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生活社区居住环境设计研究探析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apric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研究表明,学生的居住环境对于高校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当代高校学生在学生生活区的停留时间要远大于其在课堂中,营造更有凝聚力的学生生活社区代表了更高层次的大学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到大学对学生的教育成果[1]。
  自1999年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以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的校园建设虽逐渐被重视,学生生活社区作为高校学生的重要学习生活场所,其整体环境较以前有所改善,但是学生生活社区的建设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国外学生社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国外在学生生活社区营造问题上以学生为主角,以学生自身需求为基础,营造更适宜于学生生活、交流空间等方面已积累较多经验。我国高校学生生活社区多采取由上而下的管理方式,社区居住空间大多形式单一,除在校学习专业技能以外,学生课余生活相对单调、乏味。就居住空间形态而言,主要以长廊式、短廊式和单元式为主[2],其中长廊式和短廊式者居多,而这种社区居住空间形态并不易于学生的身心成长。
  近年来,社会中对于大学生的负面评价很多,经过查看《当代青年研究》期刊近5年有关大学生的研究报道,总结出当代大学生的普遍问题主要集中在沉迷网络、人际交往能力差、责任感差、个人心理问题严重四个方面。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课堂的专业技能训练方面,而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研究表明“生活在明显把学习和居住融合在一起的环境里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自治性、思想性以及个体成熟性…… ”[3]。“刻板的机构氛围,分隔且不易找到的‘小组学习室’,以及两边布满房间的细长狭窄的走道,合在一起往往导致学生彼此之间的孤立,而非鼓励社会交往以及群体认同”[4]。改变我国高校学生生活社区的现状,提升学生生活质量,高校学生生活社区的营造显得尤为重要。营造更有凝聚力的学生生活社区,通过营造特有的学生生活社区提高知名度,进而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及各方资源,或许将很快成为国家教育机构投资的新方向,为国家教育的投资增添新的纬度以及更多的价值。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学生生活社区的研究,充分了解国内外高校学生生活社区的现状,分析其优劣势、软硬件情况,并尝试找出我国高校学生生活社区营造的问题点。通过对学生的进一步访谈、交流,深度了解学生生活的真正需求,了解居住社区中的学生主人公意识,从中探索社区生活对学生幸福指数及归属感的影响因子,探求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生活社区的社区营造方式。
  三、国内外研究动向及进展
  社区是一个舶来词,由Community而来,具体分为社群与社区两层含义: 社群指没有地理空间的范围,只要分散在各地一群人,彼此间有共同体关怀、行动目标的,形成生命共同的认同感,即称之为社群,最常见的是各类的社团。社区指彼此间形成生命共同体,而且在地理上又集聚在一起的一群人。国内外关于社区的定义不尽相同,R.E.帕克认为社区是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集。帕克强调人群汇集[5]。学者认为社区一般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6]。
  关于社区营造方面,日、英等国有不同的称法,且对社区营造的具体定义也不相同,但总体特征是长期地、集体地加以经营,且非常重视创造性。简而言之,就是社会生活共同体、生活环境不断优化的过程,不仅要重视硬环境的优化,更要重视软环境的创造。将社区营造理论引入学生生活区研究,就学校而言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对生活环境的诉求,发掘、合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力,探索适合学校学生生活社区营造的方法,为学生生活环境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丰富对学生社区理论研究内容。
  基于生命周期理念,可将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定义为:从入学至毕业的整个过程。对于学校学习、生活环境而言,学生更新快、生命周期较短。较一般社区来说,学生社区的营造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如何针对学生群体的特性探索适合学生社区的社区营造方式十分重要。关于社区与社区营造的研究,国内都将焦点聚集在居民居住性社区,而针对学生社区的营造方面研究仍不多见。
  国内关于学生社区的研究, 学术界多是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的视点出发而形成的一些理论性的构想,主要集中在寝室管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生生活社区文化建设、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等方面,对于学生社区整体居住环境的研究并不多,主要从硬件建设方向进行研究。多数研究者将居住环境分开,分别从寝室、室外空间两方面进行研究,且集中在三个方向:空间功能研究设计、空间绿地景观设计、寝室设施功能,对于如何通过社区营造方式来改善学生社区的居住环境研究很是欠缺。
  欧美国家对于学生居住环境的研究起步早,研究全面,早期主要针对寝室居住空间的功能,高校学生宿舍技术规范,校园不同功能建筑的设计准则。其中约瑟夫·德·基亚拉在《建筑师设计手册》对学生寝室空间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指引,包括寝室家具尺度、空间摆放需求、生活习惯等,阿尔伯特·布什·布朗在《Dormitory design:Economical Housing isn’t Enough》一書中从居住使用功能的角度对学生居住空间进行了详细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对于学生居住环境的研究更多的偏向于学生居住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居住环境对学生成功的影响等方向。康尼·斯特兰奇和詹姆斯·班宁在《以设计进行教育》中明确提出教育环境最有效的时刻就是为学生提供安全感包容感,让学生参与社区活动,进行社区体验。这些对于本课题研究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四、启示
  营造学生生活社区的社区感是预防学生孤立封闭状态的良方,可以扩宽学生的交流学习范围,构建学生与学校更加广泛的人力和资源的多方联系[7],对于解决大学生社交能力差、包容度低、无责任感以及个人心理方面的问题具有很大帮助。当学生生活社区逐渐形成,学生之间会发展出更加深刻的友谊和相互认可,开始产生对社区的归属感,并以社区为重。学生渐渐参与其学生生活社区的管理,逐渐培养出对社区全员的责任感,开始认同自己是生活环境中的重要一份子,主人翁意识逐步加强。可见,在影响学生体验以及教育成果的内在关系模式中,住宅社区环境的营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学生生活社区的营造,解决学生生活社区的现存问题,满足学生生活需求,提升生活幸福指数。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学习锻炼机会,从生活中激励和支持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独立性与自治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能力。同时,有助于吸引优质学生资源,培养优秀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向企业与社会输送有自主意识、团队意识、创造力与真才实学、身心健康、社会责任感强的人才。
  五、结语
  针对如何改善学生的课余学习环境,如何营造学生生活社区的社区感,提升学生的主人公意识,拓展学生的生活教育体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硬環境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并为软环境设计的可实施性提供空间场地。在软环境方面,基于学生角度设计出了学生能自主、积极参与社区营造的方式,对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共同体意识、凝聚力有重要作用。然而,基于我国的实际国情与地情的高校学生社区实际情况,要对学生各方面需求进行深入研究,争取探求适宜我国国情、地情的高校学生社区营造,仍是今后研究的主要任务。
  注释:
  [1]S.MichaelEvans.田阳译.居学社区:具有凝聚力的学生居住社区之机遇[J].住区:主题报道,2011,(06):29-37.
  [2]安小静.我国高校学生居住社区空间环境的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
  [3]特里·史密斯.住宿式书院中整合的学与居[A].实现学生宿舍的教育潜能:第十一章,1994.
  [4]Schroeder Charles C,Mable Phyllis.Realizing the Educational Potential of Residence Halls[M]. San Francisco: Jossey - Bass publishers,1994.
  [5]帕克·R·E. 城市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6]方明,王颖.观察社会的视角[J].社区新论,1991,(10):5.
  [7]S.Michael Evans.译:田阳.居学社区:具有凝聚力的学生居住社区之机遇[J].住区:主题报道,2011,(06):29-37.
  参考文献:
  [1]黄聚云,魏媛媛.大学生宅族的行为特征及社会心态[J].当代青年研究,2015,(05):72-79.
  [2]周山东,刘芳.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亚文化特征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3,(05):77-81.
  [3]吴冬华.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处理策略及影响机制[J].当代青年研究,2014,(06):47-51.
  [4]林磊.我国校园暴力现象研究的再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6,(05):5-10.
  [5]万骞.我国大学生居住区居住环境初探[D].建筑学院,2005.
  [6]杨鸿霞.我国高校学生居住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
  [7]刘雨菡.广州市大学校园居学社区的建构研究[D],同济大学,2013.
  [8]孟昕学生宿舍公共空间研究[D]同济大学,2004.
  [9]曾志祥.浅议我国高校学生宿舍交往公共空间——以西南交通大学学生宿舍为例[J].智能城市,2016,(09):281-282.
  [10]樊萍,钱万象.青海大学主校区学生宿舍楼间绿地景观设计[J].青海大学学报,2007,(01):103-105.
  作者单位:
  郑州轻工业学院
其他文献
急性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比较常见。2007年8月9日17时我科收治1例服用大剂量氯丙嗪、奋乃静中毒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治愈出院,现将相关护理介绍如下
李家砭Ti-Fe矿床位于南秦岭山阳-柞水矿集区内南侧山阳-凤镇构造混杂带内,主要表现为钛磁铁矿和钛铁矿化,含矿围岩为堆晶辉长岩。矿物组合特征及结构分析表明,该矿床为典型的
木质素是地球上产量最大的芳香类有机高分子,其有效转化利用在近年来备受关注.催化降解木质素制备酚类单体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已开发出氢解、水解、热解、氧化、
对肾移植后超过5年的141例,152例次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人/肾5年存活率分别为53.9%/42.1%。环孢素A组明显优于硫唑嘌呤组(P<0.05),淋巴细胞毒试验值0-、5%-、10%-15%其5年肾存活率分别为52.4%、25.5%.18.1%,其中<5%者效果最佳,各组之间差异非常
研究了一类非线性三阶常微分方程组三点边值问题,借助于一个著名的不动点定理,建立了该问题至少有3个正解的存在性准则。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丙肝)患者体液中HCV含量及分布情况,为了解HCV的传播途径和预防雨肝以及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200例我院抗-HCV阳性、肝功亦有改变的慢
甲醇是一种安全、经济、易处理的氢源,然而它很少用于转移加氢反应中.本文以甲醇为氢源,报道了一种环金属化铑配合物, Rhodacycle,催化α,β-不饱和酮的高度化学选择性加氢反
自1995年2月至2004年12月,我院采用经腹经纵隔切口手术治疗27例高龄、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经胸而经腹又不能根治性切除的贲门癌患者,现报道如下。
为评价附睾或睾丸精子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阻塞性无精症引起不育的疗效,对31例无精子男性不育患者配偶进行超排卵治疗37个周期,获卵当日从患者附睾取精,其中24例获得活动精子,7例失败,改
目的:针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6例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定期测量体重方法做自身对照,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19例病人在服药6周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