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孤独半个世纪的报社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oo00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秋田县有个上小阿仁村,这个只有大约2500人的小村庄,有一个没有招牌的小报社,80岁的老人——加藤隆男是这个报社唯一的记者、撰稿人、排版工和印刷工。这是日本最后一家用活字印刷的周报,也可能是地球上最后一家还在坚持活字印刷的报社,名叫“上小阿仁新闻”。
  从明治时代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活字印刷始终是日本主流的印刷方式,可惜,现在已经逐渐被新技术取代了。上小阿仁报社在最繁荣的时候,曾有6名员工,发行量达到1500份。而现在却只有400份的订阅量,只剩高龄的加藤隆男一个人在坚持。对于这份坚持,他眼含泪光却十分坚定地说道:“活版印刷就快走到尽头了吧。就算真结束了,我一个人,也要继续印下去。”
  虽然每周才出版一期,版面也只有一张A3纸的正反两面,不过每一期报纸的出版,都要耗费加藤隆男几乎全部的时间。因为,从新闻的策划到报纸最后的印刷,都是由加藤隆男一个人来完成的。
  第一步,就是确定新闻选题。加藤隆男会通过电话采访,了解村里的新闻和村务信息,然后写成原稿。写稿、校对……都由他一个人完成。稿件写完,就进入排版阶段。一张印满字的旧报纸上,用尺子重新划分版面,然后根据版面的大小来修改原稿,以保证空间的合理运用和报纸的美观。随后,最痛苦的工作来了,那就是在装满活字的巨大架子中把需要用到的活字拿出来拼在一起。现在这个耗时耗力的工作只有加藤隆男自己去做。制作过程中最迷人的部分也是活字印刷的精髓——加藤隆男会根据在旧报纸上画好的排版样式挑出活字字模,并将它们按顺序放入木盒中,这个工作需要持续三天之久。每一个活字只有3毫米大,印在A3纸上,正反两面,大概需13000个字模。报纸定版之后就可以复印了。大约一个小时,400份《上小阿仁新闻》就可以印刷完成。
  用这种被淘汰的活版印刷方式,《上小阿仁新闻》以每周一期的节奏发行着,50年来从未中断过。
  《上小阿仁新闻》让人震撼的地方,不仅仅在于这里只有一名员工和与时代不相符的活字印刷,它的专栏作者和派送员同样堪称奇迹。
  报纸上每个月都会连载一个叫“红草子”的人写的诗歌。“红草子”的真名叫福冈绢,今年也84岁了,早年,她曾遭遇车祸,如今每天只能在家里度过,写诗几乎是她唯一的乐趣。
  报纸的派送员是一位81岁、拄着拐杖的老人。老人名叫佐藤哲江,她派送《上小阿仁新闻》已有40年之久。81岁的她,即便在大雪纷飞的季节,也总能用蹒跚的脚步,准时将报纸派送到读者家中。
  已经说不清,是老人们守护了报纸的生命,还是报纸延长了老人们的寿命……或许,他们早已经成为一体。这份匠人精神让人感动不已。
  【素材运用】古老的活字印刷术,曾经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而现在活字印刷术已被现代印刷技术所取代,但在日本还有几个人能为活字印刷坚守,实在让人震撼。这份坚守,这份执着,这份守护,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显得那样珍贵,这样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
  【速用名言】
  1.太阿之剑,犀角不足齿其锋;高山之松,霜线不能渝其操。——唐代诗人 张九龄
  2.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俄国作家 托尔斯泰
  【适用话题】坚守;匠人精神;责任
其他文献
女孩子,在传统观念里,应该是柔软的,不必那么刚强,不需要身披铠甲,做一个斩妖除魔的女金刚。可是,有越来越多的女孩子,被贴上了女汉子的标签,一直以来,以自己的坚强和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为自己的独立正名。  我认为柔软是一种软弱,寻求帮助是一种打扰。  殊不知,这也是一种偏执。  前段时间,一朋友打来电话,听出来她心情很沉闷。我问怎么了,她哽咽了半天,在电话那头哭了起来,我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只有安静地陪伴
期刊
在電影院排队买票,我前面是一对年轻恋人,刚排到他们,一位妈妈领着孩子急匆匆挤过来,直接冲售票小姐说:我们的已经开场了,先给我们出票吧。  我前面的姑娘不乐意了,说:您排一下队好吗?那位妈妈完全不理,姑娘有点火,眼看要闹起来,旁边的小伙子轻轻拉过姑娘,笑着说:让她吧。  姑娘生气。小伙子笑着拍她肩膀:不要紧,我们又不急。  我顿时觉得这小伙子真帅。  有时候跟讨厌的人顶上了,非要较真的话,讲理讲得赢
期刊
在去圣地亚哥之前,我买了一个32升的背包,却感觉不够大,换了一个38升的,仍旧感觉有很多东西会装不进去,最后换成了一个体积足足有48升的巨大背包。尽管如此,当我打包远行的行李时,还是差点把它撑破了。可当我突然意识到这些行李不会有人替我去背,而要完全靠我自己背负的瞬间,毫无疑问,我又不得不再次费尽心思去考虑怎么缩减它。  韩语里有句俗话说得好:“远行时,恨不得把眉毛也剃光。”这句话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期刊
人为什么想做事情?因为无所事事会让人感到很空虚,而空虚是需要填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空虚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可以成为一个人做事情的动力之一。  每个人填补空虚的方式不一样。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用来填补空虚的事情并没有绝对的好坏,对于有些人来说纯属浪费生命的事情,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是有益身心的妙方。比如,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天天打麻将或者打游戏会使他堕入更加空虛的深渊;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打麻将或
期刊
高考那會儿是我人生中最难挨的时期,我埋头苦读,勤勤恳恳,却还是学不好数学和理综,用现在的词语描述,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科学弱,虽然我不想承认,可事实就是如此。  让我难过的还在于那些以前成绩落在我身后的同学只要稍微一努力,立马就会赶上我,甚至是遥遥领先。  有不怀好意的同学曾讽刺我道:“看看我,还没你用功勤奋,可成绩偏偏总比你好,所以说啊,人是要靠天赋的,没有天赋的人再怎么努力也只是枉费心思。”
期刊
在观赏日本能剧的间歇去了趟卫生间,由于人多,卫生间外排着两列浩浩荡荡的队伍,出来一个进去一个。轮到我进去时,我发现所有上大号用的隔断都是空的,小便池前却络绎不绝。我立刻皱起眉头:早知如此,何必排隊等候这么长时间。后来我向日本人询问,日本人惊讶于我的惊讶,轻声反问,什么功能的东西只能做什么用,难道不是吗?我嘴上明白了,心里却有个泼妇在腹诽,怎么能这么死脑筋呢?难道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吗?  要在日本待上
期刊
2010年我从香港浸会大学毕业,出了新书,之后被拉去全国签售一圈。那种累不是体力的累,是心累。那年年底,回到老家,宅着。那会儿生活空荡荡的,喊一声都有回音。世上能逼死人的东西太多了,迷茫也算一个。我一时间找不到事做,抑郁症复发,重得没法跟别人说。闲得发慌的日子,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就这么漂着吗?漂泊之所以让人羡慕,那是因为你只见到了漂上去的,没见过沉下去的:后者才是大多数。什么事儿都是
期刊
昨夜失眠,在朋友圈里捞了一个同样没有睡觉的Y聊天,聊到曾经儿时的梦想。  我认真回忆了一下我儿时有过的梦想。好像也蛮多的,小学六年级主持儿童节晚会时,我操着一口极其不标准的普通话竟然赢得了学校老师和各班同学的极大赞赏。那个时候我就萌生了以后要成为一名优秀主持人的梦想。后来进了初中,无意间听到收音机里传来电台主播的晚安语,我又开始幻想着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在这个小小的盒子里对遥远而陌生的你说一句晚安该有
期刊
我们画室有一名特殊的学生,在大家只有17岁的时候,他已经26岁了。所有的人都在准备美术高考,他也在准备,据说,这已经是第9年了。  在那段黑白岁月里,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没有人会真的留心他每一次的失败。只是,他曾经在墙上画了一幅画。所有的人都以为那是一幅残破的画,觉得不甚美观,伸手想揪着破损处撕掉,却发现自己抠到了墙皮。  那天老师来得比较晚,他到画室后巡视了一圈,然后生气了,因为那幅画。“昨天的
期刊
转眼,我在挪威卑尔根市已经工作了一年,我的业务搭档科瑞恩来自卑尔根郊外一个小县,也算是当地人,因为年纪相仿,而且很多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观念都一致,所以我们很快成为形影不离的挚友。  有一天,我们在海边的沙滩上吃海鲜的时候,遇见了他的一个老同学,大家就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这期间,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无论那个老同学说些什么,科瑞恩都会提出一些问题和质疑甚至是反驳,比如当那个老同学说“吃肉不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