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日渐增强。文章从预算编制、执行、评价三方面深入研究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案,以期通过本研究能为现代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全面预算管理;编制;执行;评价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管理会计进入了全面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在预算管理方面,全面预算管理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成为我国管理理论的重要部分,现代企业应用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了指导企业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作用。大数据平台飞速发展,预算管理工作也日益复杂。大数据技术拥有的新处理模式具有更强的洞察能力、流程优化能力与决策能力,能够对海量而又多样化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处理以实现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优化。本研究基于大数据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理论,对不同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不同环节进行分析,挖掘出具有一般意义的问题,总结性的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不同企业在预算工作方面指明方向。
   一、大数据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大数据指的是一种巨量的数据集合,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够充分利用的复杂的数据集。大数据技术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提取、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数据深度挖掘、数学模型预测等方面。大数据具有5V的特点,包括大量、高速、多样、低价值密度、真实性。不同的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通过该技术全面提取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并结合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挖掘与数据分析,将大数据的量转变为质。目前大数据技术正成为席卷各行各业的大潮,以多元的形式应用到社会的不同领域。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是对某一期间内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加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活动。其以企业战略为方向,对企业销售、生产成本及收支等进行分析预测,并编制企业预算财务报表,以此对企业所有业务活动的最终经营成果进行全面而准确地预测,从而实现利润的增长。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呈现出了全面化、动态化及高质量化的特点。大数据技术强大的收集数据的能力,可以广泛全面地收集大量不同结构的信息并实时地更新数据,以满足企业信息节点控制和数据实映的要求,收集公司内外部精确的数据,全面、高质量地编制预算。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预算编制环节
   1.自上而下主持编制与企业战略规划不统一
   预算目标是预算编制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一方面,由于部分企业管理层对战略目标和企业预算管理的理解不够明确,因此导致编制并实施的预算缺乏战略相关性,部分预算编制甚至与企业战略背道而驰,因此大大增加了预算目标实现的难度。另一方面,在企业预算编制自上而下分配任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各个部门的工作实际情况。导致一些部门对年度规划尚未明确,就着手处理预算编制工作,因此出现预算编制和实际发展情况不符的现象。
   2.自下而上汇报的基础数据不准确
   全面预算管理在确定企业预算目标的情况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各部门、各个经营主体的业务及活动进行预算编制、资源分配及控制,进而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企业在自下而上汇报基础数据时可能会产生错漏,进而可能导致管理层在自上而下分析、主持、协调预算编制活动时产生问题。例如,基层部门担心预算费用对次年工作产生影响,随意将预算放大,从而导致基础数据不准确,进而让财务部门得不到真实数据,只能进行模糊预算,造成数据失真。
   (二)预算执行环节
   1.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不足
   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不足,意味着执行过程中的预算审批、预算控制与分析、预算调整等各个环节都会受到影响。比起预算的执行,有的企业更加重视预算的编制,加之预算审批责任不能够切实地落实到个人,导致预算审批效率低。预算过程控制不严谨,预算分析的深度远远不够,对预算管理的执行力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再次,在预算调整过程中,企业不能及时找出预算执行时的偏差和问题,并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上都使得预算管理难以切实执行,显示了执行力不足的问题。
   2.缺乏合理的预算执行分析体系
   预算管理工作一般由财务部门全权负责,其他部门只是配合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管理。由于没有一个系统的执行体系,企业的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难免有分歧,一旦出现问题,各个部门间相互推诿,严重损害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率与效果。不少企业并未切实有效执行预算管理,只是简单地分析其执行情况,没有深层次分析并找出原因,更没有提出解决方案。不仅如此,在部分组织机构较为复杂的企业,业务部门更加难以及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从而致使执行工作未有效落实。
   (三)预算评价环节
   1.全面预算管理过程评价过于片面
   全面预算管理由编制起始,关键在执行,而评价的环节则是预算管理工作落实效果的保证。预算评价针对整个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而言,主要是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便于后续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进行优化。然而在企业实际的预算评价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对预算过程的评价过于片面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预算过程评价的数据缺乏,企业在进行过程评价时所收集的信息没有足量全面的数据进行支撑,导致评价的数据基础成为评价的漏洞。
   2.全面预算管理结果评价环节指标不明确
   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进程中同样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价,但是在预算管理评价方面,有的企业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导致预算评价工作名存实亡。有的企业没有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一味地强化全面预算的刚性原则,反而使企业管理工作陷入僵化,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為了避免预算管理工作出现过于僵化的问题,企业必须在评价阶段结合企业类型及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    三、大数据时代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预算编制环节
   1.应用数据集成功能提高编制效率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设定预算目标是首要的工作,对预算工作导向性的准确度有着直接、深入地影响。企业可以通过集成数据功能,对不同数据进行收集后具体分析目标的可行性,并且编制出全面反映企业实际的预算管理目标。在自上而下主持编制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各部门数据进行整合,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2.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功能
   大数据的应用可以为预算编制提供较为具体准确的数据基础,企业只要能有效地建立大数据IT管理系统,在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分解过程中将其充分运用,将能够有效提高预算编制环节的精确性和预算分解环节的合理性。因此,不需要企业建立过于复杂的编制体系,只需要各部门将真实数据及时汇入系统,就能编制出较为准确的预算。
   (二)预算执行环节
   1.基于大数据技术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
   基于大数据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时跟踪审批的各个环节,保证审批过程的透明与严谨性。大数据平台能够有效预测可能出现问题,切实明确落实预算工作的责任主体,以此提高预算审批流程的工作效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在执行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全面管控,提高预算控制分析的质量。在预算审批的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实时监督各个环节,一旦某个环节出现差错,能够实时反馈给企业预算管理部门,使预算的偏差及时得到纠正,从而有效提高预算执行力度。
   2.构建合理的预算执行体系
   构建一个合理可行的执行体系,要建立一个企业大数据控制平台,对企业内部的相关业务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储存,再将这些海量的信息通过大数据平台建立合适的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与预测,为企业预算目标提供可靠依据。基于大数据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根据既定的预算目标严格规划执行,同时整合企业各部门预算数据,将各部门上传的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为企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三)预算评价环节
   1.提升预算管理过程评价的数据广度
   在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对企业每一个经营过程的数据进行收集,从而实现为不同部门全面预算管理的评价提供对应的数据依据。企业需要进一步将所收集到的各项数据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及差异率进行评估。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不应局限于企业内部的数据,应全面搜集企业所需内外部数据,同时也需要关注部分特殊情况的数据,对特殊数据进行归纳与分析,并以此对全面预算管理过程评价的结果进行补充。
   2.确定预算管理结果评价的合理指标
   由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在考評过程中不同指标的数据价值也不同,确定企业的基本情况,在已知情况下分析企业内外部数据,通过大数据平台收集的相关数据确定评价指标与评价权重。通过运用平衡记分卡的方法,结合财务、业务、内部流程等环节进行评价,并以各方面数据为综合标准得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评价结果。在企业绩效管理中同样可以将预算管理结果的评价应用到其中,以此提高各评价主体工作的效率与积极性,从而推进预算目标的实现。
   四、结束语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技术被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强大的数据收集、数据挖掘的能力同样给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将大数据的新技术运用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可以优化财务流程,简化预算管理编制,促进实现更快捷有效的资源配置。将大数据技术与企业预算工作相结合,企业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企业内外部发展数据。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让企业各部门强化协作,并切实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全面性、科学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品.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分析[J].财经界,2020(28):84-85.
   [2]苏茹. 大数据时代X市税收征管模式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9.
   [3]王文辉.大数据时代的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9(04):53+55.
   [4]陈媛.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20(04):188-189.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第19批学生科研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9C089)。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其他文献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总数已超过2500万户,对国家的税收贡献超过50%,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占比均超过60%,高
期刊
摘要:科技创新体系是由科技创新的主体、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与外界互动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政府应大力支持企业的科技創新活动。文章通过将沈阳科技创新体系的要素与国内相关城市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问题和不足;通过运用理论分析、经验分析、归纳分析等方法,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沈阳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沈阳;科技创新体系;完善   近年来,沈阳科技创新体系建
摘要:在当前社会形势下,产业结构转型与空间结构重构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相关企业则必须深刻认识到产业结构转型与空间结构重构的意义及作用,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及核心竞争力,使现代化产业紧跟我国发展步伐,让相关经营活动能够有效开展。文章以攀枝花市产业为例,对产业结构转型与空间结构重构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攀枝花市;产业结构转型;空间结构重构;策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摘要:本研究从生态文明创建出发,提出了推进扬州“科创名城”战略问题。详实分析扬州推进“科创名城”战略的生态基础、创新基础,分别从创新成本、创新生态、创新高地、创新载体、创新氛围等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示范;扬州;科创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到世界经济博弈的深水区,接触到了以欧美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高科技。中国和欧美强国的国家竞争直接表现就
摘要:国有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点,国有企业要依法经营和规范管理国有资产,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国有企业整体竞争实力。文章分析了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应对策略,期望对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有企业;国有资产;资产管理;资产监督;信息化   在国有企业经营发展中,国有资产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从国有企业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现状来看,仍
摘要:绿色消费是和谐性、适度性、节制性、可持续性的消费行为模式,注重的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可持续性、人与生态的平衡性。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先后下发了各类关于促进绿色消费以及建立绿色消费相关法规体系的政策和文件,我国促进绿色消费的制度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仍存在我国居民对绿色产品的购买力低、绿色产品较缺乏等问题,要继续在法制体系建设、优惠税收政策、绿色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加强。   关键词
摘要:国有企业是社会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企业文化作为软性保障因素,逐渐被企业管理者重视。国有企业遵循党的领导,在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制定及执行上,应围绕党务工作这条主线加以串联,实现企业文化与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务工作;企业文化;发战略   国有企业党务工作承载了企业文化战略及方向,是企业综合实力得以提升的重要保障
摘要:我国作为基建大国,高速公路是最基础的基建项目,当下全国高速公路规划里程总共为16.5万公里,其中国家级8.5万公里,省级8万公里,实际高速公路里程为6.1万公里,高速公路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在全球气候条件逐渐恶劣,秉持低碳经济理念的时代,高速公路必须要提升公路养护工作水平,将低碳经济理念贯彻到高速公路日常养护工作中,最终实现低碳经济理念下提升高速公路养护质量的目标。文章将会从低碳经济视角下出发
摘要:企业资产的正常运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企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资产管理。由于企业资产管理制度落后,对资产分配运用的不合理,无法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加强企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促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文章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分析目前我国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对策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市场化改革在不断地深入,国有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巨大的行业竞争,为更好地保持国有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国有企业必须重视资金管理工作,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以及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完善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制度,保障国有企业财政资金安全,提升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但是,部分国有企业对于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各部门之间缺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