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与清廉

来源 :京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lau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藏省现在改名叫了财务省,里面的公务员是日本最牛气的官僚,号称“官僚中的官僚”。别省的局长到了大藏省只能和人家的课长说话,就是别省的次官来了,大藏省出来个局长就可以打发了。因为大藏省手里有钱,牛一点当然也很正常。
  
  有一种“高薪养廉”的理论,说是如果给官吏们以高薪使之得到满足,官吏们就不会去成天动脑筋弄钱,这样就不会有贪污了,起码不会有很多人贪污。
  “高薪养廉”理论经不起推敲的地方,首先在于是“高薪”很难有一个确切的标准,要给官吏们多少薪水才能叫“高薪”呢?其次,如果承认有必要采取这种“高薪养廉”方法的话,是不是反过来就是在承认“贪污有理”呢?因为廉洁是要用高薪来养护的,在没有得到高薪的时候就应该容忍官吏们的贪污。
  拙作《有一类战犯叫参谋》和《浩瀚的大洋是赌场》描写过不少日本的陆海军高级军官,在他们身上有很多问题,唯独贪污、冒领、喝兵血的事件非常罕见,笔者在书里曾说过一件事,身为联队长(团长)的东条英机在部下来借钱的时候只好让太太去当衣服来为部下救急,而这在当时国民党军队里是几乎不可想象的。日军的高级军官显然没有国民党军队高级军官有钱,当然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军官有钱的一个原因是喝兵血,但是日军军官为什么就不去喝兵血呢?
  只要看看在薪水水平一致的地方,也不是所有的官吏都贪污或者都不贪污这个非常简单的事实,就可以知道廉洁和薪水高低没有太多必然关系,那么日本的文武官僚们是怎么可以做到比较廉洁的呢?是不是靠“高薪”来维持廉洁的呢?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反过来如果上梁不歪的话,下梁也只能跟着直。日本的税务系统几乎没有丑闻的事实就是一个说明。
  税收是国家生命之所在,国家财政赖税收而得以成立。同时税务系统也是极易出现丑闻的地方,因为不管什么社会几乎没有人愿意心甘情愿地交纳税金,总会想出种种方法来偷税漏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拉拢腐蚀税收官员。
  单纯地高唱“抗腐蚀永不沾”是没有用的,就像无数的例子已经告诉人们一样,道德的抵抗有时在利益的进攻面前显得脆弱不堪。但是日本人用了一种很简单的方法来防止税收队伍的腐败,那就是利用这种精英官僚制度。
  大藏省现在改名叫了财务省,是日本最牛气的官僚,号称“官僚中的官僚”。别省的局长到了大藏省只能和人家的课长说话,就是别省的次官来了大藏省出来个局长就可以打发了。因为大藏省手里有钱,牛一点当然也很正常。
  日本的高级公务员按规矩加班都没有加班工资,但大藏省编制预算时发加班工资,不但自己省的人发,连别的省来大藏省一起编预算的人都发,编预算加班特多,一个月光加班工资就超过一百万日元的不算稀罕,按照现在的汇率,这一百万日元就是一万两千美元了。所以无论战前战后进入大藏省当官僚都是很难的。
  现在大藏省官僚的标准仕途是这样的:大藏省事务员(为期两年) -> 理论学习(为期一年) -> 基层实习(为期一年) -> 大藏省系长(为期两年) -> 各县税务署长(为期一年) -> 大藏省课长助理(大约十二三年)然后再升任课长。
  这里面尤其值得注意的一个步骤是担任税务署长的一年。日本的税务署是大藏省的派出机构,设置在县以下,和中国的地级市税务局长级别有点相似,所以这个步骤现在被传媒批判的非常厉害,说是一个三十不到的年轻人仅仅因为通过了甲种高级国家公务员考试就被委以如此重任,是在助长官僚们的精英意识等等,却没有注意到这个步骤的积极面。
  这些年龄在三十不到,正是雄心勃勃之时的未来高级官僚们在进入大藏省六七年之后,经过几年在中央的锤炼已经对整个宏观经济有了基本了解,这时候再放到下面去担任税务署长,除了可以通过征税实际业务来了解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税收队伍的廉洁——这些人在这个时间段是不可能被收买的,不仅没有被收买的可能,这些人在这个时候还是工作热忱最高、最积极的时候。
  税务署的一把手既廉洁又热忱,下面的其他人就是想干点什么也很困难了。实际上日本能有一个高效而清廉的税收制度与这一条设定是很有关系的。
  
  
其他文献
新加坡大选落幕,活跃在政坛50多年的李光耀宣布不再担任资政,耄耋之年的领袖终于朝他的选民挥了挥手,后李光耀时代由此开启。    5月14日,头发花白的李光耀西装革履,在媒体和公众的注视下,庄严地举起右手,宣布不再继续担任新加坡内阁资政之职。宣誓之后,掌声经久不息。  与李光耀一同宣布退休的还有吴作栋,新加坡第一任和第二任总理在联合声明中说:“我们研究新的政治局势并考虑这一局势对今后的影响……是时候
期刊
我永远不会自称“我是中国通”,更不会承认“我是中国精”,我不过是一个比较关心中国问题的草根观察者,仅此而已,但却足够。    2003年“非典”,19岁的加藤嘉一独身闯北大,不会一句中文,没有中国朋友,一切从零开始。  如今,27岁的他已是中国最走红的日本人。作为北京大学研究员、身兼南方周末、环球时报等多家媒体专栏作家,他频繁现身央视、凤凰卫视发表言论,对中国时事进行全方面关注分析,曾受到胡锦涛主
期刊
房产税自“试点”之日起,就被视为“怪胎”,其合法性受到质疑。至于其作用,虽然有人说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调控房价、调节收入分配,但它的“神通”,今天看来却小得可怜。    1月27日,房产税在备受争议中走上了试点之路。自推出至今,刚逾百日,这个“满月儿”再次成为众矢之的。5月7日,有媒体发文说,截止至5月5日,房产税实缴比例上海1%、重庆5% ,征收额度皆不足百万,房产税调控效果恐会落空。  房产税
期刊
王功权因为微博私奔一夜成名。他作为鼎晖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及创始人,其实不仅是一个地道的商人,还是半个文人,甚至还是一个老“愤青”。  身材不高,圆脸盘托着招牌红鼻,一副黑边眼镜,外加一年四季不离头的帽子,这是王功权的招牌形象。  但不要小看了这个其貌不扬的他。五十而知天命,王功权人生经历之丰富,为常人所不能及。他是当年赫赫有名的“万通六君子”之一,是国内早年成名的风险投资家,他还是一些人眼中的怪人
期刊
当芙蓉姐姐头一次面对铺天盖地的骂声时,她觉得,这个世界疯了。    芙蓉姐姐不愿意别人提起她的真名。尽管对于很多人而言,她的名字其实早就不是个秘密了。见面之前,她的助理特意强调,我们希望报道中不要使用真名,就用“芙蓉姐姐”。对于去年在某时尚杂志上出现的真名报道,他们感到很懊恼,“事先没有沟通好”。助理或许是出于宣传的考虑,而芙蓉姐姐本人则说,因为不希望被家里人看到。  5月21日,芙蓉姐姐在北京国
期刊
91年前,在浙江义乌乡下一间茅草房里,29岁的陈望道,在中国第一个全文译出了《共产党宣言》这部马恩经典著作。由于陈望道在建党过程中的贡献,和他在语言修辞学中的突出成就,毛泽东对他一直很敬重。    口述:陈振新,复旦大学教授,陈望道之子  陈光磊,复旦大学教授,陈望道1960年代研究生  采访:本刊记者 郭田珍    “陈望道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对于人文社会科
期刊
吴宓和闻一多本来应该是最好的朋友,他比闻一多入清华学堂早一年,因为体育考试不及格,留学美国晚了一年,因而和比他低一级的闻一多同年放洋。按旧习惯说,即出于同门同科。以后,他们都曾在清华大学任教。  同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同为热爱中国文化、又接受了西方文化熏陶、具有相近学术和思想背景的文化名人,吴宓和闻一多却在很多地方形同水火。这一点在《吴宓日记》中多有披露。  闻一多被杀害的时候,吴宓已经离开了西南
期刊
称之为“三套集成” 的民间文化发掘和整理工作是一项盛大的文化事业,动员了小学教师、学生、医生等在内的大量人力收集民间音乐,一部份采风成果已经出版,如《山南民间歌谣集成》,我在其中找到了曾在西藏听过的最美的歌谣。    古印度诗人迦梨陀娑在《云使》中,讲述一个药叉因怠忽职守而贬谪他乡,从而于“七月初他看到一片云飘上山顶,像一头巨象俯身用牙戏触土山”。这“恋缱绻而遭远别的多情种子”不免想起家中的娇妻,
期刊
“人不能做错事,一旦做错就再也回不了头。”    杨显文,一名信用社的基层员工,为何会成为一名疯狂的纵火犯?  惨案发生后,这一度成为人们难解的谜题。在家人和朋友的讲述中,一个矛盾的形象开始浮现。他是一名慈父,也是一名凶徒,他曾温文尔雅,也曾偏执暴躁,他会因善良而捐助穷困者,也会因贪婪而走上歧途。  我们梳理杨显文的人生轨迹,试图寻找他的犯罪逻辑,也寻找那点燃信用社大火的“火种”。    东坪乡的
期刊
你可以不知道村上隆是谁,但你不可以不知道LV经典的红樱桃手袋。装饰有他设计图案的包包,每只售价高达5000美元。    眼前站着一个叫做村上隆的日本人。蓝色球鞋,亚麻色休闲裤,浅灰色开襟毛衣领口露出红白花的衬衫领子,蓄着胡子,带着眼镜,头顶上梳着日本武士似的小发髻。他个子不高,甚至称得上矮胖,还似乎有点邋遢。他是艺术家,也是“生意人”,还精通“表演”,一场名为《我的艺术之路》的讲座,听上去更像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