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盐池湾 感悟高原情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RUIZH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州城位居敦煌的中心,因党河穿城而过、鸣沙山卧断绿洲而独具特色。每年夏天,“党河风情线”波光粼粼,鱼水情深,将沙州城装扮得格外迷人,仿佛一座南国水城。
  党河发源于西祁连山,养育了敦煌、肃北、阿克塞20万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人民。他们共饮党河水,拥有同一片蓝天。他们逐水草而驻牧,开阡陌而耕作,和谐相处。党河,是河西走廊西端三县市人民的母亲河!
  盐池湾是党河上游段夹在党河南山和野马南山之间的河流、沼泽湿地,东西长近140公里,南北宽1~10公里。盐池湾湿地地处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属于高原湿地,海拔高出敦煌2000米以上。它像一个大水盆,高悬于敦煌绿洲的上方,冰雪融水和泉水源源不断地汇入党河,输向敦煌,地下潜流则在敦煌的东湖、南湖、西湖和北湖溢出,形成片片湿地。这里虽然与敦煌隔山相望,但却是两个天地,气候状况相差极大。敦煌属于极旱荒漠区,盐池湾则属于青藏高原区,两地动植物组成、物种分布、物候期都有明显差异。
  对于鸟友来说,温暖的盛夏是拍鸟、观鸟的最好时节,因为此时正是各种鸟类的繁殖季节。那么,高原特有的夏候鸟、夏留鸟究竟有哪些?它们与敦煌的鸟类有哪些区别?带着诸多疑问,敦煌、青海油田鸟友相约,利用端午节小长假组织了一次盐池湾外拍观鸟活动。
  早晨6点出发,经过一路220公里的长途跋涉,中午时分到达美丽的党河独山子段开始外拍活动。
  湿地区域的鸟类资源相对丰富,但数量随季节变化而增减,因为鸟类有活动规律,候鸟要定期迁徙,留鸟也有小范围的居留和迁飞习性。当我们踏入湿地时,那些常见的角百灵、鹡鸰、红尾鸲、漠鵖、岩燕等小型鸟和红脚鹬、赤麻鸭、斑头雁等中大型水禽立即进入视线,但只要留心观察每一个身影、聆听每一个声音,总会有新的发现。
  我们首个鸟点是独山子党河铁桥处,河边有几对斑头雁和赤麻鸭,还有不时成群飞过天空的红嘴山鸦。
  第二个鸟点是在一个名叫德尔吉的山根下。这里数量最多的鸟类还属斑头雁,而且距离我们很近,让人眼花缭乱,脚下生根,近距离观察到斑头雁的各种行为姿态,总共耗费了三个小时,没想到本次盐池湾之旅竟是斑头雁的专场。但此时正值斑头雁的孵化季节,为了不惊扰它们孵卵,鸟友们拍鸟、观鸟都会自觉绕行,小心地在远处观望,从长焦镜头里观察。
  在一处半环形的山坳沼泽边,鸟友们小心翼翼地潜伏到草甸中,静静地观察了两个小时,眼前是一对对斑头雁,身后石崖上两对红尾鸲分别在各自的洞穴里进进出出,好像在给幼鸟喂食。久卧中,个别鸟友在暴晒中不时小眯一会儿。鸟友们多数来自青海油田,他们并非专业研究者,却热衷于拍鸟、观鸟;他们以此作为生活中的爱好和追求,不断学习相关知识,相互交流心得,以拍到新记录、好鸟片为乐事。他们爬冰卧雪,顶烈日冒酷暑,风雨无阻,四季不歇停。其中以王小炯最为执着,他拍遍了敦煌和海西地区的鸟类,刷新了敦煌和甘肃多种鸟类新记录,大家都称他为“鸟王”,只可惜这次他没有参加。
  超长焦镜头是观鸟、拍鸟利器,记录繁殖季的鸟类绝对离不开此物。盐池湾保护区管理局的同行老王架起800毫米超长“巨无霸”镜头,将近处的鸟都拍到爆框。那些镜头不够长、相机没有高速连拍功能的鸟友只能望鸟兴叹,拍拍生境。
  鸟友中不乏女士,平时她们一副文弱淑女装束,而此时则一副“女汉子”形象,背负沉重的器材,摸爬滚打,相比男士们毫不逊色。
  就在大家静静趴卧时,居高临下的姚泉老师用手机偷拍下了鸟友们的全部姿态,这张照片被鸟友们公认为此次盐池湾之行的经典之作。
  斑头雁是高原鸟,在敦煌西湖和南湖的早春和秋季也有迁徙停歇,但繁殖地在青藏高原。盐池湾湿地海拔3100~3300米,是其理想的繁衍场所。
  斑头雁是群居动物,有相对固定的繁殖地,产卵巢穴一对一,孵卵时夫妇轮流进行,交替孵卧。一个孵卵,一个警戒守护或外出觅食,一旦遇到敌情,就会伸长脖颈大声鸣叫以告知对方。
  斑头雁群里也有游手好闲者,常常有事无事窥探同族,骚扰他家,引来警告和驱赶声,而此时雁群就会一阵躁动,集体发出沙哑的、像家鹅一样的叫声,好像在哄赶、助威,叫声回荡在山坳,之后又恢复平静。
  六月是斑头雁孵化的关键季节,远远望去,三三两两的大雁布满小沼泽草甸,仔细观察,已有几窝小雁孵出,毛茸茸的雏鸟十分可爱,不停地叫着,跟在父母身后游弋。
  斑头雁是很聪明的大鸟,它们将繁殖地选在三面环山避风的山湾,巢穴建在突出水面的草甸上,距离岸边有一定的距离,相对安全,一般食肉动物不能触及,而巢穴四周的水松、眼子菜等水生植物和小虾、蚊蝇幼虫等可供它们就近捕食。
  在小德尔吉沼泽周边,还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蜥蜴穿梭在石块缝隙与草丛间,它们行动迅捷,大的身长20多厘米,小的仅仅几厘米。这种蜥蜴叫快步麻蜥,是东方亚种,敦煌、新疆是模式产地,在党河流域绿洲、苏干湖、安南坝多见,而在盐池湾,我还是首次看到,其中还有一个断尾的。观察良久才发现,原来它们在觅食蚊蝇和小昆虫,湿地生境较好,小昆虫多,为麻蜥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下午,日影渐斜,我们转向终点——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池湾保护站。
  盐池湾保护站建在盐池湾乡政府驻地。从肃北县城算起,沿党河南岸逆流而上130公里便是鹽池湾乡政府。翻过一座山梁,开阔的谷地上一片崭新的建筑群映入眼帘,与两年前我们来时完全是两样——主建筑是一个蒙古族风格的圆顶平房,前面是新修的大广场,四周被笔直宽阔的大道环绕,人行道配有民族风格的太阳能街灯,约30套小康住宅整齐排列成三排,绿化带刚刚换上了沙土和羊粪,等栽上花草树木后这里将成为整个盐池湾的明珠。
  在建的盐池湾乡政府办公区宏大而壮丽,夕阳西下,难得的火烧云出现,余光透过云层和金顶洒在政府前还没有竣工的美丽“乡村大舞台”和广场上,三只野生岩鸽飞来飞去,远处党河南山雪峰由洁白变金黄、金红,草原上一派艳丽。可惜就近没有可以俯览党河河道的地方,只能给这次活动留下些许遗憾。   傍晚,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盐池湾湿地和雪山在升起的薄雾和褪去的光影中渐渐掩去。气温骤降,鸟友们换上了冬装,借宿在盐池湾保护站。
  第二天一大早,鸟友们收拾行装,在晨光中来到距离盐池湾保护站不远的一处最宽阔平坦的湿地,开始了新一天的采风。一条简易公路径直延伸到湿地中央,公路两旁有很多渗水和小水洼,略高处旧草枯黄,平坦处各种针茅初长,莎草和灯芯草拔尖结穗,常见的几种鸟叽叽喳喳,飞来飞去,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盐池湾地理位置重要,南通青海,北出石包城至瓜州进入河西走廊,西出党城湾(肃北县城)沿阿尔金山和古阳关进入新疆,沿途有几处烽燧遗址。据《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冯玉雷先生介绍,唐代时西藏赞普曾从青海翻越党河南山垭口经石包城到达敦煌朝圣莫高窟,如今经盐池湾跨过党河向北可行至石包城、瓜州榆林窟,沿党河逆流而上可以到达青海境内的哈拉湖和天峻县。
  有鸟友介绍,有关部门计划修通连接青海哈拉湖到肃北的公路,鸟友们担心一旦公路打通,哈拉湖、盐池湾及其西祁连山区的野生动物将面临困境,因为普氏羚羊、白唇鹿、野牦牛、藏野驴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都分布在这一地区,但愿这只是个构想。
  远眺党河南山,那里充满着神秘和诱惑,让人浮想联翩。1879年5月末,俄罗斯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率队由哈密来到敦煌,并在当地请了向导,拐进盐池湾仅70公里,那个向导便以不知道路为由劝探险队返回。倔强的普氏决意逆河而上,迷茫中遇到两名当地蒙古族牧人,并强令他们带路翻越了南山(他称西祁连山为青海南山),进入青海和西藏。他们调查了沿途的动植物,也收获了一些动物标本,其中记录的动物种类大致和现在相仿。由于藏族官员警觉,探险队进入西藏被挡,最终经西宁返回,结束了他的第三次中国探险。
  忽然看见一对黑颈鹤在前方路边觅食,鸟友们一阵惊喜,纷纷打开车窗举起相机,还没等车停稳就听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 黑颈鹤是青藏高原圣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盐池湾湿地仅有百余只,稀有而珍贵。它们一旦结成夫妻,就会结伴而行,固守一片湿地,出双入对,共同担负生育子女的重任。在本次外拍中我们共遇见八只,其中最近的一对距离我们40多米。遇见人,它们好像习以为常,但始终保持安全距离,步履从容,渐行渐远。
  漠鵖在敦煌沙漠灌丛和肃北戈壁上常见,这次在盐池湾湿地也见到不少。但较多见的蒙古沙鸻、环颈鸻、金眶鸻等鸻鹬此行却没有遇见,常见的几种雪雀也少有踪影。
  可喜的是,鸟友周小英在盐池湾乡返回的路边拍到一只稀奇的鸟——蓝胸佛法僧,初步认为是甘肃新记录,鸟友们兴奋不已。
  高原鼠兔憨态可掬,这是盐池湾主要的啮齿动物,在草原湿地分布广泛。它们被认为是危害草原的物种,但同时也是草原生物链不可或缺的一环,是猛禽和食肉动物的掠食对象。在盐池湾公路一处北坡渗出泉附近,草甸上洞穴密布,远远就能看见很多鼠兔在觅食,还能看见出窩不久的小鼠兔崽子来回蹦蹦跳跳。
  由于天气异常,气温回升迟缓,沿山漫坡上大片的金露梅、岩黄芪还没有返青,加上雪线低,一派冬季景观,估计要到七八月份才会出现一片花海。 快要出境时,乌云忽然扑压了下来,雪峰霎时被云雾笼罩得无影无踪,高原天气真是变幻无常。
  就在出保护区时,一群牦牛被牧人驱赶着从河川方向走来,估计是向雪山转场。这样的游牧传统延续已久,夏天河川热,牲畜在山里凉快,河川草场得到休养生息,入冬后再赶回来,形成冬场和夏场。
  扎子沟是党河较大的一个支流,源头冰川距离公路大桥仅3公里左右,由于雪峰高大密集,冰雪融水量较大,山下坡大沟深,流水湍急,宽阔的沟底布满硕大的卵石。据当地人说,这样大大小小的沟有72道。这里还是西藏毛腿沙鸡繁殖地,2015年我们就在西岸偶遇一对正处在繁殖中的沙鸡。
  鸟友们在盐池湾保护区扎子沟检查站集中,结束了两天的外拍采风活动。而此时狂风、雷电、阵雨、冰雹夹杂着袭来,好像为我们表达欢送之意。
  相对于生活在党河尾闾的我们来说,上游的盐池湾还有无数个谜。那些鸟类及其生境还会是我们关注的话题,但毕竟盐池湾地域辽阔,我们行摄短暂,脚步匆匆,涉及区域如九牛一毛,所遇见的鸟儿也只是很少一部分。真心期待后会有期……
  再见了,盐池湾!
其他文献
本文系2015年海南省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资金项目——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团队研究成果。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的国家形象目前存在着与经济实力不相匹配、国际社会对我国仍然有一定程度上的误读和曲解等问题。想要树立和我国国家实力相匹配的国家形象,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塑造与传播,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国内外媒体的新闻议程与传播特点。习近
期刊
[摘要]教育是博物馆的灵魂,是博物馆功能不断发展中永恒的主题。参照国内外博物馆成功的教育经验,探索出分层观众、因人施教,精选内容、突出特色,内外结合、优化队伍,方法求变、注重效果等强化现代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与手段,效果显著。  [关键词]县级博物馆;靖远县博物馆;教育功能  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起源与现状  博物馆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博物馆公民素质教育功能的起源,最早也可追溯到19世纪中
期刊
[摘要]空中乘务员经常会在飞机上遇到一些乘客的“刁难”行为,用最舒心的语言和乘客进行良好地沟通是体现空中乘务员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发现了一种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与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所以有人把它称作“爱的语言”。本文从非暴力沟通的提出,空乘人员应用非暴力沟通的技巧及效果、意义,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空乘沟通方式进项探讨。  [关键
期刊
世相漫畫(2)
期刊
2016年12月19日下午,北山之下,黄河之滨,寒风凛冽,树叶凋零,西北师范大学办公楼1609会议室却温暖和煦,其乐融融。中亚文化交流座谈会正在进行。  座谈会由《丝绸之路》杂志社举办,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副校长乔古杜洛夫、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教授尤索博夫,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田澍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武和平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曹进教授等应邀参加了此次座谈
期刊
在诸多风格迥异、形式多样的民族居住格局中,回族传统聚落“回坊”因其鲜明的异域色彩、强烈的宗教气息和严谨的民居分布特点而独树一帜,成为中阿民族交流、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和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历史见证。遗憾的是,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即使在回族分布相对集中的西北地区,大多数典型的回族聚居区域也已经融入现代社会,基本丧失了原有的独特风貌。不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杨和乡的纳家户村却是硕果仅存
期刊
立秋之后,天气转凉。远在青岛的杨闻宇驰函,以即将付梓的散文集《月落长河》征序于我。几乎没有考虑,我便愉快地应允了。我倒不以为自己是写序的合适人选,只是觉得我俩大学时代酷爱文学,毕业后又在不同岗位上舞文弄墨,心地相通,相互砥砺,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不管怎么说,我都应当勉力而为。  一  闻宇出版散文集10余部,主要作品我大半读过,还写过短评。此次应征,我首先想到杜甫的“庾信文章老更成”的诗句,其明显
期刊
2017年6月7日,习近平主席再次来到热情的草原之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开启2017年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的揭幕仪式。这是习主席四年内第三次访问哈萨克斯坦,第十六次会见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今年恰逢中哈建交25周年,在这1/4个世纪里,中哈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而毫不动摇,实现了从睦邻友好关系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再到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迅猛发展。  从驼铃声声
期刊
提到兰州,就不得不说兰州牛肉面。不只因为面好吃、名气大,更因为这是一种情怀,一种信仰。  兰州人早晨提起裤子,撸了鼻子,第一件事就是去吃一碗“牛大”(牛肉面在当地的通俗叫法)。而牛大碗里面那扯不断、嚼不够的面条就像一根根缰绳,把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牵过来。  想起某位兰州诗人的话:“午夜入城的羊群,迎着刀子,走向肉铺。”  要我说,清晨的兰州人,迎着蒜苗子,走向牛肉面馆。  清晨的牛肉面馆,八方的人
期刊
百年的中国在上海,  千年的中国在北京,  3000年的中国在西安。  如果中国是一棵大树,  在北京看见的是茂密的树冠,  在西安则看见的是茁壮的树根。  这些概括性的、广告词般的话语固然不能透彻地阐明事物的全部,却也部分地说明了问题。起源、壮大于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的中华民族,曾经在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建立起13个封建王朝,历时千年,周秦创制,汉唐奠基,奠定了中华大地的规模与根基,使得华夏民族由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