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作者从“学生解放”的角度,并结合自己参与三年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教学实践及其效果,认为要解放“被压迫者”的学习力,创新教育改革,借鉴西方先进教育理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教学 互动课堂 “四新”历史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80
一、他山之石:“被压迫者”学习力之解放
改革,永远在找路的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一直困扰着笔者,特别在广西名师工程一期培训结束后,笔者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格格不入。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认为:解放,不是一种恩赐,也不是一种自我实现,而是一个互动过程。由此推知,要真正实施课程改革,使教育真正能够提高国民素质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必须把教育场域中涉及的要素解放出来,尤其是把教师和学生从传统观念和行动束缚下的教育场域、教育体制、教育氛围中解放出来,首先是解放教师。
教育是一个以世界为中介,人作为不完善的存在,意识到自身的不完善,并试图变得更完善的过程。教育互动的驱动力,发动机是教师,所以教师的解放与否关系到教育目标和愿景能否实现。教师要从价值观的高度认识自我,并把学生当做可塑造的人来看待,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从关注学生的成绩转移到关注学生的素质发展,让其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将培养学生人性完美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题,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育场域。
同时,教育的和谐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字——“爱”,这个“爱”包含爱自己,爱学生。只有爱自己,才勇于解放自己,也只有解放自己,才能解放学生,解放学生实际是用教师的爱温润学生的身心。最后,灌输式教育是师生之间矛盾的根源之一。交流互动才能让学习更具真义,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验证教师启思的真实性。教师不能替学生思考,也不应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真正的思考,即对现实的思考,通过交流互动会更有成效。
而作为教师,要真正解放学生,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质和人格呢?读了《被压迫者教育学》这本书,笔者深深认识到,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内涵发展,让“爱”、“创新”和“担当”的元素在学生的血液中流淌。
第一,培养人文主义意识。自由是人性完善的条件之一,人文主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作出了伟大贡献,它主张要发展“人”,尊重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发展。学生只有具有自由意识,才能有创新学习、交流思想的原动力,有了这一原动力的学生才能在成长的路上持续健康地放飞理想,追梦前行。
第二,培养合作探究精神。该书提倡的对话式教学,需要的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探究。该书认为,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努力,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追求双方的人性发展。教师的努力应当对人及人的创造力深信不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
教师不仅要主动扮演学生的合作伙伴,而且要努力引导学生成为其他同学的合作伙伴,要引导学生从教育过程中的单向知识受体、旁观者、听众等角色转变为教育场域的主人,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创造教育的“发展史”。
第三,培养反思、批判和“爱”的意识。缺乏对世界、对人的挚爱,交流就不能存在,创造与再创造的行为,若不倾注爱是不可能实现的。爱同时是交流的基础与对话本身。对人的信任是对话的先决条件,能够把对话建立在爱、谦逊和信任基础上,交流就变成一种水平。同时,学生如果没有反思批判意识,就没有追求新目标、创造新业绩的内在动力,他们迟早要回到原点,甘于平淡,只追求眼前功利,不拥有远大的抱负。所以,要真正解放学生,保持持久的活力,必须培养学生的反思批判意识。
二、课改在于创新:百花齐放春满园
广西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自2012年秋季实施以来,通过几个学期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新课改的艰难,也深刻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同时也总结了一些新课改的经验。百色市属于老少边山地区,新课改本来就已经落在后头,加上各种资源配备不齐,新课改存在许多问题与困难。要想紧跟时代脉搏,作为推行新课改主体的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一)历史教育的现状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国的历史基础教育现状是:学校教育仍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学生死记硬背,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要求;教育观念相对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课程选取过分强调学生学业成绩;教学方法上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缺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多元化,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忽视了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育人,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严重的压制,教育局面死气沉沉。
(二)西方国家的教育理论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借鉴
1.西方盛行的三种主要教育理论
在西方,教育改革也全面铺开并已取得了一些成就,改变学习方式的讨论在广泛而形式多样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多种成型的理论。其主要包括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罗拉诺提出的整合学习理论,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豪尔·葛德纳提出的多种智慧理论,以及在葛德纳理论的基础上,由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纳德·萨洛维和罗伯·史登柏格等人发展起来的情商理论。乔治·罗拉诺认为,那些能将他们的感觉、情绪、智慧投入学习过程中的人能得到最好的成果。因此整合教学法强调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要求教师注意发现学生的特长和学习障碍,以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此发展出快乐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他相信每个人的学习速度通过恰当的方式可以比目前认为的正常速度提高2~5倍,关键在于重塑学习环境,将学生从被动的听讲者转为巧妙而艺术地参加课堂活动者。豪尔·葛德纳提出的多种智慧理论认为人的智慧可以分为七大类:语文的智慧、数理逻辑的智慧、感觉空间的智慧、动作灵敏的智慧、音乐的智慧、人际交往的智慧、认识自我的智慧。传统的智力测验和知识性的考试无法体现出孩子多方面的智能。而情商理论认为人们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才是人生成功的关键。这些教育理论的出台,进一步否定了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模式。 2.个体学习类型有很大差异
在长期的教育研究过程中,理论工作者认识到: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类型。有些学生属于视觉学习者,喜欢看照片或图表;有些人则是触觉学习者;有些人是偏重文字印刷的,通过读书就会轻而易举地学会东西;有些人则是群体相互影响学习者,在与其他人相互影响时会学得最好。
研究表明,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一般会掌握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15%,而亲身经历其掌握率会高达80%。如果孩子们跳舞、品尝、触摸、听闻、观看和感觉信息,他们几乎能学一切东西。然而现代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习类型的差异性,把每个人都以同一种方式来对待。在传统的教学和考试中,难以发现众多学生的多元智慧和能力。
(三)新课改下课程理念、教学目标的变化对学习方式的变化提出了新要求
广西高中新课标实施始于2012年,其出发点正是看到了中国教育模式的弊端并借鉴了西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成果而做出的积极回应。教育要改革,课程要先行。这次课改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教育反思的体现。
1.新课程的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教学目标的变化
与以往课程改革不同的是,这次课改在教学目标上提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三维目标。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强调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首次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提出,充分显示了这次课改以人为本、以学习过程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要求历史教学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科学精神。
3.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变化
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的变化归根结底还要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来实现。所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新课改在学习方式上要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识记的现状,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讨、体验等活动凸显出来,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兼顾学生学习类型的差异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认识,笔者在新的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解放”为主题,大胆改革,主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如下。
第一,确定高中历史行动对话教学的模式为“四新历史教学法”,即创设新情境,引用新材料,诱导学生自主解决新问题,构建新思想新思维。
第二,依靠集体力量,同年级内几位教师分工协作,共享课改实践的创新成果。
第三,解决操作规程的问题,为了避免出现“走新路穿旧鞋”的怪圈,提高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我们制定了“四新历史教学”的一般流程为“2515”模式,即课内20分钟自主合作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5分钟提出问题困惑,15分钟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并总结知识规律。
第四,研究并编写与“四新历史教学法”相适应的学案。学案是否有利于有效解决问题,是否顺应时代脉搏和新课程改革理念,是否适应学情是此时值得认真考究并着力解决的。为此,笔者克服传统学案存在的“狭隘性、单一性”的毛病,遵循“新情境,解放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新理念,确定以下模式:
篇目主题解决问题操作方式
一基础梳理掌握基础知识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教师引导
二活学活用探究问题,突破重难点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合作解答,教师引导;教师预先设计,学生自主合作讨论,教师引导
三疑难问题易混淆易错问题师生提出问题
四思维导图总结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师生共同提出、设计和解决
五古今中外知识链接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的历史观师生共同提出和解决
六史观运用开拓新的历史视野教师预先设计,师生共同提出和解决
七史料链接创设新历史情境,解决新问题,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教师预先设计,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教师引导
八练习巩固巩固知识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教师引导
第五,总结修正。对完善并实施新的教学模式,笔者一共召开四次总结反思会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五次修正,这期间还面向全年级学生进行了教学问卷调查。学生反馈的意见亦是教学模式修正的重要参考。
这一改革的意义在于创新,创新的意义在于有生命力,笔者的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在于课堂模式的创新,在教学手段多元化中解放了学生,发展了学生。
三、成果应用和推广:“大珠小珠落玉盘”
“四新历史教学法”实施3年来,与其说是历史教学改革的3个春夏秋冬,不如说是百花齐放的春天,笔者从中收获了课改实践的累累硕果。
2012年秋,“四新历史教学法”起步;1个月后,推广至高一历史备课组;当年10月举行的百色市高中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优质课比赛中,笔者指导的廖红标老师执教《一国两制》一课获得一等奖,并在同年12月份举行的广西高中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优质课比赛中斩获第1名;从2013年起,陆续推广至全校3个年级的历史备课组,收效显著。在全市统考、全区学业水平考试和全国高考中屡获佳绩。
2013年12月在广西新课改后高中历史的第一次学业水平考试中,廖老师所教的6个班368名学生中有325名学生获得优秀等级A级,其余为B级,A级率高达88%,合格率100%,所在年级有971名学生取得A级,A级率高达72%,创造了百色市省级水平考试成绩的历史新纪录。
笔者所教的班级历史科成绩在近3年5次全市期末统一考试中,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均遥遥领先于全市同类班级,几乎囊括全市的前10名。
“四新历史教学法”在全市和全广西影响逐渐扩大。2012年举行的百色市高中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优质课比赛中,笔者被聘为评委,并在总结会作总结发言,反响热烈。同年笔者被聘为百色市文科综合组组长,主持整个百色市的文科综合教学改革工作。在2014年12月举办的百色市高考研讨会上,笔者亲自给全市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四新”历史示范课,得到与会人员的广泛赞誉。2012年,笔者被评为广西优秀历史教研员,笔者的教学改革得到了广西历史同行的认可。2014年,作为广西名师培养工程的学员,笔者代表本组在上海上了一节“四新”历史教学示范课,得到与会历史教师的好评。
[ 参 考 文 献 ]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教学 互动课堂 “四新”历史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80
一、他山之石:“被压迫者”学习力之解放
改革,永远在找路的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一直困扰着笔者,特别在广西名师工程一期培训结束后,笔者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格格不入。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认为:解放,不是一种恩赐,也不是一种自我实现,而是一个互动过程。由此推知,要真正实施课程改革,使教育真正能够提高国民素质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必须把教育场域中涉及的要素解放出来,尤其是把教师和学生从传统观念和行动束缚下的教育场域、教育体制、教育氛围中解放出来,首先是解放教师。
教育是一个以世界为中介,人作为不完善的存在,意识到自身的不完善,并试图变得更完善的过程。教育互动的驱动力,发动机是教师,所以教师的解放与否关系到教育目标和愿景能否实现。教师要从价值观的高度认识自我,并把学生当做可塑造的人来看待,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从关注学生的成绩转移到关注学生的素质发展,让其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将培养学生人性完美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题,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育场域。
同时,教育的和谐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字——“爱”,这个“爱”包含爱自己,爱学生。只有爱自己,才勇于解放自己,也只有解放自己,才能解放学生,解放学生实际是用教师的爱温润学生的身心。最后,灌输式教育是师生之间矛盾的根源之一。交流互动才能让学习更具真义,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验证教师启思的真实性。教师不能替学生思考,也不应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真正的思考,即对现实的思考,通过交流互动会更有成效。
而作为教师,要真正解放学生,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质和人格呢?读了《被压迫者教育学》这本书,笔者深深认识到,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内涵发展,让“爱”、“创新”和“担当”的元素在学生的血液中流淌。
第一,培养人文主义意识。自由是人性完善的条件之一,人文主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作出了伟大贡献,它主张要发展“人”,尊重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发展。学生只有具有自由意识,才能有创新学习、交流思想的原动力,有了这一原动力的学生才能在成长的路上持续健康地放飞理想,追梦前行。
第二,培养合作探究精神。该书提倡的对话式教学,需要的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探究。该书认为,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努力,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追求双方的人性发展。教师的努力应当对人及人的创造力深信不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
教师不仅要主动扮演学生的合作伙伴,而且要努力引导学生成为其他同学的合作伙伴,要引导学生从教育过程中的单向知识受体、旁观者、听众等角色转变为教育场域的主人,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创造教育的“发展史”。
第三,培养反思、批判和“爱”的意识。缺乏对世界、对人的挚爱,交流就不能存在,创造与再创造的行为,若不倾注爱是不可能实现的。爱同时是交流的基础与对话本身。对人的信任是对话的先决条件,能够把对话建立在爱、谦逊和信任基础上,交流就变成一种水平。同时,学生如果没有反思批判意识,就没有追求新目标、创造新业绩的内在动力,他们迟早要回到原点,甘于平淡,只追求眼前功利,不拥有远大的抱负。所以,要真正解放学生,保持持久的活力,必须培养学生的反思批判意识。
二、课改在于创新:百花齐放春满园
广西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自2012年秋季实施以来,通过几个学期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新课改的艰难,也深刻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同时也总结了一些新课改的经验。百色市属于老少边山地区,新课改本来就已经落在后头,加上各种资源配备不齐,新课改存在许多问题与困难。要想紧跟时代脉搏,作为推行新课改主体的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一)历史教育的现状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国的历史基础教育现状是:学校教育仍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学生死记硬背,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要求;教育观念相对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课程选取过分强调学生学业成绩;教学方法上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缺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多元化,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忽视了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育人,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严重的压制,教育局面死气沉沉。
(二)西方国家的教育理论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借鉴
1.西方盛行的三种主要教育理论
在西方,教育改革也全面铺开并已取得了一些成就,改变学习方式的讨论在广泛而形式多样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多种成型的理论。其主要包括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罗拉诺提出的整合学习理论,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豪尔·葛德纳提出的多种智慧理论,以及在葛德纳理论的基础上,由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纳德·萨洛维和罗伯·史登柏格等人发展起来的情商理论。乔治·罗拉诺认为,那些能将他们的感觉、情绪、智慧投入学习过程中的人能得到最好的成果。因此整合教学法强调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要求教师注意发现学生的特长和学习障碍,以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此发展出快乐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他相信每个人的学习速度通过恰当的方式可以比目前认为的正常速度提高2~5倍,关键在于重塑学习环境,将学生从被动的听讲者转为巧妙而艺术地参加课堂活动者。豪尔·葛德纳提出的多种智慧理论认为人的智慧可以分为七大类:语文的智慧、数理逻辑的智慧、感觉空间的智慧、动作灵敏的智慧、音乐的智慧、人际交往的智慧、认识自我的智慧。传统的智力测验和知识性的考试无法体现出孩子多方面的智能。而情商理论认为人们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才是人生成功的关键。这些教育理论的出台,进一步否定了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模式。 2.个体学习类型有很大差异
在长期的教育研究过程中,理论工作者认识到: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类型。有些学生属于视觉学习者,喜欢看照片或图表;有些人则是触觉学习者;有些人是偏重文字印刷的,通过读书就会轻而易举地学会东西;有些人则是群体相互影响学习者,在与其他人相互影响时会学得最好。
研究表明,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一般会掌握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15%,而亲身经历其掌握率会高达80%。如果孩子们跳舞、品尝、触摸、听闻、观看和感觉信息,他们几乎能学一切东西。然而现代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习类型的差异性,把每个人都以同一种方式来对待。在传统的教学和考试中,难以发现众多学生的多元智慧和能力。
(三)新课改下课程理念、教学目标的变化对学习方式的变化提出了新要求
广西高中新课标实施始于2012年,其出发点正是看到了中国教育模式的弊端并借鉴了西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成果而做出的积极回应。教育要改革,课程要先行。这次课改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教育反思的体现。
1.新课程的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教学目标的变化
与以往课程改革不同的是,这次课改在教学目标上提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三维目标。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强调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首次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提出,充分显示了这次课改以人为本、以学习过程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要求历史教学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科学精神。
3.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变化
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的变化归根结底还要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来实现。所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新课改在学习方式上要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识记的现状,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讨、体验等活动凸显出来,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兼顾学生学习类型的差异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认识,笔者在新的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解放”为主题,大胆改革,主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如下。
第一,确定高中历史行动对话教学的模式为“四新历史教学法”,即创设新情境,引用新材料,诱导学生自主解决新问题,构建新思想新思维。
第二,依靠集体力量,同年级内几位教师分工协作,共享课改实践的创新成果。
第三,解决操作规程的问题,为了避免出现“走新路穿旧鞋”的怪圈,提高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我们制定了“四新历史教学”的一般流程为“2515”模式,即课内20分钟自主合作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5分钟提出问题困惑,15分钟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并总结知识规律。
第四,研究并编写与“四新历史教学法”相适应的学案。学案是否有利于有效解决问题,是否顺应时代脉搏和新课程改革理念,是否适应学情是此时值得认真考究并着力解决的。为此,笔者克服传统学案存在的“狭隘性、单一性”的毛病,遵循“新情境,解放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新理念,确定以下模式:
篇目主题解决问题操作方式
一基础梳理掌握基础知识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教师引导
二活学活用探究问题,突破重难点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合作解答,教师引导;教师预先设计,学生自主合作讨论,教师引导
三疑难问题易混淆易错问题师生提出问题
四思维导图总结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师生共同提出、设计和解决
五古今中外知识链接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的历史观师生共同提出和解决
六史观运用开拓新的历史视野教师预先设计,师生共同提出和解决
七史料链接创设新历史情境,解决新问题,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教师预先设计,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教师引导
八练习巩固巩固知识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教师引导
第五,总结修正。对完善并实施新的教学模式,笔者一共召开四次总结反思会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五次修正,这期间还面向全年级学生进行了教学问卷调查。学生反馈的意见亦是教学模式修正的重要参考。
这一改革的意义在于创新,创新的意义在于有生命力,笔者的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在于课堂模式的创新,在教学手段多元化中解放了学生,发展了学生。
三、成果应用和推广:“大珠小珠落玉盘”
“四新历史教学法”实施3年来,与其说是历史教学改革的3个春夏秋冬,不如说是百花齐放的春天,笔者从中收获了课改实践的累累硕果。
2012年秋,“四新历史教学法”起步;1个月后,推广至高一历史备课组;当年10月举行的百色市高中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优质课比赛中,笔者指导的廖红标老师执教《一国两制》一课获得一等奖,并在同年12月份举行的广西高中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优质课比赛中斩获第1名;从2013年起,陆续推广至全校3个年级的历史备课组,收效显著。在全市统考、全区学业水平考试和全国高考中屡获佳绩。
2013年12月在广西新课改后高中历史的第一次学业水平考试中,廖老师所教的6个班368名学生中有325名学生获得优秀等级A级,其余为B级,A级率高达88%,合格率100%,所在年级有971名学生取得A级,A级率高达72%,创造了百色市省级水平考试成绩的历史新纪录。
笔者所教的班级历史科成绩在近3年5次全市期末统一考试中,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均遥遥领先于全市同类班级,几乎囊括全市的前10名。
“四新历史教学法”在全市和全广西影响逐渐扩大。2012年举行的百色市高中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优质课比赛中,笔者被聘为评委,并在总结会作总结发言,反响热烈。同年笔者被聘为百色市文科综合组组长,主持整个百色市的文科综合教学改革工作。在2014年12月举办的百色市高考研讨会上,笔者亲自给全市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四新”历史示范课,得到与会人员的广泛赞誉。2012年,笔者被评为广西优秀历史教研员,笔者的教学改革得到了广西历史同行的认可。2014年,作为广西名师培养工程的学员,笔者代表本组在上海上了一节“四新”历史教学示范课,得到与会历史教师的好评。
[ 参 考 文 献 ]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