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时代侵犯个人金融信息的“举证难”r——基于实体与程序的双重视角

来源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的当下,侵犯个人金融信息案件频繁发生,现有研究成果侧重于讨论实体法,被侵权人在诉讼中面临的“举证难”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举证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实体层面的归责原则较苛刻,以及证明义务较繁重.对此,应以平衡双方当事人地位为主线,从实体和程序层面讨论证明责任分配的问题.在实体法层面,个人金融信息的特殊性决定了过错责任不再适应需求,过错推定作为其修正更加合适;在程序层面,基于法律要件说的举证责任分配过于僵化,需要辅助以证明义务的减轻而不宜采用证明责任的倒置.同时,为了从根本上减少侵权的发生,各个主体都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以避免权责失衡.
其他文献
作为上海孤岛时期《文汇报》创始人之一,国际新闻编辑和社论主笔,储玉坤不仅拥有供职于《申报》和哈瓦斯新闻社的从业经历,而且在新闻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有建树。其所著《现代新闻学概论》以培养新闻记者、推动新闻职业化水平为目标,将西方学理与本土经验融通。这种学理脉络继承了五四时期新闻学的实用精神传统,同时也反映了全面抗战语境下上海沦陷区爱国新闻学者对新闻专业理念的坚守。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民日报》作为我国最权威的综合性新闻大报,对非遗的报道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文章以2001~2020年《人民日报》对非遗的报道为主线,试图呈现非遗报道的整体面貌,在整理过程中归纳报道形式和内容、再总结出其对非遗报道的作用及影响。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聚焦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文化事业机构,图书出版单位纷纷转企改制,谋求做大做强。新时代,党的十九届三中全面规划和部署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新闻出版管理职责划入中央宣传部。自此,图书出版界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和新规定。这些新举措不断助推图书出版做优做精,实现高质量发展。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迪心智的基本途径。改善阅读状况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国家战略层面倡导全民阅读,图书馆作为主要的阅读推广主体,任重道远。本文分析了我国阅读推广的现状,并对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服务模式进行了必要性分析。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对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服务模式提出工作建议和思路,以期能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
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对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学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创新创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五个维度,提出高校精准化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的有效路径,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健康全面的发展。
在数字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计算机或智能手机阅读电子书或非纸介质出版物。随着人们对纸质图书购买意愿的下降,图书出版机构面临着迫切的变革需求。因此,图书出版机构要想持续发展,就要与新媒体相融合,完成一次华丽的变身和优化。本文着重从传统出版业面临的问题、融媒体时代给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机遇、发展方向,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图书出版机构与新媒体的融合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
本文以新闻学概论课程为例,围绕教学大纲制定、课程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话语转化、教学方法运用等进行新闻理论“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并从示范课程打造、教师能力
新媒体时代的新兴传媒技术为传统纪录片的转型注入新的要求和挑战,纪录片创作课程在新闻传播学院是必修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纪录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基于时代的变革和新媒体语境,纪录片创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探讨其现实意义。
以电子屏幕为依托的桌面电影是屏媒文化渗透入电影领域的直接体现,是适配于当代屏幕之民视听习惯的实验性电影样态。本文以《网络迷踪》为例,认为其符号化表达、去摄影机化拍摄和生活化沉浸的视听审美特点,实际是对当代屏媒文化的映射、吸收和融合。桌面电影在技术与风格上的自进化,深刻传达了电影媒介对屏媒世界虚拟不安、异化人性的反思与批判。
随着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其中移动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高校图书馆中的有效运用,对其资源结构进行更合理、科学的调整,并大幅度拓展了用户服务范围,有效增强高校教育和教研水平和能力。同时通过先进技术的运用,能够根据数据属性和特征实现实时、快速计算和分析,对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予以确定,对数据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高校图书馆信息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安全存在的潜在威胁,以及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建设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