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石化企业的安全要求不断提升。而由于企业自身的生产特殊性,为确保员工的生命和健康,避免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石化企业自身也需要提升安全监督水平,因此,石化企业安全管理监督重要性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提升石化企业安全监督水平,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安全监督;重要性;石化企业
中图分类号:TE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087-01
1 引言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安全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确保生产和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国相关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安全监督和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确保生命财产的安全性。
近年来,我国石化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工艺愈加复杂,且生产过程中充满易燃、易爆、高温、腐蚀、易中毒等危险因素,导致石化企业安全管理难度不断增强,安全事故频发。而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在安全监督方面的疏漏,因此,在新形势下完善石化企业安全监督和管理,对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安全监督对石化企业的重要性
2.1 原材料和产品性质方面
石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大多数原材料、辅料以及半成品和成品都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而这些物质一旦泄露,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不仅导致人员伤亡,而且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是石化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动力能源方面
石化企业生产中使用的动力能源包括:电源、热源、火源等,而这些能源常常是被交织进行实用的。由于管理不当、操作不当、设备缺陷等因素,常常使其直接变成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的根源。因此,对于动力能源的监督和管理,是石化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2.3 生产方式方面
由于石化企业的生产装置通常为大型装置,且自动化程度较高,因此,一旦某一环节或部位发生故障,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整个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生产装置的大型化使得单套装置的处理能力不断增强,例如:乙烯装置能力达到100万t/a以上,催化裂化壮丽能力达到800万t/a,而常减压装置能力达到1000万t/a等。
2.4 设备装置方面
由于生产设备价格高昂,且厂区内管道纵横贯通,一旦发生事故,不仅扑救难度大,而且会为石化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油罐资料对近年来石化企业重大事故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单套装置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由于企业生产的特殊性,石化企业加强安全监督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 石化企业加强安全监督的措施建议
3.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石化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安监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建立符合自身安全管理需求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具体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安全生产责任制
石化企业应将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企业安全监督的一项基本制度,将具体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以及操作人员身上。例如:企业内各部门,包括:安全技术部门、生产技术部门、保卫、消防部门等,在分管的业务范围内,承担全部的安全责任。作为企业安全监督的最重要环节,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熟悉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具有发现事故隐患,分析并采取恰当防护措施的能力。
(2)安全教育制度
石化企业的安全教育制度应由入厂教育、日常教育、以及特殊教育构成。入厂教育是针对新入厂员工进行的,包括厂级教育、车间级教育和班组级教育三个级别。厂级教育主要学习一般安全知识、厂纪厂规、安全注意事项等;车间级教育主要学习具体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性能、安全技术规章制度等;班组级教育学习岗位生产任务、主要设备结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岗位安全技术规程、安全装置和工具、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等。
日常教育是通过开展定期的安全教育活动,采用宣传画、多媒体、报刊杂志等形式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
特殊教育是指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相关要求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并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并取得特种作业证后,才能够上岗进行作业。
(3)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现和查明安全隐患并督促进行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各个生产岗位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必须要有明确的要求、内容和计划,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检查表,将检查情况和整改情况进行记录,并上报相关部门。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督促并监督整改措施的实施,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3.2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是石化企业安全监督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的效果。因此,只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才能全面提高石化企业整体的安全监督水平。
首先,要努力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要注重用安全文化的功能、安全文化的手段和力量,用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去引导和激励员工主动用科学的思维文化方法去提高操作技能,完善作业程序。通过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其次,通过制度建设提高员工制度文化素质。安全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员工的安全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员工在不知不觉中改善自身的不良行为,从而更加符合工作岗位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的要求。
最后,通过自上而下的灌输形式,提高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由于文化素质以及个人工作经验的不同,石化企业的基层员工大多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为了提高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灌输,帮助其逐步提高安全意识。
3.3 加强事故管理
事故管理是对事故进行调查、登记、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制定和实施防范措施,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具体到石化企业,事故可以分为工艺事故、设备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伤亡事故等。
当事故发生后,石化企业应根据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积极抢救,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同时,对现场进行保护,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将调查结果以报告形式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此外,应登记事故调查结果,绘制事故发生动态表,进行事故统计。
总之,安全监督是石化企业的重要环节,安全监督的执行情况不仅关系着生产设备、员工生命,而且关系着企业能否正常运转和生产。因此,石化企业应从采取制度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同时完善事故管理体系,以尽可能的减少事故发生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郭峰.浅析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模式[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 45-46.
[2]刘炳新,马向民.浅谈是由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J].中国科技信息, 2010(01):162-163.
[3]刘凤智.浅析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及其防范策略[J].中国化工贸易, 2012(04):151-152.
[4]徐万喜.浅析石油化工设备管理[J].管理学家,2014(13):167-172.
[5]颜海宙.浅析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模式的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06): 83-84.
[关键词]安全监督;重要性;石化企业
中图分类号:TE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087-01
1 引言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安全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确保生产和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国相关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安全监督和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确保生命财产的安全性。
近年来,我国石化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工艺愈加复杂,且生产过程中充满易燃、易爆、高温、腐蚀、易中毒等危险因素,导致石化企业安全管理难度不断增强,安全事故频发。而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在安全监督方面的疏漏,因此,在新形势下完善石化企业安全监督和管理,对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安全监督对石化企业的重要性
2.1 原材料和产品性质方面
石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大多数原材料、辅料以及半成品和成品都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而这些物质一旦泄露,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不仅导致人员伤亡,而且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是石化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动力能源方面
石化企业生产中使用的动力能源包括:电源、热源、火源等,而这些能源常常是被交织进行实用的。由于管理不当、操作不当、设备缺陷等因素,常常使其直接变成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的根源。因此,对于动力能源的监督和管理,是石化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2.3 生产方式方面
由于石化企业的生产装置通常为大型装置,且自动化程度较高,因此,一旦某一环节或部位发生故障,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整个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生产装置的大型化使得单套装置的处理能力不断增强,例如:乙烯装置能力达到100万t/a以上,催化裂化壮丽能力达到800万t/a,而常减压装置能力达到1000万t/a等。
2.4 设备装置方面
由于生产设备价格高昂,且厂区内管道纵横贯通,一旦发生事故,不仅扑救难度大,而且会为石化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油罐资料对近年来石化企业重大事故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单套装置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由于企业生产的特殊性,石化企业加强安全监督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 石化企业加强安全监督的措施建议
3.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石化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安监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建立符合自身安全管理需求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具体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安全生产责任制
石化企业应将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企业安全监督的一项基本制度,将具体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以及操作人员身上。例如:企业内各部门,包括:安全技术部门、生产技术部门、保卫、消防部门等,在分管的业务范围内,承担全部的安全责任。作为企业安全监督的最重要环节,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熟悉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具有发现事故隐患,分析并采取恰当防护措施的能力。
(2)安全教育制度
石化企业的安全教育制度应由入厂教育、日常教育、以及特殊教育构成。入厂教育是针对新入厂员工进行的,包括厂级教育、车间级教育和班组级教育三个级别。厂级教育主要学习一般安全知识、厂纪厂规、安全注意事项等;车间级教育主要学习具体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性能、安全技术规章制度等;班组级教育学习岗位生产任务、主要设备结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岗位安全技术规程、安全装置和工具、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等。
日常教育是通过开展定期的安全教育活动,采用宣传画、多媒体、报刊杂志等形式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
特殊教育是指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相关要求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并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并取得特种作业证后,才能够上岗进行作业。
(3)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现和查明安全隐患并督促进行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各个生产岗位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必须要有明确的要求、内容和计划,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检查表,将检查情况和整改情况进行记录,并上报相关部门。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督促并监督整改措施的实施,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3.2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是石化企业安全监督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的效果。因此,只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才能全面提高石化企业整体的安全监督水平。
首先,要努力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要注重用安全文化的功能、安全文化的手段和力量,用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去引导和激励员工主动用科学的思维文化方法去提高操作技能,完善作业程序。通过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其次,通过制度建设提高员工制度文化素质。安全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员工的安全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员工在不知不觉中改善自身的不良行为,从而更加符合工作岗位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的要求。
最后,通过自上而下的灌输形式,提高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由于文化素质以及个人工作经验的不同,石化企业的基层员工大多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为了提高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灌输,帮助其逐步提高安全意识。
3.3 加强事故管理
事故管理是对事故进行调查、登记、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制定和实施防范措施,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具体到石化企业,事故可以分为工艺事故、设备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伤亡事故等。
当事故发生后,石化企业应根据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积极抢救,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同时,对现场进行保护,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将调查结果以报告形式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此外,应登记事故调查结果,绘制事故发生动态表,进行事故统计。
总之,安全监督是石化企业的重要环节,安全监督的执行情况不仅关系着生产设备、员工生命,而且关系着企业能否正常运转和生产。因此,石化企业应从采取制度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同时完善事故管理体系,以尽可能的减少事故发生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郭峰.浅析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模式[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 45-46.
[2]刘炳新,马向民.浅谈是由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J].中国科技信息, 2010(01):162-163.
[3]刘凤智.浅析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及其防范策略[J].中国化工贸易, 2012(04):151-152.
[4]徐万喜.浅析石油化工设备管理[J].管理学家,2014(13):167-172.
[5]颜海宙.浅析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模式的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06): 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