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博客(Blog)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交流载体,其技术特色和功能在写作教学中有广阔的应用意义。概而言之,主要有:(1)利用博客的“写作功能”建设个人“网络杂志”;(2)利用博客的“分享功能”建设“写作对话平台”;(3)利用博客的“超链接功能”建设“写作学习资源库”。博客在实际应用中虽然还有些不足,但随着网络在教育中的不断深入,博客终会因其自身优势在未来写作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关键词:博客 写作教学 实践
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交流载体,博客在写作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意义。根据博客的功能,我们认为在写作教学
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 利用博客的“写作功能”建设个人“网络杂志”
博客具有写作和记录的功能,它让一个普通人可以在网络上随意写下自己看到、听到或想到的信息,进行自由和自主的创作。在纸质作文时代,学生的写作基本上只能以“个人作文集”、“班级墙报”、“文学社刊物”等形式存在和传播,自我表现的空间有限。在一般的写作网站中,个人的作品要经编辑的选择,其存在也是“沧海之一粟”。而通过申请个人博客空间,每个学生都可以拥有一份个人“网络杂志”,自己当作者、当编辑,打造这份个性化的“网络杂志”,既具有丰富性又极具个性,既灵活又长久。
2 利用博客的“分享功能”建设写作对话平台
博客具有“分享”功能,把自身的学习与周围的群体交流结合在一起。在传统教学中,写作教学的模式一般是“命题——写作——批改——讲评”,师生的交流受到时空的限制,写作过程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写作修改没有真正地落实。现代写作理论强调“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博客,真正地实现了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特别是通过开通班级博客,可以建设一个无比开阔的师生对话交流平台,充分实行师生、生生之间深层次的零距离的接触。
2.1 把班级博客作为发布作业的平台
班级博客可以作为发布作文题的平台,教师与学生可以集思广益,共同贡献作文题材,教师考察民意,遴选作文题目,充分体现教师的“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
2.2 在班级博客中开展作文互改活动
作文评改,向来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浩大工程,教师评改作文如愚公移山,却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博客中的评论功能,为作文评改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博客中每一篇文章后面都可以发表评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博客中开展作文互评,让学生撰写评论、心得和读后感。一方面是写作经验的交流,另一方面是学生鉴赏能力和品评能力的体现。通过“最佳人气文章”、“最佳评论”等项目的评选,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评论的积极性,并且培养学生的思维、写作、辩论能力。在博客上还可以建立共同爱好者的日记集,教师可以把喜欢写日记、有共同爱好,并且希望与其他人一起分享生活点滴的学生汇集起来,创建一个基于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博客。国内较早的一个博客网站“博客动力”(http://www/blogdriver.com)比较适合于这个形式,注册后通过特有的“友情链接”功能可以把大家的博客连接起来。在这里学生遇到的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容易撞击出灵感的火花,集体的智慧或许会引发一部巨著的诞生。在这里大家可以在共同感兴趣领域无拘无束地宣泄一切,相信众人的指点会让学生茅塞顿开。
2.3 建立班级作品集
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这里是一个学生自己创建和耕耘的网上虚拟习作社区,是大家交流思想的心灵驿站。教师在这里可以向学生展示“下水文”。师生“同游同泳”促进教学相长,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还能够促使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4 在博客中进行教育与学习叙事及交流
在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如果教师在教学之余能撰写“教育叙事”,学生在学习之余能撰写“学习叙事”,对写作教学和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那将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师生之间通过博客这个平台相互激励,取长补短,能够纠孤陋寡闻之弊,收集思广益之效。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中撰写教学日志,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教学反思,也参考别人的教学反思,这个开放的平台使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对问题的看法不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模式中,而是开放的、活跃的、互动的。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他人的回复而得到教学启发,也可以在他人的博客上找到更加有效、简便、科学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与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专家进行有效的交流。而学生也可以以“叙事”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写作过程,如题材的发现,文章的立意、构思,他人评论的启示,修改的步骤,从而对自己的写作学习进行反思。在博客中撰写学习反思,不仅可以开展同学间协作交流式的互动学习,而且还能得到教师和专家的指导,既提高了写作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利用博客的“超链接功能”建设写作学习资源库
博客作为网络世界的产物,它必然能充分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其超链接功能使其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写作学习资源库。通过博客超链接功能,既可以搜集整理相关的写作理论知识,也可以链接某个文学网站,或是他人的博客。这样,既便于信息归类,又便于查阅。
3.1在博客中建设个人“读者文摘”
自从网络出现后,超文本(指相互链接的数据)的“非线性”阅读已经对传统书籍的“线性”阅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年轻一代以网上“冲浪”、“巡游”,循着超文本链接迅捷地从一个位置跳转到另一个位置,替代了在“书山”上的苦苦攀登。而在这无边无垠的信息海洋中,滚滚而来的信息大潮淹没了书籍的山峰,夷平了信息之间的差别,这就要求阅读者需要对信息进行选择和价值判断,才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信息质量。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个人博客中充分利用超链接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审美倾向,建设个人“读者文摘”。每天,只要打开自己的博客,就可以点击进入个人所喜欢的读书网站、作家博客,阅读不断更新的文章,而其他人进入你的博客,阅读你的博文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你所建立的链接阅读到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章,从而提高了单位时间内获取信息的质量。
3.2 在博客中建设写作教学“文本专辑”
写作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而文体则是连接写作基础理论和写作实践应用的中介、桥梁和综合体。传统写作教学中,受传媒手段的限制,教师在讲授写作理论时,只能以有限的经典名篇作为文体分析的范例。而在博客中,通过建立超链接,从一个站点到另一个站点,教师可以根据写作理论教学的需要,方便简易地把相关类型的文章链接成一个“文本专辑”。在这个人人可以拥有博客的时代,这个“文本专辑”中不仅有传统的经典名篇,还应该有大量的师生作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时从博客中的“文本专辑”点击某一文章,作为案例展开分析。在课外,学生可以把自己对案例的评价发表在“文本专辑”中。这样,“文本专辑”将成为可以无限再生的写作学习资源。
将博客应用在写作教学,美国罗得岛大学的Trent Batson教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用网络作品集的形式来进行写作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每周写一篇文章,写好后连同教师的评语一同放在作品集中。十周后,教师让学生从所交的十篇中挑出三篇来重写,并且可以用第二次的成绩计分。大部分学生都会抓住这个好机会,从对旧作的反省与修改中,使学习更深入。第十五周,也就是到了期末时,Baston教授要学生自己整理作品集,并且舍弃两篇作品。另外,还要他们以作品集中的资料做背景,来描述自己做为作者的心路转变历程。[1]这比起期末考试来,可说是一种更扎实的磨练。Trent Batson教授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价值。
博客,作为一种由作者自主选择、自主管理的基于模板式的日记型个人主页,已成为风行全球的一种网络媒体,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用户。博客通过网页技术和美工技巧的完美结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色彩纷呈、图文并茂、视听共享的虚拟平台。我们可以在其中随时随地地自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学生可以发表评论和读后感;通过超链接,可以无限延伸网络信息,实现“超文本”阅读。博客可以使写作成为一块学生皆可参与的精神交流的互动领域;博客的技术特色和功能充分地迎合了网络时代学与教的需求,特别是在中学写作课教学中,具有极为广阔的教育教学应用意义。
当然,应该指出的是,博客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也有其先天的不足,如:人机交流是否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是否所有学生都会有这个意愿等。但随着网络在教育中的不断深入,博客终会以其自身的优势在未来的写作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马萤.试论网络写作对传统写作的挑战[J].佳木斯:佳木斯大学学报,2005,(05).
关键词:博客 写作教学 实践
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交流载体,博客在写作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意义。根据博客的功能,我们认为在写作教学
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 利用博客的“写作功能”建设个人“网络杂志”
博客具有写作和记录的功能,它让一个普通人可以在网络上随意写下自己看到、听到或想到的信息,进行自由和自主的创作。在纸质作文时代,学生的写作基本上只能以“个人作文集”、“班级墙报”、“文学社刊物”等形式存在和传播,自我表现的空间有限。在一般的写作网站中,个人的作品要经编辑的选择,其存在也是“沧海之一粟”。而通过申请个人博客空间,每个学生都可以拥有一份个人“网络杂志”,自己当作者、当编辑,打造这份个性化的“网络杂志”,既具有丰富性又极具个性,既灵活又长久。
2 利用博客的“分享功能”建设写作对话平台
博客具有“分享”功能,把自身的学习与周围的群体交流结合在一起。在传统教学中,写作教学的模式一般是“命题——写作——批改——讲评”,师生的交流受到时空的限制,写作过程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写作修改没有真正地落实。现代写作理论强调“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博客,真正地实现了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特别是通过开通班级博客,可以建设一个无比开阔的师生对话交流平台,充分实行师生、生生之间深层次的零距离的接触。
2.1 把班级博客作为发布作业的平台
班级博客可以作为发布作文题的平台,教师与学生可以集思广益,共同贡献作文题材,教师考察民意,遴选作文题目,充分体现教师的“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
2.2 在班级博客中开展作文互改活动
作文评改,向来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浩大工程,教师评改作文如愚公移山,却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博客中的评论功能,为作文评改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博客中每一篇文章后面都可以发表评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博客中开展作文互评,让学生撰写评论、心得和读后感。一方面是写作经验的交流,另一方面是学生鉴赏能力和品评能力的体现。通过“最佳人气文章”、“最佳评论”等项目的评选,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评论的积极性,并且培养学生的思维、写作、辩论能力。在博客上还可以建立共同爱好者的日记集,教师可以把喜欢写日记、有共同爱好,并且希望与其他人一起分享生活点滴的学生汇集起来,创建一个基于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博客。国内较早的一个博客网站“博客动力”(http://www/blogdriver.com)比较适合于这个形式,注册后通过特有的“友情链接”功能可以把大家的博客连接起来。在这里学生遇到的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容易撞击出灵感的火花,集体的智慧或许会引发一部巨著的诞生。在这里大家可以在共同感兴趣领域无拘无束地宣泄一切,相信众人的指点会让学生茅塞顿开。
2.3 建立班级作品集
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这里是一个学生自己创建和耕耘的网上虚拟习作社区,是大家交流思想的心灵驿站。教师在这里可以向学生展示“下水文”。师生“同游同泳”促进教学相长,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还能够促使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4 在博客中进行教育与学习叙事及交流
在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如果教师在教学之余能撰写“教育叙事”,学生在学习之余能撰写“学习叙事”,对写作教学和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那将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师生之间通过博客这个平台相互激励,取长补短,能够纠孤陋寡闻之弊,收集思广益之效。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中撰写教学日志,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教学反思,也参考别人的教学反思,这个开放的平台使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对问题的看法不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模式中,而是开放的、活跃的、互动的。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他人的回复而得到教学启发,也可以在他人的博客上找到更加有效、简便、科学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与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专家进行有效的交流。而学生也可以以“叙事”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写作过程,如题材的发现,文章的立意、构思,他人评论的启示,修改的步骤,从而对自己的写作学习进行反思。在博客中撰写学习反思,不仅可以开展同学间协作交流式的互动学习,而且还能得到教师和专家的指导,既提高了写作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利用博客的“超链接功能”建设写作学习资源库
博客作为网络世界的产物,它必然能充分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其超链接功能使其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写作学习资源库。通过博客超链接功能,既可以搜集整理相关的写作理论知识,也可以链接某个文学网站,或是他人的博客。这样,既便于信息归类,又便于查阅。
3.1在博客中建设个人“读者文摘”
自从网络出现后,超文本(指相互链接的数据)的“非线性”阅读已经对传统书籍的“线性”阅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年轻一代以网上“冲浪”、“巡游”,循着超文本链接迅捷地从一个位置跳转到另一个位置,替代了在“书山”上的苦苦攀登。而在这无边无垠的信息海洋中,滚滚而来的信息大潮淹没了书籍的山峰,夷平了信息之间的差别,这就要求阅读者需要对信息进行选择和价值判断,才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信息质量。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个人博客中充分利用超链接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审美倾向,建设个人“读者文摘”。每天,只要打开自己的博客,就可以点击进入个人所喜欢的读书网站、作家博客,阅读不断更新的文章,而其他人进入你的博客,阅读你的博文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你所建立的链接阅读到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章,从而提高了单位时间内获取信息的质量。
3.2 在博客中建设写作教学“文本专辑”
写作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而文体则是连接写作基础理论和写作实践应用的中介、桥梁和综合体。传统写作教学中,受传媒手段的限制,教师在讲授写作理论时,只能以有限的经典名篇作为文体分析的范例。而在博客中,通过建立超链接,从一个站点到另一个站点,教师可以根据写作理论教学的需要,方便简易地把相关类型的文章链接成一个“文本专辑”。在这个人人可以拥有博客的时代,这个“文本专辑”中不仅有传统的经典名篇,还应该有大量的师生作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时从博客中的“文本专辑”点击某一文章,作为案例展开分析。在课外,学生可以把自己对案例的评价发表在“文本专辑”中。这样,“文本专辑”将成为可以无限再生的写作学习资源。
将博客应用在写作教学,美国罗得岛大学的Trent Batson教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用网络作品集的形式来进行写作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每周写一篇文章,写好后连同教师的评语一同放在作品集中。十周后,教师让学生从所交的十篇中挑出三篇来重写,并且可以用第二次的成绩计分。大部分学生都会抓住这个好机会,从对旧作的反省与修改中,使学习更深入。第十五周,也就是到了期末时,Baston教授要学生自己整理作品集,并且舍弃两篇作品。另外,还要他们以作品集中的资料做背景,来描述自己做为作者的心路转变历程。[1]这比起期末考试来,可说是一种更扎实的磨练。Trent Batson教授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价值。
博客,作为一种由作者自主选择、自主管理的基于模板式的日记型个人主页,已成为风行全球的一种网络媒体,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用户。博客通过网页技术和美工技巧的完美结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色彩纷呈、图文并茂、视听共享的虚拟平台。我们可以在其中随时随地地自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学生可以发表评论和读后感;通过超链接,可以无限延伸网络信息,实现“超文本”阅读。博客可以使写作成为一块学生皆可参与的精神交流的互动领域;博客的技术特色和功能充分地迎合了网络时代学与教的需求,特别是在中学写作课教学中,具有极为广阔的教育教学应用意义。
当然,应该指出的是,博客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也有其先天的不足,如:人机交流是否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是否所有学生都会有这个意愿等。但随着网络在教育中的不断深入,博客终会以其自身的优势在未来的写作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马萤.试论网络写作对传统写作的挑战[J].佳木斯:佳木斯大学学报,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