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台湾“立委”通过巨额军购预算后,台湾军方欣喜若狂。最引人注目的是,台军想尽一切办法从美国这个“兵工厂”里购买新型飞机谋取在台湾海峡的空中优势:一方面购买F-16C/D战机图谋夺取台湾海峡的制空权,并拥有对大陆纵深地区实施突击的战略威慑能力;另一方面想购买“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实现所谓“滩头决胜”的梦想。但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台军想通过购买新型战机谋求台湾海峡空中优势的意图只是一厢情愿的美梦而已。
“凤隼专案”一波三折
7月15日,美国国务院突然单方面宣布“暂停”台湾军方提出的F-16C/D战机采购案,令这笔本已一波三折的交易再生波澜。台湾“中央社”7月17日报道,对于这起突如其来的变故,台“国防部”依照惯例不予评论,只表示正与美方积极协商相关事宜,称总体形势“审慎乐观”。
据台湾媒体报道,于2006年上半年由台湾空军提出的“凤隼专案”,旨在向美国求购66架F-16C/D战机,这被视为台湾空军“填补战力空隙,确保装备顺利升级的重要过渡环节”。值得注意的是台军方向美国提出新购的F-16C/D战机全部在岛内组装,采购总金额超过新台币1200亿元(约46亿美元)。该案是继F-5战机在台装配生产的“虎安”计划,以及自制IDF的“鹰扬”计划后,台第三次大规模战机生产计划。制造商洛一马公司去年8月份赴台评估后,认为台湾具备过去与美国合作生产F-5战机的经验,又有自制IDF战机的能力,尤其IDF与F-16战机在技术“血缘”上极为接近,加上台湾现有近150架F-16A/B战机操作与工合教育训练经验的累积,同意在台全机组装F-16战机。
“凤隼案”原先预计执行时间为2007年到2014年。第一阶段为“最后组装”,整架飞机分成20余个模块,这些模块先在美国装配完毕,再运到台中汉翔组成一架战机,此阶段还包括整合测试、试飞、交机、机体结构生产组装与航电系统软件维修等项目。第二阶段为“全机组装”,改将装备运到台湾才组成模块,然后进行与第一阶段相同的“最后组装”,还包括进气道、腹翼、后机身等机体结构生产组装,起落架、机轮煞车与发电机等次系统合作生产。第三阶段则是让台湾成为F-16全球航空零组件供货商,并成立区域系统组件维修中心。按原定计划,首架战机会在2009年下生产线,第二、三架也很快会跟着出厂接下来每隔一至二个月就会有一架新战机完成装配服役成军。
但去年11月,由于“三合一军购案”未能在台“立法院”通过,美方以未能通过预算为由,宣布不予考虑向台湾出售F-16C/D战机,必须在台湾先通过预算后,才考虑是否批准该项战机军售交易,该计划遂陷入停摆。但由于台军方的极力推动,岛内政治势力也不断相互妥协达成交易,一直拖到今年6月才在“立法院”获准编列预算。在6月16日通过的台湾“三项军购案”中有条件地通过了200亿元新台币(约7亿美元)的预算,但冻结1/3,待军方取得美国生产商详细报价后再予解冻。
“凤隼专案”闯关成功后,台美军方及生产厂商均以为大功告成,并准备依照原先计划召开初步会议,以便确定具体细节。然而美国政府此后始终未能做出回应,台军方担心事情有变,遂于一周前派遣台军“参谋总长”霍守业上将亲自赴美协调,没想到仍“未能如愿”,被美方再度冻结了采购程序,引得岛内一片哗然。
想用战机突击大陆纵深
台军如此着急地购买F-16C/D战斗机,一方面是由于部分现役战机濒临退役边缘,急需补充;另一方面,台军是想借F-16C/D的先进性能,对大陆进行攻击。
目前,台湾拥有大约150架美制F-16战斗机,56架法国提供的幻影 2000战斗机,130架自行研制的IDF战斗机,以及大约80架面临淘汰的F-5战斗机等作为对抗大陆空中力量的资本。为了抗衡大陆空军实力的迅速增长,美制F-16 C/D战斗机被认为是获取台海地区空中优势的“救命稻草”。
与此同时,法国生产的“幻影-2000”尽管其性能优良,但平时维护保养的消耗过于庞大,让人吃不消,因此如果封存现役的大部分“幻影2000”,所节省的维修费可以购买新的F-16战机。再加上F-16属于多用途战机,能发射超视距空空导弹,足以顶替“幻影2000”主要夺取制空权的作用。最令台军看重的,则是因为F-16C/D战斗机具有较强的对地和对海攻击能力。联想到台军一直追求所谓“决战境外”的能力,不难发现其购买F-16C/D的真实目的:攻击大陆东南沿海各重要军事目标;或对停泊在东南沿海军港的水面作战舰艇实施打击,破坏大陆的封锁能力。
F-16C/D是当今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多的多用途战机,与台军现有的F-16A/B型相比,不仅飞行性能更好,机载设备更先进,最重要的是能够挂载多种对地对海武器,火力十分强大。
台湾军界对F-16的价值早有清楚认识,并为推进采购案的顺利实施不遗余力。倘若能和美方在明后年达成一致,那么该项目将可能成为台湾未来十年内最大的军火交易之一。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F-16C/D的性能固然优良,但66架的订购数量仍嫌不足,在大陆空军面前依然是杯水车薪。更关键的一点在于,按照过去的经验,新机从投产到交付完毕往往需要三至五年时间,而F-16毕竟是将近20年前的设计,其能否适应2010年以后的战场环境不免令人生疑。
买“阿帕奇”意在滩头决胜
无独有偶,不只是台湾空军极力想利用“立委”新通过的预算案购进新锐战机,台陆军也想分一杯羹。台陆军司令部7月10日表示,经过陆军整体评估考虑后,美国AH64D型攻击直升机“最能符合台湾未来作战需求”。台陆军确定采购30架美国AH64D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总经费约新台币730亿元,明年开始编列预算。台“国防部”发言人吴季方7月12日对外宣称,此举旨在“预防战争、维持台海稳定”。
近年来,台陆军把加强空中力量作为重点,一方面在现有兵力的基础上组建“空中骑兵旅”,另一方面积极向外国求购新式武器。AH-64“阿帕奇”能在恶劣气象条件下昼夜执行反坦克任务,并有很强的战斗、救生及生存能力。1984年开始列装美国空军,1989年12月,在巴拿马首次参战,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军事打击中大量使用了AH-64,显示了优异的作战能力。台军想购买的“阿帕奇”是其最新改进型——AH-64D“长弓阿帕奇”,该机装有“长弓”雷达,可携带射频导引头的“海尔法”导弹;计划改装更大功率的通用动力公司的T700-GE-701C发动机,新的配电系统,双倍于70千伏安的大型发电机及AN/ASN-157多普勒导航系统。
“长弓阿帕奇”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武装直升机之一,有很强的战斗、救生及生存能力;并且能贴近地面低飞,迅速接近敌方,发动奇袭;还配备“长弓”雷达与“地狱火”导弹,火力更相当惊人,被称为“坦克杀手”。几次局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令其名扬天下。台湾这回打算采购的是比较新锐的型号,除继承了火力强大、生存能力强的优点之外,还在旋翼顶部加装了“长弓”毫米波雷达,探测能力大幅度提高,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不分昼夜遂行反坦克等对地攻击任务。
梦想毕竟不是现实
台湾岛缺乏战略纵深,一有战事,装甲车辆、固定翼飞机之类的重型装备,很难在消耗战中生存。台军深知自身缺陷,因而把作战方针定位于:在短时间内给予登陆部队尽可能大的杀伤,以迫使对方放弃进攻,也就是其所谓的“决胜滩头”。武装直升机机动性强、火力猛烈而且隐蔽性高,刚好符合这一思路。
AH-64可携带16枚“海尔法”导弹或76发火箭弹,还有一门备弹1200发的30毫米机炮,作战对象不仅限于人员和车辆,还包括舰艇等水面目标。有分析指出,一旦台海爆发战争,台军“阿帕奇”既可主动前出,“击敌于半渡”,也可利用地形隐蔽设伏,待登陆部队向纵深冲击时由侧翼发动突袭。AH-64的战斗力强大,只需4至6架就能压制住营级登陆场,对进攻方威胁极大,也难怪台湾当局会视其为“以武拒统”的法宝。但它也并非无懈可击,目前,伊拉克几乎已经成为美军直升机的坟墓,已有130架被击落或坠毁,其中就有约30架“阿帕奇”。即便是“阿帕奇”这样的先进机型,在面对日益普及的便携式防空武器时,也不得不有所顾忌。
可以说台军想凭借区区30架“阿帕奇”就“决胜滩头”,只能是一厢情愿罢了。
(责编 何玲玲)
“凤隼专案”一波三折
7月15日,美国国务院突然单方面宣布“暂停”台湾军方提出的F-16C/D战机采购案,令这笔本已一波三折的交易再生波澜。台湾“中央社”7月17日报道,对于这起突如其来的变故,台“国防部”依照惯例不予评论,只表示正与美方积极协商相关事宜,称总体形势“审慎乐观”。
据台湾媒体报道,于2006年上半年由台湾空军提出的“凤隼专案”,旨在向美国求购66架F-16C/D战机,这被视为台湾空军“填补战力空隙,确保装备顺利升级的重要过渡环节”。值得注意的是台军方向美国提出新购的F-16C/D战机全部在岛内组装,采购总金额超过新台币1200亿元(约46亿美元)。该案是继F-5战机在台装配生产的“虎安”计划,以及自制IDF的“鹰扬”计划后,台第三次大规模战机生产计划。制造商洛一马公司去年8月份赴台评估后,认为台湾具备过去与美国合作生产F-5战机的经验,又有自制IDF战机的能力,尤其IDF与F-16战机在技术“血缘”上极为接近,加上台湾现有近150架F-16A/B战机操作与工合教育训练经验的累积,同意在台全机组装F-16战机。
“凤隼案”原先预计执行时间为2007年到2014年。第一阶段为“最后组装”,整架飞机分成20余个模块,这些模块先在美国装配完毕,再运到台中汉翔组成一架战机,此阶段还包括整合测试、试飞、交机、机体结构生产组装与航电系统软件维修等项目。第二阶段为“全机组装”,改将装备运到台湾才组成模块,然后进行与第一阶段相同的“最后组装”,还包括进气道、腹翼、后机身等机体结构生产组装,起落架、机轮煞车与发电机等次系统合作生产。第三阶段则是让台湾成为F-16全球航空零组件供货商,并成立区域系统组件维修中心。按原定计划,首架战机会在2009年下生产线,第二、三架也很快会跟着出厂接下来每隔一至二个月就会有一架新战机完成装配服役成军。
但去年11月,由于“三合一军购案”未能在台“立法院”通过,美方以未能通过预算为由,宣布不予考虑向台湾出售F-16C/D战机,必须在台湾先通过预算后,才考虑是否批准该项战机军售交易,该计划遂陷入停摆。但由于台军方的极力推动,岛内政治势力也不断相互妥协达成交易,一直拖到今年6月才在“立法院”获准编列预算。在6月16日通过的台湾“三项军购案”中有条件地通过了200亿元新台币(约7亿美元)的预算,但冻结1/3,待军方取得美国生产商详细报价后再予解冻。
“凤隼专案”闯关成功后,台美军方及生产厂商均以为大功告成,并准备依照原先计划召开初步会议,以便确定具体细节。然而美国政府此后始终未能做出回应,台军方担心事情有变,遂于一周前派遣台军“参谋总长”霍守业上将亲自赴美协调,没想到仍“未能如愿”,被美方再度冻结了采购程序,引得岛内一片哗然。
想用战机突击大陆纵深
台军如此着急地购买F-16C/D战斗机,一方面是由于部分现役战机濒临退役边缘,急需补充;另一方面,台军是想借F-16C/D的先进性能,对大陆进行攻击。
目前,台湾拥有大约150架美制F-16战斗机,56架法国提供的幻影 2000战斗机,130架自行研制的IDF战斗机,以及大约80架面临淘汰的F-5战斗机等作为对抗大陆空中力量的资本。为了抗衡大陆空军实力的迅速增长,美制F-16 C/D战斗机被认为是获取台海地区空中优势的“救命稻草”。
与此同时,法国生产的“幻影-2000”尽管其性能优良,但平时维护保养的消耗过于庞大,让人吃不消,因此如果封存现役的大部分“幻影2000”,所节省的维修费可以购买新的F-16战机。再加上F-16属于多用途战机,能发射超视距空空导弹,足以顶替“幻影2000”主要夺取制空权的作用。最令台军看重的,则是因为F-16C/D战斗机具有较强的对地和对海攻击能力。联想到台军一直追求所谓“决战境外”的能力,不难发现其购买F-16C/D的真实目的:攻击大陆东南沿海各重要军事目标;或对停泊在东南沿海军港的水面作战舰艇实施打击,破坏大陆的封锁能力。
F-16C/D是当今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多的多用途战机,与台军现有的F-16A/B型相比,不仅飞行性能更好,机载设备更先进,最重要的是能够挂载多种对地对海武器,火力十分强大。
台湾军界对F-16的价值早有清楚认识,并为推进采购案的顺利实施不遗余力。倘若能和美方在明后年达成一致,那么该项目将可能成为台湾未来十年内最大的军火交易之一。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F-16C/D的性能固然优良,但66架的订购数量仍嫌不足,在大陆空军面前依然是杯水车薪。更关键的一点在于,按照过去的经验,新机从投产到交付完毕往往需要三至五年时间,而F-16毕竟是将近20年前的设计,其能否适应2010年以后的战场环境不免令人生疑。
买“阿帕奇”意在滩头决胜
无独有偶,不只是台湾空军极力想利用“立委”新通过的预算案购进新锐战机,台陆军也想分一杯羹。台陆军司令部7月10日表示,经过陆军整体评估考虑后,美国AH64D型攻击直升机“最能符合台湾未来作战需求”。台陆军确定采购30架美国AH64D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总经费约新台币730亿元,明年开始编列预算。台“国防部”发言人吴季方7月12日对外宣称,此举旨在“预防战争、维持台海稳定”。
近年来,台陆军把加强空中力量作为重点,一方面在现有兵力的基础上组建“空中骑兵旅”,另一方面积极向外国求购新式武器。AH-64“阿帕奇”能在恶劣气象条件下昼夜执行反坦克任务,并有很强的战斗、救生及生存能力。1984年开始列装美国空军,1989年12月,在巴拿马首次参战,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军事打击中大量使用了AH-64,显示了优异的作战能力。台军想购买的“阿帕奇”是其最新改进型——AH-64D“长弓阿帕奇”,该机装有“长弓”雷达,可携带射频导引头的“海尔法”导弹;计划改装更大功率的通用动力公司的T700-GE-701C发动机,新的配电系统,双倍于70千伏安的大型发电机及AN/ASN-157多普勒导航系统。
“长弓阿帕奇”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武装直升机之一,有很强的战斗、救生及生存能力;并且能贴近地面低飞,迅速接近敌方,发动奇袭;还配备“长弓”雷达与“地狱火”导弹,火力更相当惊人,被称为“坦克杀手”。几次局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令其名扬天下。台湾这回打算采购的是比较新锐的型号,除继承了火力强大、生存能力强的优点之外,还在旋翼顶部加装了“长弓”毫米波雷达,探测能力大幅度提高,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不分昼夜遂行反坦克等对地攻击任务。
梦想毕竟不是现实
台湾岛缺乏战略纵深,一有战事,装甲车辆、固定翼飞机之类的重型装备,很难在消耗战中生存。台军深知自身缺陷,因而把作战方针定位于:在短时间内给予登陆部队尽可能大的杀伤,以迫使对方放弃进攻,也就是其所谓的“决胜滩头”。武装直升机机动性强、火力猛烈而且隐蔽性高,刚好符合这一思路。
AH-64可携带16枚“海尔法”导弹或76发火箭弹,还有一门备弹1200发的30毫米机炮,作战对象不仅限于人员和车辆,还包括舰艇等水面目标。有分析指出,一旦台海爆发战争,台军“阿帕奇”既可主动前出,“击敌于半渡”,也可利用地形隐蔽设伏,待登陆部队向纵深冲击时由侧翼发动突袭。AH-64的战斗力强大,只需4至6架就能压制住营级登陆场,对进攻方威胁极大,也难怪台湾当局会视其为“以武拒统”的法宝。但它也并非无懈可击,目前,伊拉克几乎已经成为美军直升机的坟墓,已有130架被击落或坠毁,其中就有约30架“阿帕奇”。即便是“阿帕奇”这样的先进机型,在面对日益普及的便携式防空武器时,也不得不有所顾忌。
可以说台军想凭借区区30架“阿帕奇”就“决胜滩头”,只能是一厢情愿罢了。
(责编 何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