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大鼠心房肌L型钙通道α1C亚单位和Na+-Ca2+交换器mRNA变化的意义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i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2肾1夹"型Goldblatt高血压大鼠模型,观察在高血压形成过程中心房肌L型钙通道α1C亚单位(CaL-α1C)和Na+-Ca2+交换器(NCX)mRNA的变化,在基因水平探讨其潜在的意义.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高血压组用U型银夹夹住左肾动脉,右肾保留;假手术组只分离左肾动脉,不夹银夹.套尾法监测尾动脉血压,分别于手术后2、4、6周处死动物(各6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分析CaL-α1C和NCX mRNA的表达量(以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即GAPDH为内参照).结果在高血压形成过程中左心耳CaL-α1C的mRNA水平在2、4周时分别是假手术组的2.5、2.4倍(P<0.01),6周时接近正常水平,右心耳在6周才明显增多(是假手术组的2.5倍,P<0.01);左心耳NCX的mRNA水平在4、6周分别是假手术组的1.9、1.4倍(P<0.01),而右心耳NCX的mRNA水平在2、4、6周都明显增高(分别是假手术组的1.4、1.5、1.4倍,P<0.02).结论肾性高血压大鼠在高血压形成过程中,心房肌CaL-α1C、NCX的mRNA水平均表现为上调,左心房比右心房变化明显,与以往研究中左心室的变化类似,与心房颤动模型的差别较大,仍可能是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的基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总结射频导管消融行心房-肺和/或上腔静脉(大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发作频繁、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10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男性72例、女性28例,年龄27~75(54±10)岁,均无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在环状标测电极导管(Lasso导管)指导下行心内电生理标测和心房-靶大静脉(指术中标测证实为房颤相关的肺静脉或上腔静脉)电隔离和/或经验性大静脉电隔离(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