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ri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不少,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空洞繁琐的分析多,把一个原本好好的整体,搞得支离破碎;不必要的提问多,使有限的时间耗费在问问答答,而学生所得到甚少;作用不大的板书多,学生忙于做笔记,而潜心读书时间少。致使学生逐渐对书面而言感到生疏,未能掌握和灵活运用书面语言表情达意。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要有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来体会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景,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意。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当读到《难忘的一课》中的"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但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话,比他刚才教给孩子的那句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这些语句时,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个礼堂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中国自己的伟人,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谊使作者的眼睛湿润了。也确实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才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全部感情。又如《第一场雪》中的第六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措绘了雪后迷人的景象,突出了雪景的绚丽多姿。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儿化韵,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到雪后的自然美,读出作者当时对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
  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林海》、《可爱的草塘》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表情地朗读。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就必顺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要朗读《鲸》这样的说明文,那就截然不同了。因为《鲸》是用具体数据来说明鲸的特点。如果还照《桂林山水》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读就欠妥。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就达到目的了。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为了能直接地、迅速地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英语教学大纲把培养阅读能力作为目标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学生一旦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大学学习或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提高阅读能力是每一个学习者必须达到的目标。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
笔者于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对所教的高一年级5班和6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行动研究。6班作为对照班级采用传统教学,5班作为实验班级采用班内分层英语教学,通过分层教学与传统教学
【摘要】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事业的不断革新与发展,许多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其中,大学英语与学科专业不挂钩、与学生的职业发展不对等成为近几年大学英语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通过自身对因材施教的理解,以及对教学实践活动的探究提出了如何让大学英语以职业为风向标的解决方案,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改革具有借鉴性作用。  【关键字】职业发展;大学英语;因材施教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的大学
本文利用耕地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表现为光谱特征相近而纹理特征差异较大的特点,提出以影像的纹理特征作为分类的主导因素。首先,对纹理特征各分量对分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摘要】激活课堂是促成学生知识与技能转换,促进教学双赢的良好策略和手段。教师良好的素质,民主和谐合作的课堂气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激活英语课堂实现教学双赢的必备条件。发掘教材内在力量,活化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表演这一重要环节;运用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善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巧用现代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是激活课堂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英语课堂 激活 必备条件 有效手段 双赢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通过这种方式提起幼儿的兴趣,同时结合基本的课本内容及句型,制定一定的任务,让幼儿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模拟表演的展开,使学做合一,这样就能在实践
【摘 要】听说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学习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听力能力的重要途径,能直接反应学生的英语水平。增加听说考试,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英语教师要高度重视听说考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采取各种措施,推进英语听说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关键词】听说 高中英语 反拨 有效性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在交流
自采用了芬兰塔姆费尔特公司(Tanfelt Oy)研制的滤布后,巴西矿业联合股份公司(MBR)过滤机的效果有了显著改善。到目前为止,MBR公司也和其它矿业公司一样,在圆盘过滤机上采用
内容提要:光凭一节语文课,学生是很难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必须以课文为基础,培养学生处处探究获得知识的愿望和能力。语文教育的阵地是课堂,教学拓展应首先立足于课堂。拓展教学内容,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了十分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学课堂留下了十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空间,尽可能地将语文课堂变"大",将课文内容变"长",将教学思路变"宽",将施教方式变"活"。 把学生推向主动学习的地位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但当前的朗读教学中却存在着不少因指导不力而读过无痕的问题,如何摆脱这种低效的状态呢?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课堂处处充满了情,这情蕴含在教材、教师、学生和相关资源之间。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感悟真情,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点亮"感情朗读"这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