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心事多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liwon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毕业五年了。五年的时间,可以让一个人改变很多。在校友会上,不知是谁提出,在北京工作的同学来一次同学聚会。此话一出,响应者甚多。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在一位同学的家里举行了一个小型的聚会。在这次聚会上,大家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三十岁的迷茫
  阿里郎男 29 岁 公务员
  
  古语的“三十而立”我不敢听,因为羞愧。马上就30 岁的我还没有成家,银行里没有多少存款,单位的福利房还没有影,工作与五年前一个样,我什么都没有“立”起来。大学毕业那年我考上了国家公务员,在国务院下属的一个机构工作。羡慕我的人很多,我的感觉也很好。公务员在社会上地位比较高,收入稳定,还有各种福利,我没有理由不感觉良好。平时经常听到别人诉说跳槽的苦恼,我就暗自为自己的工作得意。
  如果不是因为相恋多年的女朋友离我而去,我还陶醉在这种光环里。女朋友的理由是,她需要见解深刻的男友帮助她的工作,但五年如一日的工作内容早使我的大脑懒惰了,平庸了;她不愿意斯文扫地的去挤公交车,她要买私家车,但我的薪水太微薄,福利解决不了问题;最重要的是她看不到我被提升的希望。女朋友的离去给我极大的刺激。我开始想跳槽的事,但五年间,我除了写些不断重复的工作汇报之类的东西,别无建树。英语早扔了,哪个公司愿意雇我?留下吧,我不知道副科长的下个人选是否是我,这其中的微妙谁也把握不了。去与留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点评:五年间,阿里朗的职业没有改变,收入的稳定性没有改变,福利的多样性也没有改变,惟独改变的是阿里朗的心情。由最初的感觉很好到现在的羞愧和彷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刚工作时,因为很多人羡慕他的职业,自我的感觉也很好;五年后,女朋友不满意他的状态,阿里朗自我的感觉也很差。也就是说,“他人认可我,我就认可我;他人否定我,我就否定我”。这是一种不成熟、有害自身健康的自我价值观。从这点可以看出阿里朗在心理上没有立起来。
  在阿里朗看来,30 岁了还未成家,存款不多,没有房子,难免会有“三十而未立”的感慨。古语“三十而立”不仅仅指成家立业,更重要的是心理的自立,或者说是人格的自立。显然,阿里朗在心理上始终没有立起来。如果心理上立起来,那么“和谁成家,立什么样的业”就会变得相对轻松一些。
  
  我渴望激情
  笑嫣 女28岁 某网站编辑
  
  人就是这样,随着经历的增多,你会慢慢看清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会听见心里越来越清晰的声音,渐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五年间,我换了四家公司,换了三座城市。现在我可以清楚而坚定地告诉你,我想要一份给我激情、快乐和挑战的工作,它的薪水可以不优厚。
  公司换了不少,但我一直做网络编辑,只是服务的公司不同罢了。刚开始,我在一家小网站做编辑,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天天挂在网上乐不思蜀。干了小半年,我厌倦了这种不停地复制、粘贴、没有创造性的工作流程,于是辞职走人。
  我有个朋友在另一座城市的一家挺有名气的网站工作,当时那个网站正在招聘,他力邀我过去,我喜欢有变化的生活,于是就去了。干了一年多,我和他一起辞职了,而且我俩发誓再也不在网站干了,要换个行业。我们一起参加各种人才交流会,三天两头去面试,结果一无所获。工作可以没有,房租却得交,人也得吃饭,无奈之下,我们只好重操旧业。
  去年,我又辞职了,来到了北京,好几个月都没有找到工作,最后只得还是应聘在一家网站做编辑。盯了五年电脑屏幕,我的眼境加深了300 多度,眼药水从来就没停过,我做梦都想扔掉这份工作。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选择了一个行业,你就像坐在一条顺水漂流的船上,你没有舵,也没有机会下船,只能听任船把你带到某一个地方。我讨厌这种被控制的感觉。
  点评:
  主人公的工作经历反映了一种常见的“循环型”就业模式,即:在同一个职业上,因不满意而不断地辞职和求职,却又不断地选择原来的职业。把自己的处境形容为“坐在一条顺水漂流的船上,没有舵,也没有机会下船”,是一种被控制的感觉。
  分析一下这种就业模式循环的动力,主人公择业时有两种客观力量,(1)优势力量:从事网络编辑的经验,在循环中,永远存在且持续增强;(2)劣势力量:缺乏从事其他职业的经验和技术,在循环中,也是永远存在且持续增强的。这两种力量交织在一起,在不知不觉中给主人公带来了被控制感。
  认清楚了“循环型”就业模式的循环动力,如何打破这种循环,想必就会相对容易一些。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原来的职业上,取得不断进步还是弥补自己的劣势,另辟他径,取决于主人公自己的选择。这种自我分析、作出选择和努力的过程,不是充满激情和挑战的事情吗?是否是快乐的,也只有主人公自己体会了。
  
  我像温水中的青蛙
  欧阳烨 男28岁 科室负责人
  
  和我同年进公司的同事中,不少人在第二年就跳槽走了,我没有走。公司是国有企业,受领导重用,工作比较清闲,薪水不错,福利也很好,我舍不得放弃。后来,我结婚了,分到了房子。第三年有个不错的机会,但被我轻易地放弃了。第四年我想走,公司说,人可以走,但房子必须退还。我犹豫了。房子虽说不大,但毕竟是自己的,而且相当长时间内不用想买房子的事情,这对工作没几年的我来说至关重要。权衡再三,我打消了走人的念头。
  今年,妻子怀孕了,想到养孩子的花销,我不敢再想辞职的事情。算了,就在公司干吧,虽说公司整天上演着小气的勾心斗角,个人发挥的空间也很小,但薪水还是能月月稳稳当当地拿到。就在这个时候,公司的领导放出话说,说我不安心工作,不可重用。
  于是,和我同资历、工作能力逊于我的人纷纷被提拔了,我还在原来的位置上。记得有一个实验,如果把青蛙放进滚烫的开水里,青蛙会一下子蹦出来逃命。如果把青蛙放进适温的水里,然后把水慢慢加温,舒适中的青蛙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沸水烫死。回想五年的工作经历,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温水中的青蛙。
  点评:
  主人公的工作经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刚参加工作时,因为留恋单位的清闲和高福利不愿走,到后来受自身和外部的种种因素的牵制又脱不开身,于是,抱怨和苦恼积在心中,令人窒息。欧阳烨把自己形容为温水里的青蛙,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反映了他焦虑、恐惧和无奈的心理状态。
  但他没有注意到,人和青蛙还是不同的。从主人公的经历来看,水温是他自己加上去的,而他却不知道。这里有两条线:(1)主人公由开始舍不得放弃单位到中途想走,再到后来不想走;(2)公司对主人公由开始的重用到后来的不重用。这两条线之间没有联系吗?很明显,主人公中途想辞职的做法无疑使自己所处的水温升高了。
  明白了人与青蛙的不同,自然也就会把水温控制在自己喜欢的温度。是否选择被温水烫死,那是自己的事情了。
  
  学会用“第三只眼睛”看自己
  
  毕业时,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五年后,同学间有了一定的差距。同学聚会,提供了一个横向比较的机会,也激发了对自我的审视。这本是一件好事情,但许多人往往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及不成熟的行为模式,因而沉浸在抱怨、焦虑、犹豫、无奈等各种情绪中不能自拔。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认清这些不合理信念及不成熟行为模式,就不能摆脱不良情绪对自己的持续伤害。如何走出“当局者迷”的状态呢?我们从上述案例分析中寻找答案。上述三个案例正好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及相应的不成熟的行为模式。
  (1) 消极被动型行为模式 案例1 中的阿里朗,他对自己的评价完全来自别人,没有真正的自我价值观,受别人的影响,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要么沾沾自喜,安于现状;要么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想跳槽,没人要,想留下,不会被提升,犹豫不决,心情沮丧。有这种行为模式的人应增强自我意识,要知道,别人的观点固然重要,但只能作为参考。被一个人否定,并不等于被所有的人否定,即便所有人都否定,也不能说明别人就一定对,而你就一定错。所以,有这种行为模式的人应该给自己一些勇气,让自己的心理尽快地自立起来。
  (2)冲动型行为模式 案例2 中的主人公笑嫣一味追求变化,对工作不满意就辞职,认为只要辞职就可以找到一个更理想的工作,而在辞职之前,并没有深入考虑新职业的方向以及自己所具备的条件。所以,很容易陷入“循环性”就业模式中。具有这类行为模式的人在作出决定前,应该多作调查,多思考,如果打算换新职业,则需要学习和掌握新职业所需的技能,以减少盲目性。
  (3)犹豫型行为模式 案例3 中的主人公欧阳烨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态度,一会儿想辞职,一会儿又想留下,这是一种犹豫型行为模式,也是不成熟的。结果是他始终不能扔掉思想包袱,不能投入热情,发挥潜力,同时给单位留下一个“不安心工作”的印象,于是被领导认为“此人不可重用”。他把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搞得非常紧张,把自己形容为处在不断增加温度的水中。其实,你已经掌握了水温的调控权,下一步应该尝试着如何调控水温。
  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当我们感到迷茫、困惑时,学着用“第三只眼睛”看自己,看自己是否存在不合理信念,有没有不成熟的行为模式,如果能经常这样反思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灵,你的生活就会变得轻松许多。
其他文献
有这么一则寓言:  在一条清澈的河里,生长着许多河蚌。有一天,它们聚在河边晒太阳,其中一只河蚌痛苦地说:“我的身体里长了一个东西,沉沉的,圆圆的,挤得我全身都疼,我遭难了。”其他河蚌听了, 都骄傲地说:“感谢上帝,我们身体里面无痛苦,我们里里外外都很健康!”这时,恰巧一位智者从旁边经过,听了它们刚才的谈话。智者便对那些骄傲的河蚌说:“你们知道吗?它体内承受的痛苦,是一颗异常宝贵的珍珠啊!”   S
期刊
结婚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虽然“不婚”也是一种选择,但是这种选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 恐惧和拒绝婚姻原因种种,理由种种。婚与不婚,都是个人的自由。重要的是无论你作何选择都须持健康、宽容和负责的态度来对待。    我为什么做“王老五”    张风,男,32 岁,公司销售部经理  不结婚的理由:  害怕结婚前很可爱的女人,结了婚就变脸  可以自豪地说,我算是个优秀青年。学历高,薪水高,有住房,知道
期刊
小的时候,有一次我不知犯了什么错误,父亲用竹枝在我的小屁股上横七竖八地进行他人生最疯狂的一次行为艺术“创作”。  当时,我恨透了他。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那样凶狠地打我。他每打一下,我的屁股上就要留下一道红色的印迹,痛得我甚至怀疑我是不是他的亲生儿子。  那天, 回到家里我不吃不喝,一个人趴在床上,伤心地哭泣着。也许是父亲自己也觉得打过分了点儿,他几次进屋要用酒精为我消毒,可我就是不让他给我弄,并且
期刊
七个月大的佳佳躺在小床里哭泣,她到底为什么哭呢?大人们并不知道。小保姆听见了,赶紧热了牛奶来喂佳佳,但是佳佳把奶瓶推开,她不饿。小保姆又给佳佳换尿不湿,发现她也没有尿湿。只有19 岁的小保姆弄不明白佳佳为什么不高兴,只好抱着她去看电视,因为她自己正看到一部电视连续剧的关键时刻。佳佳不干,继续哭闹,她想有人陪她玩,她要妈妈。  佳佳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很忙。妈妈在她两个月的时候就离开了,叫奶奶来帮着
期刊
好多年都没见到老张了。每当看到电视里的戏曲节目,我都会想起教我们唱戏的老张。那时我们文化局新成立了个京剧团,团里聘请老张教我们唱戏。其实老张并不老,只四十来岁,听说以前他在剧团里是唱老生的,当时大家都喊他张老师,他说不习惯,就叫老张吧,于是就这么叫开了。老张是个很随和的人,来我们剧团教戏不到一个月,团里的男女老少他都混得很熟了,大伙都很喜欢他。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在一起排戏。老张不是科班出身,但京
期刊
一个自以为很有才华的人,一直得不到重用,为此,他愁肠百结,异常苦闷。  有一天, 他去质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上帝听了沉默不语,只是捡起了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并把它扔到乱石堆中,上帝说:“你去找回我刚才扔掉的那个石子。”结果,这个人翻遍了乱石堆,却无功而返。这时候,上帝又取下了自己手上的戒指,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扔到了乱石堆中,结果,这一次,他很快便找到了那枚戒指——那枚金光闪闪的金戒指。上
期刊
从农机学校毕业的那一年,国家正好取消了中专生统一分配工作的资格。我非常伤心,在村小学教书的父亲也万分焦急,不惜任何代价托关系为我找工作,但最后都没有什么结果。没工作的我整天待在家里长吁短叹,父亲见我这样,气不打一处来,指责我当初太任性,没听他的话。原来,我初中毕业时他曾要求我报读师范,说这行业用人多,将来好就业,我不依,非报了自己喜欢的农机学校。当时与我同班的一个同学,也是父亲同事的儿子,他选读了
期刊
帮助出于什么    Q:我是一个离异女性,最近认识了一位30多岁的男人,他曾因为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而受到处分,并为此丢了工作。妻子离他而去,他整天情绪低落,四处闲逛,也不肯找个活干。我和他相识后,劝他做点事,他说没有资金。我也曾给过他一些钱,是想感动他,让他打起精神来,好好做点事。我总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帮他,不忍心看他这个样子下去。  A:你是想帮助那个落魄者,不忍心看他如此糟糕地活着。但来信中并没
期刊
参加工作4 年多来,我基本上每个月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亲汇款,每个月给他们写一封信,寄去自己发表的文章。一来物质上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二来精神上给他们以安慰,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儿子在远方工作,有一种精神的追求,是有进取心的。  刚开始汇款时我一般情况下每月汇一次, 少则二三百,多则五六百。每次收到我的汇款后,母亲就会打电话给我,说邻居们见到我和姐姐们不间断的汇款单,总是很羡慕,盛赞母亲教子有方,养
期刊
人到中年,绝不是轻松的阶段。30 岁到55 岁的青年与中年人,往往同时负担三代人的生活。他们被称为“夹心族”,上有老下有小的现状和对未来的焦虑令其不堪重负。  最近对某大学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子女的教育费用占家庭支出首位。近四成的“夹心族”每月花在子女身上的费用为一两千元,多者每月花费三千元以上,可见子女教育费用之沉重。尽管大部分父母都觉得应该为子女准备出教育资金,但却有将近七成的“夹心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