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屡现报端的流量偷跑
9月29日,三大运营商终于对外发文,宣布于10月1日开始施行单月流量不清零的资费政策。然而还没高兴多久,在用户还未体验到第一次流量清零服务的10月下旬,“流量较(流量清零)之前消耗得更快”的传言便开始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并引发热议。
央广网一篇名为《流量不清零后被指消耗快,网友:9天用完平时1月的量》的文章表示,多位网友出现了在流量不清零政策实施后流量消耗过快的情况,并在文中指出“运营商有责任自证清白”。报道一出,在社交平台引起热议,之后又传出多起“流量偷跑”的新闻。
10月26日,一位名为“我是马甲马老师”的网友在微博吐槽称,中国移动偷其流量。类似的新闻报道,直到11月仍在不断涌现。有媒体报道,武汉用户陈女士的手机号码在11月11日晚10时26分至次日凌晨6时08分期间产生53.5GB上网流量。同样在11月,还有报道称有电信用户反映其手机在充电未使用的3小时内产生23GB流量消耗。
而随后,有关流量偷跑获赔话费的新闻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有报道称,家住重庆市渝北区的马先生10月份的一天手机流量被“偷跑”了近1GB。投诉后,他获赔80元话费。另一份报道称,有网友向中国移动客服投诉自己当月的流量跑得太快之后,也最终获得了100MB流量补偿。
事后,“我是马甲马老师”和武汉陈女士的流量偷跑事件出现了反转,前者是APP将其他卡的流量也统计到了中国移动的卡上。而后者则是因为手机开启了热点,并有人进行了下载操作。不过,争议却并未就此平息,也没有打消很多网友对于流量偷跑和消耗过快的疑虑,有网友甚至认为当事人可能已经被运营商公关。
运营商表示很受伤
面对铺天盖地的偷跑流量的质疑,运营商也表示很无奈,很受伤。在央广网曝出在流量不清零新政实施以来,流量消耗更快消息曝光之后,运营商也做出了回应。中国移动方面淡定表示,请小伙伴们放心玩耍,承诺“计费误差,双倍返还”。联通则称,计费系统有严格检查校验机制并有独立第三方的监测,没有恶意计费。
事实上,很多通信专家也纷纷现身说法。北京联通信息化部负责计费的几名技术专家日前就像媒体表示,运营商的计费系统,其实只是一个读取并计算交换机数据的“计算器”,这些通信设备由华为和思科等第三方公司提供。而在计费系统的开发测试阶段,也有完善的测试平台和严格的流程,更会邀请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检测。简言之,运营商在流量偷跑上“做手脚”,性价比太低。此外,每年会有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第三方独立机构来检测整个计费过程。
通讯专家、飞象网CEO项立刚则指出,流量偷跑问题主要是由APP储存、更新和备份等引起。然而,运营商的此番傲娇解释,以及各位通信专家的站台,似乎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在流量偷跑新闻曝出后,微博大V“全民星探”还做了一个调查,结果近半数的网友都认为自己当月的流量用得比以前更多了,颇有些众口铄金的即视感。面对舆论的压力,运营商开始选择通过赔偿的方式来息事宁人。谁曾想,这又激起了网友“没偷跑流量为啥赔钱”的质疑。
“流量偷跑门”背后的逻辑
网友的流量无故偷跑,运营商一脸委屈难解释,此次的“流量偷跑门”事件,似乎还没有赢家。不过,事件背后的逻辑,倒是值得说道说道。一直以来,在消费者面前运营商都处于较为强势的地位,此前也曾曝光出有各种“霸王条款”。因此,大多数用户已经对运营商形成了一个流氓的固有印象,心存一种莫名的不信任感。很多用户在听说运营商有偷跑流量的嫌疑,便在潜意识中将其当成事实,认定运营商确实干了这样的勾当。
而另一方面,运营商的回应和澄清也的确欠缺说服力,危机公关并不算成功。运营商的回应仅表示大家可以放心使用,但是并没有给出实际的例子进行证明。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公众认可的第三方独立监督机构的失位。尽管有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但是至始至终这些机构也并没有现身说法。对于运营商而言,当务之急是应该着手建立一套能够让公众信服的监管措施。
对于用户来说,偷跑流量的事儿的确是客观存在。由于国内混乱的市场环境,很多无良开发者所开发的APP,的确有偷跑流量的恶习,之前一身流氓气息的运营商为此没有少背黑锅。目前看来,运营商还不具备终结国内APP乱象的能力,但是也不妨试着推动相关的进展,一方面让自己少背黑锅,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公众心目中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形象。
说到底,流量清零、流量跑太快这些争议话题的背后本质,其实是因为现阶段流量资费偏高的一种表面现象而已。
9月29日,三大运营商终于对外发文,宣布于10月1日开始施行单月流量不清零的资费政策。然而还没高兴多久,在用户还未体验到第一次流量清零服务的10月下旬,“流量较(流量清零)之前消耗得更快”的传言便开始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并引发热议。
央广网一篇名为《流量不清零后被指消耗快,网友:9天用完平时1月的量》的文章表示,多位网友出现了在流量不清零政策实施后流量消耗过快的情况,并在文中指出“运营商有责任自证清白”。报道一出,在社交平台引起热议,之后又传出多起“流量偷跑”的新闻。
10月26日,一位名为“我是马甲马老师”的网友在微博吐槽称,中国移动偷其流量。类似的新闻报道,直到11月仍在不断涌现。有媒体报道,武汉用户陈女士的手机号码在11月11日晚10时26分至次日凌晨6时08分期间产生53.5GB上网流量。同样在11月,还有报道称有电信用户反映其手机在充电未使用的3小时内产生23GB流量消耗。
而随后,有关流量偷跑获赔话费的新闻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有报道称,家住重庆市渝北区的马先生10月份的一天手机流量被“偷跑”了近1GB。投诉后,他获赔80元话费。另一份报道称,有网友向中国移动客服投诉自己当月的流量跑得太快之后,也最终获得了100MB流量补偿。
事后,“我是马甲马老师”和武汉陈女士的流量偷跑事件出现了反转,前者是APP将其他卡的流量也统计到了中国移动的卡上。而后者则是因为手机开启了热点,并有人进行了下载操作。不过,争议却并未就此平息,也没有打消很多网友对于流量偷跑和消耗过快的疑虑,有网友甚至认为当事人可能已经被运营商公关。
运营商表示很受伤
面对铺天盖地的偷跑流量的质疑,运营商也表示很无奈,很受伤。在央广网曝出在流量不清零新政实施以来,流量消耗更快消息曝光之后,运营商也做出了回应。中国移动方面淡定表示,请小伙伴们放心玩耍,承诺“计费误差,双倍返还”。联通则称,计费系统有严格检查校验机制并有独立第三方的监测,没有恶意计费。
事实上,很多通信专家也纷纷现身说法。北京联通信息化部负责计费的几名技术专家日前就像媒体表示,运营商的计费系统,其实只是一个读取并计算交换机数据的“计算器”,这些通信设备由华为和思科等第三方公司提供。而在计费系统的开发测试阶段,也有完善的测试平台和严格的流程,更会邀请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检测。简言之,运营商在流量偷跑上“做手脚”,性价比太低。此外,每年会有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第三方独立机构来检测整个计费过程。
通讯专家、飞象网CEO项立刚则指出,流量偷跑问题主要是由APP储存、更新和备份等引起。然而,运营商的此番傲娇解释,以及各位通信专家的站台,似乎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在流量偷跑新闻曝出后,微博大V“全民星探”还做了一个调查,结果近半数的网友都认为自己当月的流量用得比以前更多了,颇有些众口铄金的即视感。面对舆论的压力,运营商开始选择通过赔偿的方式来息事宁人。谁曾想,这又激起了网友“没偷跑流量为啥赔钱”的质疑。
“流量偷跑门”背后的逻辑
网友的流量无故偷跑,运营商一脸委屈难解释,此次的“流量偷跑门”事件,似乎还没有赢家。不过,事件背后的逻辑,倒是值得说道说道。一直以来,在消费者面前运营商都处于较为强势的地位,此前也曾曝光出有各种“霸王条款”。因此,大多数用户已经对运营商形成了一个流氓的固有印象,心存一种莫名的不信任感。很多用户在听说运营商有偷跑流量的嫌疑,便在潜意识中将其当成事实,认定运营商确实干了这样的勾当。
而另一方面,运营商的回应和澄清也的确欠缺说服力,危机公关并不算成功。运营商的回应仅表示大家可以放心使用,但是并没有给出实际的例子进行证明。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公众认可的第三方独立监督机构的失位。尽管有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但是至始至终这些机构也并没有现身说法。对于运营商而言,当务之急是应该着手建立一套能够让公众信服的监管措施。
对于用户来说,偷跑流量的事儿的确是客观存在。由于国内混乱的市场环境,很多无良开发者所开发的APP,的确有偷跑流量的恶习,之前一身流氓气息的运营商为此没有少背黑锅。目前看来,运营商还不具备终结国内APP乱象的能力,但是也不妨试着推动相关的进展,一方面让自己少背黑锅,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公众心目中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形象。
说到底,流量清零、流量跑太快这些争议话题的背后本质,其实是因为现阶段流量资费偏高的一种表面现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