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如同陷入重围的孤军,左冲右突,却并没有撕开突破口,走向更开阔的地带。这不仅是语文教师的心头恨,也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眼中钉。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讲,身为语文教师,面对这样的尴尬,着实赧颜,也确乎授人以柄,为人家的指责提供了公认的口实。虽则有人成功,但毕竟凤毛麟角,而且方法也多有不可操作性,一旦位移,则要么走样,要么变味,与“橘生淮南曰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颇相类。可以说对作文的恐惧感,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大面积存在的不争事实。
近年来,先有“新概念作文”,继而又杀出“反作文”,“新作文”也不甘落后,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颇具杀伤力的“作文革命”,但随之而来,不少作家学者对现行作文教学亦口诛笔伐不辍。
为此,人们不禁要深思:作文教学怎么了?为什么师生谈作文而色变?缘何那么多高中生走向社会后“嘴不能说,手不会写”?即使有幸进入高等学府的出类拔萃者,又有多少人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所有这些问题,都如一柄柄寒气森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作文教学的头顶上,令人不寒而栗。毕竟“文章千古事”,教不会学生作文,罪莫大焉。
二
这令我们不能不留恋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虽被斥为落后的封建化的私塾教育,但毕竟培养出了不少的文宗巨擘,他们中不少人出口则锦绣文章,下笔即气贯长虹,即便是功不成、名不就的酸秀才,略皱眉头,也能挤出几篇像模像样的文章或者几首还算眉清目秀的诗歌作品。如今呢?遑论中学生,连天之骄子——大学生能写出通畅之文的占多大比例呢?
究其根本,答曰:积累太少。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缺乏厚实的积累,如同空空如也的库房,到赈济饥民时,无论如何是拿不出赖之充饥之物的。现在的中小学生,在记忆力最旺盛的黄金岁月,背诵了多少名篇佳句?其实,就连语文教师,能真正有百十篇美文烂熟于胸者恐怕也寥若晨星吧。
其次,人心浮躁。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不能淡泊宁静,缺乏“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决心和毅力。也许不少东西在这个速成的年代都可以早熟,但写文章却非有长期砥砺是无法登堂入室的。学校迫切要成绩,家长希望子女取得好名次,教师也立足于考试,一切都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忙作一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多做无用功,出力不讨好。
再次,教材毛病大,只知选文,不能确定出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一年级的训练重点是记叙文,可又如何循序渐进呢?课本不说,教师从何得知?虽然有不少教师自己摸索出一些值得借鉴的规律,但严密与否不可知,可操作性如何也不好讲。所以,作为语文学习的蓝本,教材应责无旁贷地去做这方面的工作,虽则叶圣陶先生谆谆教导说“教材无非是例子”,但没有教材的导引,正如缺乏科学的提炼方法,即便是富铁矿,也决计没有铁的问世。
最后,“都是作文书惹的祸”。名目不断翻新的作文书如雨后春笋,近年来充斥中小学校园。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至少拥有一本作文书。每逢作文,略施小计,即可“克隆”出一篇。于是作文中假话、空话、套话连篇,矫情伪情在字里行间奔涌。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泛滥如斯的文章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更有甚者,不少家长也大力支持孩子或买或读或仿或盗,以粗制滥造的作文书代替了“人类的精神食粮”——经典名著,岂不可悲?至于有些教师以让学生背作文为捷径传授作文之法,更是等而下之,误人子弟,罪在千秋。
三
那么如何才能“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呢?笔者通过尝试,获得几点浅见,或许还是老生常谈,但旧的未必一定就错,也未必夯筑扎实。
一是鼓励大家“我手写我心”,不拘体裁,不讲形式,完全是一种开放自由状态的写作,天大地大任我行。比如一些“四不象”的文体,没有完整的叙事,没有鲜明的中心,甚至让人觉得零乱,但却别有一番风味,以“另类”的角度反映了中学生的喜怒哀乐。只要教师大胆地肯定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就能激活他们思维中曾一度休眠的活泼潜力,作文恐惧症定会不同程度地得到抑制。长此以往,作文就成了一种乐事,再下笔又有何惧?
二是多读好书,多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词句,又有想法,还会为写文章发愁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传世名著里,既有美不胜收的精彩词句,又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处处值得学生学习借鉴。
三是尽情为文,纵情撒野。“撒野”貌似狂放不羁,实则是学生在花样年华中生命的激情舞蹈。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在作文这个艺术世界里随性而为,“野到深处文自芳”。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如同陷入重围的孤军,左冲右突,却并没有撕开突破口,走向更开阔的地带。这不仅是语文教师的心头恨,也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眼中钉。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讲,身为语文教师,面对这样的尴尬,着实赧颜,也确乎授人以柄,为人家的指责提供了公认的口实。虽则有人成功,但毕竟凤毛麟角,而且方法也多有不可操作性,一旦位移,则要么走样,要么变味,与“橘生淮南曰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颇相类。可以说对作文的恐惧感,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大面积存在的不争事实。
近年来,先有“新概念作文”,继而又杀出“反作文”,“新作文”也不甘落后,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颇具杀伤力的“作文革命”,但随之而来,不少作家学者对现行作文教学亦口诛笔伐不辍。
为此,人们不禁要深思:作文教学怎么了?为什么师生谈作文而色变?缘何那么多高中生走向社会后“嘴不能说,手不会写”?即使有幸进入高等学府的出类拔萃者,又有多少人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所有这些问题,都如一柄柄寒气森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作文教学的头顶上,令人不寒而栗。毕竟“文章千古事”,教不会学生作文,罪莫大焉。
二
这令我们不能不留恋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虽被斥为落后的封建化的私塾教育,但毕竟培养出了不少的文宗巨擘,他们中不少人出口则锦绣文章,下笔即气贯长虹,即便是功不成、名不就的酸秀才,略皱眉头,也能挤出几篇像模像样的文章或者几首还算眉清目秀的诗歌作品。如今呢?遑论中学生,连天之骄子——大学生能写出通畅之文的占多大比例呢?
究其根本,答曰:积累太少。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缺乏厚实的积累,如同空空如也的库房,到赈济饥民时,无论如何是拿不出赖之充饥之物的。现在的中小学生,在记忆力最旺盛的黄金岁月,背诵了多少名篇佳句?其实,就连语文教师,能真正有百十篇美文烂熟于胸者恐怕也寥若晨星吧。
其次,人心浮躁。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不能淡泊宁静,缺乏“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决心和毅力。也许不少东西在这个速成的年代都可以早熟,但写文章却非有长期砥砺是无法登堂入室的。学校迫切要成绩,家长希望子女取得好名次,教师也立足于考试,一切都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忙作一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多做无用功,出力不讨好。
再次,教材毛病大,只知选文,不能确定出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一年级的训练重点是记叙文,可又如何循序渐进呢?课本不说,教师从何得知?虽然有不少教师自己摸索出一些值得借鉴的规律,但严密与否不可知,可操作性如何也不好讲。所以,作为语文学习的蓝本,教材应责无旁贷地去做这方面的工作,虽则叶圣陶先生谆谆教导说“教材无非是例子”,但没有教材的导引,正如缺乏科学的提炼方法,即便是富铁矿,也决计没有铁的问世。
最后,“都是作文书惹的祸”。名目不断翻新的作文书如雨后春笋,近年来充斥中小学校园。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至少拥有一本作文书。每逢作文,略施小计,即可“克隆”出一篇。于是作文中假话、空话、套话连篇,矫情伪情在字里行间奔涌。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泛滥如斯的文章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更有甚者,不少家长也大力支持孩子或买或读或仿或盗,以粗制滥造的作文书代替了“人类的精神食粮”——经典名著,岂不可悲?至于有些教师以让学生背作文为捷径传授作文之法,更是等而下之,误人子弟,罪在千秋。
三
那么如何才能“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呢?笔者通过尝试,获得几点浅见,或许还是老生常谈,但旧的未必一定就错,也未必夯筑扎实。
一是鼓励大家“我手写我心”,不拘体裁,不讲形式,完全是一种开放自由状态的写作,天大地大任我行。比如一些“四不象”的文体,没有完整的叙事,没有鲜明的中心,甚至让人觉得零乱,但却别有一番风味,以“另类”的角度反映了中学生的喜怒哀乐。只要教师大胆地肯定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就能激活他们思维中曾一度休眠的活泼潜力,作文恐惧症定会不同程度地得到抑制。长此以往,作文就成了一种乐事,再下笔又有何惧?
二是多读好书,多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词句,又有想法,还会为写文章发愁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传世名著里,既有美不胜收的精彩词句,又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处处值得学生学习借鉴。
三是尽情为文,纵情撒野。“撒野”貌似狂放不羁,实则是学生在花样年华中生命的激情舞蹈。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在作文这个艺术世界里随性而为,“野到深处文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