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奉为神又恶为妖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anjun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万年前到1万五千年前,中东的古埃及人为了解决鼠患,开始尝试对阿拉伯的非洲野猫实行驯养,从第一王朝直至十八王朝历时两千年,野猫终于被埃及人驯化,命名为阿比西尼亚猫,这是已知最早的家猫。据记载,当时的埃及猫尊贵无比,国王只向友国赠猫。同为鼠患困扰的希腊人曾不惜重金向埃及购猫,惨遭拒绝。到了罗马帝国时代,被视为圣物的埃及猫开始传入其他国家,开始自由买卖、繁殖。猫随着人类活动来到东方,从印度河流入中国,再从中国到日本。在猫与人共生的这些岁月里,在全球各地的传奇志怪中,诞生了一系列猫的
  形象。
  在与人类相互依存的诸多动物中,猫的形象最是复杂多变,时而被高高捧上神坛,时而又遭人唾弃斥为妖魔,这导致猫的形象总是集圣洁与残恶在一身。
  一、高贵的神明巴斯特
  古埃及民族对猫的狂热在诸多爱猫民族中当属第一。在埃及神话体系中,猫有着绝对尊崇的地位。圣猫女神巴斯特被称为日出女神、东方女神、神圣的全视眼睛(utchat),也是法老的保护神,最初其象征动物通常是狮子,有时也是野猫。圣猫女神巴斯特的眼睛是太阳的火焰,可以烧毁那些在冥府没有通过审判的人的尸体。相传巴斯特和太阳之神同乘太阳船行过天空,在夜晚化作猫身与蛇形的混沌之神阿佩普战斗。太阳之神曾命巴斯特惩罚罪恶的人类,嗜血的巴斯特一到人间便将人类屠杀一半,大地之上血流成河。太阳之神无奈用石榴汁混合着烈酒伪装成鲜血哄骗巴斯特饮下,趁巴斯特醉倒之际将她性格中的狂野与憎恨换成关爱与善良。巴斯特由此变成了温和、仁慈的家庭、妇女、性爱的守护神。到了新王国时期,巴斯特更常以家猫的形象出现,或是猫头女人身,手着摇铃,或就是一只猫。从公元前10世纪前后,法老们开始崇拜巴斯特女神,到希腊时期,对猫女神巴斯特的崇拜已盛行整个埃及。
  在由美国作家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开创的克苏鲁神话体系中,人们可以看到巴斯特的影子,其中《乌撒之猫》篇讲述了一群猫吃人的恐怖故事。进入小镇的流浪者举行了神秘的仪式召唤了群猫,将孽杀猫咪的一对夫妇吃掉,故事中流浪者的马车上绘制的图腾,以及向太阳祷告的神秘仪式,都指向了一位被纳入克苏鲁神话体系的古老神明,太阳神之女猫头人身的战神巴斯特。
  由此可见,猫神巴斯特即嗜杀残暴又温柔可亲,善恶一体难以一言定之。
  二、悲情的妖怪猫又
  猫又俗称为猫妖、猫股。最早版本来自日本灵异记。鸟山石燕《百鬼夜行》前篇阴之卷也有记载。传说猫又是富士山神明的守护神,是纯洁的化身,但当它气愤之下杀掉了进入富士山滥伐滥杀的人类后,猫又便身染不洁,被富士山神厌恶驱逐。猫又由神堕落为妖,成为一种尾开叉,耳大而尖,齿为双面锯型,能直立行走的妖怪。猫又可以拟人声说话,来攻击它怨恨的人,是性情凶狠的猫精,逢人必伤。猫又将人吃掉后,可以转化成此人的肉体,伺机寻找下一个猎物。但也有善良的猫妖,它们常变成少女模样以亲近人类,性格温顺,喜食鱼,爱依靠人类,与中国金华猫类似。金华猫,即生于浙江金华的猫,《猫苑·灵异》有记载:“金华猫,畜之三年后,每于中宵,蹲踞屋上,伸口對月,吸其精华,久而成怪,入深山幽谷,朝伏匿,暮出魅人,逢妇则变美男,逢男则变美女。”
  日本各地对猫又的传说颇多,这使得猫又这一精怪的形象更加复杂,善恶难辨。盘点日本的作品人们可以发现许多猫的影子,《火影忍者》中的二尾又旅、《青之驱魔师》中的小黑、《口袋妖怪》中的太阳精灵、《鬼灯的冷彻》中的三途川猫、《ISUCA依丝卡》中的玉子等,其动漫形象皆以猫又为原型。还有《夏目友人帐》中的大妖精斑,平日里的形象是一只以日本短尾猫为原型的招财猫。
  三、亦正亦邪的猫鬼神
  《隋书·外戚传·独孤陀》记载:
  独孤陀性好左道,其外祖母高氏先事猫鬼,转入陀家。会献皇后及杨素妻郑氏俱有疾,召医者视之,皆曰:“此猫鬼疾也。”上以陀后之异母弟,陀妻杨素之异母妹,由是意陀所为,令推案之。陀婢徐阿尼言,事猫鬼,每以子日夜祀之。子者,鼠也。其猫鬼每杀人,所死家财物潜移于畜猫鬼家。陀尝从家中素酒,其妻曰:“无钱可酤。”因谓阿尼曰:“可令猫鬼向越公家,使我足钱。”阿尼便咒之。居数日,猫鬼向素家。后上初从并州还,陀于园中谓阿尼曰:“可令猫鬼向皇后所,使多赐吾物。”阿尼复咒之,遂入宫中。杨远遣阿尼呼猫鬼,阿尼于是夜中置香粥一盆,以匙扣而呼之曰:“猫女可来,无住宫中。”久之,阿尼面色黄青,若被牵曳者,云猫鬼已至。上赐陀夫妻死。
  通过这段记载的历史怪谈人们看出,当时猫鬼的主要作用是来求得钱财,至于惹疾害命之类的只算的上是窃财之外的副作用。但猫鬼劫财害人之说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朝野佥载》记载:“隋大业之季,猫鬼事起,家养老猫,为厌魅,颇有神灵。递相诬告,郡邑被诛者,数千余家。蜀王秀皆坐之。”猫鬼害人的恐慌,影响深远,直至唐朝。《唐律疏义》记载:“蓄造猫鬼及教导猫鬼之法者,皆绞;家人或知而不报者,皆流三千里。”
  时至今日,猫鬼的传说几经异变在我国陕西、甘肃、青海等许多地区仍然流传,有供奉猫鬼神的方法,甚至还有供奉者。供奉者认为供养猫鬼神能给人带来财富。在西北乡间猫鬼传说兴盛的地区,小偷入室盗窃都要避开供养猫鬼神的人家以防遭殃。但猫鬼神喜怒无常、亦正亦邪,供养者若是怠慢了猫鬼神也会遭到反噬,非死即病。
  四、备受争议的诸猫
  中世纪欧洲的猫被人们认为和邪恶的巫术有关,许多猫遭到残酷的屠杀。文艺复兴初期,人们对北欧爱神弗蕾亚重新产生兴趣,这引起了基督教会的恐慌。传说弗蕾亚的双轮马车是用猫拉的,于是基督教会将猫视为异教徒象征,全力扑杀欧洲境内的猫。到了中世纪末期(公元1400年)后的300年间猫又被视为女巫的同伙,担任女巫和恶魔之间的联络者,女巫也可以变成猫(1646年一位名叫阿德里安娜的女性被法庭指控为女巫,并曾变成为猫)。于是在血腥的猎巫运动期间,大量的猫也被作为罪恶的化身一同被消灭,以致后来人们将虐杀猫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当时的猫遭到空前浩劫,尤以在法国北部麦次城的焚猫事件最为著名。
  所有在现代有关“魔法”“女巫”为题材的文创作品中,在角色身旁加一只黑猫,显然成为了最快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1989年吉卜力工作室出品,改编自角野荣子同名小说的动画电影《魔女宅急便》,主角琪琪的身边,就有一只名为吉吉的黑色魔女猫。而1997年J·K·罗琳创作的魔幻文学小说《哈利·波特》,霍格沃茨学校校长、格兰芬多学院院长米勒娃·麦格,就是一位能够变形成花斑猫的阿尼马格斯。
  有民俗学者认为,巫女的黑猫在苏格兰及爱尔兰传说中演变为了另一种可爱的精怪——猫妖精。其形象多为黑猫,胸前有大片白毛,能说多国语言,着长靴双足直立走路,衣着华丽,头顶皇冠,穿梭于城市之间,或出没于苏格兰的高地上。迪士尼动画史瑞克系列及其延伸系列《猫剑客》中有就有一只脚蹬长靴的猫咪侠客。
  猫在欧洲被视为邪恶的象征,相反其在亚洲的形象就较为正面了,缅甸博门猫被视为圣猫,其白色的毛发代表圣洁的力量。缅甸人认为猫有神奇魔力,是善的代表。在当地船员的心中,猫因能捕杀船上的老鼠而受人喜爱,有的船员甚至认为猫可以预测风暴。
  在云南,对虎有着图腾崇拜的白族和彝族人民,由于猫虎同源的思想,于是蹲与民居、寺庙门头脊瓦、房顶正脊和飞檐的瓦猫应运而生。通常瓦猫尾向屋内嘴朝屋外,口大张,肚子空心,屁股透口且朝内,寓为大口吞金纳银,吞下的财富从尾部顺瓦流入家中。
  中国早在唐代《酉阳杂俎》有记“猫洗面过耳则客至”。猫咪招财的思想影响到日本诞生了多样的招财猫文化。关于招财猫的奇闻异事有井伊直孝和豪德寺的猫、浅草花川户贫穷老婆婆的猫、新吉原薄云太夫的猫等诸多版本,又说日本招财猫的原型来自于主管丰收和谷物的稻荷神(稻荷神有两个仆从,狸猫和狐狸)。自江户末期诞生的招财猫到20世纪70年代流行开来,到如今已经风靡全球。招财猫几经发展,其手长(过耳或不过耳)、举左手还是右手或双手同举、猫身的颜色花纹、铃铛的样式都有了不同的丰富寓意。
  (长安大学)
  作者简介:王烨(1994-),女,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其他文献
在中国汉族特色手工艺制品发展过程中,紫砂制品的发展十分悠久,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紫砂壶制作工艺于明代末期创立。新时期,要注意在对传统工艺继承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设计思路和工艺方法,深化紫砂制品的文化内涵,促进紫砂壶的发展和传承。  作为历史发展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文化遗产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传统的紫砂壶制作工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瞩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紫砂壶的
期刊
刘亮程在其长篇小说《虚土》中,运用精巧、神奇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梦幻的、世外桃源般的“孤独圣所”。在这个圣所里,每个孤独生命都命中注定般不约而同地汇聚一起、又各自分开,做着紧密相连却又不为人知的梦,在梦中“湮灭”,又在梦中“重生”,小说好似将读者与书中的内容一同拉到了梦境式的空间。本文主要针对刘亮程《虚土》中的独特梦境式书写,围绕虚土庄及附近的村庄,来分析其中的如梦幻象。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
期刊
班昭是汉代女性文人的代表,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史学家,她博学多识、才华横溢,在辞赋、史传文学、注疏等方面有极大成就。相应地,她的生卒年也引起学者的关注。笔者試从《后汉书·列女传》等相关史料的记载,并结合她的生平经历及其交游创作情况,对其生卒年作考辨,并得出结论:班昭,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年生,最迟卒于永宁一年(公元120年)时。  班昭,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政治家和史学家,关于班昭的
期刊
自由是一种难得的思想,对莫言而言,更是一股强大的颠覆传统束缚的创作手法。不重复自己,追求独特的题材与叙事结构,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这就是莫言的小说给读者带来的最直观、最真实的文学体验。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文学狂欢化”的诗学理论,讲究对生命本真的恣意表达,主张打破秩序世界的思想钳制,作为对抗权威的一种挑战。莫言站在民间立场上的文学创作,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狂欢的自由世界。  在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之
期刊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小说家、评论家、英文学者,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极高地位,被称为“国民作家”。他早年接受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以及成年后对西方文明的学习,两种文化的碰撞使得他的思想别具一格。他的作品不仅表现了日本现代社会的矛盾和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还激烈的批判了资本主义文明,同时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本文以《矿工》为例,试图用基拉尔的模仿欲望理论来解读作家在作品中所表现主体与他者间的特殊关系,从
期刊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显示出了更为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受信息化生态的影响,越发强调个性化心理的满足。现代平面设计作为一种艺术二次创作行为,同时兼具外在美化与内在美感,对推动文化创意有着非凡的价值意义,是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本文基于视觉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体现论述分析,就我国现代平面设计发展进行探究。  艺术同时兼具观赏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尤其是在现代平面设计领域,不单单强调信息传
期刊
秦观是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从创作题材来看,大致可以分为爱情词、贬谪词、怀古纪游词以及纪梦抒情词,本文主要分析秦观的贬谪词。秦观的贬谪词共有二十多首,集中反映了他在贬谪生涯中的心路历程。这些词通过塑造一系列意象,来反映他由今昔对比带来的失落,首先是对京城故旧的恋恋不舍,其次是回归无望的哀伤,最后是穷途末路的凄厉绝望的心情。这些词由于思想内容深刻,感情真挚,得到了当时以及后世很多文人的推崇,影响深远。
期刊
英美文学虽然相互独立,但彼此之间存在很多共同点,英国文化对美国文化产生影响较大,彼此之间存在明显的文学继承性与相关性。英美传统文學中普遍存在戏剧性独白形式,其利用这种方式分离作者与第一人称,同时塑造角色的内心世界。本文通过分析戏剧性独白概念与发展历程,总结归纳戏剧性独白的特点,分析戏剧性独白的价值,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中世纪末期,英语诗歌逐渐形成,这个时期开始出现很多以英语诗歌形式创作的诗人。
期刊
美国索尼哥伦比亚影业与漫威影业在2018年联合出品的动画电影《蜘蛛侠:平行宇宙》是一部艺术风格十分突出的电影,它最明显的艺术特征是具有漫画视觉艺术风格,在电影中大量运用漫画分镜、网点、效果线、特效字、漫画式勾线等漫画元素来为电影的视觉效果添砖加瓦,使整部电影的视觉充满漫画的二维元素和动画的三维效果,所以对这部动画电影进行漫画视觉艺术解构分析,可以帮助创作者更好地拓展电影的视觉维度。  近年来,漫画
期刊
数字化发展依赖于技术的革新,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文字设计形式的变革是随社会进步自然而然发生的。本文立足于这一背景,从本源入手探讨文字设计的初心,继而引出技术对设计的影响,分析字体设计流变中因不同技术手段而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最后对机械美与设计美融合过程中文字设计秉持的原则作了总结。  汉字字体自甲骨文至今经历了千年的发展历程,本文针对汉字自书写传播时代进入印刷传播时代后,其技术、人文、审美方面的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