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者的老板思维和精英思维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ew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毕业后,我就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那时候,我是个地地道道的打工仔。每次开集团会议,只听大老板在台上激昂地讲:你们人人都是CEO,人人都能当老板。对于当时月薪只有4000元的我,总觉得老板是在给我画大饼。两年后,我成為部门经理,与老板接触的机会多了起来,偶尔也会站在老板的角度替老板出出主意。再后来,我自己创业,有了自己的公司。我也经常和自己的员工说,你们要有自己当老板的心态。看见员工不屑的表情,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不可否认,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想当老板,公司遍地都是,这家公司倒闭了,我可以换一家公司继续打工。而如果员工真的想当老板,老板也未必喜欢,因为若干年后,他不是干掉自己,就是被竞争对手挖走。那么作为一个员工,该有什么样的思维呢?在一次学习中,我终于找到了答案:精英思维。

打工思维


  杨博是我大学时的好朋友。毕业后,他去了一家民营公司工作,刚开始整天都很忙,平日下班叫他出来吃饭,他都很少有空儿。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加班才是我的生活。”但大半年后,画风就变了,开始跟我们抱怨:“我努力工作了大半年,公司却一点工资都没给我加。”不知什么时候起,他成了祥林嫂,每次跟我们聊天就不断地重复:“这工资实在太低了!”“活儿能拖就拖吧。”“哎,又加班!”三四年后,我们圈里的朋友有工资翻了两番的,有担任财务经理的,有自己创业成功的,只有杨博的工资变化不大,还有各种抱怨几乎也没变。每次跟他建议,你这么不满意,干脆就跳槽呗,他又说:“哪有这么容易,我现在这个水平,去哪儿还不是都差不多。”
  说句公道话,作为他同窗四年的同学,我还是了解他的。杨博的确是个好同学,人踏实、肯吃苦,但为何如今却成了职场“怨妇”呢?最大的毛病就出在打工者思维上。
  打工者思维就是抱着为别人做事的心态,而不是为自己做事的心态在工作。当抱着这样的心态在工作的时候,你潜意识里就开始以交易价格来衡量工作了:
  今天我为你工作了9个小时,比法定时间多了1小时,你应该多发我1个小时的加班费,否则下次我就不加班了;这半年来我工作非常努力,你应该有所表示了,否则以后我就不努力工作了。殊不知,这种心态下,最受伤的其实反而是我们自己。
  打工本质上确实就是个人劳力智力付出与工资之间的交易,但如果你做一份工作,仅仅是做个交易的话,那你可能很难干好一份工作,也很难工作得舒心。特别是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如果将一切工作内容都以工资来衡量的话,那么最后受伤的反而是你自己。就像杨博,他努力工作大半年后,发现公司并没有如他所预期地给加薪。于是,他觉得吃亏了,就开始拖、开始混,从心态上就开始出现恶性循环,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的能力没得到成长,自己不满意,但又难以跳出目前的这个圈子。
  打工思维认为,一份工作所有的收益来源于老板对自己的价值认可,包括金钱和给老板的印象,所以在固定时间内偷懒就是赚到了,在老板面前装勤快也是赚到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有人会甘愿放弃一部分薪水,去某些能学到更多东西的地方呢?薪水可是真金白银,要放弃不容易,他一定是看到了某些人看不到的东西才会做这样的决定吧。
  对于打工者来说,收益当然是最重要的,但一份工作的收益不仅仅是钱。把你自己想象成一块田,你是要明年的产量多于今年,还是想尽可能保住今年的产量?
  10年后来看,对于每年都在成长的人来说,今年的产量基本就是个零头。你在工作中的成长和积累,提高了你未来的单位产量,这才是工作收益的关键,而不仅仅是当前的那些。
  所以很多人问我该不该选择开滴滴专车兼职,通常我都不会建议,但凡你能找到更有效率的学习方式都不要选择把你的时间贱卖给没有成长和积累的工作。

老板思维


  打工思维是限制打工者进阶的主要阻力。所谓的阶级固化其实并不是指钱,而是固化的思维。当然,并非所有的打工者都是打工思维,很多人就是利用公司的平台,建立起了个人品牌和个人资源。比如一个真实的例子,我目前的合作伙伴,一个很普通的女孩子,在工作中以良好的口碑获得了客户的认可,随后利用个人品牌资源,开了一家商务公司,目前年入百万以上。她的老板思维是当了老板以后才有的吗?当然不是。
  那要怎样才能摆脱打工者思维呢?方法很简单: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看待。工作承担着你做的事情,而事业为我们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目标方向感。抱着做工作的心态,你仅仅是在完成他人交代给你的任务。而事业是长远的目标,意味着你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有了这个认知,你就不会为一时的吃亏而愤懑,不会遇到困难就退缩,才能真正突破自己的限制。
  老板思维,就是自身效益最大化思维,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使自己或自己的公司拥有更大的单位时间产出。他们经常进行自我量化:我干某事花费了多少成本,这个成本包括精力、时间、金钱等等,换回了多少收益,这个收益有多少被别人拿走了,如果是大头被拿走了,那么他提供了什么我干不了的,我的收益里除了钱,还得到了什么,这些获得的东西能够干什么。一量化就知道自己的付出和回报是不是对等,以及要提升个人单位时间的产出重点还需要增进哪些方面的能力。
  打工者不一定要当老板,但拥有老板思维在职场里肯定是更划算的。究竟如何拥有老板的思维?首先我们要从整体上了解什么是公司,如何为公司盈利。
  公司盈利的几个基本要素,现金净流入、利润、周转率、资产收益率和业务增长率。但是真正具有老板思维的人并不把这些基本要素当作教科书上的术语,而是理解这些词语背后的真实含义,加以运用。
  我们可以用福特汽车公司的案例解释这个观点。亨利·福特对于公司如何赚钱有着一种良好的直觉。他不但在制造技术上有着传奇般的突破,还在1909年到1915年每年都降低一款房车的价格,并且引入了一天5美元的薪酬机制。   亨利·福特似乎明白汽车低价位和高工资有着某种关系,都有利于赚钱。1914年,福特宣布,公司将支付工人最少5美元一天的工资。这个薪酬调整非常大,原来的标准是2.34美元,而且当时正处于世界性经济衰退中,何况其他汽车公司支付给工人的工资连福特公司的一半都不到。
  高工资给人们必要的资金来购买汽车。一个法国学者总结了这,并在20世纪50年代写到,一天5美元“使得每一个工人都成为潜在的顾客”。更多的顾客意味着更多的收入,也就意味着更多的空间来减价,而更低的价钱又让更多的人能买得起汽车,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1916年,拥有福特部分股份的道奇兄弟起诉福特,他们觉得应该得到更多的分红。在法庭受理过程中,他们的律师对亨利·福特的经营方式提出了质疑。
  律师质疑道:如果福特先生继续“以那么高的工资雇用大量的员工,继续降低汽车的售价,这样,大量的人都能以很低的價钱购买汽车,让每一个想要汽车的人都拥有一辆汽车”的话,公司的股东们将如何受益。
  福特先生非常这段对他经营方式的描述。他回答:“如果真的如您所说,那钱就会源源不断地到我们手中,甚至想不要都不行。”亨利·福特知道福特公司有一套成功的法则:盈利的各个要素,现金净流入、利润、周转率、资产收益率、业务增长还有顾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使得公司充满生机,并且不断地赚钱。
  亨利·福特在赚钱中体会到了快乐。如果你也能开始学着把公司盈利的通用法则应用到工作中,你受到老板器重的日子还远吗?如果你做出的方案、设计、年报中,涵盖着销售收入、利润率、总存货、资产量和现金量,老板还会说你的成果是“垃圾”吗?如果员工知道了公司是如何运作的,他们就能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他们也将拥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来施展他们的智慧。

精英思维


  话说回来,在职场中,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亨利·福特,就连作为老板的我,都还没达到这种思维高度,我凭什么要求员工做到?正如我在开始时说的,不是所有人都想当老板,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下子达到老板的思维。从打工思维到老板思维,首先要让自己从打工思维转向精英思维,要用职场精英、行业精英、企业精英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员工要学会经营自己。听到“经营”两个字一般就会想到经营公司,企业要经营,但真正要经营的是自己,是内心。要学会经营自己的职场,要学会经营自己的人脉圈子。如果你在打工思维模式下,你就总会觉得自己只是在做一份工作,但如果你在精英思维模式下,你就会觉得当下的你,处在任何一份工作当中,任何一件事情当中,都是经营你自己职业生涯一个很好的道场,一个很好的平台。无数个成功的人都起步于职场,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积累,去经营自己的岗位。无论你处在哪一个岗位,做基层员工也好,做中高层管理者也罢,你都要学会经营自己的岗位,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做一份工作。
  此外,员工还要努力放大格局。职场中,很多人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这是格局小的表现,这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而当你用精英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时候,放大格局,把你自己看成是跟企业统一的整体,能够与企业做到同体共振、同体共鸣,哪怕在平凡岗位也能打造出一个广阔的舞台。
  放大你的格局,把工作当作一种需要,当作一种事业,而不能把工作当作一种负担。有了这种态度,有了这种格局之后,你不用别人去讲,不用别人去说,自己就会发自内心地热爱工作,工作起来自然就会用心,业绩提升、职业发展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我们也就能够从打工者思维变成精英思维。
  无论是打工思维,还是老板思维,抑或是精英思维,都要因人而论。你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定位,将来想要发展到什么层次,三种思维,总有一款适合你。
其他文献
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坦言:确实有个别地方发生了养老金发放困难的问题,但这是一地之难、一时之急。中国现在实施的是养老金省级统筹,省级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来保证养老金的发放。确有特殊困难的,只要地方政府尽力了,中央政府是给予补助的。  中央政府为地方养老金缺口托底,与其说这是给地方政府吃定心丸,不如说是给中国老人吃定心丸。用总理的话说,就是“安民告示”。这种“安民告示”不是说说而
春节刚过,物业管理企业A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沈冰就接到三份离职报告,其中最令她措手不及的是中层管理干部小陈的辞职,其辞职理由是个人发展空间较小和薪酬待遇低于同行水平。沈冰清晰地记得,在去年的年终测评中,小陈名列前茅。沈冰在与各位中层管理骨干谈话时,其他主管均提出过薪水问题,但是小陈对此却只字未提。在年度总结大会上,他还慷慨激昂地表示,公司培养了他六年,他一定会继续为公司服务。然而这才两个月不到,小
新技术带来了企业管理的变革,而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源结合引领企业管理的创新,已经成为智能化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因此,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行业来说,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对业务模式、方法、效率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分布式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再次被推向高潮,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人力咨询服务,为现代企业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是人工智能时代面对的一个新领域问题。人工智能渗透社
公司有名实习生在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该实习生由于是无证驾驶,故被认定应负主要责任,公司在这起事故中是否负有连带责任?这名实习生毕业后,公司可否不录用?  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被认定为工伤,有两个前提:  第一前提:存在劳动关系。对于实习生是否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现在业内的争议还是很大的。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由于实习生还未毕业,故不受《劳动法》调整,原则上双方不构成劳动关系。根
近日,人社部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实施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两项计划为重要抓手,精准发力,分类施策,创新举措,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自主创业等政策措施,加强对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支持,落实好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社保补
化工企业与人,人们的安全距离有多远?
目前,我国社保入税改革方案正在各地有条不紊地进行,面对巨大的成本压力,如何降本增效成为企业面临的重大议题,灵活用工已被公认为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2019年11月7日,由金柚网主办的《新政策 新思维 新格局》主题论坛在大连举辦。会上,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就灵活用工这一用工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金税三期”“社保入税”“个税申报”等制度性的变革,给众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据国内
美国华尔街著名投资大师瑞·达利欧被称为“金融界的乔布斯”,是全世界顶级投资家、企业家之一,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1982年8月,墨西哥出现了债务违约,美联储为了应对这个危机,采取了宽松政策,结果为美国之后带来了十几年的大牛市。达利欧从这起事件中得出一条“原则”:危机发生之后,当局采取救助措施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危机本身的影响。这一“原则”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因此,达利
库兹韦尔在其著作《奇点临近》中指出,技术的一个极其重要且根本的属性,就是当你朝着一个以信息为基础的环境转移时,发展速度会跳跃到一条指数级增长曲线上,性价比将会每1-2年翻一番。  以信息为基础的环境会带来根本性的颠覆性机遇,在每一个这样的颠覆中,在每一个革命性的跳跃中,信息都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半导体芯片影响了图片的捕捉、显示、存储和控制;互联网改变了供应、分销和零售的渠道;社交网络改组了机构。所
任何时候,任何组织都认可人才是最稀缺的资源。国家繁荣、企业兴盛、机关高效都是以人才为中心整合其他资源的结果。什么是人才呢?人才是人群中的出类拔萃者,是在某个特定领域有特别能力并表现出来取得公认成就的人。人才的特征很多,谁都能说出几个,有些特征还可能有争论,但有一个是确定的,那就是人才都是有梦想的人。梦想——宏大和利他  2008年我在美国讲学时,曾特意到代顿市寻访莱特兄弟实现人类飞行梦想的故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