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马车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生活就像驾驭马车,有人在车上昏昏欲睡,任马拉行;有人始终按照自己的意愿清醒地驾驭着马车。
  题目解析
  这是一个关于人生、生命的思考,进而反思生活,省视内心,省视现实生活状态、生命状态的话题。题目蕴藉着丰富的韵味,拥有多重思考和写作空间。
  人应该怎样生活?我们该以材料中的哪一种人为目标?这是一个无须回答一目了然的问题,但是“在车上昏昏欲睡,任马拉行”的人,在生活中却不在少数。我们说这样的人是随遇而安、随波逐流的人,是被动地生存着、谈不上生活的人,是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没有梦想的人,是没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人。
  这种生活状态的人,将生活的主动权交给肆意而行的“马车”,迟早会被生活的马车抛下,最终也会失去人之为人的资格。这是“昏昏者”给自己带来的危害,他们在害己的同时也使“清醒者”的奋勇前行更加艰难。这是对“昏昏者”的认识,也是作文的深入一层。
  仔细想来,“昏昏者”之所以如此,除了他们自身不敢直面生活、不愿直面生活、没有承担的勇气与担当以外,现实世界功利的文化环境也让人疲惫了对精神的追求。总之,既有他们自身的因素,也不乏外在文化环境的制约,毕竟人还是难以逃离环境的。而“昏昏者”人数众多,也会形成一个文化氛围制约“清醒者”的前行。这是作文的又深入一层。
  与此相对,有人“始终按照自己的意愿清醒地驾驭着马车”。“按照自己的意愿”表明他们是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与远大梦想的人,是主动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他们可贵之处有两点:一是“清醒”地驾驭着生活的马车,有冷静的头脑,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艰难、自己的使命、生活的方向;二是坚持“始终”,无论艰难险阻,始终如一地守护初心。这才是人生应该有的生命状态,人生认识的深化是作文的再一次深入。
  这些人是生活的“清醒者”,存在的意义深远重大。他们让芸芸众生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从而清醒地认清了现实世界;他们让芸芸众生看到现实世界还有主动的承担,还有把责任使命担当起来的生命状态;他们让芸芸众生有了敬仰的榜样。
  当然,这种一层层深入的认识方法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具体写作中,既要能指出“昏昏”与“清醒”的内涵,又要对二者有准确的把握,更要结合具体的事例阐释对生命的思考,逐层深入地剖析题目的意蕴。文章的立意深远是一篇优秀作文的前提,而借助恰当的素材清晰地表达出来也是必不可少的。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学生刚刚看到题目,可能会感到素材比较少,但仔细思考,其实适用的素材很多。
  切合主题的名人名言有不少。三毛说:“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茨威格说:“宁可受苦而保持清醒,宁可忍受痛苦而思维,也胜似不进行思维。”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在对生活存在理智的清醒的态度的情况下,人们就能够战胜他们过去认为不能解决的悲剧。”这些都是关于“清醒”或“昏昏”简洁有力的表达。
  在生活的喧嚣中保持清醒理智的人、始终按照自己的意愿清醒地驾驭人生马车的人比比皆是,古今中外数不胜数,如陶渊明、阮籍、鲁迅、马寅初、梭罗等。
  学生熟悉的文学作品中的清醒者,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如屠格涅夫《门槛》中的俄罗斯女郎、房龙《宽容》中的先驱者、《楚门的世界》中的楚门、鲁迅《药》中的夏瑜等。运用示例
  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别致的素材,喜欢张爱玲的同学写出了精彩的片段。
  片段一
  时代的浮躁让每个人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因而闭上了双眼,任生活的马车将我们拉向无尽的黑暗,随着集体价值的沦陷而自我消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便如《封锁》中开电车的中年男人一般,两眼盯着两条蠕蠕的铁轨,然而他不发疯——习惯于生活将自己拖行着的人,双眼通常是无神的,神情通常是麻木的,因為在如此庞大的旋涡中,他们不知该去向何处,更谈不上驾驭自己的命运了。
  擅长理性思考的同学,写出了对现实世界众生相的看法。
  片段二
  人是最幸福的亦是最可悲的。钟灵毓秀的大自然给予人类举世无双的智慧、勇气、思想,却也将我们的命运束缚在一辆勇往直前、至死方休的马车之上,以致我们无从逃脱自己的命运,太多的悲剧由此诞生。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未曾明白自己将要去往何方,在马车上昏昏度过,一路的颠沛流离磨蚀了所有争取自由、主宰命运的渴望,几十年过去,回望来时的路竟悉如黄粱一梦,空无一物。而有的人,他的灵魂不允许他被命运如此摆弄,他的智慧不允许他不主宰命运,他的脊梁不允许他随波逐流。于是,他用思想、用毅力奋力夺过马车的缰绳,哪怕这马车将因他近乎一意孤行的偏执而驶向深渊,他也义无反顾,无所畏惧,必要将命运将生活紧紧攥在自己的手中,只因他活着是为了自己的灵魂与信仰。
  耳熟能详的素材、紧扣题目的表达对大多数同学更有启发。
  片段三
  没有比“自己让自己活着”更让人幸福和感动的了。林肯纵然亡于他人枪下,可他最终维护了自己还有其余千万人活着的尊严和勇气。他的一生短暂却绚烂如花,他的生命因他自己主导而拥有超乎常人的宽广和厚重。生命的重量或许从来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价值。因自己掌握缰绳而行驶出的生命途径,一路光辉熠熠。
  片段四
  有人按照自己清醒的意愿驾驭马车,奔向自己的目标,奔向光明。他们或许如鲁迅一般,不断地呐喊,在黑夜之中打开闸门,将年轻人放到光明之中;或许如王小波、柏杨,文字直指人性的阴霾之处,使人看了不禁打几个寒战;或许如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中,直面血与泪交织出的悲惨图画。他们有独立之思考及独立之人格。也正是思考的力量,在黑暗在无形之中,一次又一次刺破我们内心深处可怕的自满或自欺,一次又一次使我们从云端跌至冰面,面对缤纷或无聊的生活时,不断地审视自我,叩问自己蠢蠢欲动的内心,驾驭着马车,去寻求人生意义所在。
  片段五
  在马车上昏昏欲睡之人,像是被碎纸机粉碎的纸屑一般,任由生活、社会之风将其吹起,最终落入不知哪里的泥塘。只听他们在黑暗之中,悲鸣着,痛哭着,心灵却昏睡着,被生活的马车肆意拉行。对于金钱、权力的追求早已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使其无法像川端康成那样,在凌晨四点,发现海棠花未眠;更无法像尼采一般,“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他们昏昏欲睡,与人类巨大的恐惧、欲望交织在一起,最终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缺乏独立之思想,被社会机器碾压着。他们又像一个又一个无可救药的、失去看的能力、最后失去想看的心的盲人,或任人摆布的橡皮人。
  名言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理性之美,使表达凝练含蓄,言简意丰。
  片段六
  有人的人生如《麦克白》中所言:“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他们任生活的马车拉行,犹如盲人一般。
  也确有人如惠特曼“站在世界屋脊上,喊出我野性的狂叫”,清醒地驾驭着马车,驶向明亮之处。
  关怀现实的同学写出对现实的思考。
  片段七
  反观现实,我们又看到了多少昏昏欲睡、任马拉行的心灵“盲人”被一个个穿在无尽的生存的锁链之上,看到了多少行尸走肉?为了钱与权,为了物质享受,他们斯文扫地,将本应有趣的生活冒险最终变成可怕的经历。
其他文献
7月3日多云  今天,北京时间12时30分左右,我与同行的郑相豪老师、储静及她的先生一行四人,沿着喀纳斯湖畔的台阶小路向湖边走去,路两旁的西伯利亚红松以及叫不出名的各种野花无不吸引着初来乍到的我们,储静频频举起手机,对着那些正在绽放的和含苞待放的鲜花拍照,我也取出随身带去的IPAD,对着那些不知名的花儿及我认识的中草药拍照,一边走一边拍,就这样我们来到了喀纳斯湖边。  那湖里的水倒映着蓝天,显得是
独行厦门,偶遇到了夏雨之夜。  白天還日光粼粼,进了夜,小雨竟悄悄来了,敲着窗棂,像跟我有个约似的不拘束。你知道,不是所有充满想象的念想都能被视线触碰,如今夜这般醉人的雨,淋在这海水味道轻轻飘扬的城市,仅仅想着,都让人的心跟着静了,也净了。环海路旁客栈的床终究是有些潮湿,那因被子未晾晒而颓进去的一片褶皱,像极了这窗外天空凹进去的一块深色,我定睛望去,那是乌云,却似隔着的一层薄纱,星星在那后面若隐若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个夏秋之交的上午,我正在农田里插水稻秧。  有人喊我的名字,抬眼望时,就见一个身着绿色制服、推着绿色自行车的人来到我家的田头,问明我的身份后,从绿色的邮包里拿出一封信:“你的中专录取通知书到了,恭喜你啊!”我立刻飞奔到田埂边,双脚将泥水踹得四处飞溅。我被本地的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录取了!  读师范之后,我就开始爱上了文学。学校有图书馆,我就去借了许多中外名著阅读,有时也到阅览室看
一、有伯乐,焉有千里马?  相马之祖应推伯乐,韩愈有句名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从秦穆公识伯乐之说,到《战国策》汗明见春申君谈伯乐相马,遑遑然数千年已过,孰见伯乐乎?千里马乎?中国可能有伯乐之相士,确无伯乐所言之千里马也。  流传最广、最具传奇色彩的是“的卢”马之相。  辛弃疾留下千古名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卢马,中国名马榜上有名。《相马经》: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能力都有了长足发展,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也加大了对考生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高考议论类作文沾上思辨味,染上思辨色彩呢?纵观2016年高考各地涌现出来的拔尖之作,其操作路径主要有如下六条:  一.一分为二,对立统一  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既统一又对立,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转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辩
1  没有一张照片,那时候我不到十周岁,在生与死之间,与他擦肩而过。  如果有档案多好。这些年,每个人都被记录在册,我的父亲也活在我所填的表格内,在那些格子里喘息,但很可惜,没有他的档案,流民在那些年是没有档案的,尤其下层流民。档案,准确说,官方档案,很规整的,现在,每个人都活在自己档案的格子里,我的档案也一样,那里面标记着我出生在哪里,曾经在哪里读书,工作在哪里。几乎一生里重要的大事,都被记录了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  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曾六次号召:“要学柳青。 ”  新时代,我们向柳青学习什么?无疑有人会说,学习他为了创作而深入生活。其实,这只是一些没有深入研究、考证、了解柳青的人的肤浅认识。  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留下的文学瑰宝,还要学习他为创作而深入生活的崇高品质,更重要的
子夜时分,经过近1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家,由于舟车劳顿,此时的我已是饥肠辘辘、疲惫不堪。我轻轻敲了敲家门,妻子欢欣地迎了出来,带着孩子似的笑脸嗲声道:“你在睢宁沙集买的衣帽架,快递昨天就送来了,我连夜把它装了起来,非常好!”   一个收纳衣帽再也平凡不过的小件家具,怎会把妻子乐成这样呢?原来,我家曾买了不少的衣帽架,有木料的、金属的,还有藤质的;有中式的、港式的,也有欧式的。过去买的那些,
台湾诗人夏宇、鸿鸿、瓮文娴办的《现在诗》以前邀请我做过一种文字游戏,叫做“划掉”,就是把已经成文的作品通过划掉一些,留下一些,成为另外一个。  因为好玩,我们欣然附和,但每个人玩法不尽相同。夏宇说:“你看这根本是矛盾的,必须先专心才能读得下去,最后又离题,被单一句子带去别的地方。但所有这些一开始的一开始也根本不是我的主意,这是达达主义那些人的主意,只是时代不同,文本脉络有异,划掉出来的作品气味就是
2000年年末,我从湖南农村光荣应征入伍。  在新兵连度过的第一个春节,连长“大发慈悲”,命令通信员把电话移到会议室,特别批准每个新兵有五分钟的通话时间,给家人拜年!这个爆炸性的消息,令我们欢呼雀跃。  “爷爷奶奶,孙儿给你们拜年啦!”“爸爸妈妈,你们多注意身体。”“我在部队挺好的,你们放心吧。”一百多人依次排队拨号,从除夕早晨直到大年初一,那个红色的话筒就没放下过。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挂着幸福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