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化交通信息 凸显公共服务属性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警察广播电台是中国台湾地区的交通服务类广播,在听众口碑和专业评选中都表现不俗。本文以警察广播为研究对象,在结合其公营广播体制的基础上分析警广的频率形态和特点以及路况信息挖掘措施等,以期为大陆交通广播提供完善和发展的参考。
  关键词:交通服务类广播 警察广播电台 公共服务
  央视索福瑞(CSM)数据显示,在2010年度各广播频率听众规模的比较上,我国交通服务类广播以51%的到达率位居第二位,第一位是新闻类广播,到达率为56.9%。而对收听场所进行细分的话,在车载收听市场上,交通服务类广播则稳居专业频率之首。2010年度,我国交通服务类广播的市场份额为20.3%,仅次于新闻类广播,这也表明交通服务类广播占据了人们收听时间的1/5,特别是在移动收听市场上表现尤为突出。②但是,中国大陆交通广播也表现出过度依赖广告、沟通机制不完善、资源受到挑战等问题,包括如何更好地平衡电台生存和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台湾地区广播电台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广播生态格局,其中交通广播的经营状况尤为突出。台湾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2.4%的私家车司机会在开车时收听广播,收听排在前三的广播电台依次是“警察广播电台”(69.9%)、“中国广播公司”(35.9%)和“飞碟广播股份有限公司”(17.1%)。“就省市别观之,收听之比例以台北市(87.7%)最高,其次为高雄市(86.7%)及台湾省(81.3%);经常收听之电台方面,台北市、高雄市及台湾省皆以收听‘警广’最多”。③
  警察广播电台(以下简称“警广”)是中国台湾地区的交通广播,创建于1954年,距今已有58年的历史,目前隶属于内政部警政署,全天24小时播音,随时提供最专业的交通信息。悠久的办台历史和积累下来的服务经验使得警广深受台湾地区广大民众的喜爱。从广播体制上看,警广属于公营广播,随着2003年“广电三法”修正案的通过,警广也在不断进行公共化的改革,在播出形式和播出内容上都呈现出更加符合台湾地区收听习惯、警广自身电台定位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成为警广得以立足并不断前进的根源所在。
  一、与警政署全方位合作,轮盘式播出
  由于警广隶属内政部警政署,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信息垄断资源。因此它能够迅速及时地与各个地区从部门至基层单位取得联系,为警广提供准确的路况信息,如各地区的交通大队、行车控制中心、公路养护工程处等都是警广信息的重要来源。这种从上至下全方位、多层次的消息联通与默契配合,使得警广对道路交通状况和各个地区的交通突发事件都能在第一时间获知。警广也以此优势为契机,不断扩大服务的涵盖范围,目前在治安交通方面,警广设有调频“全国”治安交通网、调频“地区”治安交通网。前者主要提供台湾地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长途路况;后者根据地区分为台北、台中、台南、台东、新竹、高雄、宜兰、花莲等8个地方台,提供针对性、贴近性更强的交通路况等服务资讯。这样的频率设置也就能够满足听众对不同路况信息的要求,既实现了全面性又实现了针对性。
  巨大的信息量使警广在播出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节目界限,以轮盘滚动的播出形态进行交通路况信息的播报,具体来说就是“音乐+路况信息+资讯+路况信息”结构的滚动,以15分钟为一个周期进行轮盘式播出。这样的节目架构和不间断的直播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交通路况报道的空间,使行驶在路上的移动族群能够第一时间得到与自身相关的道路交通信息。同时警广也能够做到“滚”与“动”相结合,既注意最新最及时的路况信息,也关注之前报道过的路况信息动态。
  在资讯方面,涵盖台湾地区时事政治、交通要闻、财经、科技、文化、生活等全方位资讯,并根据播报的资讯内容配以相应的主题,如“消费高手”、“快乐厨房”、“生活点滴”、“网络书海”等,许多与听众日常生活相关的资讯在采制和编辑上注意趣味性,将服务性和可听性恰当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注意及时插播突发性道路交通事故信息,实现交通信息的“随进随出”,并借助滚动的播出形态进行不断更新,每一个周期都有新的主题和新的内容,既不断丰富了新的信息,也有效减少了冗余信息的出现。
  二、发动“义工”,实现警民联动
  虽然警广因隶属于警政署而享有交通路况信息的独家垄断权,但也不能保证台湾全岛各个地区交通信息的获得,毕竟各地区的道路数量众多,各种各样的路况和事故都具有其瞬发性和突发性,政府部门的相对有限能力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取全部路况信息。
  在警广诞生初期,节目内容包括警政宣传和对警教育,很多节目都以“警”字为题,如“警察晨话”、“警民服务”、“警讯报导”、“治安报导”、“政令宣达”、“警察歌曲”等,都属于比较严肃的节目。在对警教育的节目中,每天播出30分钟的“法律讲座”和英语教学,“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执行法”,讲授过程中配合大量实例,不仅警察乐于收听,台湾普通民众也颇感兴趣,特别在每年台湾“高普考”(指台湾地区公务员资格考试)结束后,电台都会收到很多感谢信,感谢这些法律节目对他们考试的帮助。④警广也因此逐渐积累了其最早的听众群,随着转型为负责交通路况和治安的专业电台后,形成了数量更加庞大且非常稳定的收听群体。因此,这个群体也就被警广视为提供交通路况信息的重要来源。
  2004年1月警政署成立“警政署空中派出所”,充分发挥“警力有限、民力无限”⑤的听众资源优势,以警广为中介,借助24小时全天候的播出优势,开放电话专线,接受由台湾民众提供自己所处地区的最新道路交通状况,这些类似“义工、线民”一样的听众也成为了警广最为宝贵的资源。此外也随时接受台湾民众提供与治安相关的各类信息,促进警民合作,强化警广的服务能力,以更好地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因此,警广在公共领域的分享和公共利益的关注上,没有其他的公营和民营广播能够与之相媲美。
  警广除了会在节目中播报听众提供的路况信息,警广的网站也会提供详细即时的路况信息记录,并会对已发布的信息进行持续关注,如某些障碍排除后会标出“已解决”等字样。从2012年4月24日的网络路况记录来看,从11点至22点共发布121条路况信息,其中由民众提供的信息有47条,占全部信息的39%左右,由此可见听众信息确实已成为警广交通路况信息的重要来源。   三、热线对话政府官员,开展多层次的警民交流
  警广每天都会在固定时段开放直播间的热线电话,主持人会同时邀请警广听众和与交通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以警广为平台,通过电话由听众向政府人员反映各种各样的交通路况信息,上至交通法规政策、下至某条道路出现坑洼妨碍车辆通行等,事无巨细,都可以和政府人员交流。这种节目形态有些类似大陆电台开办的《行风热线》或《阳光热线》,但相对来说针对性更强,政府部门对所反映问题的执行能力和办事效率也更高,受到台湾听众的广泛欢迎,电话热线经常爆满,有些听众反映要打上百次才能打进。打进电话的听众所提出的问题话语也比较尖锐,如基隆市推出了为出租车司机和眷属提供免费身体健康检查的社会福利,很快就有台中市的出租司机打进电话询问政府工作人员为何台北没有这项福利;再如4月17日的节目中,有听众打进电话批评巡逻警察不遵守交通规则,对司机造成很大困扰,语气十分严肃中肯。类似这样的电话很多,大部分都是反映台湾地区存在的各类交通问题,也正是由于警广为公众和政府之间架设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公共平台,才使得普通民众获得了表达声音的权利,同时政府也拥有申诉抗辩的机会,很好地满足了各方的需求,警广因此更好地履行其公共化的职能。
  2003年12月,台湾“立法院”修正“广电三法”,即《无线广播电视法》、《有线电视法》、《卫星电视法》,其中规定:“政府、政党、其捐助成立之财团法人及其受托人不得直接、间接投资民营广播、电视事业”,⑥此“三法”成为明确规定“党政军”必须退出投资媒体进行经营的法律依据。因此,从2003年至今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成为台湾公营广播向“公共化”转变的过渡时期。
  “公共”一词发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所谓“公共领域”,意指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能够促进公共意见的形成和传播。⑦在这个公共领域中,每一位参与者都享有能够进行表达和批判的话语权。而媒体则是为公众构建公共领域的重要力量,因此,对公共领域和公众利益的关注程度也成为了衡量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标准之一。而对于广播来说,在公共领域的建筑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内容的公共化。内容的公共化才是公共电台与商业电台最大的区别所在,也是公共电台的主要精神体现,让本应为大众共有的电波资源通过公共电台来传播更多符合社会期望的节目内容。
  四、坚守公营体制,公共服务属性显著
  在2003年之前,经过10个梯次的广播频率的开放,台湾广播形成了民营广播和公营广播并存的广播生态格局。截至2011年7月,台湾共有171座广播电台,⑧除包括警广在内的7家公营广播电台之外,其余均为商业广播,可见民营广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这时的民营电台能够放开手脚真正投入到市场的竞争大潮中,力求通过满足听众的需求来实现自身的生存与赢利。播出的节目更加多样化,新闻节目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各个领域;而娱乐节目更成为这些民营电台立台吸引听众、拉动收听率的最重要的手段,这些娱乐节目内容活泼、气氛轻松,培养了许多主持新星。这些以市场为主导的民营广播电台对当时台湾地区广播市场的多样性、服务性以及去政治化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这种市场化的民营广播逐渐表现出其趋利的一面时,又形成许多新的弊端,如出现了节目内容严重同质化、庸俗化、忽视对社会边缘群体的关注和关怀、电台受到财团控制等现象。这些现象也越来越为广播从业者和民众关注和思考。
  当民营广播出现这些问题时,公营广播则表现出对社会民生、公众利益的巨大关注和关怀,很好地发挥了舆论监督和服务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民营广播在社会责任上的欠缺,起到了制衡的作用。从关注领域上看,包含了教育、渔业、交通、医疗、福利等与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
  从播出的内容上看,警广没有商业性广告,主要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广而告之,如提醒驾车人员佩戴安全带、切勿酒后驾车等,在形式上强调趣味性而并非严肃单板的说教,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收听效果。
  在新闻报道方面,警广注重从社会民生切入的视角,特别是那些容易被民营电台忽视的社会边缘群族,如老人、儿童、伤残人士等,这几类人群经常能成为警广新闻报道中重点关注的对象。如2012年4月19日下午5点30分播出的《资讯广场》,主要是关于某企业占用场地警告无效进行强制拆除,为防止自杀政府提高木炭销售门槛并对销售人员进行预警培训,台湾高铁回应强制小学生补全票事件,儿童青少年心智关怀门诊等。从内容上看,全部与公共利益和社会民生相关,并特别关注了有自杀倾向的人群以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等,这种对边缘人群的常态关注更加凸显了警广作为公营电台的公益性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警广三大广播网中的长青网,收听对象是中老年听众、儿童和妇女,其中中老年听众更是主要的收听群体。频率的主要定位是调剂现代人身心,倡导天伦之乐,重振家庭伦理观念。长青网每天5点55分开播,晚间7点停止全天播音,以配合老年人的作息时间,节目内容除了联播“全国”治安交通网节目外,还包括空中书场、音乐之家、评剧等各种类型的节目,以尽可能满足这些不被市场所重视的处于社会边缘的收听群族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更加鲜明地体现出警广在社会公共领域的关注,而非仅仅将目光对准那些消费能力强的主流听众群。
  警广本身的特点有其特殊性,仅从对全台路况信息的资源垄断和公营广播体制,就使其无需过度担心来自于其他广播电台的竞争和与自身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广告收入,这也成为了与大陆交通广播最大的区别。但是交通广播所承担的服务性职能却是相同的,在大陆交通广播不断被听众批评广告多于有用信息时,台湾地区的警广对听众公共利益的关注和对公共空间的构建是值得思考借鉴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警广的全盘照搬,而应在现有体制环境和经济环境的条件下,将商业性对公共性的负面消解作用降低到最小,使大陆交通广播能够更好地履行其社会服务责任。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研究生)
  (本文编辑:吕晓红)
  注 释
  ①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培育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UC11A04。
  ②CSM,2010年交通频率收听状况分析,http://www.csm.com.cn/index.php/knowledge/showArticle/ktid/2/kaid/476。
  ③警察广播电台网站,http://www.prs.gov.tw/Magazine/detail.aspx?cateid=358&sid=524。
  ④施秀芬 《台湾公营广播电台功能性之研究——以警广交通电台为例》,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第35页。
  ⑤台湾“内政部长”余宪政在“警政署”空中派出所开播典礼的讲话,《空中派出所 今天起透过警广上线执勤》,http://www.epochtimes.com/gb/4/1/5/n442998.htm。
  ⑥台湾“广电三法”修正案。
  ⑦汪晖等主编 《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5页。
  ⑧《The Republic of China Yearbook 2011》,http://www.gio.gov.tw。
其他文献
【摘 要】情绪把关是媒体的素养之一。如今网络空间中情绪表达的现象大量存在,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媒体应当明确责任、提高能力,做好情绪把关人。  【关键词】情绪把关 媒体责任 走廊医生事件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把关人”理论自提出并引入新闻专业领域以来,对新闻传播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该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信息,关注信息的收集、遴选和过滤,而对于传播过程中大量存在的情绪表达鲜有
期刊
【摘 要】当今世界,信息传播渠道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媒体责任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当危害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多元化的媒体各显其能,站在不同立场,从不同角度解读出不同的信息内涵,直接影响舆论导向。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应起到重要作用的主流媒体应该时刻关注这一现象,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发挥出应有的正能量。  【关键词】突发事件 公共安全 媒体责任 广播应急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现如今,
期刊
跨界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如果还是按照以前行政区划来发展产业,那肯定做不起来,也做不大。现在确确实实需要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格局,把它放在完整的产业链当中去考虑。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是市场。当前,在发展过程中,市场需求、消费需求、企业需求、资本需求、跨界需求都推动着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中央明确提出文化产业要在2020年前成为国民
期刊
摘 要:本文在总结全国政风行风热线广播节目历史贡献的基础上,对此类节目的现实使命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还认为该类节目存在巨大的升级空间,并就此提出建议。  关键词:广播 政风行风热线节目 回顾 展望  十年回首: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的历史贡献  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产物。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要求媒体创作更多反映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的文
期刊
【摘 要】德国北德意志电台劳伦兹·罗尔霍伊塞制作的广播特写《母亲的影子——在父母家大扫除》获得了2008年欧洲奖最佳广播特写奖。特写以“母亲”为线索和切入点,以三个“我”的对话形式、细腻的细节描写,走向母亲,走向自己过去的岁月。与母亲和解,与自己的过去和解,从而放下过去、重新出发。  【关键词】母亲 青春 三个“我” 和解 未来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最初看到《母亲的影子—
期刊
【摘 要】目前,经济广播面临着市场份额下滑、广告收入锐减等窘境。改变这种境地,可以经济节目为依托,整合多媒体手段,实现多业、多样运作的传播实媒体,包括“卖受众”,变听众为用户;自造广告,以现金投入,回购时段;参与经营,成为销售的一个环节;项目合作,开设超地域的节目;市场合作,与大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广告市场等几种方式。  【关键词】经济广播 实媒体 受众 销售 合作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分析2004年至2013年我国广播电视研究的关键词,发现广播电视传播新技术、新媒体是近10年来广播电视研究的重要关注点。广播电视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影响广泛而深远,我国广播电视研究具有关注实践的传统,是近10年来我国广播电视研究呈现出鲜明的“技术导向”特征的原因。  【关键词】传播技术 广播电视研究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从2004年至2013年,每年都有学者
期刊
【摘 要】在不同时代、社会背景中,由于语用和语境的不同,相同语言极可能出现“形依然,意不同”的情况。在广播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望文生义的鹦鹉学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人云亦云,都可能让传递的信息产生歧义。广播节目中出现的这类语言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语意表达不规范、词汇使用想当然、语境设定较随意。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  【关键词】主持人 主持技巧 语意表达 词汇使用 语境设定  【中图分类
期刊
1.缺乏新闻理论意识,缺少新闻理论建构的自觉。对新闻现象描述多,对新闻活动经验一般总结多,但探寻现象原因少,形成科学合理的理论概念少,从现象中抽象出来有价值的理论问题少,用严谨的概念工具进行系统的逻辑解释更少。在研究著述上,一方面是久治不愈的老毛病,总结报告式多,领导讲话式多,政治、宣传和生活等话语充塞着许多所谓新闻理论研究中。另一方面是科学主义的时髦病——研究框架、统计数据和分析工具多,可大量的
期刊
2004年,《南方周末》招聘广告称:“不拘于学历、资历、既往职业,只要有才华,对新闻有浓厚兴趣即可”——这是近些年社会用人淡化学历、专业,强调学生实际能力趋势的典型个案。  事实上,新闻教育危机不仅仅发生在中国大陆,在世界各国、各地均遭遇到同样尴尬:美国传媒机构择人多挑选知识面宽阔的,而不太愿要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台湾传媒更喜欢非新闻专业毕业生;香港媒体在职新闻与传播专业毕业生没有一个承认学校学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