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在纽约开一间公寓画廊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2430lusof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雨在否画廊窗前,墙上为杜蒙《退火》系列作品

  2013年12月何雨和纽约大学的同学杨嘉茜开了一个共同账户,各存入六百美金,创立了否画廊,一间位于纽约布鲁克林的公寓画廊和创意实验室。
  没有漂亮的空间,没有充足的积蓄,也没有成熟的藏家资源,两人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想要做一个小小的公寓画廊,它有别于切尔西大画廊里冷冰冰的白盒子空间,让人们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欣赏艺术。与其说是画廊,它更像是一个充满艺术的家。
  否画廊藏身在一栋始建于1910年代的褐石建筑。这个街区位于布鲁克林绿荫葱茏的中心地带,为非洲裔美国人聚居地,拥有近600栋保存完整的19世纪晚期与20世纪初砖房建筑,带有别致凸窗与敞亮门廊的角楼或排屋齐整并列,流露出十九世纪晚期的老时光街景。
  还在大学读书期间何雨和杨嘉茜策划了一系列的沙龙、演出活动,叫未命题对话,每个月请一位亚洲背景的艺术家、策展人、舞蹈家、艺术家来介绍他们的项目。在纽约的华人艺术家因为种种原因缺乏展览机会和应得的认可。他们不在中国的主流艺术圈中,而西方画廊主又很难欣赏他们作品中深厚的亚洲文化沉淀。但与纷扰浮躁江湖气息浓厚的中国艺术圈相比,纽约也给予他们更多机会沉淀自己,在艺术中深耕。“想要获得一席之地,必须要自己发声。”
  画廊虽小,五脏俱全,从一开始何雨和嘉茜就决定,这个平易近人的艺术空间,将运行高质量的展览和活动,使得艺术作品能够以最好的方式呈现。展览规划、活动策划、视觉设计、公共关系、学术档案,藏家关系、艺术家支持,各方面都要向画廊界的最高标准看齐。


何雨在画廊创始人、策展人、撰稿人的身份之外,还是一位古董礼帽手作人,她的品牌“回声古董帽”LOGO出自张晓刚的设计

  何雨,川妹子,在走上艺术的道路之前可以说她已经成长为众多中国家庭所希冀的标准成功孩子。考上北大,并且因为分数很高去了商学院,以投行、咨询公司为奋斗目标。追随着世俗公认的价值观,保研、出国。然而在荷兰当交换生的半年中,她意识到人生活法的多种可能性。回国后决定追随直觉,试试艺术这条道路。
  经人介绍她开始在佩斯北京实习了一年。佩斯是全球顶级的当代艺术画廊,北京的当代艺术圈有一条默认的最高标准那就是:作品进入佩斯北京,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殿堂。她从最基础的画廊助理开始,慢慢负责艺术家的国际展览项目。因感到自己艺术专业背景的欠缺,于是决定去纽约学习艺术管理。她说纽约是一个自然的选择,那里有重要的文化机构,丰富的艺术资源,最好的艺术项目,而且佩斯画廊的总部也在那。同时收到了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通知,她选择了纽约大学。毕业之后,顺利进入佩斯画廊的纽约总部在其学术和档案部门工作。
  按照这种关于“成功”的讲述模式,她已经成立了,是站在山顶的人。然而采访时她会说:都已经落后了,就不必着急了。是纽约让人渺小进而谦卑吗?纽约,世界艺术界的首都。未去过的人们对它充满想象,而身处其中的人常强调它的多元同时平静。何雨曾写道:“在这个成千上万人居住的大城市里,个体淹没其中,成为微不足道的存在,而正是如此,却重获真正的自由,既在云端,又在地上。”她静静地做着艺术的学问,持续着写作的习惯,也静静地做着帽子。是的,她是手工礼帽制作者,每一顶礼帽都独一无二,无论是用料、设计、名字还是故事,如同一个真实的个体。到今天她已经做了200多顶礼帽,顾客来自世界各地,不少藏家、艺术家也开始收藏她的帽子。以她的英文名Echo (回声) 命名的名牌“回声古董帽/Chapeau Echo” 得到了张晓刚亲自设计的logo。她缓慢,却做成了很多事。


2013年否画廊首展《常羽辰:蛇与其他》开幕,常羽辰声音表演通过呼吸让电子传感器发声,她的背后,是长达7米的铜版作品——《蛇的风琴书》

  否画廊的开幕首展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版画的年轻艺术家常羽辰的个展。预算不高的否画廊,从布展、策展到设计画册、出版画册都要亲力亲为。开幕那天,纽约下起暴风雪,但仍然有300多人出席开幕。常羽辰在开幕时举行了一个特别的声音表演,通过呼吸让电子传感器发声,她的背后,是长达7米的铜版作品——《蛇的风琴书》。
  两个月后,否画廊与曼哈顿联合广场附近的天理文化中心合办了林延的个展《空- 气》,在开幕上,否画廊卖出了它的第一张作品《我的池塘》,层层叠叠的墨染的宣纸构成了池塘,其中一条用面食的模子拓印出来的活蹦乱跳的鱼。年轻藏家刘雯超以龙美术馆的名义收藏了这件作品。否画廊销售的第一件作品,这样进入了中国最大的私人美术馆收藏。
  否画廊秉持运作一个“灵活、小巧、多元的可替代空间”的理念,三年以来,在纽约和北京策划了十个展览,并组织了各式各样的有意思的活动,吸引到很多对艺术并不了解,但很有兴趣的观众。
  2016年11月10日,何雨获得2016 Yishu中国当代艺评和策展奖。她是由哈佛大学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专席教授汪悦进(Eugene Y. Wang )提名。提名词这样写道:
  “何雨因与杨嘉茜一起创办的否画廊而知名。这是一间与众不同的画廊。它创立了展示艺术作品的一个另类空间,获得‘草根’艺术社群、年轻艺术爱好者以及那些较少商业动机和投资心态的收藏家的共鸣和支持……和传统的白色方块的画廊不同,它在家居环境中举办高水平的艺术展览。开办以来,否画廊冲劲十足,很快吸引了一批忠实观众。它的成功也得力于策展人对青年一代期望和关心的事物的敏感……否画廊是新一代华人艺术家的重要平台之一。可能何雨自己也没有预见到,否画廊已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活跃的另类展览空间模式、一个充满社区积极性和青春热情的创造实验室、一个萌发在主流画廊文化之外的新生态。”   何雨介绍现在否画廊有六位人员在管理画廊的日常运营。他们各有其它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大家都利用灵活的时间经营画廊。否画廊的工作更像是一件好玩的事,大家一起出主意,办活动,各尽所能让这个公寓画廊焕发光彩。周六是画廊的固定开放日,也是他们线下相聚的日子,与不约而至的人分享艺术与美食。
  她说:“画廊一点点成长,我们也一点点成长,从懵懂无知的门外汉,到写稿、设计、摄影、建网站、布展、下厨、烘焙,十项全能的多面手。”
  否画廊的藏家体系也一点点累积起来,她们代理的作品价位相对较低,吸引的藏家也是年轻化,真心喜爱艺术,没有投机心态的人。


2014年,否画廊与曼哈顿联合广场附近的天理文化中心合办了林延的个展《空- 气》

  Q=《北京青年》周刊A=何雨
  Q:什么样的契机使你在纽约开办了否画廊?
  A:我在纽约大学学习艺术管理硕士期间和好友杨嘉茜一起开始做未命题对话,每期邀请一个亚洲背景的视觉艺术家、独立制片人、纪录片导演、策展人、作家、音乐人等与观众进行对话,介绍自己的艺术创作。活动形式多样,可以有艺术家演讲、纪录片展映、音乐演出、舞蹈表演等,聚会地点也很灵活多变,包括茶馆、社区活动中心、大学教室、艺术家工作室等等。我们希望活动氛围轻松自由,消解演讲者和听众的区分,强调双向沟通。
  当时也没有资金和场地,但是我和嘉茜决定先做一期看看,如果效果好就持续运作下去,给自己定了一年期限,做12期项目。当时Asian Culture Council residency artist李牧自告奋勇当我们的第一期嘉宾,介绍自己成为职业艺术家以后的创作,以及即将在自己的家乡仇庄进行的当代艺术实验,而布鲁克林的 “冉茶社” 愿意免费给我们提供活动场地,于是开始慢慢做起来,一年下来我们做了十二期活动,形式各式各样,包括讲座、音乐演出、实验舞蹈、爵士乐等等。
  一年以后我们都毕业了,我开始在佩斯纽约全职工作,杨嘉茜开始学烹饪,但我们还是想把之前的项目继续下去。我和嘉茜希望能有个比较固定的空间,可以持续策划未命题对话,也可以为我们欣赏的艺术家策划展览。居住的公寓是一个理想的起点,因为成本低,气氛好,平易近人,也是一个不怕犯错的实验吧。在纽约,亚洲艺术相对来说还是处于比较边缘的位置,华人艺术家极少有展览机会和曝光度。想要获得一席之地,必须要自己发声。于是我们决定开始在嘉茜的公寓策划展览。因为我们都有艺术行业的从业经验,否画廊从创立之初就是按照优秀画廊的运营标准来要求的,无论是艺术家的选择,策展项目的规划,布展执行,媒体联络,学术档案,作品销售,都是参照了我们理想中的标准。但我们又希望否画廊不是一个简单的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主流商业画廊,我们希望它有独立气质,类似于一个可替代空间,因此我们将它定位为:一个位于纽约的公寓画廊和创意实验室。


何雨与否画廊的“常住民”乌冬

  Q:是怎样的理念让“否画廊”与以往的画廊或艺术机构区分开来,因此命名为“否”?
  A:我自己现在在佩斯画廊的纽约总部工作,在艺术行业从业六年,也逐渐熟悉了其中“规则”。老实说和我当时进入这个行业的想象完全不同。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十分体制化,逐渐适应了商业和政治集权的规则。尤其是如今几近疯狂的艺术市场,成为资本游戏的缩影。
  大概是来源于对这种现实的抵抗吧,我们开始想要做一个小小的公寓,它有别于切尔西大画廊里冷冰冰的白盒子空间,让人们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欣赏艺术。与其说是画廊,它更像是一个充满艺术的家。它定期举办展览,也会被讲座,沙龙,表演,讨论会激活。生活和艺术的界限并非那么清晰,墙上的画是艺术,窗台上的陶瓷花瓶是艺术,开幕酒会根据展览主题创作的特制甜点也是艺术。
  “否” 是甲骨文里的古词,有 “否定”“ 拒绝”的意思,也有 “不幸” 的意思,易经里有否卦,蕴含着 “祸福相依”的古老智慧。而美国人会把我们的名字读成 “Fu福” ,正好和“Pi否 ”是反着来的,有一种反讽的意味。法语也有这个词,意思是 “疯狂的” ,“喝醉的 ”。我们希望能够抵抗目前商业画廊单一的运营模式,为一种新型有机的艺术生态做贡献,因此否的各种涵义都跟我们的理念相契合,所以决定就叫否画廊,英文名叫Fou Gallery。
  Q:你所接触和观察到的纽约年轻华人艺术家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A:在纽约,华人艺术家还是在比较边缘的地位,但是相比国内“中心”的浮躁气氛,也要安静很多。大部分年轻艺术家都需要另外有其他的职业来维持生计,业余时间坚持艺术创作。在纽约,每个人有几个维持生计的职业/身份并不鲜见。比如常羽辰最近在独立出版书店Printed Matter做库存整理,也开始做手工包,创立了自己的品牌Use Value。
  刘唱毕业后在纽约大学交互通信专业做Research Fellow,在艺术家身份之余也和老公苗晶一起创立了多媒体工作室 Hibanana Studio 。 朱喆给New York等商业杂志和品牌拍片。刘张铂泷会做一些影像剪辑工作,也在纽约的Cloud Gallery画框店工作。我觉得这是一种蛮好的状态,有了多元化的生活经历,创作的作品才会有层次,有深度。
  每次展览,我们都需要亲力亲为,刷墙、装订这些事情在国内可能很容易找到人来做,但是在纽约成本太高,我们都是自己动手,但也非常开心。每次展览都是一个共同协作的过程,连开幕酒会的食品都是自己做的,真正把这个画廊变成一个大家共同支持和维护的温暖的社区。



  Q:相比国内创作的艺术家,身处海外的艺术家创作更多在个人的视角,但国内的创作似乎能和社会政治呼应得更紧,你怎么看待当代艺术是对当下社会的回应这个说法。
  A:身在海外,受到的文化影响更加多元吧。纽约是一个完全全球化的社区,这里各种族裔、肤色、文化背景的人都有,是一种非常糅杂的状态。而作品所反映的当下社会,不是一个单一社会;作品讲述的故事,不一定是中国或者美国的社会政治议题。在这种环境中创造作品,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在各种噪声之中生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声音,可能就如你所说,会更加个人一些。
  艺术家的创作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自身体验,从自己深耕,反映现实,才能创造出打动他人的作品。自身体验受到个人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方方面面的影响。一个好的艺术家,在这些影响中生长出自己的语言,无论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映,还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更大的世界问题的关注,亦或者对宇宙和哲学问题的关注。当代艺术史对当下社会的回应,更是对当下状态中的自身问题的回应。
其他文献
“有时候,某个东西看起来很美只因为它跟周遭其他东西有些不同之处。如果窗台上所有的花都是白色的,一朵红色的牵牛花会显得很美,反之亦然。”  ——安迪·沃霍  关键词:层次包围烟熏、笔触眉、红唇、波点波点波点、脏乱差的妆面  被一张脸上全是黑白波点的造型照片吸睛,想来想去似曾相识,那不是安迪·沃霍在上个世纪60年代拍摄的影片,波点鱼贯涌现出来,人(主要是名人)在波点中演戏——表演自己的表情。  这仅仅
期刊
追随宇宙级时尚达人GD的妆发潮流!不染个草木色头发过节,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Bigbang的迷妹和迷弟?  这个年末,没有什么比Bigbang携新作品回归歌谣界更令人兴奋的事情了。随着一波波的预告照释出,我们看到这五个人都有了全新的造型:大成和胜利的变化不大,但也都修剪了发型,挑染了发色;太阳的黑人辫黑黄相间,极富个性;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两位门面担当,Top染回了演唱会上的那一头粉色头发,酷炫中多了一
期刊
作为2016年英国时尚大奖官方赞助合作伙伴,施华洛世奇日前于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隆重庆祝这场全球时尚盛事。  步入会场内,首先映入来宾眼帘的是Fredrikson Stallard创作的装置艺术作品“Prologue”,这件作品运用了8000多颗金色和黄宝石色施华洛世奇仿水晶,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楼梯上绽放璀璨的魔力。来自全球的嘉宾包括Karlie Kloss,Lady Gaga,Jared
期刊
今年,位于奥斯曼大街的法国春天百货节日橱窗演绎了一场奇幻冒险:两位从睡梦中惊醒的孩子竟发现自己身处于法国春天百货旗舰店中。  每一扇橱窗中,都摆放了精致可爱的人偶,描绘午夜奇幻之旅的美妙画面。这些人偶是与三大合作品牌共同设计并制作完成的:Jimmy Choo、大卫·雅曼和Bonpoint:ChooChoo女孩完美诠释Jimmy Choo璀璨魅惑的时尚世界;大卫·雅曼品牌创建人西碧尔与大卫·雅曼伴随
期刊
文化传承 颂扬艺术精神  庆典现场,镌满历届获奖者及评审团姓名与肖像的幕墙跃入眼帘,细数25年过往的同时,亦展示了2016年来自16个国家及地区的44位评委精心评选出的16位获奖者。 2016年的44位评委中,亦有三位来自中国,分别是王小慧女士、陆蓉之女士和黄豆豆先生,通过数月的工作,悉心评选全球每一位获奖者,令人不禁赞叹艺术家们为推广传播当代艺术文化所做的杰出贡献。  馆厅的路径被白色的柔和灯光
期刊
前几天在上海,在上海波特曼丽思卡尔顿的门外遇到了一个新年市集,好像是驻上海的领事馆组织的,一个一个的小档口,有卖苹果酒的、西班牙火腿的、装饰松树的小灯、毛毡的帽子、热狗、麦片……市集的上空用闪亮的小灯泡装饰成星空的模样,食物和美丽的装饰灼灼闪光又散发着氤氲的香气。  同样美好的回忆还有在北京的康莱德酒店,随便去喝一杯酒,忽然之间,酒店就被旋转门中间节日花环闪亮了眼睛,金色的花环花球蝴蝶结,又是一个
期刊
全民偶像、超夯阵容、炫酷魔音、爆表颜值、把秀场开进电音现场、用嘉年华引爆超级品牌力——随着首届“鸟人音乐节”在宁波热力开麦,这场由特立独行的“鸟人”一族们所掀起的时髦电音狂潮,迅速成为媒体关注、潮人刷屏的焦点,更以一场时尚指数爆棚、热血指数满分的视听盛宴嘉年华,在向太平鸟20周年生日献礼的同时,也向这个星球上每一位具有“鸟人精神”的时尚极客致敬。在领航万千鸟人尽情徜徉电音海洋的同时,把PEACEB
期刊
笔挺帅气的高定西服,精致带有民族风的晚礼,略略不修边幅的休闲西装,被中国影迷昵称为“卷福”(也叫“缺爷”)的英伦男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以及苏格兰女星蒂尔达·斯文顿、导演斯科特·德瑞克森一行人站在外滩一幢建筑顶层,吹着十月间黄浦江畔尚且令人微醺的暖风,摆起了pose——在他们身后是光怪陆离的江对岸,兀立在夜色温柔中的陆家嘴“三大神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上海中心,以及一旁更为地标性的“东
期刊
“衣服折射时尚、解读社会思潮,还承载情感,带着敏锐和觉醒去感知社会和身边的事,并把这种感知‘印染’于衣服之上。穿着它的人可以通过服装表达思想、情感、审美寄托,并籍此体验与社会的连结。”  ——毛继鸿  “每个人都是‘例外’的。”这句话别人说来或许有点鸡汤,可若出自毛继鸿先生之口,则于他知识分子情怀襟抱之际,显得底气十足——1996年,例外(EXCEPTION de MIXMIND)正式创立,创始人
期刊
“被卷入现代化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就像阿来在《尘埃落定》里的描写——大时代就像滚滚的车轮一样,从铺满鲜花的草地上滚过去。关于我们能做什么,其实我也很迷茫,很多人觉得西藏已经变了,不再是以前的样子,很多人希望它留在一种很原始的状态。但这是不公平的,当地人也有权利享受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如何平衡,这很难。我在观察也在记录,我只是提出了这些问题这些现象,但是我没有给出一个答案。”  ——万玛才旦  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