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荣副教授运用归芪建中汤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

来源 :中医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siwe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小荣副教授认为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多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生成转输,致使机体失于濡养而致.归芪建中汤温补中焦、补气养血,切合该病病机,王老师临床多用此方加减治疗该病,效果良好.附案例2则,以资验证.
其他文献
产后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无法满足哺育婴儿的需要,称“产后缺乳”,又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本病始见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妇人产后病诸候下》,其提出“妇人手太阳、少阴之脉,下为月水,上为乳汁.妊娠之人,月水不通,初以养胎,既产则水血俱下,津液暴竭,经血不足,故无乳汁也”.母乳喂养是公认的最健康、经济且方便的婴儿喂养方式,有研究[1]显示,与人工喂养相比,纯母乳喂养可使婴幼儿获得更高总发育商数及大运动发育商数.
基于伏邪理论,阐述川崎病的发病机制,认为小儿正气不足、邪气内伏是其内因,而外邪侵袭是其诱因,常因内外合邪而发病,且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治疗上应以温病理论为指导,分期论治.初期气分热盛,治宜重用凉透,予柴葛解肌汤加减;中期邪热耗血动血,治宜凉散,予清瘟败毒饮加减;后期温毒久羁,耗伤气阴,治宜补肾益精、补气活血,予犀角地黄汤加减.此外,结合该病易损伤心脉的特点,应重视活血药的应用,既能提高疗效,又能预防病情加重.
目的 观察通窍利咽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脑梗死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吞咽康复训练,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窍利咽针法,2组疗程均为2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分,并比较2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SS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刺组上述评
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全面开放,高龄妊娠比例逐渐上升.研究表明,高龄妊娠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其中先兆流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适龄妊娠[1-2].先兆流产是妊娠早期的常见疾病,以阴道少量出血、腹痛或腰酸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我国发生率约为25%,而高龄孕妇的先兆流产率更高[3].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高龄女性妊娠成功率日益受到重视.黄晓桃教授是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湖北省科技进步奖获得者.黄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研究,在妇科内分泌、月经病、不孕症及先兆流产的防治方面具有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是临床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其常见且重要的病理变化.近年来,PCO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极大地影响着女性生殖健康,并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全国名中医何成瑶教授从医 50 余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方面造诣颇高,笔者有幸跟诊学习,现将其中西医结合治疗 PCOS 的有关临床经验总结归纳如下.
妊娠瘙痒性荨麻疹性丘疹及斑块(pruritic urti-carial papules and plaques of pregnancy,PUPPP)又称妊娠多形疹(polymorphic eruption of pregnancy, PEP),是病因尚未明确的妊娠期皮肤病,临床较为罕见.该病的西医治疗多推荐口服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严重时可采用短疗程泼尼松治疗.本文报道 1 例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为主的Ⅲ型 PUPPP 患者,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基于《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认为小儿腺样体肥大与“阳化气”不及、“阴成形”太过密切相关,其核心病机为阳气不足、痰瘀互结,属本虚标实之证,故治疗当以扶阳消阴为原则,扶阳重在肺脾肾,消阴重在痰与瘀,并辅以辛温芳香通窍之药,时时顾护胃气,疗效显著.附病案1则,以资验证.
小儿体禀稚阴稚阳,基于肝常有余、肾主虚的生理特点,受多种因素影响可出现肾阴不足,柔不济刚,肝不得养,水不涵木之证.董幼祺教授以董氏儿科“推理论病、推理论治”的学术思想为指导,运用滋水涵木法治疗该类疾病,在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疗效.附癫痫、抽动障碍验案2则,以资验证.
沈玉鹏主任医师认为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生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责之风寒湿热,以风邪为主,内因责之肺脾气虚,故治疗应以宣肺通窍、利湿止咳为法,方选麻杏苡甘汤,临床随证加减,每获良效.附案例2则,以资验证.
结合《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重视脾胃的思想,提出重视脾胃应贯穿于儿科肺系疾病诊治的全过程.对于肺系疾病的诊断应重视望诊和趺阳脉诊,通过明确胃气的强弱来判断正气的强弱、邪气的盛衰以及疾病的转归;辨证时更要重视脾肺的关系,确定是否伴有脾胃虚损或夹食夹积等情况;治疗上应在调和营卫的基础上兼顾调理脾胃,以达到补土生金、提高疗效、预防恶变之效;在服药时及药后调护方面同样要顾护脾胃,以防过汗而损伤正气或饮食不当内损脾胃,有碍疾病的康复;此外,通过观察患儿的饮食情况,还可以判断胃气的有无,以明确疾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