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消耗也急剧增加,能源危机迫在眉睫。中央政府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建筑行业相关职能部门也接连出台了众多节约能源的系列政策和文件。目前国家针对建筑设计的节能审查已属于强制审查环节,建筑物能耗控制尤其引人关注。本文阐述了我国建筑电气节能状况,分析了建筑电气节能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一些建筑电气节能策略。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控制系统
一、我国建筑电气节能概述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相对短缺,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而我国能源利用率又低,大约为30%,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3倍,由此可见节能工作潜力巨大。近年来作为二次能源的电能供需矛盾尤为突出,而建筑电气用电是又是耗能大户。如果大量使用节能照明产品并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则每年可节约用电数十亿kWh,并可延缓温室效应,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
二、建筑电气节能的原则
在充分满足、完善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坚持实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三个原则:
1、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如娱乐场所的一些电气设施的用电,展厅的工艺照明及电力用电等。
2、考虑实际效益。节能应按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应该让增加的部分投资,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以节约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3、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建筑物功能无关的,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节能。如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传输电能线路上的有功损耗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又如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宜采用先进技术使其能耗降低。
三、建筑电气节能策略
1、充分利用天然光源。照明节能工程中的一个较为主要的内容是如何充分利用天然光源。随着人们对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建筑物中如何充分利用天然光源来节约照明用电已引起广泛重视。天然光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在照明节能的实施工程中,应当充分加以利用,制定建筑物的采光标准,确定采光方式,将采光和照明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应用的方法主要有:(1)导光管法。(2)采光搁板。(3)反射高窗。(4)棱镜窗。
2、高效的照明和节能控制系统设计。细管径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和节能灯均为高效光源,应积极推广应用,尽量减少白炽灯的使用量。对于建筑物公共部分照明采用自熄开关控制系统。使用者需要时才开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开灯时间、數量和过高的照度,以有利于照明的节能。对于建筑物电梯前室,由于其对于保证人员疏散的重要意义,所以此处只能采用翘板开关。
3、科学合理地利用太阳能照明技术。太阳能是无处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太阳能照明技术的开发利用,可节省资源,减少废气排放,减少对地球资源的使用和破坏,保护地球环境。科学合理地利用太阳能照明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太阳能照明技术通常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入射的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提供给照明负荷。大型住宅小区以及公共建筑的室外照明系统应该设计采用太阳能蓄电的LED照明设备。
4、建筑电气设备的节能
(1)空调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冷冻水与冷却水系统的优化控制;②冰蓄冷系统的优化控制;③热交换系统温差与流量的优化控制;④变风量系统等控制技术。
(2)给排水系统的优化控制。
(3)电动机。包括电动机的正确选型、调速方法、基于负载检测的台数等控制。
(4)电梯。包括电梯的合理选型(如速度、载重量、调速方式等)、停层计划及群控策略。
(5)电动门窗。包括门窗的节能控制、遮阳系统的自动控制等。
5、能源的综合利用。采取提高系统的运行电压和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及导线中的电阻,降低供配电系统线路损耗等措施。具体途径有:
(1)减少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合理选择变压器的负载率。
(2)减少线路能量损耗。在一个工程中,线路纵横交错,使用的导线及电缆不计其数,所以在线路上消耗的有功功率相当大。必须采取措施减少线路能耗,如提高电压等级、降低线路电阻,线路截面选择要与国际接轨等。
(3)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变压器无功功率损耗很多,应考虑在一次侧装设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
(4)减少照明系统光能损失。其一,电气设计要与建筑设计配合。其二合理选择照明器具。最后合理选择照明的配光曲线以提高照明利用系数。
四、结束语
在建筑电气节能领域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对于建筑设计者而言,就是要合理的选用设备(变压器,电动机,电缆,照明光源等),合理确定供电电压等级以及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等对于建筑使用者而言,就是要合理使用电气设备,对电气设备定期维保,确保其安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潘健敏. 浅谈建筑电气接地问题[J]. 才智, 2011, (23)
[2] 陈惠奇.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J]. 才智, 2011, (23)
[3] 林瑞满. 浅谈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 2010, (02)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控制系统
一、我国建筑电气节能概述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相对短缺,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而我国能源利用率又低,大约为30%,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3倍,由此可见节能工作潜力巨大。近年来作为二次能源的电能供需矛盾尤为突出,而建筑电气用电是又是耗能大户。如果大量使用节能照明产品并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则每年可节约用电数十亿kWh,并可延缓温室效应,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
二、建筑电气节能的原则
在充分满足、完善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坚持实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三个原则:
1、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如娱乐场所的一些电气设施的用电,展厅的工艺照明及电力用电等。
2、考虑实际效益。节能应按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应该让增加的部分投资,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以节约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3、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建筑物功能无关的,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节能。如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传输电能线路上的有功损耗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又如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宜采用先进技术使其能耗降低。
三、建筑电气节能策略
1、充分利用天然光源。照明节能工程中的一个较为主要的内容是如何充分利用天然光源。随着人们对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建筑物中如何充分利用天然光源来节约照明用电已引起广泛重视。天然光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在照明节能的实施工程中,应当充分加以利用,制定建筑物的采光标准,确定采光方式,将采光和照明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应用的方法主要有:(1)导光管法。(2)采光搁板。(3)反射高窗。(4)棱镜窗。
2、高效的照明和节能控制系统设计。细管径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和节能灯均为高效光源,应积极推广应用,尽量减少白炽灯的使用量。对于建筑物公共部分照明采用自熄开关控制系统。使用者需要时才开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开灯时间、數量和过高的照度,以有利于照明的节能。对于建筑物电梯前室,由于其对于保证人员疏散的重要意义,所以此处只能采用翘板开关。
3、科学合理地利用太阳能照明技术。太阳能是无处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太阳能照明技术的开发利用,可节省资源,减少废气排放,减少对地球资源的使用和破坏,保护地球环境。科学合理地利用太阳能照明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太阳能照明技术通常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入射的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提供给照明负荷。大型住宅小区以及公共建筑的室外照明系统应该设计采用太阳能蓄电的LED照明设备。
4、建筑电气设备的节能
(1)空调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冷冻水与冷却水系统的优化控制;②冰蓄冷系统的优化控制;③热交换系统温差与流量的优化控制;④变风量系统等控制技术。
(2)给排水系统的优化控制。
(3)电动机。包括电动机的正确选型、调速方法、基于负载检测的台数等控制。
(4)电梯。包括电梯的合理选型(如速度、载重量、调速方式等)、停层计划及群控策略。
(5)电动门窗。包括门窗的节能控制、遮阳系统的自动控制等。
5、能源的综合利用。采取提高系统的运行电压和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及导线中的电阻,降低供配电系统线路损耗等措施。具体途径有:
(1)减少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合理选择变压器的负载率。
(2)减少线路能量损耗。在一个工程中,线路纵横交错,使用的导线及电缆不计其数,所以在线路上消耗的有功功率相当大。必须采取措施减少线路能耗,如提高电压等级、降低线路电阻,线路截面选择要与国际接轨等。
(3)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变压器无功功率损耗很多,应考虑在一次侧装设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
(4)减少照明系统光能损失。其一,电气设计要与建筑设计配合。其二合理选择照明器具。最后合理选择照明的配光曲线以提高照明利用系数。
四、结束语
在建筑电气节能领域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对于建筑设计者而言,就是要合理的选用设备(变压器,电动机,电缆,照明光源等),合理确定供电电压等级以及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等对于建筑使用者而言,就是要合理使用电气设备,对电气设备定期维保,确保其安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潘健敏. 浅谈建筑电气接地问题[J]. 才智, 2011, (23)
[2] 陈惠奇.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J]. 才智, 2011, (23)
[3] 林瑞满. 浅谈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 201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