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人缘不好,怎么办?几乎在每个集体里,都会出现一两位这样的孩子。不讨人喜欢,或者说是讨人厌。
这些孩子,除了和同学相处不来,和家人及老师间的互动也可能出现问题。
仔细观察这样的孩子,除了他们本身有严重不良习惯,如卫生习惯不佳身上有恶臭,或脏话满口等,这些孩子在社交能力方面都有一些共同的缺点,而这些缺点其实都源自于某些家庭教养方式出了问题。要帮助孩子和同学间互动良好,只要能改善这些基本教养原则,其实也不难改善。
不合群
晶晶是个小女孩。在学校里,凡是集体游戏、集体活动,她都没有兴趣,情愿一个人独自玩耍;班级中轮到值日,她总是借故请假,对集体的工作不热心;在学校的各类评比检查中班级获得了荣誉,同学们兴奋不已,她却显得很冷漠;同学之间相处时,晶晶也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和同学难得讲上一句话。
怎样帮助像晶晶这样的孩子克服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心理偏差呢?
1.帮助孩子提高认知水平。使孩子懂得,孤僻、不合群会影响自身的进步。一个好孩子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特别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2.创造条件让孩子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特别是家长要让孩子从小有与人交往的机会,在交往中取得情感的认同。学校可为学生组织同伴辅导组,让他们互相夸夸别人。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更应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体验人际互助的乐趣。
3.要多多鼓励孩子的进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平时可以经常向孩子介绍一些同学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孩子向同龄伙伴学习;也可以介绍孩子多看一些英雄模范小时候的故事,增强孩子走向社会、与人合作的意识。一旦当孩子由此表现出某种进步(即使是点点滴滴的微小进步)就充分肯定,使孩子逐步树立起自信心。
爱告状
“老师,某某把玩具扔到地上了,我没扔。”
“老师,某某饭没吃完,我吃完了。”
幼儿期的孩子普遍爱告状,这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不过,孩子的“告状”看起来事小,但若处理不当,会影响幼儿之间、师幼之间的关系,并会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幼儿告状行为,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教师与家长的观念态度都要看起来在意,事实上忽略。
不管孩子告状的原因是什么,此时你在孩子心目中就是至高威望的大法官,任何简单敷衍的态度对孩子都是不礼貌、不尊重的。
你要表现出仔细倾听的态度,但其实最好“忽略”孩子告状的内容。除了可以进一步明确是非对错之外,任何教育都和平时一致,不因孩子告状而发生改变。
1.宽容的态度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要从生活中让孩子体会到宽容的乐趣。要善于发现别人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而不是处处处心积虑找别人的茬。
2.自信而不自我
太喜欢告状,一方面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孩子太过于自我的表现。父母要在平时生活中就让孩子处理好自信和自我的关系。
一个从小就具有领袖气质、充满自信的孩子肯定不会有事没事地把“老师,某某又怎么啦”挂在嘴边。同时,父母也要教会孩子不能太自我。否则,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只要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就是坏的,就值得告状。
霸道
妞妞虽然是个小女孩,但每次妈妈去幼儿园接她时,老师都会拉住妈妈很惊奇地说:“这孩子太霸道了,别的小朋友拿了板凳坐好了,她过去就把人家一推,一屁股坐在人家的板凳上;小朋友玩玩具她也过去抢!”
这样霸道的孩子,小朋友见了都避而远之,谁敢和她做朋友啊!
对待这样的孩子,家长可以试试以下办法:
1.不予理睬。如果婉言相劝仍然无效,父母不妨对孩子来个不理不睬,在不会使孩子太难堪的情形下,坚决采取这个行动。
2.引发孩子良好的行为。从行为治疗的观点来看,如果孩子某方面的行为不好,父母则要设法引发他另一方面的良好行为。当孩子的良好行为出现时,则要鼓励他,称赞他,以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当霸道的孩子表现出礼让温和的行为时,要不失时机地给予他奖赏和鼓励。
3.设法使孩子发泄过剩的精力。平时要多让孩子从事体力方面的活动,并给予适当的辅导,使孩子过盛的精力得以发泄,同时还可藉图书、音乐熏陶孩子的性情,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4.让孩子饲养小动物。孩子在喂食、抚摸小动物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起爱怜弱小之心,霸道之气会逐渐减少。
5.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霸道的孩子认为霸道是一种获得满足的方式,这样的孩子在孤单的环境里霸道行为显得更为强烈,因此,不妨多带孩子参加孩子间的社交活动,如生日聚会等,让孩子在欢愉的氛围中产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欲望。
除了上述几种比较典型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需要家长注意的问题:
● 教孩子有问必答,说话时两眼直视对方。这很简单的社交原则,许多孩子或许害羞缺乏自信、也可能有漫不经心、不响应和不看着人说话的习惯,容易造成对方包括同学老师对孩子的误解,认为他态度不好、随便,久而久之便不受人喜欢。
● 教孩子谈话时需耐心等待别人的话告一段落后再加入自己的话,没有重大原因任意打断他人陈述不但不礼貌而且讨人厌。许多父母亲和孩子交谈时也常犯这个毛病,不听孩子说些什么便直接打断或否定孩子说的,久了孩子会习惯这样的说话模式,也应用到生活中;这种被打断的感觉会让对方有不被尊重的感觉。还有一点也要注意,交谈中若是在他人先发问的情形下,也要记得先回答问题,才说自己想说的话。
● 教孩子在团体中,记得尊重多数人的决定以及以团体事为优先。常遇到一种孩子,不服班级干部的指令,就会借口说“又不是我选他的!”;不喜欢大家共同选出颜色作的班服,老爱说“我就说这个颜色不好看吧!”等诸如此类的马后炮,这样喜欢批判、不懂尊重多数的孩子实在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这些孩子的父母亲多数和孩子如出一辙,比如假日一家人表决到哪里去玩,兴冲冲出门却遇上塞车,这时可能原本不赞同的那方就会开始念叨“我就说不要去那里吧!看吧!塞车了吧,活该”,非常扫兴。这样的对话在家庭中真的很常见,拿到团体中就真的很讨人厌。
● 教孩子不迁怒。父母亲在职场打拼,情绪受到工作及同事影响会有波动,或是夫妻吵架,都切记勿让孩子当受气包,明明不是孩子惹怒父母的,为什么要让孩子承受?除了避免造成孩子敏感暴躁,不容易信任他人的性格,迁怒的行为也是导致孩子不受欢迎常见的原因。
● 教孩子就事论事不批判。评论事情要就事论事,尽量不在陈述时加入自己的观感。举例来说,孩子回家抱怨老师在学校如何如何处理某事让他很不服,家长在询问了解时应是“这件事如何发生?老师是如何如何处理的吗?我需要和老师沟通一下吗?”而不是一开始就说“我就知道你们那个老师就是没经验不会处理事情!”或“我就知道那个某某功课比较好,老师当然偏袒他,谁教你自己不用功点?”诸如此类充满批判挑衅却对了解事情没有任何帮助的言语千万不要说。
●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现在的孩子物质充足,自己的东西都不一定爱惜了,更别说别人的、公家的东西。在家中小孩弄坏了大人的东西,大人常会说孩子不懂事,再买就好了,可实际上孩子将来在班级中就会有可能把借来玩的东西给弄坏弄丢,因此引来纷争。此时,不但赔偿是一定要的,而且一定要教会孩子心存抱歉,而非“赔你钱就是了,这有什么?”(最糟糕的是这也常是家长的想法),通常这种借东西不爱惜的孩子,很难受到欢迎吧!
如果孩子人缘不好,家长可以对照本文找找原因,看看是孩子的哪些缺点造成的,与其怪罪同学排挤,老师不公平,倒不如先将孩子自身的不良习惯解决,因为这些习惯对孩子以后的影响会更严重。
这些孩子,除了和同学相处不来,和家人及老师间的互动也可能出现问题。
仔细观察这样的孩子,除了他们本身有严重不良习惯,如卫生习惯不佳身上有恶臭,或脏话满口等,这些孩子在社交能力方面都有一些共同的缺点,而这些缺点其实都源自于某些家庭教养方式出了问题。要帮助孩子和同学间互动良好,只要能改善这些基本教养原则,其实也不难改善。
不合群
晶晶是个小女孩。在学校里,凡是集体游戏、集体活动,她都没有兴趣,情愿一个人独自玩耍;班级中轮到值日,她总是借故请假,对集体的工作不热心;在学校的各类评比检查中班级获得了荣誉,同学们兴奋不已,她却显得很冷漠;同学之间相处时,晶晶也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和同学难得讲上一句话。
怎样帮助像晶晶这样的孩子克服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心理偏差呢?
1.帮助孩子提高认知水平。使孩子懂得,孤僻、不合群会影响自身的进步。一个好孩子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特别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2.创造条件让孩子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特别是家长要让孩子从小有与人交往的机会,在交往中取得情感的认同。学校可为学生组织同伴辅导组,让他们互相夸夸别人。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更应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体验人际互助的乐趣。
3.要多多鼓励孩子的进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平时可以经常向孩子介绍一些同学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孩子向同龄伙伴学习;也可以介绍孩子多看一些英雄模范小时候的故事,增强孩子走向社会、与人合作的意识。一旦当孩子由此表现出某种进步(即使是点点滴滴的微小进步)就充分肯定,使孩子逐步树立起自信心。
爱告状
“老师,某某把玩具扔到地上了,我没扔。”
“老师,某某饭没吃完,我吃完了。”
幼儿期的孩子普遍爱告状,这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不过,孩子的“告状”看起来事小,但若处理不当,会影响幼儿之间、师幼之间的关系,并会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幼儿告状行为,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教师与家长的观念态度都要看起来在意,事实上忽略。
不管孩子告状的原因是什么,此时你在孩子心目中就是至高威望的大法官,任何简单敷衍的态度对孩子都是不礼貌、不尊重的。
你要表现出仔细倾听的态度,但其实最好“忽略”孩子告状的内容。除了可以进一步明确是非对错之外,任何教育都和平时一致,不因孩子告状而发生改变。
1.宽容的态度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要从生活中让孩子体会到宽容的乐趣。要善于发现别人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而不是处处处心积虑找别人的茬。
2.自信而不自我
太喜欢告状,一方面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孩子太过于自我的表现。父母要在平时生活中就让孩子处理好自信和自我的关系。
一个从小就具有领袖气质、充满自信的孩子肯定不会有事没事地把“老师,某某又怎么啦”挂在嘴边。同时,父母也要教会孩子不能太自我。否则,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只要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就是坏的,就值得告状。
霸道
妞妞虽然是个小女孩,但每次妈妈去幼儿园接她时,老师都会拉住妈妈很惊奇地说:“这孩子太霸道了,别的小朋友拿了板凳坐好了,她过去就把人家一推,一屁股坐在人家的板凳上;小朋友玩玩具她也过去抢!”
这样霸道的孩子,小朋友见了都避而远之,谁敢和她做朋友啊!
对待这样的孩子,家长可以试试以下办法:
1.不予理睬。如果婉言相劝仍然无效,父母不妨对孩子来个不理不睬,在不会使孩子太难堪的情形下,坚决采取这个行动。
2.引发孩子良好的行为。从行为治疗的观点来看,如果孩子某方面的行为不好,父母则要设法引发他另一方面的良好行为。当孩子的良好行为出现时,则要鼓励他,称赞他,以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当霸道的孩子表现出礼让温和的行为时,要不失时机地给予他奖赏和鼓励。
3.设法使孩子发泄过剩的精力。平时要多让孩子从事体力方面的活动,并给予适当的辅导,使孩子过盛的精力得以发泄,同时还可藉图书、音乐熏陶孩子的性情,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4.让孩子饲养小动物。孩子在喂食、抚摸小动物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起爱怜弱小之心,霸道之气会逐渐减少。
5.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霸道的孩子认为霸道是一种获得满足的方式,这样的孩子在孤单的环境里霸道行为显得更为强烈,因此,不妨多带孩子参加孩子间的社交活动,如生日聚会等,让孩子在欢愉的氛围中产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欲望。
除了上述几种比较典型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需要家长注意的问题:
● 教孩子有问必答,说话时两眼直视对方。这很简单的社交原则,许多孩子或许害羞缺乏自信、也可能有漫不经心、不响应和不看着人说话的习惯,容易造成对方包括同学老师对孩子的误解,认为他态度不好、随便,久而久之便不受人喜欢。
● 教孩子谈话时需耐心等待别人的话告一段落后再加入自己的话,没有重大原因任意打断他人陈述不但不礼貌而且讨人厌。许多父母亲和孩子交谈时也常犯这个毛病,不听孩子说些什么便直接打断或否定孩子说的,久了孩子会习惯这样的说话模式,也应用到生活中;这种被打断的感觉会让对方有不被尊重的感觉。还有一点也要注意,交谈中若是在他人先发问的情形下,也要记得先回答问题,才说自己想说的话。
● 教孩子在团体中,记得尊重多数人的决定以及以团体事为优先。常遇到一种孩子,不服班级干部的指令,就会借口说“又不是我选他的!”;不喜欢大家共同选出颜色作的班服,老爱说“我就说这个颜色不好看吧!”等诸如此类的马后炮,这样喜欢批判、不懂尊重多数的孩子实在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这些孩子的父母亲多数和孩子如出一辙,比如假日一家人表决到哪里去玩,兴冲冲出门却遇上塞车,这时可能原本不赞同的那方就会开始念叨“我就说不要去那里吧!看吧!塞车了吧,活该”,非常扫兴。这样的对话在家庭中真的很常见,拿到团体中就真的很讨人厌。
● 教孩子不迁怒。父母亲在职场打拼,情绪受到工作及同事影响会有波动,或是夫妻吵架,都切记勿让孩子当受气包,明明不是孩子惹怒父母的,为什么要让孩子承受?除了避免造成孩子敏感暴躁,不容易信任他人的性格,迁怒的行为也是导致孩子不受欢迎常见的原因。
● 教孩子就事论事不批判。评论事情要就事论事,尽量不在陈述时加入自己的观感。举例来说,孩子回家抱怨老师在学校如何如何处理某事让他很不服,家长在询问了解时应是“这件事如何发生?老师是如何如何处理的吗?我需要和老师沟通一下吗?”而不是一开始就说“我就知道你们那个老师就是没经验不会处理事情!”或“我就知道那个某某功课比较好,老师当然偏袒他,谁教你自己不用功点?”诸如此类充满批判挑衅却对了解事情没有任何帮助的言语千万不要说。
●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现在的孩子物质充足,自己的东西都不一定爱惜了,更别说别人的、公家的东西。在家中小孩弄坏了大人的东西,大人常会说孩子不懂事,再买就好了,可实际上孩子将来在班级中就会有可能把借来玩的东西给弄坏弄丢,因此引来纷争。此时,不但赔偿是一定要的,而且一定要教会孩子心存抱歉,而非“赔你钱就是了,这有什么?”(最糟糕的是这也常是家长的想法),通常这种借东西不爱惜的孩子,很难受到欢迎吧!
如果孩子人缘不好,家长可以对照本文找找原因,看看是孩子的哪些缺点造成的,与其怪罪同学排挤,老师不公平,倒不如先将孩子自身的不良习惯解决,因为这些习惯对孩子以后的影响会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