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散文阅读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小议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在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占比较大。散文中优美的情境、精炼的语言对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与审美鉴赏力及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学生的审美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这样的教学现状亟待改善。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对策,以期能够提高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质量,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尽管本世纪以来国家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但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多侧重于重点知识的讲解与技能训练,一味追求分数的功利心不断增强,学生审美能力难以得到提高。散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与欣赏散文中的审美元素,加深学生审美感悟,引导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观。
  一、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难点
  1.高中生审美主动性弱以及审美期待低
  一方面,高中生审美主动性较弱的心理特点是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难点之一。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发展以及心理发展有着较大的不同,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更为成熟,同时也处于审美心理的塑造阶段,高中生对于自身以及外部事物的审美有着自己的标准,渴望被认同与被关注。然而,高中生的审美主动性普遍较弱,审美标准较为单一[1]。
  另一方面,高中生审美期待性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在高考指挥棒下,现代散文在考试中的占比相对较低,所以学生在学习当代散文时不够认真,一些学生学习散文时,单单是为了应对高考的知识积累,注重散文语言的积累以及对关键语句及情感的剖析,从散文画面、结构审美的学生少之又少,加之高中生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审美,对散文的审美期待值较低。教师在课堂中若不注重对学生加以引导,不重视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就很难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2.教师本身的审美知识与能力欠缺
  高中语文教师要想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自身就需要有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中语文教师普遍欠缺审美知识与审美能力,这些教师在大学学习期间注重于专业课、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的学习,许多教师在校学习期间几乎没有接触过美学理论,而进入教师岗位后,对于散文深度研究的书籍阅读较少,造成教师自身审美认识不足,不利于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散文中的审美元素。除此之外,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时对“美”的理解有些偏差,同样的散文篇目,不同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流程以及效果有着很大的差距,加之高中语文教师教学任务较重,能够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挖掘每一篇散文中的审美元素,让每一节散文阅读课程能够精彩有趣的时间较少,造成教师对“美”的理解不够透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将自己认为“美”的部分灌输给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审美观、审美能力的培养。[2]
  3.忽视了散文阅读的审美过程
  在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在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只看重阅读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散文阅读的审美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看重学生阅读后能否回答教師或者是教材中所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否正确理解散文中关键词句的意义以及核心思想,对于学生在散文阅读过程中能否获得审美体验,引导学生怎样开展审美分析的审美过程不够重视,势必会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4.未能重视审美素养教育
  审美教育缺乏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未能得到体现。文学活动的完整体系包括作家、作品和读者等要素,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读者,如果不能理解作品和作者之间的沟通渗透,就无法感悟隐藏在作品之中的审美内容。在当前的散文教学过程当中,由于缺乏对作品的深度鉴赏,使得很多学生忽视了审美教育的内在价值。
  二、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对策
  1.提高学生对散文的审美期待
  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散文的审美期待,才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去领悟散文的美好。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需要在课堂导入环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激趣导入,营造美的散文教学氛围,根据散文的内容以及体裁,合理选择课堂导入方法,结合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沉浸在审美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审美期待。[3]
  例如在《故都的秋》一课教学中,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中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的秋景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全文紧扣北平秋天“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落寞之情以及对故都的眷恋之情。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以下诗句: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让学生赏析与比较这些诗句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这些诗句中有的悲秋,有的颂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以及秋天与不同情感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播放《故都的秋》朗读音频,让学生进行联想,提高学生对本篇散文的审美期待。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之所以难以体会散文中的“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自身的审美观与文中的审美观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对于一些文本留白处,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还原,利用朗读、情境创设等方式,将散文中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氛围。   2.教师要加强学习以提高审美素养
  高中语文教师普遍欠缺审美知识与审美能力成为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学习,尤其是要加强对散文理论、美学知识的学习,要提高自身审美意识与审美素养,拓宽专业视野,通过阅读不同种类的书籍,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对散文的鉴赏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能将散文中不同的、抽象的美准确传递给学生,为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课堂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还应该选好视角作为切入点,与学生一同深入鉴赏散文,在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防止对散文进行表面意义上的语言鉴赏与情感归纳,需要引导学生从散文结构、情境等方面去多角度鉴赏文本,追求散文的审美成就感,在散文教学中运用审美知识,帮助学生建构起符合文本创作时代的审美标准。
  3.加大对散文审美过程的教学力度
  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语文教师在散文阅读教学中认为只要学生所给出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意思相近、学生的回答思路与标准答案的思路一致即可,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对散文审美过程的引导。新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散文审美过程的引导,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需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表达内容以及表现形式等,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文章结构特点,从哪些角度去进行审美分析等等。
  例如在學习《荷塘月色》这篇经典散文时,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留意与分析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怎样描写荷塘景色的?文章有哪些地方使用了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后前后心情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鉴赏这篇散文,引导学生自行寻找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段落,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了解作者实际的情感需要、荷塘美景以及文本的结构美、画面美与情感美等。在学生展开分析时,教师还需要及时解答学生存在的疑惑,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4.审美素养的形成
  审美素养的培育,可以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互结合,在感悟作者思想和审美理念的前提下,提升学生对于美的品鉴能力,然后进一步理解文本,让学生参与到审美实践活动当中,推进学生审美素养的全面发展。这样一来也能产生和作者相同的情感体验,感悟作者在文章当中的情感变化。
  散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当前学生对散文的审美期待值低、教师审美素养不高以及教师教学忽视散文阅读的审美过程,这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难点。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对散文的审美期待,加大对散文审美过程的教学力度,同时教师自身也应该加强学习,提高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飞.打破散文阅读的瓶颈——如何提升高中生语文散文阅读的审美能力[J].高考,2019(29):141-141.
  [2]袁婷婷.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000(013):66.
  [3]赵洪涛.从散文教学视角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东西南北:教育,2020(8):0152-0152.
  [作者通联:浙江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强调学习任务群的背景下,单篇文本仍然是不可回避和忽视的教学内容和完成学习任务的依据.以系统的整体性、立体性、关联性等思维视角定位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促
摘 要 课堂缺少“整块学习时间”是阅读教学课堂的沉疴宿疾。要改变此种现状,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为此教师必须首先改变备课策略,变“问题设计”为“任务设计”,留给学生整块的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完成任务时间,完整地用书面及口头再现、分享学习结果的空间,变“讲堂”为“学堂”,在完成任务中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课堂教学;变“讲”为“学”;任务设计  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最
名著阅读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从试题形式、试题选材及能力考查点三方面出发,对成都市名著阅读试题命题进行了分析,
摘 要 现代诗歌形式自由、内涵开放,注重意象的营造和修辞的应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形象性,诗歌中蕴含着浓烈的情感。在高中阶段引导学生阅读并鉴赏現代诗歌,让学生在现代诗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鉴赏品味,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从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鉴赏  高中语文新课
依据航磁、地震剖面、钻井及地表地质资料,确定四川盆地东部涪陵-石柱-建南地区始于震旦纪就发育一个大型继承性古隆起。航磁异常图显示石柱地区存在一个北西西向的近椭圆形的正异常。地震及深部钻井资料揭示震旦系灯影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由周缘向涪陵-石柱-建南地区超覆沉积;灯影组厚度显示石柱地区最薄,向周围增厚,导致地层厚度变化的古隆起边界受基底正断层控制。区域地质资料则显示控制古隆起的基底断裂对后期川东高陡背斜带的轴迹偏转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该古隆起平面上近椭圆状、东西方向延伸,面积约2.4×104 km2。结合古隆
古风无论长短,其换韵或表示思想情感的转换,或表示情节氛围的变化,或表示叙述视角的更替,或表示关键内容的强调,等等.掌握这些诀窍,有利于我们比较准确地解读诗歌,理解其形式
摘 要 特写镜头是一种电影艺术手法,在记叙文写作中也同样适用。但在目前的记叙文写作中,特写镜头的作用并没有得到重视,在作文中的呈现是随意的、凌乱的,没有章法。其实,特写镜头在文章中有其独特的魅力,可以突显主体、象征隐喻、营造张力、形成冲击效果。而在写作中,我们可以从设置悬念、伏笔铺垫、对比照应、架构线索、行文转场这几个方面来设计特写镜头。   关键词 特写镜头;记叙文;表现魅力;巧妙设计  特写
本节课延续“问题导学”的课堂设计思路,通过课前预习、分类筛选、合作研学、反馈促学四个模块,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实现对“道”的深切理解.
摘 要 现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强调提高名著导读的教学力度,衍生出不少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即为其中之一。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混合式教学作探讨,并提出部分个人建议。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即为把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相结合的一种“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目的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及深的引向深度学习,现已广泛运用至各个教育阶段的各科教学当中。
摘 要 语文学的建构,要有三个层次,即语言学与文章学、阅读学与写作学、文学与文化。这三个层次是递升的。文章学的解读,要化静为动,转化为阅读与写作。能力由低到高,有层级之分。   关键词 语文学;文章学;阅读与写作;文学与文化  语文教学需要有学理上的依据,也即要有语文学的建构,才便于指导教学。比如曾有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八字方针。其中文字、词语、句子、语法、修辞,属于语言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