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我社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之中,希望能编写出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推进素质教育所需的新教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我国的教育发展做出贡献。我有幸作为7~9年级新课标教材《体育与健康》的编辑参与了教材策划的全过程,现将教材的策划过程,向大家做以介绍。
(一)选好主编和编写班子
要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选择高水平的主编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学校体育教育方面的专家情况,初步圈出了遴选范围,然后从中挑选出既在学科领域有威望和建树,又对新课标有深刻理解和把握,还有较强组织能力和责任心的主编。此后,我们又与主编反复磋商,确立了涵盖各方面和各层次人才、资源配置合理的编写者队伍,有体育、教育和健康方面的专家,有一线体育教师,也有体育教研人员。他们既有专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思维敏捷,勤奋敬业,是一支精干的编写队伍。
(二)前期工作必须深入、 细致、到位
编写人员确定后,我们用两个月的时间,召开了五次会议,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
(1)确定了编写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宗旨,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南,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准确把握和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
(2)确定了编写原则
确立了教材的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兴趣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3)确定了框架体系
在充分研讨、领会新课标精神与原则,分析大量国内外相关书籍、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用“健身篇、技能篇、休闲篇、地方体育篇”来组织教材框架的结构体系,形成了教材的基本架构和核心内容。
(三)注重创新,塑造特色
(1)呈现方式的创新
一本好的教材不仅需要好的架构,还要有好的呈现方式。经过反复实验,我们将其确定为主辅栏的形式,主栏为教材的主要内容,辅栏通过“练习提示”、“你知道吗”、“想一想”、“试一试”、“比一比”、“知识窗”等栏目,对主体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并通过“学习目标”、“自我测评”、“实践与思考”、“探究性学习园地”等板块建立起有机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2)编写风格的创新
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学体育教材的特点,每个项目都采用游戏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先玩后学;对理论知识的讲述,采用贴近学生的语言和学生喜爱的卡通画等形式表现;在一些栏目中设置了大量与学生健康生活和锻炼实际紧密结合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这些案例,学会运用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在绘图和设计上精益求精,对每一幅动作图、情景画、卡通图,甚至题图,都反复琢磨、精心设计,保证了内容的准确、规范、精美和时尚。
(3)结构体系的创新
以健身篇、技能篇、休闲篇、地方体育篇为特色的新框架结构,遵循了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技能特点,使技能的提高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从而为获得运动能力、养成运动习惯、培养终身体育运动素质等提供了条件。
(4)项目分类的创新
体育的多功能性,赋予了体育与健康教材在内容上的多功能性,这些内容的整合与分类,涉及到项目的分类。所以,项目分类对于本套教科书来说,也是一个创新点:把与发展体能有关的方法列入“健身篇”,把发展技能的项目列入“技能篇”;将按项目分类的方法改为按功能分类,如将属于田径的跑、跳、投纳入发展基本活动能力的方法中,充分体现出跑、跳、投的功能性;把某些运动项目分为单人与双人运动、集体运动两大类,这样分类,可以让学生从容地把握教科书的特点,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又注重培养和体现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5)三大系统的创新
本教科书的三大系统指内容系统、文字系统和作业系统。内容系统充分体现出兴趣先导、体验过程的方式,以生活中常见的游戏来导入正式的技能和身体练习方法的学习;在提供课程标准规定内容的同时,注重内容的拓展与课外体育的联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文字系统,使用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语言特点的文字,以提示、对话、想一想等形式呈现。突出了趣味性、生动性、教育性和可读性。
作业系统突出了实践性和探究性,“实践与思考”、“探究性学习园地”等,都给学生留有较多的思维空间和发展能力的途径;“自我测评”,则突出了形成性评价和评价的多维性。
(6)发展能力的创新
教科书设计的众多栏目,为学生发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提供了平台。
本教科书通过让学生将所学的体育健康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探索体育运动对增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作用,从而发展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教科书将推广健康知识、弘扬体育文化、组织体育活动作为发展学生能力的又一个侧重点,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服务于社会、社区、家庭。
由于新课标《体育与健康》的策划工作做得扎实到位,准确地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与原则,顺利地通过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审定,进入了全国教改实验区推广使用。
(作者单位:地质出版社)
(一)选好主编和编写班子
要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选择高水平的主编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学校体育教育方面的专家情况,初步圈出了遴选范围,然后从中挑选出既在学科领域有威望和建树,又对新课标有深刻理解和把握,还有较强组织能力和责任心的主编。此后,我们又与主编反复磋商,确立了涵盖各方面和各层次人才、资源配置合理的编写者队伍,有体育、教育和健康方面的专家,有一线体育教师,也有体育教研人员。他们既有专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思维敏捷,勤奋敬业,是一支精干的编写队伍。
(二)前期工作必须深入、 细致、到位
编写人员确定后,我们用两个月的时间,召开了五次会议,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
(1)确定了编写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宗旨,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南,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准确把握和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
(2)确定了编写原则
确立了教材的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兴趣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3)确定了框架体系
在充分研讨、领会新课标精神与原则,分析大量国内外相关书籍、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用“健身篇、技能篇、休闲篇、地方体育篇”来组织教材框架的结构体系,形成了教材的基本架构和核心内容。
(三)注重创新,塑造特色
(1)呈现方式的创新
一本好的教材不仅需要好的架构,还要有好的呈现方式。经过反复实验,我们将其确定为主辅栏的形式,主栏为教材的主要内容,辅栏通过“练习提示”、“你知道吗”、“想一想”、“试一试”、“比一比”、“知识窗”等栏目,对主体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并通过“学习目标”、“自我测评”、“实践与思考”、“探究性学习园地”等板块建立起有机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2)编写风格的创新
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学体育教材的特点,每个项目都采用游戏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先玩后学;对理论知识的讲述,采用贴近学生的语言和学生喜爱的卡通画等形式表现;在一些栏目中设置了大量与学生健康生活和锻炼实际紧密结合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这些案例,学会运用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在绘图和设计上精益求精,对每一幅动作图、情景画、卡通图,甚至题图,都反复琢磨、精心设计,保证了内容的准确、规范、精美和时尚。
(3)结构体系的创新
以健身篇、技能篇、休闲篇、地方体育篇为特色的新框架结构,遵循了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技能特点,使技能的提高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从而为获得运动能力、养成运动习惯、培养终身体育运动素质等提供了条件。
(4)项目分类的创新
体育的多功能性,赋予了体育与健康教材在内容上的多功能性,这些内容的整合与分类,涉及到项目的分类。所以,项目分类对于本套教科书来说,也是一个创新点:把与发展体能有关的方法列入“健身篇”,把发展技能的项目列入“技能篇”;将按项目分类的方法改为按功能分类,如将属于田径的跑、跳、投纳入发展基本活动能力的方法中,充分体现出跑、跳、投的功能性;把某些运动项目分为单人与双人运动、集体运动两大类,这样分类,可以让学生从容地把握教科书的特点,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又注重培养和体现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5)三大系统的创新
本教科书的三大系统指内容系统、文字系统和作业系统。内容系统充分体现出兴趣先导、体验过程的方式,以生活中常见的游戏来导入正式的技能和身体练习方法的学习;在提供课程标准规定内容的同时,注重内容的拓展与课外体育的联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文字系统,使用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语言特点的文字,以提示、对话、想一想等形式呈现。突出了趣味性、生动性、教育性和可读性。
作业系统突出了实践性和探究性,“实践与思考”、“探究性学习园地”等,都给学生留有较多的思维空间和发展能力的途径;“自我测评”,则突出了形成性评价和评价的多维性。
(6)发展能力的创新
教科书设计的众多栏目,为学生发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提供了平台。
本教科书通过让学生将所学的体育健康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探索体育运动对增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作用,从而发展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教科书将推广健康知识、弘扬体育文化、组织体育活动作为发展学生能力的又一个侧重点,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服务于社会、社区、家庭。
由于新课标《体育与健康》的策划工作做得扎实到位,准确地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与原则,顺利地通过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审定,进入了全国教改实验区推广使用。
(作者单位: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