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都市空间中日益隐藏着一种潜意识的东西,叫消费意识形态,它通过物质审美主义的景观符号不断膨胀着人们的欲望,在消费伦理的指引下,都市变成一种消费人文主义革命。
关键词 消费 意识形态 物质审美主义 景观
关于都市生活空间的心理学,乔治·西美尔已经做出了淋漓尽致的阐释,他的论文《大都会和心灵生活》捕捉到了由现代都市带来的新颖性、奇异性以及新的自由和约束。而关于都市的和在都市中的表现实践,瓦特·本雅明和罗兰·巴尔特也已经做出了阐释,这种都市文化研究的方法集中在表现都市的主题上,特别是电影、摄影和建筑。本雅明在这里算得上是一个灵魂人物。罗兰·巴尔特和他的符号学影响更大。在关于都市文化空间的物质基础研究上,包括经济、空间和形式的生产、社会关系等。大卫·哈维尤擅此道,特别是他的《巴黎:现代性之都》中关于传统的巴黎文化的研究以及大型百货商场出现后的阐释。更是深得都市物质研究的精髓。另外在文化生产的模式和都市文化产品的特殊形式方面,特别是当其关涉现代主义时,雷蒙德·威廉斯绝对占有一席之地。
从消费角度来研究都市问题,国内目前的著述还不多,现代都市已经不仅仅是外在建筑的简单组合,而是种种现代和后现代因素的组合,重新构建出一个多元、模糊、流动的现代都市空间。在现代都市空间里,消费不知不觉已经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法国学者波德里亚在其著作《物的体系》中对当代社会的“消费”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消费既不是一种物质实践。也不是一种富裕现象学,它既不是依据我们的食物、服饰及驾驶的汽车来界定的,也不是依据形象与信息的视觉与声音实体来界定的,而是通过把所有这些东西组成意义实体(substance)来界定的。消费是在具有某种程度连贯性的话语中所呈现的所有物品和信息的真实总体性。因此,有意义的消费乃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人们通常把消费理解为一种物质性的实践,即对消费品的购买、占有和使用,但在波德里亚看来,这只能构成消费的前提,还不足以构成“消费”概念本身,“为了构成消费的对象,物必须成为符号”。在我们的都市化空间里。到处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广告,以及印刷精美的杂志。在这里,消费符号(广告与精美杂志)所营造出来的这种充满虚拟和想象的这种物质主义审美景观,以及其中隐含的无限膨胀的消费欲望,说明了商品的符号价值已经逐渐僭越甚至取代了其他一切价值。随着物质审美主义(视觉文化等)的崛起。符号价值僭越了其他价值,“商品越来越倾向于景象”。广告和精美的杂志中展现出来的诗意完全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这个“符号操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物质审美主义(视觉)想象的过程。人们对这种物质审美主义想象符号的迷恋和崇尚,已经超越了对实际有形建筑本身实用价值的追求,于是。人们开始了所谓的“文化消费”。
在现代都市中有一些广告词汇,比如:时尚、诗意、浪漫、优雅、尊贵、休闲等,完全可以说,今天一切源自经典艺术的手法、技巧和形式,都被毫无顾忌地运用于营造这种商业性的物质审美主义想象,一切商业性的活动领域均以美的名义,诸如商品美学、广告美学、设计美学等等,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正是所谓的“景象社会”之所以如此诱人的内在原因之一。
兹以《三联生活周刊》杂志作为分析的对象。作为“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的《三联生活周刊》,给市民社会大众带来了充斥着各种消费元素的生活,并且有意或无意地促进了消费文化的传播。
图文时代与物质审美主义景观
“景观不是附加于现实世界的无关紧要的装饰或补充,它是现实社会非现实的核心。在其全部特有的形式——新闻、宣传、广告、娱乐表演中。景观成为主导性的生活模式”对大众来说,《三联生活周刊》展现出了一种消费主义景观模式,一种永久在场,《三联生活周刊》将文化上的审美移植作为一种很方便的意识形态的权力垄断,这种媒介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做秀,使得大众对物质审美主义景观的迷入而“逐渐丧失对本真的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在消费主义的媒介时代,传统艺术“原作”的持久价值和永恒魅力。那种时间、空间上的独一无二的在场,不可复制性逐渐丧失,而审美非审美活动之间的鲜明界限日益模糊。现代艺术观念在使理性日益感性化的同时,也使感性日益理性化了。图文时代清晰的图片足以让读者更加的达到感官的快感,而大众的感觉早已听命于杂志精确的休闲时间的量化调适《三联生活周刊》所展现的物质的审美化的符号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本质,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图景性”,“景观的在场是对社会本真存在的遮蔽”。按照波德里亚的看法,在后工业社会,这个社会已不是政治、工业组织,而是符号、传媒、符码生产的场所。消费主义的活力在于它将物质消费转化为一种意识形态意义的美学消费。人们消费的不再是物,而是物所代表的符号意义,物品与人类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消费成为认识世界的方式。消费可以代表个体获得某种文化公民的资格。因此,在物的消费中得到的是精神满足,甚至是人生的幸福感。
在强调恢复个体自由的城市世俗化语境里。《三联生活周刊》杂志就象其他的新锐新闻周刊和时尚类杂志一样,也注意到了杂志本身美学意义的回归的重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审美的消费需要,这种需要更多的是运用感官的审美元素来取得突破。事实上,中国城市文化消费已经进入图文时代。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感官的享受和由此带来的精神的放松往往成为人们阅读杂志的首要目标。这种感官意义的审美主要体现在杂志装帧的精美上《三联生活周刊》在纸张和印刷上毫不吝惜,采用国际流行大开本加上薄型铜版纸和全彩印刷,给人以愉悦的第一印象。封面图像已经完全脱离写实再现的照片,而以拼贴为主,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从而营造出时尚流行与前卫的气氛。在整体的版面上注重排版布局和色彩搭配,内页还安排大量高清晰度的图片,不仅配合内容而且装饰性极强。
编码与解码的消费结构
《三联生活周刊》也是一本时尚杂志,但它区别于其他如《时尚健康》、《瑞丽服饰美容》、《青年视觉》等时尚类杂志的地方,就是它不靠纯粹女性化的视角作为卖点。在中国城市的时尚类杂志过于求助于女性身体的时候,《三联生活周刊》却求助于时尚工业的背后的作为消费主义符号的文化。
在《三联生活周刊》的“新闻性 文化”的叙事模式里,文化明显发生着“变异”。随着工业文明的演进,工业本身就是一种特有的一种新的文化构成,在这条链条上栓着的不只是印刷的发明导致的文明的思考方式的改变,还有阅读和看待上世界本身的态度。文化就象苏珊桑塔格认为的中世纪的癫痫、麻风 病的隐喻成就了当年浪漫的忧郁气质诗人们一样,现代文化病症的想象是伴随艾滋病与日增长,每一个病症的背后都有文化的隐喻的意义——从这点出发,我们发现文化在《三联生活周刊》的世界里一直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定义,但确实也道出了当今文化的特质——利用图象将大众思考世界的方式解放,大众更多的关注现实世界中被身体隐喻的潜质,一切都在通俗的符号上被冠上身份的象征,在象征身份的符号阐释不通的地方。消费用审美的想象力提供了平等。“正是游戏越来越多地支配着人们与物品、人、文化、休闲的关系,有时还支配着人们与工作的关系,同样还支配着人们与政治的关系。正是游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形态的主导性色调。以至于一切:物品、财富、关系、服务,在那里都成了摆设。”于是谐趣幽默的游戏占据了文化生产的流水线,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压力的增大,在生活中人们越来越需要趣味和娱乐去放松紧张疲惫的身心《三联生活周刊》在摆脱了传统杂志说教的腔调后开始意识到了幽默感的重要。网络生活、Flash动画、无厘头文化、专栏漫画……众多能够调动你笑神经的内容在坚持风格的前提下都被加入到了杂志中来。朱德庸的漫画《醋溜族》、《大家都有病》等就不断在《三联生活周刊》上连载。
“有关品质”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专门做的一个文化栏目,为了平衡媒介消费主义带来的通俗化,于是用书斋里的文学的高雅品格形成与物质消费极大的反差和矛盾张力。本来是哲学层面形而上的东西都被当作消费主义的证明,非如此不足以显示成功人士的如此生活情调,于是纯粹的文学性与审美物质性形成了巨大的互文特质。“任何作品的文本都是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三联的文本互文利用交互指涉的方式,将前人的文学文本加以模仿、降格、讽刺或改写,利用文本交织和互相引用、互文书写,提出新的文本、书写策略和审美物质主义的三联生活世界观。“生活圆桌”专栏刻意地沟通读者和作者的合作,在消费主义时代造成一种消费的共谋:原来有很多人和我们一样喜欢读书看报看电影电视,喜欢喝茶聊天逛街旅游。这背后一切的原理都是媒介权力的展现。《三联生活周刊》提供给大众一系列的想象性的阐释。这些物品。符号的凝视的编码活动使大众获得了符号秩序里“名人想象”解码的取之不尽的丰富对象。
接受场域与读者填补“空白”
专栏是最能集聚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对杂志喜爱、消费的方式,在《三联生活周刊》里有一个叫“思想工作”的专栏,以“写食主义”出名的沈宏非曾在这里专职写作,后来又改为“个人问题”专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商业化的语境打破文革的专制统治以来,后文革意识形态的重建最需要明确的就是,人被当作一个独立存在的有价值的个体而不是淹没在集体的海洋。个人专栏便是体现私人话语的一个窗口。使得个人自由的言说成为可能,更为世俗化增添了小资产阶级的权力力量。他们不拘泥于统一的观点和现成的结论,而是从不同角度发掘热点、解读生活,善于求新求异,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消费自己”的消费神话在消费主义时代的镜子中让个人寻找到了扮演自我救赎的方式和认同。
在当代大众消费形成过程中。商品和物质的体系包围了人,日常消费行为代替了政治发挥着越来越多的意识形态功能。《三联生活周刊》的文化品位其实就是阶级的标识,为中产阶级的读者提供了想象的平台,读者可以自觉的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个人主义的观点,填补媒介留下的空白。使得媒介与读者产生了消费的合谋,而将这一场域(fields)之外的人排除。
通过以上的分析,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的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世界提供了一幅物质审美主义的景观展示。商品物质被媒介的手术改变形貌,通过减肥、瘦身等一系列的话语权力操作,物质变成了非物质的文化想象的代名词,这一切都与物质主义——消费已成为这个世界的伦理由很大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和所有的神话一样,《三联生活周刊》在此便是那象征着中国当代文坛上文艺复兴运动中穿着人文主义面纱的消费主义的革命。物质与审美结合,在媒介的手术刀下下,《三联生活周刊》就变成了消费城市实践的对流辐射源,这种物质与审美结合的模式使整个社会按照时尚的文静而惊人的逻辑,通过不断的日常生活文化(“周刊”的时间形式)适应进行一场意识形态的交换。
而且,从《三联生活周刊》的图文互文式的镜位推移中,可以读出《三联生活周刊》总是意味着精心布置的梦境,物品的精美橱窗《三联生活周刊》的纸质媒介的丰富性摆在一个耀眼的舞台上,从而具备了小资产阶级喜爱并鼓吹的神圣化的潜质。汽车、美食、收藏等物质审美的这种象征性赠与,所展现的生活景观和小资产阶级的目光之间的象征性交换,显然会引诱更多的城市相同语境的大众去进行真正的经济交换。但也许说到底,物质审美景观建立起来的这种交流并不是局限于个体与物品之间的交流,还有所有个体相互之间的普遍交流(日常生活里小资产阶级的圈子——“生活圆桌”的舞台)于是《三联生活周刊》最终的目标是能够像滚雪球一样的扩大消费群体,所谓的满足更多崇尚生活品质的小资产阶级加入这个时尚的圈子。
在都市空间中日益隐藏着一种潜意识的东西,叫消费意识形态,它通过物质审美主义的景观符号不断膨胀着人们的欲望,在消费伦理的指引下,都市变成一种消费人文主义革命。
关键词 消费 意识形态 物质审美主义 景观
关于都市生活空间的心理学,乔治·西美尔已经做出了淋漓尽致的阐释,他的论文《大都会和心灵生活》捕捉到了由现代都市带来的新颖性、奇异性以及新的自由和约束。而关于都市的和在都市中的表现实践,瓦特·本雅明和罗兰·巴尔特也已经做出了阐释,这种都市文化研究的方法集中在表现都市的主题上,特别是电影、摄影和建筑。本雅明在这里算得上是一个灵魂人物。罗兰·巴尔特和他的符号学影响更大。在关于都市文化空间的物质基础研究上,包括经济、空间和形式的生产、社会关系等。大卫·哈维尤擅此道,特别是他的《巴黎:现代性之都》中关于传统的巴黎文化的研究以及大型百货商场出现后的阐释。更是深得都市物质研究的精髓。另外在文化生产的模式和都市文化产品的特殊形式方面,特别是当其关涉现代主义时,雷蒙德·威廉斯绝对占有一席之地。
从消费角度来研究都市问题,国内目前的著述还不多,现代都市已经不仅仅是外在建筑的简单组合,而是种种现代和后现代因素的组合,重新构建出一个多元、模糊、流动的现代都市空间。在现代都市空间里,消费不知不觉已经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法国学者波德里亚在其著作《物的体系》中对当代社会的“消费”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消费既不是一种物质实践。也不是一种富裕现象学,它既不是依据我们的食物、服饰及驾驶的汽车来界定的,也不是依据形象与信息的视觉与声音实体来界定的,而是通过把所有这些东西组成意义实体(substance)来界定的。消费是在具有某种程度连贯性的话语中所呈现的所有物品和信息的真实总体性。因此,有意义的消费乃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人们通常把消费理解为一种物质性的实践,即对消费品的购买、占有和使用,但在波德里亚看来,这只能构成消费的前提,还不足以构成“消费”概念本身,“为了构成消费的对象,物必须成为符号”。在我们的都市化空间里。到处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广告,以及印刷精美的杂志。在这里,消费符号(广告与精美杂志)所营造出来的这种充满虚拟和想象的这种物质主义审美景观,以及其中隐含的无限膨胀的消费欲望,说明了商品的符号价值已经逐渐僭越甚至取代了其他一切价值。随着物质审美主义(视觉文化等)的崛起。符号价值僭越了其他价值,“商品越来越倾向于景象”。广告和精美的杂志中展现出来的诗意完全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这个“符号操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物质审美主义(视觉)想象的过程。人们对这种物质审美主义想象符号的迷恋和崇尚,已经超越了对实际有形建筑本身实用价值的追求,于是。人们开始了所谓的“文化消费”。
在现代都市中有一些广告词汇,比如:时尚、诗意、浪漫、优雅、尊贵、休闲等,完全可以说,今天一切源自经典艺术的手法、技巧和形式,都被毫无顾忌地运用于营造这种商业性的物质审美主义想象,一切商业性的活动领域均以美的名义,诸如商品美学、广告美学、设计美学等等,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正是所谓的“景象社会”之所以如此诱人的内在原因之一。
兹以《三联生活周刊》杂志作为分析的对象。作为“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的《三联生活周刊》,给市民社会大众带来了充斥着各种消费元素的生活,并且有意或无意地促进了消费文化的传播。
图文时代与物质审美主义景观
“景观不是附加于现实世界的无关紧要的装饰或补充,它是现实社会非现实的核心。在其全部特有的形式——新闻、宣传、广告、娱乐表演中。景观成为主导性的生活模式”对大众来说,《三联生活周刊》展现出了一种消费主义景观模式,一种永久在场,《三联生活周刊》将文化上的审美移植作为一种很方便的意识形态的权力垄断,这种媒介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做秀,使得大众对物质审美主义景观的迷入而“逐渐丧失对本真的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在消费主义的媒介时代,传统艺术“原作”的持久价值和永恒魅力。那种时间、空间上的独一无二的在场,不可复制性逐渐丧失,而审美非审美活动之间的鲜明界限日益模糊。现代艺术观念在使理性日益感性化的同时,也使感性日益理性化了。图文时代清晰的图片足以让读者更加的达到感官的快感,而大众的感觉早已听命于杂志精确的休闲时间的量化调适《三联生活周刊》所展现的物质的审美化的符号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本质,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图景性”,“景观的在场是对社会本真存在的遮蔽”。按照波德里亚的看法,在后工业社会,这个社会已不是政治、工业组织,而是符号、传媒、符码生产的场所。消费主义的活力在于它将物质消费转化为一种意识形态意义的美学消费。人们消费的不再是物,而是物所代表的符号意义,物品与人类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消费成为认识世界的方式。消费可以代表个体获得某种文化公民的资格。因此,在物的消费中得到的是精神满足,甚至是人生的幸福感。
在强调恢复个体自由的城市世俗化语境里。《三联生活周刊》杂志就象其他的新锐新闻周刊和时尚类杂志一样,也注意到了杂志本身美学意义的回归的重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审美的消费需要,这种需要更多的是运用感官的审美元素来取得突破。事实上,中国城市文化消费已经进入图文时代。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感官的享受和由此带来的精神的放松往往成为人们阅读杂志的首要目标。这种感官意义的审美主要体现在杂志装帧的精美上《三联生活周刊》在纸张和印刷上毫不吝惜,采用国际流行大开本加上薄型铜版纸和全彩印刷,给人以愉悦的第一印象。封面图像已经完全脱离写实再现的照片,而以拼贴为主,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从而营造出时尚流行与前卫的气氛。在整体的版面上注重排版布局和色彩搭配,内页还安排大量高清晰度的图片,不仅配合内容而且装饰性极强。
编码与解码的消费结构
《三联生活周刊》也是一本时尚杂志,但它区别于其他如《时尚健康》、《瑞丽服饰美容》、《青年视觉》等时尚类杂志的地方,就是它不靠纯粹女性化的视角作为卖点。在中国城市的时尚类杂志过于求助于女性身体的时候,《三联生活周刊》却求助于时尚工业的背后的作为消费主义符号的文化。
在《三联生活周刊》的“新闻性 文化”的叙事模式里,文化明显发生着“变异”。随着工业文明的演进,工业本身就是一种特有的一种新的文化构成,在这条链条上栓着的不只是印刷的发明导致的文明的思考方式的改变,还有阅读和看待上世界本身的态度。文化就象苏珊桑塔格认为的中世纪的癫痫、麻风 病的隐喻成就了当年浪漫的忧郁气质诗人们一样,现代文化病症的想象是伴随艾滋病与日增长,每一个病症的背后都有文化的隐喻的意义——从这点出发,我们发现文化在《三联生活周刊》的世界里一直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定义,但确实也道出了当今文化的特质——利用图象将大众思考世界的方式解放,大众更多的关注现实世界中被身体隐喻的潜质,一切都在通俗的符号上被冠上身份的象征,在象征身份的符号阐释不通的地方。消费用审美的想象力提供了平等。“正是游戏越来越多地支配着人们与物品、人、文化、休闲的关系,有时还支配着人们与工作的关系,同样还支配着人们与政治的关系。正是游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形态的主导性色调。以至于一切:物品、财富、关系、服务,在那里都成了摆设。”于是谐趣幽默的游戏占据了文化生产的流水线,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压力的增大,在生活中人们越来越需要趣味和娱乐去放松紧张疲惫的身心《三联生活周刊》在摆脱了传统杂志说教的腔调后开始意识到了幽默感的重要。网络生活、Flash动画、无厘头文化、专栏漫画……众多能够调动你笑神经的内容在坚持风格的前提下都被加入到了杂志中来。朱德庸的漫画《醋溜族》、《大家都有病》等就不断在《三联生活周刊》上连载。
“有关品质”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专门做的一个文化栏目,为了平衡媒介消费主义带来的通俗化,于是用书斋里的文学的高雅品格形成与物质消费极大的反差和矛盾张力。本来是哲学层面形而上的东西都被当作消费主义的证明,非如此不足以显示成功人士的如此生活情调,于是纯粹的文学性与审美物质性形成了巨大的互文特质。“任何作品的文本都是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三联的文本互文利用交互指涉的方式,将前人的文学文本加以模仿、降格、讽刺或改写,利用文本交织和互相引用、互文书写,提出新的文本、书写策略和审美物质主义的三联生活世界观。“生活圆桌”专栏刻意地沟通读者和作者的合作,在消费主义时代造成一种消费的共谋:原来有很多人和我们一样喜欢读书看报看电影电视,喜欢喝茶聊天逛街旅游。这背后一切的原理都是媒介权力的展现。《三联生活周刊》提供给大众一系列的想象性的阐释。这些物品。符号的凝视的编码活动使大众获得了符号秩序里“名人想象”解码的取之不尽的丰富对象。
接受场域与读者填补“空白”
专栏是最能集聚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对杂志喜爱、消费的方式,在《三联生活周刊》里有一个叫“思想工作”的专栏,以“写食主义”出名的沈宏非曾在这里专职写作,后来又改为“个人问题”专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商业化的语境打破文革的专制统治以来,后文革意识形态的重建最需要明确的就是,人被当作一个独立存在的有价值的个体而不是淹没在集体的海洋。个人专栏便是体现私人话语的一个窗口。使得个人自由的言说成为可能,更为世俗化增添了小资产阶级的权力力量。他们不拘泥于统一的观点和现成的结论,而是从不同角度发掘热点、解读生活,善于求新求异,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消费自己”的消费神话在消费主义时代的镜子中让个人寻找到了扮演自我救赎的方式和认同。
在当代大众消费形成过程中。商品和物质的体系包围了人,日常消费行为代替了政治发挥着越来越多的意识形态功能。《三联生活周刊》的文化品位其实就是阶级的标识,为中产阶级的读者提供了想象的平台,读者可以自觉的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个人主义的观点,填补媒介留下的空白。使得媒介与读者产生了消费的合谋,而将这一场域(fields)之外的人排除。
通过以上的分析,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的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世界提供了一幅物质审美主义的景观展示。商品物质被媒介的手术改变形貌,通过减肥、瘦身等一系列的话语权力操作,物质变成了非物质的文化想象的代名词,这一切都与物质主义——消费已成为这个世界的伦理由很大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和所有的神话一样,《三联生活周刊》在此便是那象征着中国当代文坛上文艺复兴运动中穿着人文主义面纱的消费主义的革命。物质与审美结合,在媒介的手术刀下下,《三联生活周刊》就变成了消费城市实践的对流辐射源,这种物质与审美结合的模式使整个社会按照时尚的文静而惊人的逻辑,通过不断的日常生活文化(“周刊”的时间形式)适应进行一场意识形态的交换。
而且,从《三联生活周刊》的图文互文式的镜位推移中,可以读出《三联生活周刊》总是意味着精心布置的梦境,物品的精美橱窗《三联生活周刊》的纸质媒介的丰富性摆在一个耀眼的舞台上,从而具备了小资产阶级喜爱并鼓吹的神圣化的潜质。汽车、美食、收藏等物质审美的这种象征性赠与,所展现的生活景观和小资产阶级的目光之间的象征性交换,显然会引诱更多的城市相同语境的大众去进行真正的经济交换。但也许说到底,物质审美景观建立起来的这种交流并不是局限于个体与物品之间的交流,还有所有个体相互之间的普遍交流(日常生活里小资产阶级的圈子——“生活圆桌”的舞台)于是《三联生活周刊》最终的目标是能够像滚雪球一样的扩大消费群体,所谓的满足更多崇尚生活品质的小资产阶级加入这个时尚的圈子。
在都市空间中日益隐藏着一种潜意识的东西,叫消费意识形态,它通过物质审美主义的景观符号不断膨胀着人们的欲望,在消费伦理的指引下,都市变成一种消费人文主义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