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深入文本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材透”方能“教法透”,语文教师们只有先静下心来与文本亲近,去深入地细细品味,文本重点、难点、亮点、要点等才能做到深入领会和精准把握。在阅读教学中重视以文为本,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性阅读、个性化建构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展开亲密对话。
  【关键词】 语文;阅读;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教师必须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阅读,走入文本,进行思维和情感参与,理解语言内蕴和文章气势。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要落实到每次的阅读教学中,重视文本中的关键词、句,以帮助学生理解,在不断品味中理解语言的准确性,增强语感。以《不合群的小蝌蚪》为例,在了解全文的基础上,我从其中的一句话的看似不起的关键词入手:“我发现有只小蝌蚪孤零零地在游,好像在跟那些成群结队的小蝌蚪闹别扭似的。”是什么情况使小作者以为它们在“闹别扭”?为什么又加上了“好像”一词?同学们纷纷在文中寻找答案:“永明很快找来一根细树枝,小心地把那只孤独的小蝌蚪拨到蝌蚪群中。不料,那只小蝌蚪又从队伍中钻出来,单独游到一旁去了。”“我又一次把它拨进蝌蚪群里。可是,过了一会儿,它仍旧从队伍中钻了出来,自个儿悠闲地游来游去。”两次“拨”都没能让小蝌蚪回到群体中,它独处时又那么“悠闲”,说明没有“闹别扭”,而是确实不喜欢和大家相处。
  我适时让学生说说一个人“悠闲”那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并让学生说说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悠闲”形容,加深理解。同时,学生们也能很快找到其它关键词:“钻”,是自己强硬地想出来,“仍旧钻出来”,留都留不住。通过学生的这一发现,可以让他们进一步品味:作者用到的两次“拨”,什么情况下要“拨”,你也来试试这个动作,从中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这一问,使学生对小作者的爱心之举有所领会,并借机再找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文本内容,从而也使学生们受到教育。在细细品味文本的词、句中,学生们与文本相知,亲密对话,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
  深入文本,就要以文本为范例,从中学到方法,悟到精妙,提高我们的语文能力。
  一、有理解,才会运用
  让学生会运用,在于对文本内容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在对话中不断加深理解,以实现对文本的运用。
  《曼谷的小象》一课,景美,象美,人更美。而第一段中的景美又为全文作好美的铺垫。“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这一段中,理解“点缀”一词,对感受景美有很大作用。在教学中,我问学生:“课文上说”点缀着野花“这个”点缀“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这样:(到黑板前解说)这黑板好比是那片草地,上面从这边到那边,密密麻麻地种满了花。”点缀“是这样的吗?”学生回答:不是。“那就是在草地上从这边到那边整整齐齐地种了一行,是吗?”也不是。那点缀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有学生举手)于是,我请学生在这片草地上(指黑板)给点缀一下。(学生在黑板上无规则地画了一些小圈儿)我边指着学生画的小圈边问:有的地方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点;有的地方密一些,有的地方稀一些,没有什么一定的规矩。这就是点缀吗?学生一致肯定。这样,同学们对这里的美有了更准确的把握。接着,我又请他们用上这个词自己来说一句话:“夏夜,那一颗颗亮闪闪的星星点缀在夜空,像在对我眨眼睛呢。”“我新买的裙子上,点缀着一些小花图案,好看极了,我真喜欢。”……在学生的日记中,我还发现几个学生居然已经会活用“点缀”,语言积累水到渠成,学以致用。
  二、有发现,才能创造
  对文本深入挖掘,让学生在发现中创造。《一定要争气》一课,童第周不但自强不息,而且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学到为中国人争气这一内容时,我抓住文本中“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的“震动”一词:震动什么意思?(初步理解)这件事指哪件事?为什么这件事会震动欧洲的生物学界?学生们便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实验,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教授做了几年也没成功,而童第周却把它做成功了,影响肯定大得很;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从中国来的童第周却做成功了,怎不令人震惊。在此发现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往下接:怪不得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形容一下吗?把它写一写吧。
  于是,同学们的创造又形成课堂新的高潮:那些学者们正议论纷纷着。一个年轻的生物学家摇摇头说:“真是让人难以相信,连教授都做不了的实验,让一个从中国来的穷学生给解决了。太不可思议了。”……一个老教授点点头,一个劲地说:“真是没想到,没想到,科学无国界,英雄出少年啊。”……通过这一创造,同学们对“童第周为中国人争了很大一口气”的理解就更深刻了,从而为学下文打好情感基础。没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去深入发现,怎会有这些妙语连珠!
  三、有深入,才可超越
  超越文本的閱读意识,是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品格,在阅读过程中,不让书本束缚了思想,既遵循文书,又能超越文本。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新课标要求的“尊重学生个体,培养学生个性”的体现。在亲近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鉴赏,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往往会产生不相同的感受和反映。
  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许多同学都表示喜欢孙膑或田忌,但也有两个同学说喜欢齐威王,觉得齐威王“遵守比赛规则,不耍小心眼”、“大度直率,有帝王之相”。这说明如果学生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话,鉴赏阅读,必然会反映出个性化倾向,这种审美的多元性,就难免会超越文本的单一评价尺度,体现了“思想大于形象”的道理。显然,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学生学会了与文本对话的方法,才能使他们推而广之,运用到更广阔的课外阅读中去,当然,教学对话的成功从本质上讲更少不了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先期”对话。因为“教材透”方能“教法透”,教师只有对文本重点、难点、亮点、要点等做到深入领会和精准把握,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才能游刃有余地引领学生一起诗意地徜徉、幸福地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要求,在实施建议中也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当学生有了自己想说的话,有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有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热爱,才能够提起写作的兴趣,才会“乐于表达”。  【关键词】 写作兴趣;写作教学;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内驱力    作文
期刊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新课程的实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该如何进行?本文拟对此谈几点认识。  一、保留传统教学精华,进行创新教学  创新,对一个墨守陈规的老师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但在思想活跃的教学改革者眼里,其不过是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敢于尝试的勇气,永不放弃的决心。在创新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情激趣,以情
期刊
【摘要】 语文教育的理论前沿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文理互渗,人与自然社会乃至宇宙的和谐共处登。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样也是有着深厚的理论背景和人文积淀的。  【关键词】 阅读;培养;能力    我们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毫无疑问是启发式原则。它既是总体的指导思想,又是符合素质教育的正确的方向。启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基础则是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学生语言的发展总是有赖于思维的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往往不单纯在语言本身,而是直接与思维能力有关.  【关键词】 思维培养;思维能力;语文能力;语言能力    中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关键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的认识能力训练中,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认识能力
期刊
【摘要】 创造教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从阅读和写作两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自由表达,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学习语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创造力;素质教育    创造意识是创造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具备了创造意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才能从自发走向自觉、从盲目走向科学,从而充分发挥创造的主观能动性。为此,语文教师要结合本
期刊
【摘要】 自能读书,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  【关键词】 语文;自能读书;作用    一、自能读书的意义  1、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作为一钟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多年来一直叫得很响。然
期刊
【摘要】 完形填空在高考中分值所占比重较大,是一个重点。但与此同时,也是学生们做的不太理想的一项。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摸索出了一点点方法,即创设情景法。  【关键词】 高中完形填空;创设情景法    时光荏苒,我已经从事教育事业整整三年了。回首这匆匆过去的三年,里面有挫折。当然,更多的是成长。这三年来,我对如何做高中完形填空,摸索出了一点点自己的方法。在高考中,完形填空的分值占有不小的比重。  
期刊
語文课是我国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学好语文课,才能精确进行语言表达,有效地进行阅读和写作;步入社会后,才能准确地同其他人互相交流,对人和事物有准确的判断使自己拥有思辨敏捷的头脑,精准的辨析能力,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因而,学好语文课也可以说是国人人生发展的根本。我认为对语文课的教学,还应该注重以下几点,促使学生真正能学习好汉语并全面发展。  一、语文教学中应
期刊
【摘要】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得孩子们在踏上这第一步阶梯时,不要感到那么吃力,使他向着掌握知识迈出的每一步,都能像鸟儿的矫健的起飞,而不要像一个背负着沉重的负担,精疲力竭,跨着疲乏无力的步子的行路人。我认识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是最重要的。  【关键词】 教学;鼓励;因材施教    一、多鼓励少批评,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期刊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图书、报刊、影视、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文化长廊、标牌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可言,课程的开设要依赖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要想全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