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军事专家评机动战理论的应用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tian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1991年初的海湾战争地面攻势发动之前,美国的传播媒体大肆报导正面攻击伊拉克陆军坚强阵地的种种困难,电视上甚至出现美军演练如何通过报纸称作“雷火诛仙阵”的饶头。伊拉克的萨达姆似乎也深信美军必然会正面强攻,一头撞入伊军阵地。萨达姆的如意算盘是想造成美军的重大伤亡,使美国内部的反战压力升高,于是伊拉克即使在战术上失败,但是在战略上仍属胜利,也就是越战历史的重演。事实的发展并不如萨达姆的想像,原因是萨达姆犯了许多错误,其中之一是军事史上时常出现的“为上一个战争而准备”的静态思考模式。假如美军的战争思想始终停留在越战时期的状态,那么萨达姆是有可能胜利的。但是,美军的官僚体系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僵硬。在越战的刺激之下,美军的指、参院校和军事史研究机构经过深入的探讨后,纷纷提出对战争的新认识和看法。其中最闻名的就是机动战(Maneuvre Warfare)的观念。留心英文刊物和有线电视新闻的读者们可能早已经说过这个术语,战争胜利后,美国军方刊物也时常盛赞其对于速战速决大的贡献。但机动战究竟是什么?笔者试在此文中把这个思潮向各位作一个简介。
  
  机动战的理论
  
  机动战并不是新的观念,当原始人第一次舍正面攻击而改从背后偷袭敌人时,它就萌芽了。西洋历史上第一次明确的记载是在公元前371年的洛依克特拉会战,底比斯人用斜行序列,打垮了斯巴达人的右翼,从而获胜。公元前216年,汉尼拔在坎尼歼灭罗马大军也是一个例子。近代的例子,有美国南北战争的维克斯堡会战、德军1918年的渗透战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闪击战,以及沙龙在1973年赎罪日战争中渡过苏伊士运河的进攻。
  以上的例子都属于机动战。机动究竟是什么呢?在很多时候,机动与运动(Movement)容易产生混淆。譬如有人分不清美军在20世纪60年代陆军作战准则里的“运动与火力”和20世纪80年代陆军作战准则里的“机动与火力”有什么不同。苏联的斯维洛夫在《战术机动》(TacticalManeuvre)一书里提出了下述的定义“……机动是军队在进行战斗时,有组织地沿不同的轴线前进或进入地区争取有利位置以予敌人决定性的打击。”
  但是在机动战一词里,机动的意义应该比上述定义更为广泛和深远。它必须能够包括所有战例的共通性,它必须回答下述的问题:“在这些战例里,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机动战的概念是由退役的美国空军上校包以德(Boyd)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包以德并不是从陆战开始研究,他是在研究朝鲜战争时期的空战和模拟空战之后创立了他的“OO—DA理论”。美国飞行员在朝鲜战争期间表现优异,击落损失比达到10:1。包以德的第一个问题是:“美军飞行员为什么表现这么好?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他注意到对手的主力战斗机米格15在爬升率、加速和持续转弯率方面均优于F-86“军刀”。但F-86有两项比较不引人注意的优点:1、F-86的座舱设计较好,其飞行员的视界优于米格15飞行员的视界;2、F-86装有高效率的液压控制系统。换句话说,米格15在执行爬升率、加速或转弯等单一动作时都强于F-86,但若连续地在不同机动动作之间转换,却是F-86占了上风。
  依靠上述两项优点,美军飞行员发展出一套强迫对手不断转换机动动作的战术,每进行一次动作转换,F-86就争取到一点时间差。因为F-86的视界较好,F-86的飞行员也能够及早针对新情况再做出新的动作。这样每经过一次变化,米格机的处境就愈来愈不能适应战况,直列F-86争取到有利的射击击位置为止。有时候,米格飞机行员似乎觉察到自己的困境而惊慌,这样只会更容易被击落。
  包以德随即开始研究陆战,看看是否能够找到相似的状况。他发现在劳意克塔、维克斯堡和1940年的法国沦陷都有相似的事例——甲方突然施出一个或一连串的奇招,乙方无法及时应变,最后归于失败,失败的一方甚至可能是力量比较强大的一方。包以德在探讨这些战例的共同点之后,提出目前通称的“包以德理论”。他曾经提出长达5小时的简报来陈述事例和理论架构,精简之后可归纳如下:
  武装冲突可以看作是敌对双方互相较量谁能更快完成“观察——认知——决心——行动”的循环程序。双方都从观察开始。观察自己、观察环境和敌人。基于观察,他达成认知,也就是在心理构成一幅状况图。基于认知,他作出决心,决心之后就是行动。因为冲突的基本假设是自己的行动能够改变现有状况,所以在行动之后又回到观察,一个新的循环于焉开始。这样的程序叫作“包以德循环”或“OODA回路”(OODA Loop)。
  假如参与冲突之一方得以连续地超前对方完成循环,则较快的一方将占有极大优势。当慢方基于状况认知而采取行动时,快方已经采取了其他的行动而使状况变为完全不符合慢方的认知。每循环一次,慢方的行动就与事实脱节愈远。即使慢方力图振作,但是他的行动愈来愈无效,最后就是失败。在洛依克特拉的斯巴达人、在坎尼的罗马人、1940年的英法联军和韩战时期。有时候只要一次行动就够了,例如底比斯人在洛依克特拉的斜行序列。有时候必须有一连串的行动,例如1940年的闪击战和韩战时期的空战。不论是一个循环或多个循环,各循环的本质都是相同的。
  机动战一词中的机动就是用包以德理论来定义的。机动的意思是把敌人丢进包以德循环,每次都比敌人快一些,直到敌人土崩瓦解,不能再进行有组织的战斗。有时候,只要一个循环就能够令敌人惊慌失措或是被动挨打,这是理想状况,胜方只需付出极低的代价。还有些时候,敌人在惊慌被动的状态下仍进行着无协调的小单位或个人战斗。只要处理得当,这种低效率的战斗是很容易摆平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的隆美尔在地方,以一个山地步兵营的兵力在一连串的战斗中俘虏了意大利部队约10000人。
  假如机动战的目的就是要领先敌人完成OODA回路,那么必须怎么作呢?在我们谈论任何细节之前,应该先全面深思下列的理论:
  一、只有能够向下授权的军事组织才会拥有快速的OODA回路,如果一切的观察都必须层层上报,等最高层达成认知和决心,再把应采取之行动指令层层下达,OODA回路势必缓慢。以色列军事史学家凡·克瑞菲德说过:“从柏拉图到北约,战争指挥的历史就是无休止地追求“确定性”——确定敌人兵力的现况和意图、确定环境的诸因素(天候、地形、核武、生化武器……)、确定自己兵力的现状和作为。历来指挥者只有两 种方式可应付“不确定”。其一是组成一支总令行事的军队,只容许成员作上级能掌握的事。另一种军队是下级不需要上级的持续控制也可以执行命令。事实证明,第二种方式优于第一种。即使考虑指挥系统的科技进步,将来只要有战争存在,趋势仍然如此。”
  二、机动战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接受困惑和混乱,而且要在困惑和混乱的环境下成功地运作。德军的闪击战所使用游击战术本身即有潜在的不确定性质,上级指挥单位既无法指挥、也不能预测确切的推进路线。但是德军众多的侦搜行动也给法军造成无比的困惑。每一个侦搜突入都被当成是新的攻击,德军似乎是无所不在,法国的指挥系统始终得不到足够的“确知”以下达决心,于是其整个防御体系就被瘫痪了。
  三、避免一切固定的模式、样板或方法。切莫让敌人猜中你的行动。假如你的战术有固定的模式,敌人就能够切入你的OODA回路。如果敌人料到你的行动,他就会设下圈套等你。
  这就是为什么很难告诉旁人“如何”进行机动战,因为没有公式可套。假如有人对你说:“不要讲理论,只要告诉我实际操作的诀窍。”你和这位先生就已经无法继续讨论下去了——思维方法可以讨论,某些有用的技艺也可以讨论,但是却没有固定的套招可用。机动战的指挥官必须能够领会到隐晦不明的事,必须了解敌我的长短,必须看出敌人的关键弱点是什么;他必须能够对敌人构成多重威胁,使敌人摸不清哪一个是真的;他也必须认清眼前所有可能的机会,不停地创造新机会而且迅速依现有情况改变选择。机动战的顶尖高手之一——巴尔克将军(H·Balck,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军将领)曾经说过:“我反对下面这种作法:依照参谋本部,我们在目前的状况下应该如何如何。”恰巧相反,你应该视状态的特点和有关的人物来决定行动。例如你应在早上7时发起攻击,你也告诉每一个师该作什么;甲拿下这里,乙攻取那儿,丙什么也不进攻,只要保护左侧。下一回你又碰上相同的状况,但是你却不能沿袭上回的做法,因为你最好的一个师长已经死了。”
  所以,机动战的基本原则之一应该是:“没有固定的样板,任何样板都是不应重复的。”没有两个状况是完全相同的,这和中国传统兵法所说的“得意不可再往”是相同的意思。越战时期,有些美军巡逻队因重复地在相同的地点休息而遭遇诡雷或伏击,就是鲜明的反面事例。
  
  战术与作战
  
  假如没有固定的公式可以实践机动战,那么要怎样才能实践它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些有关的事例:
  一、英国兵学家利德尔·哈特曾经用水流来比拟攻击作战,这也就是他著名的expanding torrent观点;假如我们观察一道激流冲击着阻挡它的土堤,我们会看到水流碰上阻碍之后水位渐渐升高,终于在某处找到一个小裂缝,涓滴之流就从这个裂缝钻过去。流经裂缝的水流渐渐地把裂缝两侧的土壤带走,裂缝因之扩大,水流愈来愈强劲,直到缺口宽度和原有激流的宽度相当。
  二、1916~1917年,德军放弃了典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防御战术(所有防御人员一个挨一个的排列在战壕里防守一个连续的正面),改为采用弹性纵深防御。陆普福上尉曾经写道:“日常生活是需要战壕的,但在敌人侦知我方位置后就会用大炮轰遍我方的阵地。前线地区的深掩蔽部也是不实用的。因为士兵时常在敌炮停止轰击之后仍然待在里面太久,结果被敌人轻易地俘虏了。因此,遭受敌人强大火力时,前线地区的德军即行撤离战壕,利用弹坑掩护,避开敌火以及敌人之空中观测。”
  推进中的盟军首先遭受躲在弹坑内小股德军的抵抗,藏在反斜面上的德军也会加入战斗。盟军还会碰上具有周边防御能力的坚固支撑点,这些支撑点即使被切断与后方和友军部队的联系,仍然能坚持战斗。理想的状况是让疲乏的盟军步兵挣扎着通过烂泥、地雷阵和铁丝网之后再碰上德军有力的抵抗。此时因为炮兵的弹幕射击已经依照既定的射击计划表向前延伸而掉到德军后方去了。在缺乏炮兵火力支援的情况下,盟军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来占领德军的主抵抗线。但是盟军此时置身于陌生的地形,战斗效率降低。德军的炮兵此时才开始活动并且把火力集中在盟军先头兵力的后方,切断其增援补给。然后德军再把未遭受盟军炮击的有力预备队投入反冲击战,德军的阵地再度收复而盟军已经蒙受重大的损失。这种战术发展到成熟的境界,德军在所有地带都有指定的反冲击兵力。前哨地带有反冲击班,主战斗地带有反冲击连。师预备队包含不在火线上的一个团和自火线上各团抽调出来的一个营。师预备队从主战斗地带的后缘发起以营为单位的反冲击(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师基本都下辖4个团)。
  三、德军于1942年在东线上的突击战术。原对俄军某部队防御阵地所发起的装甲突击半途而废,步兵改为突击部队和支援部队的任务编组以清除苏军据点。左翼是经验丰富的第6装甲侦察营,右翼是第114机械化步兵团的第1装甲步兵营。这两个营都有战斗工兵、火焰喷射器和的扫雷队的增援。坦克和其他的装甲步兵单位则集结在Zalivskv和Klykov之间担任预备队,待机投入攻击。1942年12月17日上午8时,炮兵团开始射击,首先把山脊上的苏军观测所轰掉。稍后,德军第一个突击波已推进到山脊上,一枚信号弹射上空中,表示德军已进入苏军阵地,炮兵立刻延伸射程。突击兵力在山脊的中段打开一个缺口,并且着手进行扫残敌的困难任务。
  几个中队的俯冲轰炸机轮番持续地压制俄军的炮兵阵地,BF-109战斗机负责对付苏军的战斗机,让俯冲轰炸机专心地执行任务。进入突破口的兵力四下散开并向敌后渗透,坚固支撑点的位置用信号弹标示后交给炮兵处理,其他的则由步兵用机枪、步枪和手榴弹配合解决。到了中午,装甲侦搜营已经清除了责任区内的苏军,1小时后,装甲步兵营在山脊的东半段也完成相同的任务。预备队开始通过巩固中的步兵阵地,闪击战又动起来了。
  许多人把战术当作一连串的标准公式来学习而没有思考更深入的问题,学习的层次停留在“如何”去作而无暇顾及其他。技能精熟当然是很重要的,技能不熟的部队根本就不该上战场。道理就和不会个人基本动作的篮球运动员根本不该上场打球是相同的,至于打全场盯人或半场盯人更不必谈了。机动战的第一个思考重点是把战术当成一个导求答案的理性程序而不是一套既定的填鸭教条。战术并不仅仅意指如何执行某一种攻击或某一种防御,战术思考的重点是为什么要在当前的状况下实施某一种行动?此行动是否适当?
  在进行思考的时候不妨参考日本企业界所提出的原则:独特性与系统观点。每一个当面的状况都是独特的,不可以完全照抄从前的做法;每 一个状况都不孤立的,必须在顾及上级意图、邻接友军等等相关环境条件的情况下考虑问题,因此战术的精义包含了技能和见识。技能培养并不难,任何一种密集式的训练或目前流行的日式企业魔鬼训练都可以迅速地培养技能。但培养见识则困难得多。目前最有效的办法仍是德国人当年在耶纳·奥斯特里兹会战中被拿破仑打败之后,痛定思痛中想出来的办法:研读军事史。但是,读史得到见识和实际的运作执行并不相当,因此德军早就有一套落实的作法来辅助战术思考的程序,那就是记住3个守则:任务导向命令、我方努力的集中点、找寻敌人的空隙。
  
  三个守则
  三个工具
  
  机动战的第一个守则是:任务导向式的命令告诉下级指挥官应该达到何种目的,至于如何达到目的,多半是看下级自己的作用。德军使用这种命令方式已超过100年之久。通常上级把自己的意图解释明白,订下基本要点,其他由下级自选决定。意图的有效时程比较长久,下级面对当前情况之时即与上级意图互相比较以找出当前该做的事——即是任务。有时上级指定的事项较多,例如发起周密攻击之前,通常都指定了跃出地点、时刻及初期目标,而且必须遵守,一旦攻击发起之后,状况变化到超出长官的预期之外,那么下级必须主动地视状况修改行动计划,以求在新状况下仍能达成长官的意图。
  一般对于任务导向命令易有误解。常见的第一种是:使用任务导向命令之时,营长只告诉连长攻击并占领207高地,营长不告诉连长如何攻击。这是很严重的误解,也是典型军事素养不足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武力战争的一切行为都可以浓缩成4种行动:找寻敌人、固定敌人、打击敌人、保护自己和友军。通常一个地形或地物本身是没有多少军事价值的,除非它有助于达成上述4种行动之一。“攻击并占领某高地”并不是恰当的意图,“攻击并占领该高地以屏障担任主攻的我军某部包抄敌侧”就是恰当得多的意图,命令的重点是要说明企图对敌人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或压力或威胁。其次,因为有明确的意图和有关的敌我状况,所以受命者所可能采取的战法仍然有限制存在,只是上级不必多事到规定所有细节的地步,凡是想要规定和掌握所有细节者,结局必然是失败的,因为实战状况复杂无比而且不断变化,永远无法真正掌握所有细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希特勒以最高统帅的身份去干预德军一个连或一个营的运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第二种常见的误解是“任务导向式命令只告诉部下去把敌人击败”,这是不负责任的上级,上级应该构想出一个击败敌人的方法,然后很清晰地把构想告诉部下。古德里安与曼施坦因的回忆录以及隆美尔的日记都记载着他们亲自向基层官兵解释他们的全面构想。朝鲜战争时期的中国军队也是这种作法,所以最后美军内部客观的研究也承认,在中国军队介入的初期,美军地面兵力的作战能力不如中国军队,唯一的例外可能是部署在东海岸的陆战第1师。当时美军不敢相信所俘获的基层中国军队士兵竟然对于高阶层的全盘作战构想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根本就没有把许多口供往上呈报。
  机动战的第二个守则是:“我方努力的集中点。”这只是一个很勉强的翻译,德文原是Schwerpunkt,意思是握紧的拳头,古德里安在他的著作里一再强调的“只许集中,不许分散”也是这个观念的延伸。我们应该避免望文生义式地想到地图上的一个“点”,事实上这个点只是抽象地表示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比较具体的实践方法就是指定担任最重要任务的单位为“努力的集中点”。假如第2营担任最重要的突破敌军防线的任务,那么炮兵火力、空中火力、战斗工兵等等都应当优先分配给第2营,预备队的位置也应该放在第2营突破成功之后最易于扩大战果之处,第2营的邻近单位都应该自问“我怎样做才能够使第2营更容易成功?”。德军典型的做法是在自己的正面上尽力试探敌防线的弱点,使敌军有全线受到压迫的感觉,不能集中全力去抵抗主要突破方向上的第2营。在这种试探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别的单位反而先突破敌人的防线,如果发展势头良好,上级指挥官就会将“努力的集中点”转移到另一个营去,当然预备队的位置也要随之移动。假如各位阅读某些由基层连队官兵所写的大战回忆录,就常会发现这种担任预备队的单位在一天之内往往返返地行军了几十公里,最后在他们事先完全没有料想到的地方投入战斗。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在德军进攻法国的战役中,在渡过缪斯河之前,时常在第一线各连队之间来来去去,就是想观察认清究竟最有利的点在何处,并迅速地把下属各单位努力的方向重新导引到该点上。
  机动战的第三个守则是“面与空隙”,也就是说你应该把拳头放在何处?抽象地说就是针对敌人的弱点下手。从小单位战术的观点来看,敌人的弱点时常就是他的防线或火网有缺口的地方。假如有充分的情报在事前洞悉敌线的弱点,那当然是最理想的状况。但如果达不到这种理想状况,比较合理的办法是和德军一样地师法蒙古骑兵百道并进的战法。这也是前一段曾经提到的:各单位在自己的正面上尽量试探敌防线的弱点,使敌人错以为处处都是我方的主力攻击轴线所在。蒙古人当年使用这种办法西征,使欧洲人恐慌无比,误认蒙古大军数以百万计。更荒谬的是那个时代的欧洲绘画作品甚至有想像蒙古女人身上有6个乳房,一胎能生出6个小孩,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蒙古骑兵。荒谬则荒谬矣,不过也可以看出百道并进、处处施压的战法确实有效。当然,这样做也是有风险的,假如你的行军速度比敌人慢,那么,百道并进只是奉送敌人把你各个击破的机会。拿破仑最喜欢的对手就是行军速度比法军慢而且又分道前进的敌人。套一句行话:“拿破仑喜欢用内线作战的利益,去轮番击败身处外线的敌军。”
  机动战有三个重要的工具:火力、反冲击和预备队。火力运用的观念不是传统的消耗战观念,火力运用有两个基本的目的:一是便利我军的运动以达到能更有效发挥火力或形成更有利形势的位置;另一个目的是造成敌人左右为难的局面。第一个目的从字面上看就相当清楚,第二个目的则需要稍加解说。例如你正在抵挡敌军的坦克攻击,你有火箭布雷系统可以布撒反坦克地雷,也有“陶”式反坦克导弹可用,若你把反坦克雷布撒在“陶”式导弹的射程之外,那么敌军坦克可以减速、小心地绕过地雷,然后再设法冲过“陶”式导弹的火网。假如你把雷阵布投在“陶”式导弹的射程之内,那么敌人若是慢速绕过地雷,就会被“陶”式导弹轻易打中,若是敌人高速前进以闪避陶式导弹的火力,他就会增加触雷的机会。归根究底,如果你实在无法在敌人的防线上找出弱点,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用火力打开一个缺口。这也是黑火药轰垮了欧洲诸侯的城堡之后,数百年来一以贯之的规则。
  反冲击,直截了当地说就是“攻击敌人的攻击”,但是,你必须等到敌人招式用老之后再采取行动。当敌人的攻势进展到相当阶段之时,你已经把大部分资源投入某个确定的行动中,假如突然出现意外的威胁,你势必难以应付。反冲击常是成功防御的关键,尤其当你的兵力较小之时。成功的反冲击必须具有下列特性:1、必须强大。就像古德里安说的“用力猛砸敌人,不要用手指轻轻戳他。”2、必须打击前进中敌军之弱点;3、也是最重要的,时机必须拿捏恰当。指挥官必须能够察觉到敌人是否因为疲倦、消耗、过度伸展而到了无法对反冲击做出迅速反应的地步。
  不论你对于反冲击的时机判断得多么正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必须在手边有强大的预备队可用,否则一切都是白搭。预备队通常和主力成反比关系,若主力弱于敌军,则应增强预备队。状况愈模糊不清,预备队愈应增强。孙立人将军曾经描述他的丛林战经验为在第一线放置较少的兵力,而将多数留在后方以备应变,就是相同的道理。
  所谓3个守则或者3个工具都只是取其容易记忆而且又属基本知识,其实应该研究和熟悉的不限于以上提过的6点。这3个守则和3个工具只是研究战术和战略问题的起点,想要培养更深远的见识,只有遵循拿破仑和德国参谋本部都认定的不二法门——多读军事史!
其他文献
汪明敏 编译    编者按:本文编译自英国《简氏情报评论》2005年4月刊文章《中国改革战略武器出口控制体制》。作者斯科特.琼斯(scottJones)是美国乔治亚大学国际贸易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作者在文中考察了近年来中国在防扩散出口控制政策上的变化,认为中国已经建立了新的战略武器出口控制体制。同时,作者还对中国与国际上主要的多边防扩散出口控制机制的关系进行了回顾与展望。本刊刊载此文并非证实其内
期刊
从CM31到CM32    台湾军方比较重视轮式装甲车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期,台湾军方从美国购进约300辆“突击队员”V-150轮式装甲车,成为仅次于沙特的第二个大买主。不过,V-150为4×4装甲车,战斗全重不到10吨,乘员3人,载员2人,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为此,台湾陆军的“陆军战甲发展中心”(简称“战发中心”)于1988年开始了新型装甲车的研制工作。其实,“战
期刊
孙守鹏 编译    名实不符的“直升机驱逐舰”    日本是世界上较早研发航空母舟见的国家之一。1922年建造的“凤翔”号航母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艘标准的航空母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曾建造了25艘航母,一度横行海上,成为其野心高度膨胀的催化剂。二战后,战败的日本因和平宪法的禁锢不能建造大型战舰,但重新拥有航空母舰,再现昔日称霸海洋的辉煌一直是日本挥之不去的情结。2000年,日本内阁会议批准了日
期刊
自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海军的冥河导弹以“老鼠吃象”之势干净利落地击沉以军“埃拉特”号驱逐舰以来,作为二战末期牛刀初试的精确制导利器,导弹又一路征程地走过了30多年。其间随着世界军事科技日新月异地突飞猛进和更新换代,拥有更精准制导技术、更先进成熟制造工艺与外形以及大功率小体积发动机的新一代导弹家族正以世人既熟悉而又陌生的面目接踵亮相、一拼高下——射程从一至几公里的单兵便携式导弹列上万公里的
期刊
范胜球 编译    编者按:本文编译自英国《简氏情报评论》2003年12月号,作者戴斯蒙·波尔供职于澳大利亚国家大学战略及国防研究中心,长期密切关注远东地区发展航空航天能力的进展。2003年,中国继前苏联、美国之后成为第三个用自身力量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西方立刻开始充斥有关“中国致力于提高太空军事能力”的言论。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国宇宙飞船轨道舱的推测研究,进而对中国情报搜集卫星家族展开分析,代表
期刊
前言    2003年5月21日,德国国防部长彼得·斯特拉克公布了十年来首度颁布的国防纲领性文件。这份题为《国防政策纲要》的文件标志着德国武装部队将以与过去相比有显著不同的方式和目标进行重组。该文件简要描绘了联邦武装部队重组的目的和未来应达到的目标。斯特拉克说“我一直努力将武装部队的建设面向于最有可能参与的行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危机预防和控制。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正在组建新型部队,并严格按照《
期刊
空投作为一种传统的投送方式,在与先进制导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结合后,投送距离、精度和灵活性都有了极大提高,其战略和战术的应用也今非昔比。欧美国家的军队和防务公司对空投装备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研制出一批多用途、自动化、高精度的空投系统。空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部队投送及武资补给手段,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传统的空投行动容易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在恶劣的天气或低能见度情况下,
期刊
2006年11月7日,美国著名的防务智囊机构国际评定策略中心副主席理查德费舍尔发表题为《中国航母计划最新情况》的长篇分析文章。作为该中心亚洲安全方面的主管,费舍尔一直专注于中国军事以及亚洲军事平衡方面的研究,被看作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  在这篇文章的一开头,费舍尔就有一句话点明了他这篇文章的主旨: “是的,没错,中国迫切需要航母。”随后他分析了最近俄罗斯媒体的几条消息后指出:“在2006年10月
期刊
建造思路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发展迅速,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整个国家的改造工程,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强国。海军,作为日本这个岛国的支柱,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当欧洲国家杀得筋疲力尽的时候,日本帝国海军已是一支让任何“伟大的海权国家”都不敢小视的力量。日本海军为了保持这种势态,一直紧跟着海洋大国的脚步。  1914年,英国开始建造新的“林仙”级轻巡洋舰
期刊
赵明 王丽 莉编译    编者按:多年来,朝鲜始终坚持优先发展军事工业,目前其武器自研能力已经达到了想当高的水平,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外界大多数人看来,朝鲜国防工业似乎仍似云里雾中,韩国国际情报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成彪在《军事论坛》杂志第41和42期撰文,对朝鲜的军事工业进行了颇为全面的分析。本刊刊登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前言    从政权建立之日起,朝鲜便迫切感到有必要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朝鲜已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