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秦涛(1984-),男,山东日照人,研究方向: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摘要:金属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本文根据近几年从事金属学教学课程的一些实际经历和调查研究,从教学方法的改革,考核方式的创新等方面,阐述了提高金属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金属学;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119-01
众所周知,材料、信息和能源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三大支柱产业,材料在机械、汽车、航空,国防等众多领域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有诸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等学科和专业,并且相应为学生开设了金属学、铸造、焊接、热处理等材料类的专业课程。《金属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材料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到了《金属材料学》、《材料科学基础》等课程中的诸多基本概念和理论,涵盖的内容比较广。就学生反映情况来看,多数学生认为该课程较为枯燥、抽象,比较难学,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学生在以前的中学学习过程中,从未接触过此类专业课程,因此一时难以适用;二是高职教师对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作为高职专业课教师,如何上好这门抽象但又和生产实践紧密相关的专业基础课,我们的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绕着教师转的,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使得许多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问题,不想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角色,把学生看成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于课程中的授课内容,多采取互动讨论式的授课模式,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多思、勤思、善思的习惯。同时,可采用将课程与环境和行业背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石器时代、铜器、铁器时代,一直发展进化到将来的智能材料、仿生材料,无一不是与材料科学的发展和新型材料的发明密切相关。此外,还要多组织与专业相关的参观实习,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讲,对于一门专业没有感性的认识,仅凭课堂教学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也就谈不上会产生多大的兴趣。因此,学校里开设的专业认识还是很有必要的,除了参观我们的实验室,还要有计划的组织学生下企业、进车间参观,在参观当中启发学生产生疑问,这样既能开拓同学们的视野,同时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紧扣课程重点
纵观课程结构,重点在于原理、工艺和材料,原理部分主要包括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的结晶、铁碳合金相图理论和热处理原理,铁碳相图是人类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并进行大量科学实验总结出来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图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明确。铁碳相图是研究铁碳合金的理论基础,是研究热加工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具,应当熟记、深刻理解,并且能够运用相图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工艺部分主要是指热处理工艺,重点是热处理的“四把火”,即:退火、正火、淬火、回火,以及钢的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应当理解和掌握各种热处理的工艺、目的、性能及应用。材料部分主要介绍碳钢(非合金钢)、铸铁、铸铁、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其中碳钢、铸铁和合金钢是重点内容,要熟练掌握它们的牌号、性能和应用。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对于材料专业而言,课堂上的理论教学略显枯燥,因此更需要辅以实践教学来帮助学生深入、感性的理解,以此来加深对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我们应当创造条件,开展灵活的教学模式。例如,对于三种典型的晶体结构,采用教具模型,使同学们能够更加轻松地认识三种晶体结构;通过金属材料的组织观察实验,可以让同学们熟悉各种金属材料的不同的显微组织及成分-组织-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热处理实验可以了解基本的热处理工艺过程制定,学习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钢的性能的影响。另外还可以组织金相大赛,既能巩固和加深对所学材料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够通过参赛选手之间的交流,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经过研究总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改革考核模式
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为了培养和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程总评中,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比如课堂出勤、作业质量,课堂表现等环节,促使学生善始善终的学好一门课程,而不是每到期末进行考前突击,采用新的考核模式以后,学生的出勤率、作业质量、以及课堂活跃程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结语
金属材料是国民经济、国防军工和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材料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材料专业课的老师,我们应当付出更多的努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去开展教学工作,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模式上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究和实践,比较有利于提高材料类专业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付新建,程绍娟,刘少兵等. 复合材料专业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实践[J]. 广西轻工业,2008(11)
[2]展菊.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J].成才之路,2012(23)
[3]冯启明.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J]. 高教研究,2007(3)
[4]姚桂玲. 趣学趣教《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例谈[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6
摘要:金属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本文根据近几年从事金属学教学课程的一些实际经历和调查研究,从教学方法的改革,考核方式的创新等方面,阐述了提高金属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金属学;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119-01
众所周知,材料、信息和能源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三大支柱产业,材料在机械、汽车、航空,国防等众多领域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有诸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等学科和专业,并且相应为学生开设了金属学、铸造、焊接、热处理等材料类的专业课程。《金属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材料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到了《金属材料学》、《材料科学基础》等课程中的诸多基本概念和理论,涵盖的内容比较广。就学生反映情况来看,多数学生认为该课程较为枯燥、抽象,比较难学,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学生在以前的中学学习过程中,从未接触过此类专业课程,因此一时难以适用;二是高职教师对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作为高职专业课教师,如何上好这门抽象但又和生产实践紧密相关的专业基础课,我们的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绕着教师转的,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使得许多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问题,不想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角色,把学生看成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于课程中的授课内容,多采取互动讨论式的授课模式,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多思、勤思、善思的习惯。同时,可采用将课程与环境和行业背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石器时代、铜器、铁器时代,一直发展进化到将来的智能材料、仿生材料,无一不是与材料科学的发展和新型材料的发明密切相关。此外,还要多组织与专业相关的参观实习,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讲,对于一门专业没有感性的认识,仅凭课堂教学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也就谈不上会产生多大的兴趣。因此,学校里开设的专业认识还是很有必要的,除了参观我们的实验室,还要有计划的组织学生下企业、进车间参观,在参观当中启发学生产生疑问,这样既能开拓同学们的视野,同时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紧扣课程重点
纵观课程结构,重点在于原理、工艺和材料,原理部分主要包括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的结晶、铁碳合金相图理论和热处理原理,铁碳相图是人类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并进行大量科学实验总结出来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图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明确。铁碳相图是研究铁碳合金的理论基础,是研究热加工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具,应当熟记、深刻理解,并且能够运用相图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工艺部分主要是指热处理工艺,重点是热处理的“四把火”,即:退火、正火、淬火、回火,以及钢的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应当理解和掌握各种热处理的工艺、目的、性能及应用。材料部分主要介绍碳钢(非合金钢)、铸铁、铸铁、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其中碳钢、铸铁和合金钢是重点内容,要熟练掌握它们的牌号、性能和应用。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对于材料专业而言,课堂上的理论教学略显枯燥,因此更需要辅以实践教学来帮助学生深入、感性的理解,以此来加深对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我们应当创造条件,开展灵活的教学模式。例如,对于三种典型的晶体结构,采用教具模型,使同学们能够更加轻松地认识三种晶体结构;通过金属材料的组织观察实验,可以让同学们熟悉各种金属材料的不同的显微组织及成分-组织-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热处理实验可以了解基本的热处理工艺过程制定,学习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钢的性能的影响。另外还可以组织金相大赛,既能巩固和加深对所学材料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够通过参赛选手之间的交流,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经过研究总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改革考核模式
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为了培养和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程总评中,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比如课堂出勤、作业质量,课堂表现等环节,促使学生善始善终的学好一门课程,而不是每到期末进行考前突击,采用新的考核模式以后,学生的出勤率、作业质量、以及课堂活跃程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结语
金属材料是国民经济、国防军工和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材料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材料专业课的老师,我们应当付出更多的努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去开展教学工作,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模式上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究和实践,比较有利于提高材料类专业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付新建,程绍娟,刘少兵等. 复合材料专业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实践[J]. 广西轻工业,2008(11)
[2]展菊.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J].成才之路,2012(23)
[3]冯启明.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J]. 高教研究,2007(3)
[4]姚桂玲. 趣学趣教《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例谈[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