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物为春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x1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友人凝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女子,蕙质兰心,总能将平淡的生活装点得诗意盎然。即便在万物萧条的寒冬,身在南方没有暖气的凝,依然常常在朋友圈展示生活的喜悦,九宫格照片全是缤纷多彩的鲜花,那是她在温室里精心滋养的花朵。
  彼时,南方正大雪纷飞,而我隔着迢迢千里的距离,看着朋友圈里凝的笑靥和花的倩影,分明感受到了四季如春的气息。
  蓦地就想起庄子说过的话:“与人为善,与物为春。”原来,四季轮回只是自然的时序,并不能阻碍花开绚烂和心的飞舞,只要我们有一颗向善向美的心灵,同样可以在白雪皑皑的冬季嗅闻暗香袅袅。
  贾平凹先生在一篇散文里写到他喜欢的一种生活,即是:“院再小也要栽柳,柳必垂。晓起推窗如见仙人曳裙侍立,月升中天。又是仙人临镜梳发;蓬屋常伴仙人,不以门前未留小车辙印而憾,能明灭萤火,能观风行。三月生绒花,数朵过墙头。”
  初读此文,开篇读到这段话,便觉意境空明,行文清丽,脑海中随之浮现的便是一幅世外桃源般的雅致生活之画,花草相间,仙气冥冥,似是人间天堂,又如海市蜃楼,让人浮想联翩。恨不能穿越至那远古年代,过一日把酒吟诗的惬意生活。
  想不到贾平凹先生的心里竟也有這般细腻柔情,懂得经营生活的细枝末节。假若住进这样垂柳妖娆、绒花灼灼的田园小院,春的暖意一定扑面而来。贾平凹先生触目所及,不仅是花红柳绿的美艳,更有从心底不由自主生发的灵感与才情。这对于一个作家的写作,和心态的呵护保养,无疑是最重要的外在熏陶。在这样如沐春风的环境中,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能达到与自然和谐妥帖的状态。
  想一想,我们平日的生活,习惯了在四季变换中适应面对,去承受冬的枯寂严寒,去享受春的意蕴悠然,却忘了“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是啊,世界万物的流转,与我们的慧眼和心态有关。你有什么样的心态,用什么样方式对待,万物就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
  遇到困境时,我们常常安慰自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凭着这句经典鸡汤,我们习惯了等待春光的照拂,让它来拭去蔽日的阴霾,却忘了眼下的寒冬,并不只有煎熬,它一定也有如春般的美好,藏匿在被你忽略的角落。
  这一生,我们遇到的困境寒冬,不可估量,经常也是来得猝不及防。凡人做不到处变不惊随遇而安,常常陷入其中痛苦沉沦,过得暗无天日。我也曾是这样,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流泪,回头想想又何必。直到看到汪曾祺先生的书,被他那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人生态度影响,才开始慢慢转变为人处世态度,竟觉得日日有惊喜,处处春常在。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汪老的散文《沽源》。那时候,汪曾祺被发配到沽源县城,去那里的马铃薯研究站画马铃薯图谱。在去沽源的路上,汪老受尽了路途奔波、车马劳顿之苦,到了县城,眼见一片荒凉萧瑟的衰败之景,本该触景生情哀从中来,他却对边塞之境充满了探寻的乐趣。在少风多雨的沽源城墙,他发现一簇灿然盛开的波斯菊,微风吹拂,珊珊可爱。汪老欣喜地流连了一会后自言自语:“谢谢你,波斯菊。”
  多么可爱的汪老啊,在他眼里,沽源在凄凉之中自有一分颜色,一点生气,严寒也不足畏惧了。
  我喜欢这样的心态和智慧,不是没有挫折和失落,但那又怎样,眼下依然有值得热爱的美好,有触动心灵的感怀啊!沉溺其中,忘却凡尘,春常在心中!
  (编辑 之之)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快节奏生活使我們交流信息也如鱼得水,瞬间便可以完成。于是,过往那种写在纸上的信便成了奢侈。但写信读信弥漫的沉香,久久回荡在我们的记忆中,挥之不去,回味悠然。  在灯下写信,一笔一画字字成情,行行成意,交流情感,表达态度,说清事实,回味往事……亲笔落在纸下的字,传送到他处。或近或远,信都会淋漓表达我们内心,一段情一封信,一封信牵着你和我。寄出信后我们期待,对方收信时会惊喜,你来我去,人际交
《逍遙游》是代表庄子哲学思想的一篇杰作,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绝对自由的思想。如何把“逍遥”说透呢?庄子起先的打算是:“先说鲲化,次说鹏飞,次说南徙,次形容九万里,次借水喻风,次叙蜩鸠,然后落出二虫何知。”如此点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命题,但仅仅这些,似乎还是单薄了些,还要请汤、棘、斥鴳、宋荣子、列子、尧、许由、肩吾、连叔等人物与鸟雀出来说话,尽管这样,倘若没有
人之为人,总是以情感相牵。来到世间,我们牵手父母,牵手兄弟姐妹,最后,牵手爱人,相知相伴一起变老。纵然,相爱的人身影单薄又怎样,身处绝境又如何?彼此只需一脉静然默对的眼神,只需相扶相撑的一双手,便能产生默契的心灵照应,而生“你在,我就心安”的感慨。从此,世界少了两个孤独的心,爱的天堂多了一份温馨的祝福。  每天,路过小区门前的菜市场时,我总能见到一个男人搀扶一个女人的身影。男的,一米七左右的个子,
1934年7月,许居衍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1953年,他考入厦门大学物理系,三年后转入北京大学半导体物理专业。1958年,第一块锗和硅集成电路在美国诞生,一场“微电子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看到半导体技术应用在集成电路中的广阔前景,许居衍投身这一研究领域,成为中国第一块硅平面单片集成电路的主要研制者,从此与半导体集成电路结下不解之缘。  当时国内近乎完全封闭的环境,使许居衍很难获取最前沿的技术
2018年2月,卖了110年帆布鞋的匡威公司突然开了一家快闪酒店。这家酒店不能吃饭也无法办理入住,酒店从一楼大厅到公共区域的走廊甚至连“客房”都摆满了匡威One Star系列产品的服饰、球鞋,令酒店处处充满了浓浓的球鞋味儿。  酒店刚开业,潮人们便奔走相告,就连美国说唱歌手和嘻哈艺术家A$AP Nast、华语乐坛潮流音乐人Tizzy T、街头时尚爱好者Leo Mandella都来赶赴这一场潮流派对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生活已经开始成为耳熟能详的名词。智能时代对人才的创新设计、问题解决和跨学科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TEM教育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开始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STEM项目设计主要基于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从问题出发,进行项目情境分析,提出项目目标,制订具体的项目步骤、项目任务和STEM学科融合分析,将学科知识在项目任务中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跨学科项目设计
埃德温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他非常渴望进入纽约的那家国际大公司工作,同学们也都认为他一定会被录取,所以埃德温信心满满。  但是,在面试的那天早上,埃德温不慎碰翻了水杯,将放在桌上的简历浸湿了。为尽快赶到会场,埃德温只将简历简单地晾了一下,便和其他东西一起收拾起来匆匆塞进背包。面试的时候,考官对埃德温的表现非常满意,有心想要留用他。但当埃德温从包里拿出简历时,这才发现简历不仅依旧潮湿,而且因为
宅在家中闲寂,清理旧物,从床下翻出满满一纸箱早年的小人儿书,拿出一册册查看,记忆中浮现出上世纪70年代,我读小学时痴迷小人儿书的情景:小人儿书亦称连环画,黑线勾绘,人物、景色栩栩如生,动感十足,文字解说引人入胜,让我拿起来就心驰神往,废寝忘食,非读熟看够不可。  小人儿书除了单本,还有多册成套,似今天的“连续剧”,诸如古典的《西游记》《水浒传》,现代的《敌后武工队》《平原枪声》等等。在那贫困的年月
南方的冬天是绿的,春来了,并没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楼下的桂花亦送来了缕缕的清香,一如那年仲夏武汉的桂花香一样,不浓一点,也不淡一点。  小区西南角的柚子花芬芳着,微风拂过,甜甜的花香在风中浮动,香满大半个院子。我喜歡柚子花,多次在花边流连,探看那绿的、鹅黄的枝叶烘托着洁白的花瓣,犹如故乡开在春天枝头的槐花。柚子花的形状和槐花不同,兴许连香味也并不一样的,但我的心,却莫名地想把它们划等号。那等
梁朝伟拍电影《春光乍泄》时,有一段时间在阿根廷取景,剧组居住的酒店离外景地有十几公里的路程。  一天早上,梁朝伟乘车从酒店去外景地,虽然他出发时较早,但因为路上堵车,还是迟到了五分钟。到了剧组,大家都在等梁朝伟。导演王家卫走过来,轻轻拍了拍梁朝伟的肩膀说:“朝伟,下次准时点哦。”虽然王家卫没有批评自己,但梁朝伟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二天,梁朝伟五点就起床了,并喊起了同住一间房的同事。同事一看表,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