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杜卡迪与兰博基尼,法拉利,玛莎拉蒂,帕加尼等,都是博洛尼亚大区著名的企业。
意大利有很多著名的城市,罗马、米兰、威尼斯…… 然而这座城市的名字却很少被提及。如果你不了解博洛尼亚,那你一定听过帕索里尼,如果你电影也不看,那至少知道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顺利的到达这座中世纪的柱廊之城,大雨让温度骤降,但喜爱之情却丝毫不减!
在预订酒店时,就想着,一座小城,就把位置选在城中心吧,没想到出了火车站,打上出租,没几分钟就到了。酒店的位置更是让同行的小伙伴欢欣不已。这座艺术酒店就在雄伟的圣白托略大殿旁边,正前方就是马乔列广场。简直可以为自己点赞了!
不过到达时气温骤降,只好下雨天逛老城。圣白托略大殿、海神喷泉、阿尔基金纳希奥宫……听上去去了好多的地方,其实就是围着广场一圈的位置。博洛尼亚城市不大,建筑也不高,但很敦实,外墙色彩都是砖红色的,很浓的砖红色,带着强烈的历史感。尽管二战时博洛尼亚遭受了相当大规模的轰炸,但仍然是欧洲保存最好的中世纪城市之一,它仍然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拥有许多重要的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与巴洛克艺术的古迹。
我们正巧赶上了一个学术展出活动,就在阿尔基金纳希奥宫,所以就凑上去感受一下那种氛围。这座古建筑建于16世纪,曾经是博洛尼亚大学的一部分,直到1803年。自1838年起,作为市公立图书馆使用。里面古老而华丽的装潢让人眼花缭乱,墙壁上的装饰画和旋转楼梯尤其美丽。有一面墙上挂满了过去学生们的臂章,有将近7000个,从上面可以看出学生们来自欧洲的各个国家地区。 图书馆里现在存放着从宫廷年代至今的文献资料,出于它重要的历史意义,人们把阿奇吉纳西欧宫视为“存储城市记忆”之地。羡慕着人家的图书馆都在几百年前的老房子里,挑高的大房顶,衬托出一片学术气氛。
整个博洛尼亚建筑大多保留了十二至十三世纪的中世纪建筑风貌,在整个老巿区来说,广场矗立的两座塔最引人注目。冻成企鹅也没办法骑自行车去博洛尼亚大学溜达,只好去爬双塔。两大家族的姐妹塔,旁边最高的那一座是可以爬的,到了塔顶可以俯瞰全城。当时,两家实力相当的贵族,为了争夺对城市的领导权,约定哪家的塔建得高、建得快,哪家就获胜。结果加里森达家的塔因为基础不够牢固,发生了倾斜垮塌,只剩下48米高。倾斜度有4.0°,而著名的比萨斜塔只有3.97°。而阿西内利家的塔则有97米高,无意中形成了如今一高一矮相映成趣的景象,被亲切的称为“姐妹塔”,自然,这双塔也成了博罗尼亚的地标。
进塔之后你才会发现里面铺的是古色古香的木台阶,周围空间很小,非常的窄,过人都要侧身。以为爬了很久,应该马上就到顶了,上面下来的人非常友善的告诉你,这只是三分之一!想想恐高症患者还是歇了吧 。我们爬的较高的这一座,是中世纪时代博洛尼亚的最高塔楼了。每回市内遇上火警,塔上的巨大铜钟便用作实时警报通知巿民。据说,那个时期的意大利,所建的塔是一个城市力量的象征。在博洛尼亚我最开心的是在双塔周围的若干条商业街shopping,不过这里的商店有午休的习惯,所以中午只能去吃饭了。
没想到吃饭也有惊喜,那就是难得的中餐!想必长期出国的人,都能体会那种超级想吃中餐的感受吧!好心的同胞介绍我们去了离这里不远的一家中餐馆,叫“宽窄巷子”。顺着长廊走了5分钟,很容易就找到了。见到菜单上什么红烧牛肉面、毛血旺、鱼香茄子,真是亲切,再加上跟国人可以全中文交流,就更是觉得欣喜若狂了!
点完菜便和店里的老板聊了起来,我问他,为什么这座小城生活的国人反而比一些大城市多呢?原来是因为著名的博罗尼亚大学,所以很多国内的学生在这里留学。他们平时没事也会到一些店铺里打工。大家可不要小看这所大学,博罗尼亚大学可是最古老的大学。有记载的最初两位学者是佩波内(Pepone)和依内里奥(Irnerio)。1158年皇帝费迪南德一世颁布法令,规定大学不受任何权力势力影响,可以独立进行研究。 从十四世纪开始,博洛尼亚大学相继设立了法学、医药、艺术、哲学、数学、天文、逻辑学等学科,1364年还建立了神学院。但丁、丢勒、哥白尼等科学和哲学史上的名人,都曾在这里学习或任教。1988年9月18日,在大学建校900周年的时候,430座大学的校长云集博洛尼亚的马乔列广场,签署了大学宪章,承认了大学的自治权,即其教学和研究活动不受“任何地理和政治因素”限制。如今博洛尼亚大学有超过十万在校生,是意大利最国际化的院校。而且为了推动国际交流合作,还设有中国学院哦!难怪在博洛尼亚的大街小巷,除了旅行的游客,总是能见到中国人的身影。
吃饱喝足之后就沿着两侧优雅的柱廊散步,欣赏博洛尼亚古典的城市景观。看宣传的册子上讲,城市的历史中心总共大约有38公里长的拱廊,使人们在外面散步时可以遮挡雨、雪或炎热的太阳。圣卢卡柱廊是世界上最长的拱廊,和Saragozza城门互相连接。这个城门是十二个建于中世纪的古城墙城门之一,它环绕市区的长度可达7.5公里呢。难怪被称作“柱廊之城”!博洛尼亚的特色门廊(Portico)比任何东西来得更为重要。Portico是博洛尼亚从中世纪遗传下来的一项建筑规定,就连形状和高度在当时来说也有一定的规格,在一道道的拱门延伸下,形成了全天候行人走廊。
圣卢卡的圣母朝圣地就位于博洛尼亚城外。仍可以通过一条长达3.5公里的带屋顶的有666个拱的圣卢卡拱廊前往,圣卢卡拱廊是为了在游行上山时保护圣像。每年的游行要从圣彼得在博洛尼亚市中心的主教堂,沿着这条路线前往朝圣地。这个朝圣地收藏了一幅圣母像。山顶的教堂已经存在了一千年左右。这座教堂建于1723年,使用了Carlo Francesco Dotti的设计。堂内收藏有不少艺术品。
博洛尼亚在埃特鲁斯与罗马的殖民地时代开始发展。由于博洛尼亚保存许多罗马遗址,所以博洛尼亚的中央大街仍然主要以步行为主。大街两旁的时尚店铺林立,看着一家家冰激凌店,仿佛有种古今穿梭的感觉。罗马时代的城墙被一个中世纪防御工事体系所取代,虽然有一部份幸存。中世纪防御工事体系于13世纪完成,其中还有许多部分存留。在二十个中世纪防御塔楼当中,其中有些已经摇摇欲坠了。然而斑驳的砖红色的墙体,还是能让人感受那种历史的沧桑。
意大利有很多著名的城市,罗马、米兰、威尼斯…… 然而这座城市的名字却很少被提及。如果你不了解博洛尼亚,那你一定听过帕索里尼,如果你电影也不看,那至少知道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顺利的到达这座中世纪的柱廊之城,大雨让温度骤降,但喜爱之情却丝毫不减!
在预订酒店时,就想着,一座小城,就把位置选在城中心吧,没想到出了火车站,打上出租,没几分钟就到了。酒店的位置更是让同行的小伙伴欢欣不已。这座艺术酒店就在雄伟的圣白托略大殿旁边,正前方就是马乔列广场。简直可以为自己点赞了!
不过到达时气温骤降,只好下雨天逛老城。圣白托略大殿、海神喷泉、阿尔基金纳希奥宫……听上去去了好多的地方,其实就是围着广场一圈的位置。博洛尼亚城市不大,建筑也不高,但很敦实,外墙色彩都是砖红色的,很浓的砖红色,带着强烈的历史感。尽管二战时博洛尼亚遭受了相当大规模的轰炸,但仍然是欧洲保存最好的中世纪城市之一,它仍然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拥有许多重要的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与巴洛克艺术的古迹。
我们正巧赶上了一个学术展出活动,就在阿尔基金纳希奥宫,所以就凑上去感受一下那种氛围。这座古建筑建于16世纪,曾经是博洛尼亚大学的一部分,直到1803年。自1838年起,作为市公立图书馆使用。里面古老而华丽的装潢让人眼花缭乱,墙壁上的装饰画和旋转楼梯尤其美丽。有一面墙上挂满了过去学生们的臂章,有将近7000个,从上面可以看出学生们来自欧洲的各个国家地区。 图书馆里现在存放着从宫廷年代至今的文献资料,出于它重要的历史意义,人们把阿奇吉纳西欧宫视为“存储城市记忆”之地。羡慕着人家的图书馆都在几百年前的老房子里,挑高的大房顶,衬托出一片学术气氛。
整个博洛尼亚建筑大多保留了十二至十三世纪的中世纪建筑风貌,在整个老巿区来说,广场矗立的两座塔最引人注目。冻成企鹅也没办法骑自行车去博洛尼亚大学溜达,只好去爬双塔。两大家族的姐妹塔,旁边最高的那一座是可以爬的,到了塔顶可以俯瞰全城。当时,两家实力相当的贵族,为了争夺对城市的领导权,约定哪家的塔建得高、建得快,哪家就获胜。结果加里森达家的塔因为基础不够牢固,发生了倾斜垮塌,只剩下48米高。倾斜度有4.0°,而著名的比萨斜塔只有3.97°。而阿西内利家的塔则有97米高,无意中形成了如今一高一矮相映成趣的景象,被亲切的称为“姐妹塔”,自然,这双塔也成了博罗尼亚的地标。
进塔之后你才会发现里面铺的是古色古香的木台阶,周围空间很小,非常的窄,过人都要侧身。以为爬了很久,应该马上就到顶了,上面下来的人非常友善的告诉你,这只是三分之一!想想恐高症患者还是歇了吧 。我们爬的较高的这一座,是中世纪时代博洛尼亚的最高塔楼了。每回市内遇上火警,塔上的巨大铜钟便用作实时警报通知巿民。据说,那个时期的意大利,所建的塔是一个城市力量的象征。在博洛尼亚我最开心的是在双塔周围的若干条商业街shopping,不过这里的商店有午休的习惯,所以中午只能去吃饭了。
没想到吃饭也有惊喜,那就是难得的中餐!想必长期出国的人,都能体会那种超级想吃中餐的感受吧!好心的同胞介绍我们去了离这里不远的一家中餐馆,叫“宽窄巷子”。顺着长廊走了5分钟,很容易就找到了。见到菜单上什么红烧牛肉面、毛血旺、鱼香茄子,真是亲切,再加上跟国人可以全中文交流,就更是觉得欣喜若狂了!
点完菜便和店里的老板聊了起来,我问他,为什么这座小城生活的国人反而比一些大城市多呢?原来是因为著名的博罗尼亚大学,所以很多国内的学生在这里留学。他们平时没事也会到一些店铺里打工。大家可不要小看这所大学,博罗尼亚大学可是最古老的大学。有记载的最初两位学者是佩波内(Pepone)和依内里奥(Irnerio)。1158年皇帝费迪南德一世颁布法令,规定大学不受任何权力势力影响,可以独立进行研究。 从十四世纪开始,博洛尼亚大学相继设立了法学、医药、艺术、哲学、数学、天文、逻辑学等学科,1364年还建立了神学院。但丁、丢勒、哥白尼等科学和哲学史上的名人,都曾在这里学习或任教。1988年9月18日,在大学建校900周年的时候,430座大学的校长云集博洛尼亚的马乔列广场,签署了大学宪章,承认了大学的自治权,即其教学和研究活动不受“任何地理和政治因素”限制。如今博洛尼亚大学有超过十万在校生,是意大利最国际化的院校。而且为了推动国际交流合作,还设有中国学院哦!难怪在博洛尼亚的大街小巷,除了旅行的游客,总是能见到中国人的身影。
吃饱喝足之后就沿着两侧优雅的柱廊散步,欣赏博洛尼亚古典的城市景观。看宣传的册子上讲,城市的历史中心总共大约有38公里长的拱廊,使人们在外面散步时可以遮挡雨、雪或炎热的太阳。圣卢卡柱廊是世界上最长的拱廊,和Saragozza城门互相连接。这个城门是十二个建于中世纪的古城墙城门之一,它环绕市区的长度可达7.5公里呢。难怪被称作“柱廊之城”!博洛尼亚的特色门廊(Portico)比任何东西来得更为重要。Portico是博洛尼亚从中世纪遗传下来的一项建筑规定,就连形状和高度在当时来说也有一定的规格,在一道道的拱门延伸下,形成了全天候行人走廊。
圣卢卡的圣母朝圣地就位于博洛尼亚城外。仍可以通过一条长达3.5公里的带屋顶的有666个拱的圣卢卡拱廊前往,圣卢卡拱廊是为了在游行上山时保护圣像。每年的游行要从圣彼得在博洛尼亚市中心的主教堂,沿着这条路线前往朝圣地。这个朝圣地收藏了一幅圣母像。山顶的教堂已经存在了一千年左右。这座教堂建于1723年,使用了Carlo Francesco Dotti的设计。堂内收藏有不少艺术品。
博洛尼亚在埃特鲁斯与罗马的殖民地时代开始发展。由于博洛尼亚保存许多罗马遗址,所以博洛尼亚的中央大街仍然主要以步行为主。大街两旁的时尚店铺林立,看着一家家冰激凌店,仿佛有种古今穿梭的感觉。罗马时代的城墙被一个中世纪防御工事体系所取代,虽然有一部份幸存。中世纪防御工事体系于13世纪完成,其中还有许多部分存留。在二十个中世纪防御塔楼当中,其中有些已经摇摇欲坠了。然而斑驳的砖红色的墙体,还是能让人感受那种历史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