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的代价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对屈原颇有好感,因为这位诗人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一个节日,每逢这个节日,我们都能吃上粽子和鸭蛋等美味。而对于像李白杜甫这样的诗人,我就不是那么喜欢了,因为他俩写的那么多诗,老师都让我们背,况且有的篇幅还挺长。一如我不那么喜欢写散文的朱自清,背完了他的《春》和《匆匆》,老师又让我们背他的《绿》和《荷塘月色》,也是一篇更比一篇长。直到上了大学中文系,碰见朱自清的作品,我也还是不情愿翻开。
  不过,正是在这个时候,保持了那么多年好感的屈原也开始令我生厌了,因为教古典文学的教授非要我们背诵他的《离骚》不可,否则考试就不肯给及格。漫长的《离骚》终于让我意识到了李白杜甫的仁慈,也许,那么多年我是错怪了他们。
  见我对背诵如此深恶痛绝,同学们有些不解:“你的记忆力不是很好吗?怕啥?”其实,我可不是怕背诵,我是讨厌被强迫。我喜欢的文字自然是能记得住的,但别人强迫我记住的文字,我可能便无法再喜欢了。后来成了作家,我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文章被选入中小学课本,那该多招孩子们的痛恨啊。即使不用背诵我的文章,但对于相关问题的标准答案也仍是得牢记的呀。
  一直以为我们古人的学习方式就是背诵,整天捧着书本摇头晃脑地念和背,他们也像我们今天这样鹦鹉学舌似地背诵唐诗和宋词。然而,经过一番深入研究,我发现,事实根本不是这样。我们生活在视觉的世界里,古人却生活在听觉的世界里。我们是在看书本上的文字,文字对我们而言是符号,他们则是在读书本上的文字,文字对他们来说是声音。我们是在看唐诗宋词,他们却是在唱唐诗宋词。唱着唱着就记住了,哪里需要像我们这样费心费力地去背诵?这样的经验我们并不缺少,谁还没有学过唱歌呢?我曾经会唱上百首的流行歌曲,可是细细一想,我又何尝刻意背诵过那些歌词呢?的确,和着那悦耳的旋律,歌词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
  我们喜欢唱歌,歌曲表达着我们的心声,抚慰着我们的情感。但如果我们把心思都放在了背诵歌词上,试问歌曲之于我们还会有这样的艺术效果吗?
  不得不问,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究竟为什么就这么偏爱背诵呢?显然是为了应对考试,或者说是为了方便实用。在背诵这些东西时,我们从来不必怀疑它们是否正确,要是不正确,我们何苦还要背诵它们?总之,我们想要背诵的东西一定是已然经过权威论证了的。记住它们就是以便更好地使用它们。久而久之,这样的学习的确是锻炼了我们的记忆力,但却也因此荒疏了我们的思考能力。常常,我们在行动上表现得相当果断,这恰是由于我们在思考上没那么复杂的缘故。基于此,我们想当然地就将人家哈姆雷特理解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
  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确是万万不可分开的,事实上,学习本身只能是一个思考的过程。知识是通过思考获得的,而不是通过背诵占有的。被占有的知识永远是僵死的知识,唯有被思考的知识才是鲜活的知识。真正热爱思考的人是不会倾心于背诵的,比如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都不主张背诵式的学习,后者甚至连某些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分子式都记不住。在他看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谓想象力即是思考的创造性力量,离开了思考则无以想象。
  记忆存在的理由并非是为了背诵和重复,乃是为了思考和创造。倘若不用于思考,我们的记忆势必将会退化,进而可能一再重蹈历史的覆辙。只有借助于思考,我们的记忆才会得以深化,同时创造出新的记忆。所以,历史中的那些知识仅能记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思考,因为没有思考便没有认知。没有被我们认知的历史并不属于我们,毕竟它起不到历史应有的启示和情感维系作用。
  要知道,爱与认知是统一的,愛我们的历史就会深刻认知我们的历史,要深刻认知我们的历史就必须爱我们的历史。光凭背诵式的记忆不仅做不到这点,而且还适得其反。我早年的背诵经历所证明的恰恰就是这个真理。
其他文献
“老实”为何?  《现代汉语词典》里说:“诚实;规规矩矩”,算是“标准答案”。于我而言,倒更记得幼时老爷子对着识字读本对我中气十足的训诫:老实,就是守规矩。  “守规矩”也好,“诚实”也罢,字面上看,“老实”总归是褒多于贬。“老实”与“老实人”在触手可及的历史里的确有过高光时刻。毛主席就说过:“要讲老实,有多少讲多少。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老老实实的。地球绕太阳也是老老实实,是依规矩走的。规矩亦名科学。
期刊
我熟悉的一所大学搞60周年大庆,邀请了许多“优秀校友”回校。可在校方的主旨报告里,提到优秀校友时有政界高官、科技精英、知名企业家,就是没有几个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校庆典礼也未邀请从事基础教育的校友代表发言。要知道这个学校十几年前还带有“师范”两字,就是现在,也依然有大量校友奔赴各地的中学、小学任教。校方此举引起了不少校友的负面观感,有资深校友在网上发表《母校,我的母校》的帖子,表达自己的不满,短短
期刊
关于徐志摩,一般人印象深刻的无非是其才气和风流,其情商少有人提及。据说当年在上海,某次徐志摩到梁实秋家做客,两人下围棋。下至中盘,徐志摩已胜券在握,却借故离席……经此一事,梁实秋对徐志摩的为人敬佩不已。  “让别人觉得舒服,是最好的修养。”这句话放在任何年代都不过时,生活中有许多人却总想靠踩别人去赢得自己的自尊。有位朋友的儿子进了外企,薪水不菲,每逢亲友聚会,他就会大谈如今物价高,月薪万儿八千的人
期刊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通报提到,辽宁以消除公务用车管理使用方面的特权思想、规范公务用车号牌管理、整治公务用车违章行为为重点,在全省开展“特权车”问题专项整治,辽A09号牌全部收回,各地借用号段号牌一律限时收回,停止使用,并按规定完成更换普通号牌。在此基础上,出台《辽宁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巩固专项整治成果。记者从辽宁省
期刊
众所周知,时下各类学位论文──从本科论文一直到博士论文,在答辩前都增加了一项被称作“查重”的步骤,据说一些学术期刊也宣称要对来稿大力加强所谓“查重机制”,似乎这么一查,我们的学术研究立刻就可以扭转抄袭之风,我们的学术环境立刻能变得清明起来。所谓“查重”,原理并不复杂,无非是弄一个很大的数据库,里面汇集了各种已经发表过的学术论文。利用计算机所谓“大数据”快速检索的功能,如果发现“查重”的论文有大段与
期刊
如今,作业电子化已成为越来越多老师的選择,一些企业也推出了相关手机应用软件。调查发现,不少类似应用软件存在种种问题,有学校推荐使用的应用软件甚至会自动弹出游戏链接,相关乱象亟待整治。  这正是:  作业软件现弹窗,  竟是网游暗中藏。  莫引学子走歧路,  重拳出击治乱象。
期刊
这世界变得越来越魔幻。曾几何时,“刷脸进门”还是科幻电影中的镜头,孰料没几天,“刷脸”便如潮水般涌入大众生活。  从餐馆点餐,到银行取款;再到商场购物,住酒店、看病、乘机乃至领养老金……所有这一切,既不必掏荷包,也无需身份证,甚至不用手機,只要刷刷脸,就都搞定啦。何其轻松,何等方便!  据昨日报载,人脸识别已大规模走出实验室,走入各行各业,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标配”。更有城市宣称将提前步入“刷脸
期刊
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幸,幸运。合为成语,三生都幸福,那是极大的幸运,如“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睹尊颜,三生有幸”。  同时,或得到贵人、朋友的及时帮助,化险为夷;或有感猪肉炖粉条管够造,无须用肉票,摸摸腰围三尺三,想想先人饿得前胸贴后背,感叹自己赶上好时代,真乃“三生有幸”,也合适,还实在。  唐朝有和尚,号圆泽,与朋友李源善(一称李源)外出,见一孕妇在河边汲水,圆泽对李说:这妇人怀孕已三
期刊
轉接人工服务总是“座席正忙,请等待”,语音客服选项极多却总答非所问,一个售后小问题辗转数月无人理会……据调查,作为售后服务的重要环节,一些企业的客服电话不但无法妥善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反而因为沟通不畅,屡屡引发矛盾。这正是:  售后“甩锅”套路多,  用户有苦无处说。  莫因店大好欺客,  重拳出击治沉疴。
期刊
“香烟瓜子方便面……”这个叫卖声是以前的绿皮火车的标配。现在的高铁虽然还是洋溢着方便面的味道,但是叫卖的东西似乎不太一样了,每次列车员路过身边,询问有没有人需要火车模型的时候,我都很好奇,会有多少人买呢。最近一次坐火车,列车员问的是“水果零食有需要的么”?  现在好像只有很少的动车还有那种面对面的位置了,一举改变了我国人民坐火车热爱打扑克牌乃至麻将的习俗。小时候上火车,车厢里总是烟雾缭绕,乌烟瘴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