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做班主任的心得体会:一、要全面了解班上的每个学生才能掌控班级的一切,才能从容处理突发事情。二、对学生期望值不能过高。三、要正确对待学生犯错。四、要耐心教育学生,少批评多表扬。五、要公平对待每位学生。
关键词:了解学生; 期望值; 学生犯错; 耐心教育; 公平对待
暮然回首,我做班主任也有十二个年头了,一路过来,磕磕绊绊,尝尽酸甜苦辣。岁月匆匆,人生难再,唯有一些心迹记录着自己曾走过的路……下面就跟大家分享分享我做112班班主任的心得体会。
112班本是我校的优秀班,班主任因为身体方面的原因,没精力去管,导致整个班级纪律松散,人心溃散,无心向学,班不成班。在这种情况下,我带着校长的重托,临危受命,2013年2月,我接管了112班,正式成为112班的班主任。刚上任,同学们对我的呼声很高,非常支持我的班主任工作,我非常高兴,信心满满。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改变112班的形象,让全校师生都对112班刮目相看。
可是,现实却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在我接手的第一周,我还很清楚的记得,林秀红、聂国风、刘美琪和黄清闻四位同学来到我的办公室跟我说:“老师,我不想在112班,我要换一个班级。”听了他们四个的话,我犹如晴天霹雳。四个平常都是乖乖女,是什么原因要集体换班呢?平时他们四个都会在日记和作业本里给我写上鼓励的话语,给我信心,为什么才一周就变卦了?他们给出了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不想补课。所谓的补课,其实是分流,即我们农村有的同学住在很偏远的山区,为了安全,学校就让这一部分人到星期六早上再回去,因此,星期五晚就要在学校多学一个晚上,老师就利用这晚时间义务给学生补课,很多优秀的学生都很乐意参加。作为优秀班级的优秀学生,居然会有这种想法,并且是四个,这应该是属于很严重的问题了。不行,我不能答应,无论如何,我都要稳住班级的军心。越在关键时刻,就越要冷静,我要跟她们斗智斗勇。“换班可以,但你们要给我一个合理的理由,理由充分,让我心服口服,二十四小时我为你们开放绿色通道。”作出承诺之后,我再逐一问,答案还是一样。一看,我就知道是他们商量好了的。为了给他们一个台阶,也为以后我们的关系更加融洽,我先来“软”的,苦口婆心跟他们讲分流的好处,在这班级的好处,换班会给班级带来怎样的影响,对班主任工作带来多大的危害。讲了之后,他们仍然无动于衷,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势。看来,这群家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我决定改变策略,来“硬”的。于是把他们单独分开,一对一谈话:“是谁先提出要换班级的?”我先问四个当中我认为最有组织能力的聂国风,她一声不吭。接着我就问了其他三个,她们都爽快的回答了否。直觉告诉我,问题出在聂国风身上。我转回来说:“她们三个都说不是她们,那肯定就是你了。”她想抵赖,但在她们面前又赖不掉。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之后,我又顺势跟她们说:“何去何从任你们选择,我做班主任的永远都尊重你们,但你们要对我有所负责,对你们的父母负责。等一下,我就把你们的家长都通知到学校,事情是聂国风引起的,就由聂国风同学向家长们解释,家长同意就行了。”就那么几句轻描淡写的话,这四位同学听了都怕了,呜呜大哭起来了,急忙说:“老师,别、别叫家长来,我们都不换班级了。”随后,他们个个都向我做了保证,说以后都会安心在这个班级学习,并且会热爱这个班集体。我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我想稳住她们,还得做好后面的安抚工作。
从这件事情看出,作为班主任,要全面了解班上的每个学生才能掌控班级的一切,才能从容处理突发事件。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等;学生的家庭情况,如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等;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如遵规守纪、文明礼貌、集体观念以及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兴趣特长等;学生的个性情况,如智力特点、情感意志特点、性格和气质的类型等。
另外,了解和研究学生,要注意全面性、经常性和发展性。全面性就是要全面地看待学生,既看到学生的优点,也看到学生的不足;既看到校内的表现,也要看到校外的表现。苏霍姆林斯基说:“应当了解孩子的长处和弱点,理解他的思想和内心感受,小心翼翼地去接触他的心灵。”班主任只有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灵,摸清她们的心理特点,体会她们的内心要求,才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稳住学生的情绪之后,我就想对她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改变班级的学风。我的策略就是保优秀生,促中层生,关注学困生。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班上的学生李金红,是中层生,学习基础好,初一时候的成绩是年级前五名。初二后纪律散漫,无心向学,不完成作业,吸烟、迟到等现象每周都发生,经常被科任教师、学校领导投诉。作为班主任,我把他当做“班宝”级人物,思想教育的重点对象。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我就打电话向他家长汇报,以为通过家长的力量来给他施压,就可以改变他的学习态度。可他不吃这一套,一个学期下来,思想行为都不见有丝毫改变,最后不得不通知家长到校,三方面“会晤”。我想,这一次应该会让我轻松了吧。谁知不出三天,他又旧病复发,又挨政教处抓了。我非常生气,又打电话向他的父母告状。这回他父母的态度来了个360度大转弯:“你就是针对我的儿子”。听到这句话,我火冒三丈,如果不是要保持教师风度,我肯定跟他大吵一场。强忍着心中的愤恨问:“为什么说我针对他呢?有必要吗?”家长终于道出了实情:原来跟他儿子违反纪律的还有其他人,每次老师就只抓他一个。
静下心来分析这件事,大家都有不对之处。我先从自身反省,犯了以下的错误:
错误一,是操之过急,对学生期望有点过高,而忽略了事物发展循序渐进的规律。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
错误二,是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犯错。学生犯错,思想上处于痛苦,惶惑和不知所措时,极需要班主任的安慰、信任和谅解。我不但不去开解他,反而向他家长告状,无疑就是火上加油,把他惹毛了,他就故意跟我对着干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法国文豪雨果曾有一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班主任要容短,要善于机智地“诱导”、“点拨”,这样给自己也给学生留下了发展空间。
错误三,是对学生缺乏耐心教育,表扬少。班主任平常与学生接触得最多,时刻都要放下架子,“蹲下身来”,改变居高临下的状态,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真诚的与他们交往,做他们思想上的朋友,遇到任何事不妨都听听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的态度如何。然后跟他们一起商量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老师负责监督,共同努力,学生才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在监督的过程中,学生也许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老师还得耐心的给他们改过的机会。班主任切忌有什么事情就向家长报告。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班主任要尽量把它放大,在适合的场合表扬他,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也许就会改变他的一生。
错误四,是不能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往往会在学习成绩和纪律方面论英雄,经常会对好学生偏心,而对差生缺少爱心。即使犯了同样的错误,得到的教育也不同。就因为自己不经意的偏爱,让李金红产生逆反心理,从而破坏班级的和谐氛围。因此,老师要少偏心,多爱心,要一视同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捧着来的一颗心,首先应当是爱心。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我的带领下,112班纪律、学风、班风等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样也存在很多的不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我会更加尽心尽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注入耐心,爱心,恰当运用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争取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王宁主编《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2] 王宁主编《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3]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下)1982,263
收稿日期:2014-03-19
关键词:了解学生; 期望值; 学生犯错; 耐心教育; 公平对待
暮然回首,我做班主任也有十二个年头了,一路过来,磕磕绊绊,尝尽酸甜苦辣。岁月匆匆,人生难再,唯有一些心迹记录着自己曾走过的路……下面就跟大家分享分享我做112班班主任的心得体会。
112班本是我校的优秀班,班主任因为身体方面的原因,没精力去管,导致整个班级纪律松散,人心溃散,无心向学,班不成班。在这种情况下,我带着校长的重托,临危受命,2013年2月,我接管了112班,正式成为112班的班主任。刚上任,同学们对我的呼声很高,非常支持我的班主任工作,我非常高兴,信心满满。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改变112班的形象,让全校师生都对112班刮目相看。
可是,现实却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在我接手的第一周,我还很清楚的记得,林秀红、聂国风、刘美琪和黄清闻四位同学来到我的办公室跟我说:“老师,我不想在112班,我要换一个班级。”听了他们四个的话,我犹如晴天霹雳。四个平常都是乖乖女,是什么原因要集体换班呢?平时他们四个都会在日记和作业本里给我写上鼓励的话语,给我信心,为什么才一周就变卦了?他们给出了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不想补课。所谓的补课,其实是分流,即我们农村有的同学住在很偏远的山区,为了安全,学校就让这一部分人到星期六早上再回去,因此,星期五晚就要在学校多学一个晚上,老师就利用这晚时间义务给学生补课,很多优秀的学生都很乐意参加。作为优秀班级的优秀学生,居然会有这种想法,并且是四个,这应该是属于很严重的问题了。不行,我不能答应,无论如何,我都要稳住班级的军心。越在关键时刻,就越要冷静,我要跟她们斗智斗勇。“换班可以,但你们要给我一个合理的理由,理由充分,让我心服口服,二十四小时我为你们开放绿色通道。”作出承诺之后,我再逐一问,答案还是一样。一看,我就知道是他们商量好了的。为了给他们一个台阶,也为以后我们的关系更加融洽,我先来“软”的,苦口婆心跟他们讲分流的好处,在这班级的好处,换班会给班级带来怎样的影响,对班主任工作带来多大的危害。讲了之后,他们仍然无动于衷,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势。看来,这群家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我决定改变策略,来“硬”的。于是把他们单独分开,一对一谈话:“是谁先提出要换班级的?”我先问四个当中我认为最有组织能力的聂国风,她一声不吭。接着我就问了其他三个,她们都爽快的回答了否。直觉告诉我,问题出在聂国风身上。我转回来说:“她们三个都说不是她们,那肯定就是你了。”她想抵赖,但在她们面前又赖不掉。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之后,我又顺势跟她们说:“何去何从任你们选择,我做班主任的永远都尊重你们,但你们要对我有所负责,对你们的父母负责。等一下,我就把你们的家长都通知到学校,事情是聂国风引起的,就由聂国风同学向家长们解释,家长同意就行了。”就那么几句轻描淡写的话,这四位同学听了都怕了,呜呜大哭起来了,急忙说:“老师,别、别叫家长来,我们都不换班级了。”随后,他们个个都向我做了保证,说以后都会安心在这个班级学习,并且会热爱这个班集体。我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我想稳住她们,还得做好后面的安抚工作。
从这件事情看出,作为班主任,要全面了解班上的每个学生才能掌控班级的一切,才能从容处理突发事件。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等;学生的家庭情况,如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等;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如遵规守纪、文明礼貌、集体观念以及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兴趣特长等;学生的个性情况,如智力特点、情感意志特点、性格和气质的类型等。
另外,了解和研究学生,要注意全面性、经常性和发展性。全面性就是要全面地看待学生,既看到学生的优点,也看到学生的不足;既看到校内的表现,也要看到校外的表现。苏霍姆林斯基说:“应当了解孩子的长处和弱点,理解他的思想和内心感受,小心翼翼地去接触他的心灵。”班主任只有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灵,摸清她们的心理特点,体会她们的内心要求,才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稳住学生的情绪之后,我就想对她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改变班级的学风。我的策略就是保优秀生,促中层生,关注学困生。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班上的学生李金红,是中层生,学习基础好,初一时候的成绩是年级前五名。初二后纪律散漫,无心向学,不完成作业,吸烟、迟到等现象每周都发生,经常被科任教师、学校领导投诉。作为班主任,我把他当做“班宝”级人物,思想教育的重点对象。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我就打电话向他家长汇报,以为通过家长的力量来给他施压,就可以改变他的学习态度。可他不吃这一套,一个学期下来,思想行为都不见有丝毫改变,最后不得不通知家长到校,三方面“会晤”。我想,这一次应该会让我轻松了吧。谁知不出三天,他又旧病复发,又挨政教处抓了。我非常生气,又打电话向他的父母告状。这回他父母的态度来了个360度大转弯:“你就是针对我的儿子”。听到这句话,我火冒三丈,如果不是要保持教师风度,我肯定跟他大吵一场。强忍着心中的愤恨问:“为什么说我针对他呢?有必要吗?”家长终于道出了实情:原来跟他儿子违反纪律的还有其他人,每次老师就只抓他一个。
静下心来分析这件事,大家都有不对之处。我先从自身反省,犯了以下的错误:
错误一,是操之过急,对学生期望有点过高,而忽略了事物发展循序渐进的规律。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
错误二,是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犯错。学生犯错,思想上处于痛苦,惶惑和不知所措时,极需要班主任的安慰、信任和谅解。我不但不去开解他,反而向他家长告状,无疑就是火上加油,把他惹毛了,他就故意跟我对着干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法国文豪雨果曾有一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班主任要容短,要善于机智地“诱导”、“点拨”,这样给自己也给学生留下了发展空间。
错误三,是对学生缺乏耐心教育,表扬少。班主任平常与学生接触得最多,时刻都要放下架子,“蹲下身来”,改变居高临下的状态,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真诚的与他们交往,做他们思想上的朋友,遇到任何事不妨都听听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的态度如何。然后跟他们一起商量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老师负责监督,共同努力,学生才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在监督的过程中,学生也许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老师还得耐心的给他们改过的机会。班主任切忌有什么事情就向家长报告。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班主任要尽量把它放大,在适合的场合表扬他,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也许就会改变他的一生。
错误四,是不能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往往会在学习成绩和纪律方面论英雄,经常会对好学生偏心,而对差生缺少爱心。即使犯了同样的错误,得到的教育也不同。就因为自己不经意的偏爱,让李金红产生逆反心理,从而破坏班级的和谐氛围。因此,老师要少偏心,多爱心,要一视同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捧着来的一颗心,首先应当是爱心。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我的带领下,112班纪律、学风、班风等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样也存在很多的不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我会更加尽心尽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注入耐心,爱心,恰当运用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争取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王宁主编《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2] 王宁主编《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3]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下)1982,263
收稿日期: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