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者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fir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通州区中心血站北京 101100)摘要: 目的探析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有对针对性护理,以降低或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方法选择本血站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无偿献血者1426例资料。将1426例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3例。对观察组采取科学化和個性化护理对策,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策。观察两组献血者献血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均采血穿刺一次成功,发生献血反应3例,占0.42%;对照组采血静脉穿刺2次者6人次,占0.84%,发生献血反应19例,占2.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心理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高献血成功率,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心理分析;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55-01 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由于紧张、恐惧而出现很多心理问题,影响献血者的情绪,导致献血反应的发生而中断采血。为了提高无偿献血者的献血热情[1],提高采血成功率,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无偿献血者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本血站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对1426例初次无偿献血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并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表明对献血者实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明显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对献血者的动员和保留具有积极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无偿献血者1426例,其中男867名,女559名。年龄21~55岁;献血者全部为初次献血。将14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3例。两组无偿献血者在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献血知识知晓率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观察组献血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3 献血者心理分析
  1.3.1 对于初次参加献血的无偿献血者,既对献血充满神秘感,又因为缺乏献血相关知识而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1.3.2 由于传统意识的影响,认为献血伤元气、伤精血等,担心献血后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影响今后的生活,因而产生紧张情绪;
  1.3.3 采血人员服务态度不到位,影响献血者热情,献血时情绪不稳定,犹豫不决。
  1.3.4 采血者穿刺技术不够娴熟,或者不能一次穿刺成功而使疼痛感加剧,引起献血者产生恐惧,
  甚至导致献血反应的发生。
  1.3.5 对献血所使用的一次性物品不放心,或者担心静脉穿刺后会造成穿刺部位的创口感染,因此甚至产生退缩心理。
  1.3.6 献血后护理不到位,或对穿刺部位按压方法不当使穿刺部位出现皮肤瘀血瘀斑而带来紧张或不满心理
  1.4 护理措施
  1.4.1 加大对无偿献血者的宣传力度,普及献血知识,理解献血的意义,宣传无偿献血对身体健康无害,以减少献血者的恐惧心理[2]。
  1.4.2 采血人员要求: 加强医护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采血者技术操作水平,避免穿刺失败给献血者造成的痛苦,增强与献血者的沟通能力.
  1.4.3 献血前护理: 认真做好献血者的健康征询,以及睡眠、饮食情况的问询,对于一些没休息好或者饮食不当的献血者,可劝其推迟献血。
  1.4.4 采血护理: 采血人员要态度热情,主动与献血者进行沟通交流,用文明语言问候,耐心解答疑问,消除顾虑。态度和蔼,面带微笑,嘱其调整好坐姿,精神上放松,以熟练准确的动作进行静脉穿刺,尽量将疼痛感降至最低,并注意观察献血者的面部表情,或让献血者将头偏向一侧,以避免看见穿刺过程,加重紧张与恐惧心理。采血过程中保持采血管通畅,以减少采血时间,减轻献血者的心理负担。
  1.4.5 献血后护理: 向献血者告知献血后注意事项及血液检测结果的短信发送。指导对穿刺部位的正确按压方法,避免揉搓穿刺部位或过早地松开按压针眼的手指造成皮下淤血等情况的发生。指导献血者注意休息,保证营养摄入,采血后48h内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以促进身体恢复。
  1.5 不良反应护理: 献血不良反应的判断:轻度反应,献血者主诉头晕眼花,心悸心慌,表现出呼吸、脉搏加快、面色苍白,并有轻度出汗。中度反应:在轻度反应的基础上表现为恶心呕吐、失去知觉、突然晕倒不省人事或意识模糊,大汗淋漓,四肢冰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重度反应: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脑缺血缺氧症状,晕厥严重抽搐,大小便失禁,全身痉挛,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缓等。若献血者出现面色苍白、出汗等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采血,由临床医生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应护理。并与献血者进行交流和疏导,使其能够放松精神,以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3]。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献血者均一次采血成功,发生献血反应3例,占0.42%,主要为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出汗等症状,经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对照组采血静脉穿刺2次者6人次,占0.84%,发生献血反应19例,占2.66%,其中17例为轻度不良反应,主要有面色苍白、心悸心慌、皮肤湿冷、恶心呕吐等症状,给予对症护理后好转。还有2例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甚至出现一过性晕厥、抽,经临床医生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献血反应是献血者机体面对外界不良刺激时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过程,若不及时正确处理,当不良反应超过刺激阈值,就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症状,导致献血中断或其它症状。因此认真了解和分析献血者在献血前、中、后的心理状况,加强与献血者的沟通与交流,并针对他们的心理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有效缓解献血者紧张和恐慌心理,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同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他们再次献血具有积极的意义,并有利于发展他们成为固定献血者[4]。总之,对无偿献血者进行有效心理护理,不断提高采血者技术操作水平,可使无偿献血者保持愉快心理状态,有效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对发展和稳定固定献血者队伍,保障血液资源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孟红,杨海燕.对机采献血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4):3248-3249.
  [2] 时宝红,雷庆,蒋媛媛,等.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2,18(31):126.
其他文献
<正>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 Fibrus histiocytoma,MFH),常见于软组织,原发于骨罕见。我院从1991~1995年间共搜集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复习文
<正> 随着牙体修复技术及新材料的不断发展,冠折乃至根折后均有可能用粘结技术恢复其功能。利用自体或异体牙冠进行粘结复位的方法已作为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成为保存牙科学
目的:了解江苏省未婚女性性行为、妊娠和人工流产情况,以减少该人群的人工流产率,保护其身心和生殖健康.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匿名封闭式调查表进行调查
伴有或疑有精神疾病的刑事被告人责任能力的判定,是司法精神鉴定的核心问题。在过去极“左”思潮影响下(“文革”期间尤为突出),有人把所有精神疾病主观地归咎于“思想问题”
对《口腔修复学》教学的评价苏剑生郑光榕潘可风口腔医学院科教处(上海,200072)口腔医学院修复学教研室(上海,200072)关键词教育,医学,大学本科生;口腔;教育考核中图号R192《口腔修复学》是一门实践
<正>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属体感诱发电位的一种(TESP),由于目前记录方法不同,因此,临床应用不如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和其他体感诱发电位(SEP)那样广泛。我们
摘 要:以2011—2017年我国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回归的基础上加入了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研究了审计意见对股利支付倾向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审计意见的提高能够增强股利支付水平,审计行为则对这一关系产生调节作用,信息披露质量则对这一关系产生中介效应。对于想要获得较为稳定的股利收益的投资者来说,不仅应该关注公司自身的财务状况,同时也需要结果公司聘请的审计单位的相应情况做出判断;上市公司在考虑股利
<正> 医院内感染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有上升趋势,已引起国内外各级医院的重视。医院内交叉感染已成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甘泉医院是一所拥有500多张床位的综合性医院,对
近年来,随着输卵管绝育术后吻合复通操作技术的提高,设备条件的改进,特别是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成功率不断提高,可达100%,生育率达90%以上。笔者自1996~2004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38例
2004年7月19~22日,广东省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第一次计划生育学术会议在广州市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76篇,经组织专家评审,全文刊登76篇,摘要96篇.广东省医学会计划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