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阅读教学中课外素材的合理使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n_cu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入、穿插、补充一些课外素材的做法十分常见,但选择不同的素材或对同一素材的不同运用,往往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合理使用课外素材应注意以下几点:理清文本和素材之间的主从关系;根据文本和学情精思慎选最佳素材;把握好素材引入的合适时机;巧妙设计,发挥素材的最大效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课外素材 合理使用
  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引入、穿插、补充一些课外素材(包括图片、音像和各种文字资料等),能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文本,深刻理解文本;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韵味,开阔学生的眼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因为素材运用不当导致教学效果适得其反的例子并不鲜见。因此,在追求有效教学的今天,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合理使用课外教学素材,值得语文教师认真思索。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合理使用课外素材呢?笔者结合一些例子提出几点浅见。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孰主孰次记心中
  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课外素材,执教者首先要明确文本和素材之间的主从关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青山”,理解文本、欣赏文本、评价文本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而素材则是为学生解读、领悟文本服务的,应基于文本解读的需要引入并适可而止。否则,引入不当是画蛇添足,引入过多则会喧宾夺主。
  例如,学习《吆喝》一课,鉴于当今中学生对吆喝比较陌生,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音频素材,播放一些经典的吆喝,以加深学生对吆喝的认识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但课堂的重点应该还是通过文字体验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对这种逐渐消逝的文化的怀念。如果过量地播放各种吆喝声,学生可能会很兴奋。可是当课堂上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时,学生还能静下心来触摸文字,欣赏本色语文的魅力吗?
  在阅读教学中,引入的课外素材喧宾夺主的现象并不鲜见。尤其在学习科学小品文或写景类文章时,许多教师热衷于出示大量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使得阅读课堂成了图片展、音乐会。然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生欣赏图片、音乐的时间过多,用于读课文、品词句的时间自然就减少了。这样一来,不仅语文课的语文味被大大削弱,课堂教学的正常进度也会受影响,从而造成阅读教学的低效。
  二、乱花渐欲迷人眼,精思慎选最佳材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而且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发达,搜索资料极其方便,因而几乎每一篇阅读文本都能找到许多与其相关的课外素材,其中究竟哪些更适合在阅读教学中辅助使用?教者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精思慎选最佳材料。
  1.素材不可有误
  比如教学《水调歌头》时,有教师穿插了以下素材:
  宋神宗读到“琼楼玉宇”两句,叹云:“苏轼终是爱君”,即量移汝州。
  其实,所引素材内容并不准确。《水调歌头》一词写于苏轼在密州太守任上,之后苏轼又迁官徐州、湖州,并因乌台诗案被捕下狱,后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移汝州在黄州之后,不能说因这词“量移汝州”。这样的素材引入课堂只会误导学生。 2.素材不宜太“远”
  所谓“远”“近”是就素材与文本在内容、意旨、形式、风格等方面的联系是否紧密而言。
  比如,教学鲁迅的散文诗《雪》,不少人都以播放歌曲《塞北的雪》作为导入。该歌固然与雪有关,但细忖一下便可发现:歌曲中的塞北雪形象与鲁迅笔下的雪——无论是温润美艳的“江南的雪”,还是独立张扬的“朔方的雪”——显然都有一定差距;且整首歌的意境氛围与《雪》表达的孤寂却充满勇猛奋战的激情也不吻合。所以,以该歌曲导入反而不利于学生走进鲁迅深沉的情感世界。
  3.素材不能脱离学情
  这里的“学情”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心理。
  比如,许多教师在教学关于母亲的文章时,总喜欢让学生朗读《游子吟》;教学有关月的文章,常会让学生背诵《静夜思》。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总是联系这样的素材只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既无助于开阔视野,也激发不了兴趣。
  引入的素材内容过浅不合适。反之,引入的素材内容过深,只会徒增学生的认知和理解障碍,同样不合适。
  另外,初中生的心理具有很强的“喜新厌旧”的特点,素材内容如果过于陈旧也难引起其兴趣。比如,教学《送东阳马生序》等劝学类课文时,与其引入“铁杵磨成针”等故事,莫如引入现今当红偶像的奋斗故事,后者因富有时代气息而更符合学生的“兴奋点”。
  三、向来枉费推移力,切入时机细思量
  启发式教学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引入素材同样要把握好切入的恰当时机,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否则很可能事与愿违。
  于漪老师曾谈过这样的一个课例:
  一位小学教师教《山行》,课起始立即用多媒体打了一幅国画,色彩鲜艳,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而且画的顶端画了几间白墙黑瓦的小房子,以示“白云深处有人家”。这么好的培养与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小诗,就让一幅画给框死了。原本“白云深处有人家”可让学生展开无限的想象,而今荡然无存,太可惜了。
  其实,运用国画帮助学生感受诗中之景的做法本也无可厚非,关键是引入时机不妥,以致于弄巧成拙。
  再如,人教版八下的《春酒》一文,文字浅显却意蕴深厚。下面是对理解文本意蕴有用的两则材料。
  一则是琦君自己的话: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亲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另一则是白先勇论琦君:
  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
  这两则材料倘若于文本阅读之前引入,无疑是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也会剥夺学生享受阅读过程中的个人体验和发现的乐趣。这与《课程标准》“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不如在学生自身进行过探究、质疑、思考等多种学习过程,有所理解和感悟时再补充进来,以“画龙点睛”,同时也帮助于学生了解琦君作品的总体风格,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横向迁移。   一般来说,在课堂初始阶段,阅读文本是主要的实践活动,此时不宜出示有明显提示性的课外素材;而在课堂的发展和高潮阶段,为了落实文章的重点、突破难点而引入的素材也不宜过早介入。只有在学生经历了积极的思维活动仍求而未得的情况下引入素材,学生才会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感,从而品尝到收获之喜。
  四、结合文本巧设计,发挥多效是上乘
  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都要考虑其目的性,引入课外素材亦如此。素材应该成为教学内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应仅仅作为一个标签贴在那里。
  比如,执教《荷叶母亲》一文,不少教师会将冰心的另一首小诗引入课堂: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进你的怀里。
  但很多教师出示此诗后,只是让学生朗读一遍,之后便弃置一边。这种处理方式不免使人对素材的作用打上一个问号。其实,小诗与《荷叶 母亲》的结尾在意旨和手法上都是相同的,教者完全可以考虑让其在启迪学生思维,激荡学生情感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再如,学习《看云识天气》一文,有教师出示卷云、卷积云等图片以给学生直观的印象,但这些图片其实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让学生选择其中一幅图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这样既可锻炼其“说”的能力,还能与课文的语言进行比较,让学生对课文的说明语言有更好的把握,达到以图促文的效果。
  善于思考的老师总是能最大化地发掘素材的价值,让其发挥多重作用。这里以《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7-8B中《枣核》一课的教学实录来说明。执教者在这节课开头引用了一则儿歌作为课堂的导入:
  一个枣核大不大?一间屋子盛不下。一个枣核小不小,一间屋子盛不了。
  这个开头不仅简洁,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一个枣核小之又小,为什么会“一间屋子盛不下”呢?从而更主动地走进文本探究。但该儿歌的作用并不止于此,执教者还以“一个枣核大不大”作为统领整个课堂的主问题,在整体感知、品析语言、挖掘主题三个主要环节中,始终引导学生去追问、思考这个问题。可谓一材多用。
  总之,阅读教学中课外素材资源的使用要以有利于文本学习为出发点,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好最佳切入时机,使其和文本阅读有机结合并能发挥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于漪. 岂能食而不化,《语文教学通讯》2007.3B第16页.
  [3] 余映潮. 精选资料,助教助学,《语文教学通讯》2009.11B.
  [4] 吴喜萍.《枣核》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 2011年7-8B.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教育转轨,关键是落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向广大教师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一个人的素质,是树立威信的前提,事业成功的前提,当然也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生工作的前提.提高教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短波发射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使用年限的不断延长,短波发射机也容易面临一些损害与故障,这严重影响到了短波发射的
[摘 要] 所谓“双习”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学习与实习,二者共同促进了大学生的能力提升。形成良好的“双习”时间投入配置有助于学生学习效能的提高。在实际的调研中发现现阶段学生“双习”时间投入配置并不理想,具体表现为实习时间相对较少。从这一基本现象出发,客观分析大学生“双习”时间投入配置的影响因素,进而为治理与引导提供必要基础。  [关 键 词] 大学生;“双习”;时间配置;影响因素  [中图分
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意思是做大事必须从小事情做起,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从细节做起。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
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新领军者年会(简称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9月16日在大连落下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本届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实现更长时期、更
期刊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起步之年,也是河南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要实现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一轮发展,转
在我国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银行业监管加快接轨并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发展转型成为当前我国银行业共同面临的课题。然而,稳定、健康的金
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承办的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大奖新闻发布会于9月2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陈树津,中国纺织工业协
一、ST公司的摘帽措施ST公司想要摘帽以保住上市资格的方式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借助外力,包括资产重组、资产出售、资产注入、资产置换、自救等措施。广泛意义上的资产重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