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雾下的怪诞行为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原的《虚构》和残雪的《雾》皆刻画了一种“怪诞行为”,本文以自然意象的阐述为基点,从畸变的“性替代”和人的本质“隔离”这两大方面,对两部先锋小说所存差异进行解读,并试图构建其先锋意义。
  关键词:光与雾;怪诞行为;性替代;隔离
  由于无法砸碎模式化观念,当代小说在广度、力度似乎尚存某些缺陷,譬如复杂人性的潜在、变质以及畸形都远没有被发掘透彻,给读者以振聋发聩之新响,这是先锋作家所希冀能填补的。因此,为了制造惊奇效果,马原、残雪在《虚构》和《雾》中皆注入西方现代主义的精髓,先是对自然现象有所抉择,即“光”与“雾”,并借其掩护,不约而同地给人物披上怪诞化的“行为”外衣。此外,他们在新题旨的拥趸上也是共通的,即深层探索人性,只不过前者着眼于变异了的性替代,而后者则提出个体精神交互的“隔离”命题。正因如此,光与雾下的荒谬行为自然也应区别解读。
  一.畸变的“性替代”
  当“光”被置于《虚构》的高原意象群中,耐人寻味的象征化就悄然裸现了。这里所谓的光,内含有与无的两极状态,怪诞行为不但由此拥有其赖以发生的环境,且都不同程度抹上“性”的色彩,而诉诸于寻求替代物的方式获取畸形性欲的满足。
  故事伊始,马原便将一幕奇异的静态影像首映在读者眼前,即三个女人都敞开胸脯、特意裸下体晒太阳。为防止读者遗忘,马原在后话又用动态细绘的方式重现此怪状,刻画病体如何迷恋“阳光尽情抚摸”。它似乎在传达这样的信息:麻风病女性无论丧失多少生理机能,原始欲求是不受个体所控的,加之小说环境已被预设为以性为生存动力的病村,这便向作者抛出一个创作难题,如何展示她们作为人所同享的性欲,并隐晦对其有所指涉?显然,“强光”这一自然现象在与荒诞行为联结时,被提取了出来并“喻体化”,作为性冲动的对象而存在(而在《雾》中“雾”并非具体的对立物)。
  不过,必须要指出,麻风病女人对这种自我满足是无意识的,且是本能的异化形式,正如文中所谓的“没有人知道谁为什么晒太阳”。这不管是在性对象的获取上,还是行为特征上,自然跟卡都卫欧族女性都截然不同——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这类印第安妇女“人脸化妆的色情效果从来没有被如此有系统、有意识地加以利用过”。
  回到《虚构》,与裸身在光下的女性相比,男性(爬山老哑巴)对欲望对象的渴求,却被置于另一极的无光的存在形态里。前者诉诸于生活在楼上的女性“走出”房间,接受中午阳光的抚慰,性的异化得以委婉、内隐的呈现;后者恰恰相反,空间已被压缩为矮小、无窗的黑暗小屋子,由老哑巴“进入”小屋,用手指引发老母狗的发情这怪诞情节,给予读者明显、强烈的性暗示。
  二.人的本质“隔离”
  《虚构》那种曝晒的太阳光,在残雪的《雾》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后者在浓雾的笼罩下,太阳已“变成淡蓝色”“像一弯明月”。与此同时,区别于《虚构》的逻辑生活,《雾》试图筑构一个荒诞化、蕴含超现实主义意味的观念世界。在这个观念世界里,很明显,作者虽诉诸于“雾”意象的运用,但并不甘心仅仅让其作为环境渲染的单一目而存在,因此她努力将小说旨归“打碎”、零散地揉進因这特殊气候所引发的奇异事件里,譬如母亲找幻相当中的鸡蛋。换言之,“雾”始终与小说的荒诞行为发生联结,一旦消除了前者,后者也就丧失了意义基础,小说自然沦为故弄玄虚的呓语。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恰恰是这些“荒诞行为”被披上迷雾,以致它们真正传达的主旨不再明朗,充满了多解性。随着“雾”的到处弥漫,一种极具感染性的,对个体生存意义的质疑、焦虑情绪不断渗出文本,向读者愈加猛烈地袭来。
  实际上,残雪虽受西方现代派作品熏染,但《雾》对我们的心灵触动是后者远不可及的,原因是它构建了一个可怖的家庭:两个哥哥仇视并逼得“我”躲进衣柜、父亲发狂追打哥哥、父母毫无爱情相互猜疑、“我”扯断母亲的一根肋骨。学者梁漱溟曾说:
  残雪将荒唐行为移植于此,难免让读者作如是思考:既然“是关系,皆是伦理;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那么这些荒谬背后的伦理意义,当然也就超越家人,适用于社会的全部关系。因此,全部个体的最终归属或许是孤存,即永恒陷于精神交际中的一种“隔离”态,至于自我到底是否能融入他人的观念世界,同样都充满了可疑性。很明显,人不可理喻的行为,在这里饱含寓意,己然被抽象化为人的本质“隔离”。
  为了增强焦虑感的渗透力度,残雪在行为和怪诞变形的天枰上,有意向后者添加砝码,这也是与《虚构》对殊异行为刻画的不同之处。譬如二十年不养鸡的母亲却永远在外寻白母鸡,“我吃惊地看着她朝我伸出空无所有的细爪”,最后“她的蓝脸上爬满了黑虫子”。
  三.结语
  光与雾下的不同语境,赋予了怪诞行为不同的意义粘附。抛开这两篇作品语言的先锋性,在令人费解的行为背后,正隐藏着人性深层的潜在因子。性、物欲、精神饥渴,一切原始本能都压抑地存在,亟需个体重获对自身的本质认知。
其他文献
摘要:发散思维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创新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思维活动形式,而创新思维中又分为很多种,其中发散思维作为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人类进行一系列创新活动时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没有了发散思维,人们就会禁锢在原来的传统理念里。在作文的教学中,更是离不开创新,因为写作文时最重要的就是创新的思维,创新就是写作文时的灵魂所在,有了创新思维,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能够通过创
期刊
今天我欣赏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的讲座,感觉他就像在跟你面对面谈心,他不讲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华丽的词语,只是谈一些身边的与生活、工作、学习有关的小事情,就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与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的小事情,仿佛,他举的例子就是昨天自己班上发生的事情,似乎,他点到的方法,正好适合你解决班上刚刚发生的令你头痛的那一幕幕……幽默有趣,很有一番见地,让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我认为
期刊
摘要:乡村孩子的作文难,做教师的做好每一细节的观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上好自主,合作,探究的每一堂课。  关键词:乡村;作文教学;困惑;新风景;不忘初心;学情;成功  作文课,是我们语文老师必须客观面对的,教授写作的方法又是语文教师不容绕过的,可面对乡村孩子的学习写作问题,我们有太多的无奈和困惑,教学作文的问题,长久以来都是困惑着师生的一个难题。学生苦于无话可写,写不好作文;老师苦于教不好作文
期刊
摘要: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记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言。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同样如此,语文教学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各种交流和思考方式,其承载了大量的信息和感情。通过朗读,学生能够对小学语文中包含的感情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且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感情融入其中,增加学生对文学的理解。  关键词:朗读;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教师范读感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事业也越来越关注。高中教育是学生最重要的一个教学阶段,语文作为重点科目之一,对于高中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对开拓学生视野,进行全面发展及今后生活奠定稳固的基础。因此,本文将探讨深度阅读在高中语文的实践策略和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深度阅读;实践探讨  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社会的进步也推动着教育事业不断的革新,以此来满足学生
期刊
摘要:作为语文教材中为数不多的现代诗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被编入教材的讨论一直持续不断。这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对于文本的价值争议,也包括了教学模式的僵化和教学效果的下滑等。本文通过分析该篇課文在阅读教学中的通病和困境,结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要求,提出有利于改善阅读教学的策略,寻找现代新诗阅读教学的新出路。  关键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阅读教学:困境:策略  《面朝大海春暖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发扬的重要渠道,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对整个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又是我国当前对传统文化传播的诉求,更是在当前教育体系改革的背景下,对中学语文教学方式的一种创造性应用,对于整个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起到了促进和扩展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
期刊
摘要:《雪地上的星星》与《丛林下的冰河》分别属于留学生文学和新移民文学,它们都是北美华人女作家写的以女主人公情感经历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分析两篇小说的主人公性格特点,可发现她们都具有探寻者的特质,而这种特质,表面上是青春与时代的错位造成的,而深层里却也受到文化夹缝中生存压力的影响。  关键词:《雪地上的星星》;《丛林下的冰河》;探寻者;青春;时代;文化  19世纪中国的封建大门被列强的鸦片和炮火强制
期刊
摘要:余华的短篇小说《现实一种》中用冷酷平静的笔调构筑了一个夸张骇人的艺术世界,讲述了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互相残杀复仇的悲剧。小说情节离奇荒诞,感情基调冰冷黑暗,却是现实生活和人性黑暗面的映射,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产生巨大的心灵震撼,对小说中在黑暗环境的扭曲下人们的行为表现和遭遇感到悲哀、同情和怜悯,从而产生对丑恶的憎恶之情,催生对美好社会风气和人性的向往以及追求的决心和勇气。
期刊
摘要:“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主席的这短短十四字,饱含了大风大浪过后的沉稳和随和。宋代著名词人苏轼,无论是在文学成就上,还是在思想道德上,皆为后人所敬仰。其胸怀和眼光真正体现了这句“风物长宜放眼量”。本文将从苏轼著名词作《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入手,浅析他豁达开放的处世哲学。  关键词:眼光;胸怀;乐观;豁达;处世哲学  引言  苏轼的这首《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写于1082年,适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