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明股份毛利率异常,采存销数据混乱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告期内,锐明股份的综合毛利率变化与收入、利润趋势不相符的情况,本已让人对其成本与营业收入的真实性产生质疑了,而产销结余与存货之间的矛盾,以及公司混乱的采购数据存在,则进一步加大了投资者的怀疑力度。
  近日,主要生产各类车载监控终端、车载摄像机、专用车载外设等商用车通用监控产品和商用车行业信息化产品的深圳市锐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锐明股份”)发布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2160万股新股,募集资金约8.8亿元。
  深入阅读和分析锐明股份披露的招股书,《红周刊》记者发现其报告期内(2015年至2018年1~6月)综合毛利率变化与收入、利润趋势并不相符,而产销结余与存货之间的矛盾,以及公司所存在混乱的采购数据,则进一步佐证了记者的怀疑。

可疑的毛利率与成本


  锐明股份招股书披露,公司的产品综合毛利率在2016年达到报告期内最高值45.76%之后,2017年下滑至40.66%、2018年上半年下滑至38.6%(如表1所示),然而也就在公司2017年毛利率大幅下滑,且这一年营业收入仅增长44.84%的大背景下,公司营业利润却大幅增长了104.95%,如此的异常表现着实让人怀疑,而若通过分析其成本数据的变化,则进一步佐证了记者的怀疑。


  招股书披露,锐明股份2017年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了9393.51万元,占同期采购总额的18.09%(见表1),由此可测算出采购总额达到了51926.53万元。理论上,生产所需在采购完成之后,大部分会完成生产与销售过程而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之中,形成相应的直接材料金额,而余下的部分则作为流动资产留在存货之中,使得存货金额出现相应的增长。
  招股书还披露,锐明股份2017年的主营业务成本包含了38016.34万元的直接材料,占比达到93.13%,这意味着,公司绝大部分主营业务成本都是由采购原材料价值结转而来的。因此,将51926.53万元采购总额与38016.34万元主营业务成本的直接材料对比,理论上将有13910.19万元的采购因没完成产销过程需要留在存货之中,体现为存货的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的材料成本的增加。考虑到锐明股份2017年年末的存货之中,5644.83万元原材料相比上一年年末的原材料余额4277.10万元已经新增了1367.73万元,因此,存货中的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的材料成本在理论上将会新增12542.46万元。
  可事实上,招股书所披露存货数据显示,在锐明股份2017年年末的存货之中,9058.90万元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合计相较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仅增加了3405.80万元。在不考虑材料成本占比的情况下,这一数据已经明显低于理论上原材料成本应该增加的金额了,而若考虑材料成本占比的情况(假设主营业务成本与产品成本的构成相似,参考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93.13%计算),则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合计增加的金额中,材料成本仅增加了3171.82万元。很显然,这个金额跟理论上应该新增的12542.46万元相比较,是存在9370.64万元差异的,即公司有9370.64万元的采购金额既没有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之中,也没有体现为存货的材料成本增加。
  那么,采购总额之中还是否包含了生产设备等非原材料的长期资产购买的影响呢?对此,招股书并没有明确的披露。而根据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的合计金额来看,2017年比上一年仅增加了3416.99万元。这意味着,即使我们保守地假设这些金额全都包括在采购总额之中,则前述差异数据中依然有5953.65万元的采购不知去向。


  显然,在2017年锐明股份成本不清、综合毛利率又出现明显下滑的背景下,营业利润大幅增长104.95%的情况是很难让人采信的。

营业收入数据支持不足


  上述成本数据的异常并不是孤立的,其营業收入数据同样缺乏充分的数据支持,不排除有虚增的可能。
  2017年,锐明股份的主营业务收入为85197.40万元,其中来自境内的主营业务收入有49175.29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2683.83万元(见表2)。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境内的这部分收入是按17%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而境外收入则不需要,因此可推算出2017年的含税营业收入为95713.45万元。
  在现金流量表中,2017年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3179.67万元,以之与含税营收总额勾稽,则有12533.78万元的含税营业收入因未收到现金需要形成新增的经营性债权,即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出现相同规模的增加,或者预收款项出现相应规模的减少,抑或两者兼而有之。
  资产负债表中,2017年年末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21880.77万元,考虑到这年坏账准备也有1440.68万元,则应收款项的余额应为23321.45万元,与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对比,仅新增了4105.40万元。显然,实际新增的债权跟理论上有12533.78万元新增债权相比差的还是比较大的。那么,中间的差额是不是预收款项出现大规模的减少呢?
  事实上,2017年年末的预收款项为5319.77万元,仅比上一年年末的金额减少了368.11万元而已。在综合核算上述几方面数据后,公司仍存在8060.28万元含税营收来源不明的情况,如此的结果很难排除其中没有虚增收入的可能。
  锐明股份2018年1~6月营收方面数据也是存在明显异常的。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2971.24万元,其中境内主营业务收入为25387.44万元,其他业务收入为4739.80万元,若保守地按调整后的16%增值税税率计算境内收入的销项税额,则这半年的含税营业收入为47791.60万元。   同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5430.01万元在冲抵预收款项增加的2861.57万元之后,则与收入相关的现金流量大概有42568.44万元。而在资产负债表中,其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合计金额只相较期初金额减少了1822.01万元。在综合现金流量和应收款项的增减情况后,可发现锐明股份今年上半年的47791.60万元含税营业收入中,仍有7045.17万元来历不明的情况。

产销数据混乱


  营业收入与商品采销有关,必然涉及存货因销售而产生的增减变化。实际上,在分析锐明股份的产销情况之后,不难发现其库存商品与发出商品存货的增减变化和产销是不匹配的,而这也正好与营业收入数据不匹配的情况形成了“巧合”。
  招股书披露,锐明股份的主要产品为“商用车通用监控产品”和“商用车行业信息化产品”。2017年,其商用车通用监控产品的产量有138367台(套),比同期销量要多出26311台(套),这意味着,未销售出去产品需要作为库存商品(或发出商品)留在存货之中,体现为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的余额出现相应规模的增加。那么,由此而使得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又增加多少呢?
  虽然招股书并未披露这部分库存的价值,也没有披露“商用车通用监控产品”的单位成本情况,但是根据该类产品的主营业务成本13503.36万元及其销量,仍可合理推算出单位成本是每台(套)0.12万元,进而推算出2017年“商用车通用监控产品”的库存商品及发出商品应该新增了3170.62万元。
  “商用车行业信息化产品”在2017年产量比销量少了14301台(套),意味着库存产成品应该是出现相应的减少,根据该种产品的主营业务成本与销量的情况,可知单位成本大概是每(套)0.15万元,即可知“商用车行业信息化产品”在2017年库存产品和发出商品的金额相比上一年要减少2174.57万元。
  综合上述两种主要产品的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增减情况,理论上这一年库存整体上应该新增了996.05万元才合理。可事实上,招股书披露2017年年末的存货之中,库存商品3115.16万元和发出商品4804.29万元合计跟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的金额相比却增加了2585.02万元。很显然,前后两个核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并不相同,即招股书披露的存货产成品金额要比产销结余多出1588.97万元。
  2018年1~6月的存货与产销情况之间同样出现上述差异。其中,这一年“商用车通用监控产品“的产量比销量多362台(套),而“商用车行业信息化产品”的产量比销量多11706台(套),理论上这两种产品的期末库存都会有相应增加。根据主营业务成本与销量的对比关系可测算出,这半年里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都大约是每台(套)0.13万元,由此推算出,产销结余将使得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合计增加1567.02万元。可事实上,招股书披露的存货之中库存商品5635.20万元和发出商品5134.63万元合计却比期初的金额增加了2850.38万元。如此即意味着库存产成品核算出的金额要比产销结余核算的结果多出1283.36万元。
  和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的上述情况相比,2016年产销结余核算的结果要比库存产成品核算出的金额要多。从产销的角度分析,2016年“商用车通用监控产品”期末库存应该增加206.93万元,而“商用车行业信息化产品”期末库存增加了3910.39万元,两种产品库存合计增加了4117.32万元,而招股书披露的存货中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数据却只增加了2234.46万元。显然,招股书披露的库存产成品金额要比产销结余的金额少了1882.86万元。

异常的采购数据


  除了上述产存销过程的异常情况,与采购相关的各项财务数据之间的勾稽结果也同样存在明显的异常。
  2017年,锐明股份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了9393.51万元,以其占采购总额的18.09%比例可推算出这年的采购总额为51926.53万元,按17%计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计算,则2017年的含税采购总额达到了60754.04万元。
  一般情況下,这个规模的含税采购总额意味着支付了相应的现金或者承担了相应的经营负债,在财务报表中需要体现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和“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的增加。
  在现金流量表中,锐明股份“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53390.21万元,和含税采购总额勾稽,理论上将有7363.83万元未支付现金的采购需要形成相应债务的,即资产负债表中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出现相同规模的增加,或者预付款项相应减少。
  事实上,在资产负债表中,锐明股份当年的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余额合计为16998.04万元,和上一年年末的相同项目对比,新增了3725.92万元,显然这一结果与7363.83万元理论新增债务相比相差了3637.91万元。那么,这是不是预付款减少导致的呢?
  2017年,锐明股份期末预付款项余额只有1585.70万元,和期初数据相比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502.72万元。与前述3637.91万元差额对冲后,公司在2017年存在4140.63万元的含税采购金额不知是用什么支付方式的情况。
  同样的方法进一步分析2016年的采购情况,也可得到相同的结论。
  2016年含税采购总额大约为39256.93万元,与当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9497.87万元勾稽后,则理论上将有9759.06万元未付现的采购需要形成新增债务。可事实上,2016年“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仅新增7408.16万元,在对冲预付款项新增的906.43万元影响,由采购所产生的经营性债务只增加了6501.73万元,与理论新增债务相差了3257.33万元。同理,2018年1~6月也有6436.29万元含税采购没有获得现金流量和经营债务的支持。
其他文献
周五,市场虽然大幅反抽,但近期A股市场调整的趋势仍较为清晰。在此背景下,一直被认为是最好的防御品种医药股的走势也是随波逐流,以艾德生物为代表的一批业绩低于预期的品种跌幅惨烈,如此现象加剧了市场参与者对医药股股价前景的担忧,甚至有了一定的恐慌情绪在发酵。不过,熊牛循环,当股价持续急跌之后,往往也孕育着新的投资机会。政策变动重塑产业格局  对于医药股近期的不佳走势,分析人士认为这不仅仅存在市场情绪的原
期刊
立昂技术对于此次重组的两家标的公司均给出不俗的并购价格,然而两家标的公司均存在很多疑点,这些疑点仍需要上市公司解释清楚,毕竟此次用来并购的资金大多来自于市场,只有清晰明确的信息披露,才能让并购市场不再成为“割韭菜”的那把镰刀。  继11月16日为并购草案“打补丁”后,立昂技术11月21日再一次修订了并购草案。  从方案设计来看,立昂技术此次总计超过16亿元的并购,对于净资产仅有4.27亿元的昂技术
期刊
本周市场在大跌中度过。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护盘”积极推出回购方案,但回购的公司大多还是难以稳定股价。从本质上说,A股的回购动作和股价之间缺乏直接联系。对比来说,“百亿利润”这个指标对于选取合适的投资标的更有指向性。 ——主持人  市场上展开回购的上市公司增多,会被认为是股市构筑底部、牛市将至的主要征兆之一。譬如美股,相关统计显示,2009年3月至2018年8月,标普500成分股中回购比例最高的100
期刊
近来有个朋友打电话给笔者,原来这位朋友购买了某著名私募基金的产品,今年以来出现了不小的亏损,没想到私募基金也亏损。我电话里反复安慰朋友,今年出现这么大的下跌,私募基金也是人,出现亏损也是正常。这位私募基金经理是以价值投资著称,需长期持有方可有良好的业绩和收益。这位朋友经过我劝导后,心情稍好一点,然后我们双方礼节性的结束了通话。  结束通话后,联想到有媒体报道,今年以来百亿级以上的大型私募基金都出现
期刊
本周沪深两地市场仍然延续了“十一”之后的跌势。整体性而言,没有可操作性,观望成为最大的避风港。  政策层面,刘士余发言表示,股市的“春天不远了”,引发市场热议,比较含蓄的说法是对“冬天有多长”“春天又有多近或远”的辩论,简短直接点说,不外乎就是对“市场底部”或者“调整的低点”的讨论和猜测。个股层面,截至18日收盘,走势强势的股票是同益股份、杰恩设计、园城黄金。其中表现最强的同益股份具备深圳本地、高
期刊
本周B股大盘走势极其糟糕,全周基本呈现继续回落下探的格局,市场做多情绪不高,空方再度肆虐,多个交易日两市B指低开快速杀跌。周五B股大盘继续低开,探底之后有所回稳并呈现技术性反弹,最终沪B指收于261.76点,全周下跌3.94%,深成B指收于4617.63点,全周下跌6.28%。  从技术上看,B股市场十月份以来持续走低,盘中虽有个别交易日小幅反弹,而持续性受到市场主流资金质疑,反弹时间、点位明显拖
期刊
几年前,笔者与另外4位炒股的朋友(这里姑且称为小G、小N、老L、老S)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取名为“小赌怡情开心就好”,为了能经常一起交流对股市的看法。本周受美股大跌的影响A股跌破2638点,大家分别发表了对未来股市及板块的看法。  小G年龄最小,快言快语,第一个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我觉得股指再下跌的空间有限,我们必须抓住底部暴跌的机会,赶紧撒网捕鱼。板块方面可以重点关注军工类个股。因为做为一个
期刊
近期,伴随着A股市场的反弹,人工智能板块的走势也水涨船高,W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23日收盘,10月19日上证指数创下2449.2点阶段新低以来,人工智能板块涨幅逾14.5%,跑赢同期上证指数。  研究公司Gartner的研究报告称,人工智能行业的总价值将在2018年达到1.2万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70%。面对万亿市场前景,嗅觉敏锐的机构投资者纷纷布局人工智能领域。  公募基金先下手为强,
期刊
国庆长假后,内地首批获批的公募养老目标基金纷纷进入发行倒计时,其中就包括了富国鑫旺养老FOF。富国基金作为我国养老金投资领域的排头兵,其首只产品备受业内外期待。  据了解,该基金定位為目标风险策略,主要是在产品运作过程中保持资产组合的风险可控。简单理解,该策略先确定投资者能承受多大的风险,并根据宏观基本面和各类资产本身的风险,确定不同资产的配置比例,并适时调整以保持风险恒定。  富国鑫旺养老FOF
期刊
沪指跌破2500点后,救市维稳声四起。证监会、央行、银保监会、财政部等部门以及国家高层密集发声维稳股市。本周五,A股市场以强势反弹收盘。不过,在笔者看来,目前的股市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但管理层一些思路还在设想阶段,要成为具有实操性的方案还有待时日,而股市的走势已经有点等不起了。救市符合股市的运行逻辑  A股的发展有很浓重的政府管理的痕迹,如未像西方市场一样实行注册制,虽然审核制经过了多次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