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口战事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场战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公孙渊的身上。
  辽东郡的房县(今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清水镇小盐滩),因为海河交汇,边贸繁荣,商机巨大,而且战略位置十分突出,吸引了吴国国君孙权的目光,随即向辽东太守抛去了橄榄枝。
  一直归附曹魏的辽东太守公孙渊,是经过杀死叔叔公孙恭,强夺太守位置的。这种先斩后奏的夺权之举,明显是在挑战魏明帝曹叡的威信,但魏国西边、南边有虎视眈眈的蜀、吴,无奈选择了妥协,继续奉行怀柔政策,封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但公孙渊心虚,知道自己的爵位来得不正义,如今得到魏明帝曹叡的任命,反而变得胆小了,日夜惶惶不安。这时候,他看到了孙权翘首北望的眼神,四目隔着千山万水,撞出了火花,尽管信使们在回去的路上悉数被魏军杀害,但是,双方的大目标已经完成。公孙渊派遣使者到东吴,向孙权称臣,并献出貂皮、宝马等物。孙权大悦,自知来而不往非礼也,决定亲派特使一行万人前往辽东,厚待公孙渊。大臣们却不以为然,劝他:“公孙渊反复无常,信誉很差,对他不能太厚待,更不能太信任,顶多派一个低级官员和少数部队护送来使回去就可以了,没必要派两位部长级高官和一位将军率万人前去。”但是,孙权一意孤行,封公孙渊为燕王,加九锡。232年,孙权派遣太常卿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领兵万人乘船,带着珍奇瑰宝,从海路去辽东,宣布对公孙渊的任命。
  公孙渊在房县城南设立接官亭,在海岸上,举行了隆重的迎宾大典。
  然而,生性狡诈的公孙渊纠结了数日,退缩了,他想想真要和曹魏交手,东吴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权衡利弊再三,他转身和魏明帝修好,对东吴却露出狰狞的獠牙:不仅吞下了东吴的金银财宝,还诱杀了万名士兵中的大部分人,砍下了张弥、许晏等人的首级,送往洛阳,上表魏明帝曹叡,报告此事。
  曹叡大喜,派傅容、聂夔为使者,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持节,仍兼任辽东郡太守。
  消息传回建业,孙权如五雷轰顶,咆哮道:“我活了六十岁(实为51岁),人间的艰难困苦全都尝过,现在居然被鼠辈玩弄,要把人气死!不把这个鼠辈的头砍下来扔到海里,我真是没脸再君临万国了!”此刻的孙权,脑子里除了怒火,还是怒火。在武昌坐镇的陆逊听说孙权要亲征辽东,赶紧上表劝谏。陆逊的弟弟陆瑁等大臣也纷纷上表。
  冷静几天,孙权算了算这笔战争账,还是亏的可能性大,就取消了渡海北伐的计划。
  仅仅过了五年,公孙渊又向孙权伸来橄榄枝,要向东吴再次称臣,这次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公孙渊杀了东吴的来使,吞其财宝,与东吴彻底绝交,又和魏重归于好之后,向魏明帝上报了事情经过。信中说:“我和东吴根本没有感情,以前和他来往,就是为了引诱东吴上当。幸亏上天保佑魏国,让孙权一意孤行,我们不费吹灰之力让他人财俱失,也是替陛下出了口气。”魏明帝看罢,心下打死自己也不信公孙渊所言,虽然对公孙渊嗤之以鼻,但表面上还是按下内心的惊雷,波平浪静的脸上都是欣慰,其实,魏明帝对他的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也心存芥蒂,担心公孙渊借地理上山高路远,鞭长莫及的优势,不服管教。封公孙渊为大司马,对他大加褒奖,称赞他忠心可嘉。公孙渊看到信上对他一顿褒奖,悬着的心咣当一声落地,连眉毛都抖了起来。但是,公孙渊看到信的结尾,立刻后背刮起冷风,要他人朝拜见皇上,他哪敢呢?离开了老巢辽东,到了洛阳,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公孙渊下意识地摸了摸项上的大头,可安否?他意识到曾经的伤痕已经难以修复,他的信用级别被魏廷打到最低等,反正自己远离魏国,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还是反了吧。大殿之上,副将贾范极力劝阻公孙渊:“中原待主公以上公之爵,不为卑贱;今若背反,实为不顺。更兼司马懿善能用兵,西蜀诸葛武侯且不能取胜,何况主公乎?”公孙渊闻言,大怒,叱左右绑了贾范,斩首。参军伦直谏道:“贾范说的没错。圣人云: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今国中屡见怪异之事:近有犬戴巾帻,身披红衣,上屋作人行;又城南乡民造饭,饭甑之中,忽有一小儿蒸死于内;襄平北市中,地忽陷一穴,涌出一块肉,周围数尺,头面眼耳口鼻都具,独无手足,刀箭不能伤,不知何物。卜者占之日:有形不成,有口无声;国家亡灭,故现其形。有此三者,皆不祥之兆也。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轻举妄动。”伦直话说得直接,也是事实,但是,你让一个粗暴、无德的公孙渊如何能听得进去,并接受呢?公孙渊勃然大怒,叱武士绑伦直并贾范同斩于市。
  景初元年(237),公孙渊定都襄平(今辽宁辽阳市),改纪年为绍汉元年,下设文武百官,与曹魏抗衡。不久,公孙渊令大将军卑衍为元帅,杨祚为先锋,起辽兵十五万,杀奔中原。
  与此同时,公孙渊派使者前往东吴,向孙权请求军事上的联盟。果然,孙权承诺,只要燕王与曹魏交手,东吴定会出兵增援。
  这个承诺,公孙渊反倒真的信了。
  魏明帝曹叡忍无可忍,派司马懿率领4万人马前去讨平叛乱。
  春潮滚滚,铁骑啪啪,这一日的黄昏,司马懿大军终于到达宽阔的大辽河边。对岸,是公孙渊的数万兵丁,几十公里联营。
  《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攻其必救之。”司马懿以此策略攻敌,只取一小部分部队攻打敌军南翼,待燕军匆忙奔赴南翼救急,派出精锐部队悄悄渡过辽水。过河后,他又命令部队沉掉了渡河的船只,毁掉了浮桥,逼近燕营,傍辽河构筑工事,摆好了进攻的造型。不过,司马懿却率领主力绕开敌营,取小路直奔空虚的襄平而来。
  燕国这边,卑衍与杨祚却在暗自思忖,魏軍长途跋涉而来,粮草跟不上,不能持久战,等他粮草用尽退兵时,再一举消灭敌军。他们接到魏军一举突破辽河天险并弃营不攻,却直扑襄平的战报之后,万分惊慌,生怕老巢空虚不保,于是立即拔寨起兵,率领全军回援襄平,企图堵截魏军。
  可是,早就埋好伏的魏军,左有夏侯霸、右有夏侯威,随着一声炮响,如两股黑风,席卷而来,卑衍和杨祚只能夺路而逃,逃到首山的时候,与公孙渊的军队迎面相遇,重整旗鼓,又杀回来,与魏兵交战,夏侯霸驱马只几个回合,就将卑衍斩于马下,燕兵大乱,公孙渊带着败兵逃回襄平城内,闭门坚守。从“据辽水抵抗”的中计转入“坐守襄平”的下策。公孙渊一步一步将自己推向司马懿的股掌之中。   238年的初秋,辽东阴雨连绵,一个月停不下来,辽河暴涨,平地水深三尺,魏军深陷大水之中,苦不堪言。此时的魏军,眼前有毕衍等不停地与他们迎战,身后的辽河口,东吴使臣羊道、郑胄和将军孙怡率领着大军也虎视眈眈,恐惧笼罩着困守在雨水中三军将士。左都督裴景无奈,请示司马懿,将军营安扎在前面的山上,司马懿大怒:“捉拿公孙渊指日可待,怎么能转移军营?如果再有人蛊惑转移者,斩!”裴景看司马懿如此震怒,再不敢出声,悄悄地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右都督仇连也进来,还是建议司马懿将军营移到高处,司马懿怒不可遏,为了树立自己的军威,下令斩首右都督仇连……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司马懿深知,这次遇到的情况,和打上庸时不同,那时候,孟达粮草充足,但兵少,我军人多,可以四打一,但粮草只够一个月的,必须速战速决,所以会不遗余力猛攻上庸,只用了六天就解决战斗。现在恰恰相反,敌众我寡,他们聚守城内,粮草很快就会供给不上,我们如果趁此抢了他们的牛马,断了他们的柴薪,就会迫使燕军拼死逃跑。他对部下说:“尔等不必惊慌。等雨停了,大水退去,燕军的粮草也用尽,我们再发动进攻,来个瓮中捉鳖!”
  司马懿一面派人回洛阳催促粮草,一面号令继续完成合围襄平,暗中赶做大批楼车、钩梯,以等待时机向襄平城进攻。这时候,魏廷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群臣都认为,秋雨下了一个多月了,兵马都浸泡在水中,很是疲乏,应该召回司马懿,再做打算。魏主曹叡却认为司马太尉善能用兵,他不听群臣劝谏,派人运粮解至司马懿军前。
  这天夜里,司马懿走出营帐,夜观天象,忽然发现一颗斗大的流星,闪着长长的光焰,从首山的东北,落人襄平的东南,将士们见此情景,惊愕得不知所措,只有司马懿心中大喜,他说:“五天后,流星滑落的地方,就是公孙渊葬身之地。明天开战!”
  魏军开始对襄平进行合围,筑土山,挖地道,设立炮架、装上云梯,给襄平城下了一场场箭雨,日夜不停地发起进攻。
  这时候的襄平,粮食已经吃光,开始宰杀牛马,很多人因为饥饿和贫病而死,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襄平城内,弥漫着的幽怨、愤恨和恐惧的空气。公孙渊让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前往魏营求和,二人被兵丁从城墙上用绳索放下来,来到司马懿大帐,请求太尉司马懿退后二十里,燕国君臣愿出城投降。司马懿哪里肯答应!下令怒斩二人,将首级交付给燕军随从。公孙渊一见,吓得魂飞魄散,慌忙派遣侍中卫演,再次去魏营求和。他双膝当脚,跪行到司马懿面前,请求司马太尉不要发怒,公孙渊可以用自己的儿子公孙修做人质,然后,君臣自己绑了自己来受降。司马懿却说:“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不能走当降,不能降当死耳!何必送子为质当?”卫演吓得面如土色,赶紧跑回城,禀告了公孙渊。
  公孙渊无奈,和儿子公孙修密谋了良久。深夜二更天,他亲率一千精壮人马,悄悄开了南门,朝西南方向奔逃。
  公孙渊走出去好远,依然四下无人,不觉心中暗喜。还不到十里,只听一声炮响,战鼓齐鸣,司马懿突然站在了面前,左有司马师,右有司马昭,二人大叫日:“反贼休走!”公孙渊环顾四方,已经四面楚歌,只能下马就擒,当了司马懿的刀下鬼。
  城内燕军早已瓦解,大将军杨祚开城投降。司马懿挥军入城,点召辽东公卿百官、被俘的将官及十五岁以上参战的兵民七千余人,全部斩杀。血洗之后,司马懿还命人把尸体码在一起,用土封上示众,谓之“京观”。
  襄平城被攻占以后,带方、乐浪、玄菟等郡也都望风而降。这次战役大获全胜,司马懿收户四万,人口三十万,并将中原流民悉数迁回原地,只用了3个多月。至此,公孙氏政权历经五十年的统治,于公元238年宣告结束,曹魏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
  按照原定計划,司马懿在第二年春,魏明帝景初三年(239),班师回朝。
  而孙权的援军,239年3月才抵达,此时曹叡病重,司马懿赶回洛阳。东吴的羊衍、郑胄、孙怡三人的水军袭击魏军海防城堡牧羊城(今辽宁旅顺),击败了魏将张持、高虑,俘获了大量人口和财物,后来,对房县屠城。
  孙权这小子,不仅没有援助公孙渊,反而朝人家的尸体上猛踹了两脚。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接上期)    二十、蒙古军使臣被斩 大理国险遭屠城  江边一棵树下,平放着董晓阳浑身插满箭的尸体,忽必烈蹲在尸体旁,表情凝重。旁边站着董文炳、姚枢、兀良合台、刘秉忠等人,眼睁睁看着忽必烈一个个地拔着董晓阳身上的箭,不敢言语。等箭都拔完,忽必烈仰望天空,大喊道:“七十八支箭。上苍夺我的爱将,此仇必报,此仇必报啊!”  新立的一座小坟前,跪着宝音图(小乞丐赵三)如鸡啄米般地叩着头哭着,身后站着忽必
母亲第一次去华岭,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年幼丧母,才七岁的母亲,为了一家的生计,跟随她的奶奶投奔远嫁到矾山的阿姨家做粉干生意。  那天清晨,母亲和她五十多岁的奶奶从老家出发,由于奶奶是裹脚的,一路行走极为艰难,行了一天,傍晚才来到华岭角村,眼看暮色四合,已经不可能翻过华岭取道矾山了。此时,奶奶已经精疲力竭,再也无法抬动双脚前行一步了,暮色中,孤零零的祖孙俩最渴望的是有个投宿的地方,这时,奶奶想起了
堆一座城,用文字做砖,围在里面的,是自己。  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发光,不是所有的光都能给你温暖。想牵住你的手,你却消失。黑夜不遥远,我们却一直在逃,逃到哪里呢?下一个黑夜?  据说,在黑夜里有一棵树,唯独的一棵,落叶枯黄,再残又残,歸了泥土,有萤火虫的光闪过。有人把黑夜全抹黑,黑得彻底,黑得纯粹。我问,太阳从哪里出来?哦,远处,所有的黑被拉裂。  晨曦温暖,我还在我的城里。  责任编辑:崔家妹
我刚上小学一年级,那年冬天特别冷。  雪还没“焐”出来,三爷来了。在皖北桐城,那里管叔叔不叫叔,叫“爷”。  三爷来的时候是在傍晚。三爷二十七八岁,比父亲小了十多岁,瘦瘦高高的像根麻秆儿,人长得怪精神,着一身蓝卡其布裤褂,上衣口袋里还别着一支锃亮的新农村牌黑色钢笔,肩上驮着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裹。三爷念过初中,是个文化人儿,在生产队当着会计。  三爷喊我父亲“二哥”,又喊我母亲“二嫂”,还挨个亲昵地
这里是吕布殉难的地方  人中吕布 马中赤兔  加上妩媚的美女貂蝉  和无敌天下的一杆方天画戟  谱写了亘古流芳的乐曲  每一个音符上都血火交迸  三國因为有了吕布  才有了恁多的故事和传奇  白门楼我来寻找你  你的杀伐和呻吟  你的忠诚和叛逆  多少英雄在你下面走过  多少豪杰在你上面畅饮  战火一次次抹掉你的影子  据说石崇曾修复过你  那个富甲天下的豪客和绿珠的郎君  那个奢华盖世金谷园的主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是一本动物小说,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让“哑巴动物”开口说话的儿童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一匹忠诚的黑马,他有着幸福的童年,长大后却经历坎坷,不断被转卖,饱经折磨,逐渐失去了健壮美丽的体形,患上各种疾病,但依旧勤勤恳恳,最后终于得到了好的归宿。小朋友们读这个故事,不但可以读到扣人心弦的情节,也可以感受到动物淳朴而善良的个性,体会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思想感情会得到升华。  我
他自从住进这幢楼之后就开始尴尬。因为他遇上了他苦追三年而未果的漂亮女人,而且她就住在他的上层。  她已经结婚了,打扮得气质高雅,似乎比以前更漂亮更迷人了。他觉得她家很有钱,他便常借故到顶楼上去看风景,有一次刚好遇上一个衣着光鲜的男人从她屋子里走出来,他迅速观察她的家里。装修得像皇宫一样。  正在他恻怅之际,他听到楼下传来一阵汽车启动声,他发现那个男人从一辆锃亮的轿车里走出来,用一块布在擦汽车前窗的
南宋宁宗年间,庆元三年(1197),张王府的家丁佟大立走了狗屎运,被二管家李鼻子看上,做他跟班儿,不过几个月,这小子就谋得一份美差,负责城西的水云间妓院收租。妓院依靠官府,如小鸟攀上了高枝,做生意没有后台是不行的,何况是在日进斗金的无锡城?  水云间妓院紧邻美丽的太湖,走上两条马路就可以游湖赏景,妓院面积不大,一千多平方米,有一个大院子,方便歇马歇轿。走近细看,狭长的门堂,门楣、门框、大门都由黄铜
小学五年级,我参加全乡语文竞赛,作文是描写文具盒,自拟题目,我的题目是《我爱我的文具盒》。  考试快要结束时,监考老师走到我跟前,看我的作文,我有点拘束,用手捂住,老师还是挪开了我的手。交卷时,老师对我说:“就你作文写得好!”当时就感觉脸一下子热到耳根。出教室門,老师又拍拍我的头:“就你作文写得好!”  那一次竞赛,我获得全乡第二名。  中考预选,但我的数学成绩不好,结果落选了。回家干农活儿以后,
1946年10月。东北黑龙江。纷飞的大雪一场接着一场。原野山林一片银白,大地冰封如铁,一片茫然和静寂。  那一天,小兴安岭西南麓的一所小学内,热闹非凡,一个重要的会议正在此举行。简易的会场,隆重而热烈,上百号贫苦农民在此聚会,第一次举起他们的拳头,选出他们贫苦人的组织——农会,并产生了农会会长。  如此热烈而严肃的场景,你千万别以为是小说《暴风骤雨》的原型地——尚志市元宝村,而是在北安县的桦树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