,基本无法彻底根除,使其长时间在鸡群中蔓延,造成生长发育缓慢、饲料利用率下降、淘汰率升高、产蛋率降低等,严重损害养鸡经济效益.现概述该病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