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之后的救赎,人性的展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块广告牌》以其女性作为绝对主人公的视角在上映之初就引发一阵热潮,它故事的独到性与人物内心刻画的细腻性都称得上是一部佳作。影片着重于挖掘各人物的内心世界的转变从而推动整部电影的发展。影片中所携带的意义也值得观众在观影之余久久回味。115分钟的时长将这部经典美国叙事的影片恰如其分的展现给观众。
  关键词:《三块广告牌》;电影;意义
  作者简介:刘嘉(1995.10-),女,汉族,甘肃省天水市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符号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1
  《三块广告牌》因其在奥斯卡上的亮眼表现,引起了一阵热议。它讲述的一位母亲在女儿被奸杀后苦苦找寻真凶的故事。它将人的多面性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给观众,影片中人物性格的转变和自我救赎,不仅在视觉上造成冲击,也震慑着每一位观众的内心。
  迪克森,是一个暴力的有着种族歧视的警员,从极度的崇尚暴力到最后人性中善良的转变,造就了本篇最大的转折点。影片中他虐待黑人嫌疑犯,他不断阻挠米尔德丽德的控诉,用暴力的方式消除周围不同于他们的声音,在威洛比局长自杀之后,他怒火中烧冲到对面的广告公司将韦尔比扔下窗户,在很多方面来说,他都算不上是一个好人。女主人公米尔德丽德是故事中的绝对核心人物。她沉浸在在自己仇恨的世界里,为了寻找女儿安琪拉被奸杀的真凶,对周围一切与之不同的意见都视为对立,用愤怒和暴力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脆弱和无助。这种愤怒所衍生的暴力不仅体现在行为上,也体现在语言之中。她一心觉得是因为警察的懒惰和不作为导致女儿案件毫无进展,她利用三块巨大的广告牌来表明自己的决心和引起社会效应。她不听教父的劝告,用极端的语言将教父赶出家门,她对于来自牙医的埋怨,用将他手指钻孔的暴力行为来进一步表明她自己的决心。在依旧没有得到答复之后,她的行为进一步得到激化,她炸毁了警察局差点将迪克森烧死在警察局内。她将自己困在悲愤的情绪中久久不愿走出,隔绝她与世界的联系,捂住耳朵只听见自己的诉求,对于好人与坏人的界定她并没有遵从世俗的界定。影片中对于女主人公米尔德丽德内心世界的刻画极为细致,将她隐藏在坚强背后的无助于脆弱直接地展现给银幕之前的观众。
  《三块广告牌》的与众不同之处也正是在于此,人物的转折和救赎是本片最大的亮点。迪克森的转折来源于威洛比局长留给他的一封信,在信中肯定了迪克森作为警察的潜质和他性格中善良的一面,遗书唤醒了迪克森理智的一面。警局被米尔德丽德炸毁之时,他奋力将米尔德丽德女儿的卷宗带出,在酒吧听到有关案件的信息,为了获得证据被按在地上暴打的一刻,他才真正地像一个警察。正是复杂的人性与情感,才造就了后半段迪克森的转折,这种转折让迪克森的自我救赎有了发生的可能。米尔德丽德所做的一系列事件,只是想得到一个真相来缓解她内心中对于女儿之死的愧疚。她执迷于为死去的女儿寻找一个真相,缺忽视了更多活着的人的感受。影片的最后,迪克森尽全力在酒吧取得的DNA并不是杀害安琪拉的凶手时,警察的直觉同时告诉迪克森,他很有可能是另一起强奸案件的嫌疑人,他就这个消息告诉了米尔德丽德。米尔德丽德也从先前的执迷中醒悟过来,她想要帮助更多的人找到真相摆脱痛苦。“需不需要一个同伴”,这不仅是迪克森与米尔德丽德的冰释前嫌,也是他们对于自我的救赎,尽管他们遭遇了不小的痛苦,走过了许多的弯路,但在最后他们保持了他们内心中的善良,愿意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而牺牲小我。
  人性,这个词在这部电影中有很好的展示,迪克森与米尔德丽德他们都算不上传统意义的好人,许多时候暴力是他们解决问题的首选方式。但在他们内心之中还是存在着善良柔软的一面,迪克森在离开警察局之后才真正地成为了一个警察,愿意为了自己的案件而付出生命。米尔德丽德也愿意放下自己的仇恨去帮助更多的需要幫助的人。他们都将自己从自身悲愤仇恨的情绪之中释放出来,放下之前的恩恩怨怨,完成自我的救赎,米尔德丽德不再是一个只站在周围意见对立面的女性,迪克森也不只是一个不作为并且暴力倾向极为严重的警察。他们在经历了一些生死之后,内心中更多的充满善良与柔软,他们不愿再有人受到安琪拉那样的伤害,他们直面罪恶,拯救更多的人于水火之中。本片前后的转折在造就看点的同时,也揭示出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
  《三块广告牌》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其中涉及到愤怒,暴力人物的单一性,将人性的多面性直观的展示给观众。寻求安琪拉遇害的真相一直贯穿全片,可是在影片的最后也未能揭示出伤害安琪拉的真凶。更多的是讲述主人公自我救赎之路上的艰难险。阻米尔德丽德和迪克斯是两个极具光彩的人物,他们的性格的转变和对自我的救赎,把影片带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影片主要也为观众提供精神上的动力,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坚强,在看到如此遭受如此巨大创伤的女性都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期望,难以割舍对生活的热爱,就算是无法弥补对女儿的亏欠,为她寻得真凶,也没有让她失去对生活的追求。笔者认为,这可能也是导演所想传达给观众的。
  参考文献:
  [1]《三块广告牌》:向她们致敬![N]. 李婷. 中国艺术报. 2018-03-09 (004)。
  [2]《三块广告牌》:把选择权留给观众[N]. 王钟的. 中国青年报. 2018-03-13 (008)。
  [3]“三块广告牌”的背后[J]. 林莹. 中国广告. 2018(05)。
其他文献
摘 要:彼得鲁舍夫斯卡娅以女性作家的独特视角记录了在社会变革时期女性的生存状态。她的作品大多以女性为主人公,描写她们的日常生活,揭露她们的感情世界与精神危机。作家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女性的遭遇表示同情,同时肯定女性追求自由、权利的希望。  关键词:彼得鲁舍夫斯卡娅;主题;女性  作者简介:孙雪(1992.12-),女,黑龙江省庆安县人,徐州市铜山区江苏师范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  [中
摘 要:《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描绘了主人公艾米莉清高守旧,虽试图追求爱情,但最后遭情人遗弃的悲剧一生。福克纳大量运用象征手法,揭露了南方没落的腐朽制度与日新月异的社会思潮之间不断冲突的主题。  关键词:福克纳;艾米莉;象征;玫瑰  作者简介:章君(1980.3-),女,汉,江苏溧水人,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
摘 要:喜剧小品是中国当代喜剧艺术中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千变万化的幽默语言频繁出现在喜剧小品中。它的产生有许多的原因,研究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以沈腾团队在春节联欢晚上表演的喜剧小品中的台词为语料,从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对幽默言语进行研究。  关键词:喜剧小品;概念隐喻理论;幽默  作者简介:郭敏(1991-),女,汉,吉林松原人,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当今,传播手段和环境不断变化,党报需要进一步清晰定位,以党报的视角,关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不断挖掘、策划、组织主题新闻与典型报道。浓墨重彩绘就主题精髓从决策中找
摘 要:李玉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作家,亦是当时活跃于曲坛的“苏州派”的代表人物。以清朝建立为节点,可以将他的创作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多表现世态人情,后期则着眼于历史兴亡。《占花魁》取材自冯梦龙编订的《警世恒言》中《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故事,并在其中融入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历来被视为他前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根据当前的研究结果,学者们对“情”与“理”的关系解释纷纭。本文在与原作的对比中,对其叙述层次进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积淀,文明与道德发展到了一种更加完善的阶段.在人类生活中,文明与道德发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慢慢呈现出束缚人性发展的一种状态.现以电影《英国病人
摘 要:2017年热播连续剧《白鹿原》中,多有围绕祠堂开展的剧情。祠堂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精神的物化体现,是宗族重大事物活动的聚集地。宗祠文化体现了奉先思孝、向贤向善、个体启蒙等思想,具有个体社会化与道德养成、集体意识与民族认同感增强及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涵养等社会功用。  关键词:《白鹿原》;宗祠;宗祠文化;社会功用  作者简介:唐玉杰(1994.9-),男,汉族,海南儋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摘 要:近年来,不论是就业情况和工资水平,女性都在以令人震惊的速度追赶着男性。虽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很多方面的数据都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现代女性是不容小视的。而这一年在近年来中国电影的步调改变趋势上可见一斑。这一理念在外国电影中相较于中国有更长的历史。电影《时时刻刻》就是如此,可以说,它就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所以本文立足于女性主义,对这部电影进行分析,旨在分析其蕴含的女性主义。  关键词:女性主
摘 要:作为第六代新锐女导演的佼佼者─李玉,一直以来被認为是“女性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其影片一直被认为“新女性主义电影”,本文从她的人生经历和电影分析入手,意在指出其影片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影片,她影片中展现的更多的是她的独特的人性感悟和强烈的作者意识。  关键词:李玉;电影;感悟;意识  作者简介:冯祺琦,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用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一直被用来判定一篇悲剧是好是坏.正是由于这一定义,引发“中国无悲剧”热潮.本文从亚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