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但是,纵观现今语文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重放在梳理知识点上。细致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浑然一体的课文,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林林总总,学生照搬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语文悟性和创造需要被扼杀,语文的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的训练。语文课呼唤感性的光芒,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因此,这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一、教师能有效地展示教学基本功,做到扬长避短,且不能以己之长威压学生
做到语言清晰流畅,使用普通话;教态大方,表情具有感染力,准确把握教材,合理解读文本。教师教学观念更新彻底,能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有意识的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具备良好的心态和创新意识,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发现老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发现已知情况的新变化,使自己的创造欲在执著的追求中受到激发。培养自己创造性解题的习惯,创造性发挥自己的思路,纵串横联,立体思考,从事物方方面面的联系上去解决问题比如记忆“罄竹难书”的“罄”,它古代有“完”意思,古语有告罄(东西卖完)之说。对于学生,老师要多鼓励多欣赏少批评,高中的学生正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从心理上来说,他们渴望成为一名成功者,因此,面对批评容易产生叛逆心理。此时,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听到一些带有鼓励性和表扬性的语言。多方面地鼓励他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希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时也都用“你真棒”“你真行”等表扬性语言,让学生充满信心地去学习。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要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目标并理解其意义,知道确定的目标依据和实现的措施。这样师生双方就会达成共识,同心协力的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否则学生就不会参与进来。只有当学生认同目标时,老师才能通过启发、说明等手段将之转化为学生的追求,从而实现需要上的一致,认识上的一致和感情上的共鸣。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使学生能够接受并配合起来。这种配合越协调越默契,教学的效果越好。
三、探索实施办法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以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基础。给学生创造一种开放氛围,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的兄长、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无话不谈,激烈争辩的课堂氛围,敢于说“不”、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的思维习惯等等。教师能够主动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重视和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体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倡导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这样,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样地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尊敬和亲近,也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
2.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课堂之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引导和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状态真正地活跃起来,有效地增加思维量,主动参与教学当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表达,学会质疑,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个性化阅读,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思想的乐趣。比如教学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时,因作者表达感情非常到位,老师不讲,而让同学们做个小书评家,发挥他们的评论水平,给余秋雨先生的作品“评头论足”。这样学生兴趣大大增加,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不用老师口干舌燥,学生自能领悟其中的佳句和作者传达的感情。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尝试,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并用
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教育机智”,让课堂成为思想和智慧碰撞飞扬的地方。确立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什么,听老师对课文的分析,听老师的提问,听老师的总结等;看什么,看老师的板书,看老师的挂图,看老师的演示等。老师的板书是整堂课的要点,它用简洁明了的词语或短句将知识要点写在板书上,这些能帮助你整理归纳知识,也便于你日后复习。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像信息。又听又看,在通過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像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这种方法,以听为主,以看促听,效果很好。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在听课中,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作者单位:河北郑口中学
一、教师能有效地展示教学基本功,做到扬长避短,且不能以己之长威压学生
做到语言清晰流畅,使用普通话;教态大方,表情具有感染力,准确把握教材,合理解读文本。教师教学观念更新彻底,能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有意识的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具备良好的心态和创新意识,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发现老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发现已知情况的新变化,使自己的创造欲在执著的追求中受到激发。培养自己创造性解题的习惯,创造性发挥自己的思路,纵串横联,立体思考,从事物方方面面的联系上去解决问题比如记忆“罄竹难书”的“罄”,它古代有“完”意思,古语有告罄(东西卖完)之说。对于学生,老师要多鼓励多欣赏少批评,高中的学生正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从心理上来说,他们渴望成为一名成功者,因此,面对批评容易产生叛逆心理。此时,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听到一些带有鼓励性和表扬性的语言。多方面地鼓励他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希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时也都用“你真棒”“你真行”等表扬性语言,让学生充满信心地去学习。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要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目标并理解其意义,知道确定的目标依据和实现的措施。这样师生双方就会达成共识,同心协力的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否则学生就不会参与进来。只有当学生认同目标时,老师才能通过启发、说明等手段将之转化为学生的追求,从而实现需要上的一致,认识上的一致和感情上的共鸣。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使学生能够接受并配合起来。这种配合越协调越默契,教学的效果越好。
三、探索实施办法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以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基础。给学生创造一种开放氛围,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的兄长、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无话不谈,激烈争辩的课堂氛围,敢于说“不”、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的思维习惯等等。教师能够主动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重视和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体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倡导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这样,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样地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尊敬和亲近,也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
2.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课堂之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引导和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状态真正地活跃起来,有效地增加思维量,主动参与教学当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表达,学会质疑,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个性化阅读,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思想的乐趣。比如教学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时,因作者表达感情非常到位,老师不讲,而让同学们做个小书评家,发挥他们的评论水平,给余秋雨先生的作品“评头论足”。这样学生兴趣大大增加,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不用老师口干舌燥,学生自能领悟其中的佳句和作者传达的感情。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尝试,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并用
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教育机智”,让课堂成为思想和智慧碰撞飞扬的地方。确立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什么,听老师对课文的分析,听老师的提问,听老师的总结等;看什么,看老师的板书,看老师的挂图,看老师的演示等。老师的板书是整堂课的要点,它用简洁明了的词语或短句将知识要点写在板书上,这些能帮助你整理归纳知识,也便于你日后复习。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像信息。又听又看,在通過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像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这种方法,以听为主,以看促听,效果很好。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在听课中,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作者单位:河北郑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