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更路簿》又称《水路簿》《南海更路经》。有元一代即出雏形,明初以来愈益成熟,是我国南海渔民普遍记录、使用、相传的航海手册。
《更路簿》既是南海渔民自己记录的航海日志,也是我国航海民俗文化的物质遗产,揭示了我国对南海U形九段线内西沙、南沙群岛岛礁及其海域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利用和连续管辖的历史事实,是我国南海主权的有力证据。
渔民生存的智慧结晶
“更”为距离单位,“路”为航向,“簿”为册子。
《更路簿》详细记录了南海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岛礁名称和特征、准确位置和航行针位、更数,这是航海时用来记录时间、里程和涉及航行范围内相关人文地理的渔民自编书,是千百年来南海渔民航行的经验总结。
《更路簿》中也有部分內容像是年鉴,分为不同的章节,分别叙述关于航海、天气、海流、医药等对渔民和海员有用的具操作性参考价值的人文信息。如白天看起来波澜不惊的海面,晚上会出现一个个像海螺般大的漩涡,在月光下泛着光,这是大风雨将至的信号。
正是凭着勤劳勇敢和智慧,南海渔民牧渔足迹遍布海南岛沿岸、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等海域,南到曾母暗沙,东到蓬勃暗沙,西至日积礁,几乎覆盖了整个南海,从这些线路看,西沙、南沙海域经过汉唐宋元历代的耕耘开发,到明代已经成为中国渔民成熟的大规模作业的传统渔场。
海南的渔民船队每年农历11月至12月乘东北风南下,先至西沙群岛,一些船留在当地生产,另一些船队再赴南沙群岛。经过冬春二季大约半年的时间进行捕捞作业,一路上,捕获极丰:唐冠螺、凤尾螺、万宝螺、龙虾、海参、鲍鱼、公螺、砗磲、红口螺、牡蛎和海人草……什么都有。然后带着打捞的各种珍稀海产品,至第二年的清明谷雨期间乘西南风北返。
《更路簿》中有详细记载,某月份某片海域的水文状况,渔民们了如指掌。南海的岛礁是渔民的生养之地,渔民在岛礁上用草席、椰叶或破旧船料、树木等搭起窝棚,将捕到的海参、海龟、螺和蠔等海产品,晒干贮藏。到15世纪,渔民不但以西沙、南沙作为渔业生产基地,还在岛上建屋种田,从事农业生产。凡是有淡水的具备住人条件的岛屿,几乎都有中国渔民居住,有些渔民,在岛上一住就是几年至十几年,甚至在死亡后都会安葬在南海岛礁之上。《文昌县志》记载,文昌东郊上坡村陈鸿柏曾在双子礁住了整整18年。海南渔民们长时间在西沙群岛等地进行生产生活,同南海的各个岛屿、礁岩之间形成了探索、生活、捕鱼、种植、丧葬以及信仰托付的生命交融。
一名法国记者曾在20世纪40年代随一艘法国船只到过南沙群岛的南子岛,他在岛上遇见了几个海南岛渔民,其中一个还在拉二胡。他用相机拍下了这一刻,发表在当时的报纸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而这张照片中的主人公,就是拥有《更路簿》的彭正楷。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到南沙海域捕捞作业的基本上还都是我国海南的渔民,因为海域毗连的一些国家或地方的渔民没有《更路簿》这个航海法宝,在南海根本就是无路可行。
《更路簿》是南海主权铁证
《更路簿》是“传家宝”,父传子,子传孙,没有定本,传到每一代人手上都会随着出海捕鱼作业的实践而充实更新、不断修改完善:一条条航线、一个个岛礁,航行时的季节、风向、水流、云色等等,一代代渔民口口相传,相互交流,笔笔记录,将航海技术、路线水流、岛屿暗礁分类整理,谱就渔民生存生活生产的智慧结晶——南海更路经,这是海南渔民在没有精确航海图标和卫星定位系统的木帆船时代,能够前往暗礁密布的茫茫南海捕渔作业、下南洋交易航路通达的“指南针”。
明初以后,南海渔民较普遍地传抄、使用《更路簿》。《更路簿》以不同的抄本流传至今,距今有600多年之久,明朝记载的《更路簿》已经是很完整的一套书籍。这种功能性、系统性的书籍的形成至少需要几百年、上千年航海捕捞的经验沉淀,融合了各个历史时期前往南海航行的先人们用文字记录和口耳相传的内容。
《更路簿》积累了一代又一代渔民给西沙、南沙群岛的命名,他们一次次航行,一次次辩证坐实,一次次记录下岛礁的名称,使得南海岛礁的命名最全面、最具体、数量最多。他们对高潮也不被淹没的岛屿、沙洲几乎都给予命名;对高潮淹没、低潮露出礁石的大多数也都定了名称;对潜伏海面下较深的暗沙和暗礁也部分命了名。渔民给南海中136个岛礁起了“乳名”,其中东沙群岛1个、西沙群岛38个、南沙群岛97个。这些命名,除了以口口相传形式广泛流传于渔民群体,更是确凿记载于《更路簿》的一本本手抄本中,而手抄本记录的命名,许多与正统古籍记载也完全一致,更是沿用至今,如《更路簿》把西沙群岛的永乐群岛称为“石塘”,这与北宋以后古籍记载西沙群岛为“石塘”一致。这些“乳名”为国家在法定南海280多个岛礁命定“官名”时起了直接参考作用。
《更路簿》记载西沙和南沙绝大部分岛礁名称时,都标明位置以及岛礁之间的作业路线,并用罗盘确定方位,计算好距离。如《更路簿》中说,“自三峙驶干豆,乙辛兼二线卯酉,三更半收。”这完全是海南方言,具体意思是——在西沙,从三峙(南岛:北纬16°57′,东经112°20′)开往干豆(北礁:北纬17°05′,东经111°30′),航行针向用缝针(乙辛加二线卯酉),航程三更半到达。
永兴岛、七连屿、琛航岛……这些岛礁在渔民的口中仍然被亲切地用土语乡音唤作“猫驻岛”“七连岛”“三脚岛”。海南渔民给南海岛礁命名,都是以自己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常听到的事物,依附于岛礁的形似而命名的。
考古发现,西沙群岛甘泉岛有一处唐宋遗址,并出土一批唐宋瓷器、铁锅残片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品。永兴岛和北礁等十多个岛屿和礁盘上发现的陶瓷器多达2000多件,南北朝、隋、唐、宋、元、明至清代历代的都有。在甘泉岛上,有唐宋时期的青釉罐、青釉四系罐等,还有不少质地质朴的盘、碗、瓶、罐等日常生活用品,岛上留有铁刀、铁锅,更是古代先民在岛上生活劳动的见证,我国渔民早已是南海诸岛的主人。
从汉代开始,我国开通与东南亚、南亚、大洋洲、非洲、欧洲国家交往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航线遍及南海、穿过马六海峡到了东非海岸。对外贸易,海南岛和南海诸岛海域是必经之地。《更路簿》最早于元代出现,记载了我国无数的商船乘风破浪,满载中国传统物品驶离,同时运回众多国外奇珍异宝的历史。
《更路簿》表明,我国南海渔民世世代代耕耘南海之时,菲律宾、越南还只是部落和村庄。郑和七下西洋,途经海南诸岛,穿越南海和印度洋,船队制作的航海图也参考了《更路簿》,绘制的地图一直保留至今。《更路簿》作为流传在南海地区的民间文书,不仅证明了我国对于南海地区和附近海域的绝对主权,也体现出南海渔民自觉形成的“海洋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作者系著名文史学者。)
编辑 王若宇
2184688888@qq.com
《更路簿》既是南海渔民自己记录的航海日志,也是我国航海民俗文化的物质遗产,揭示了我国对南海U形九段线内西沙、南沙群岛岛礁及其海域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利用和连续管辖的历史事实,是我国南海主权的有力证据。
渔民生存的智慧结晶
“更”为距离单位,“路”为航向,“簿”为册子。
《更路簿》详细记录了南海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岛礁名称和特征、准确位置和航行针位、更数,这是航海时用来记录时间、里程和涉及航行范围内相关人文地理的渔民自编书,是千百年来南海渔民航行的经验总结。
《更路簿》中也有部分內容像是年鉴,分为不同的章节,分别叙述关于航海、天气、海流、医药等对渔民和海员有用的具操作性参考价值的人文信息。如白天看起来波澜不惊的海面,晚上会出现一个个像海螺般大的漩涡,在月光下泛着光,这是大风雨将至的信号。
正是凭着勤劳勇敢和智慧,南海渔民牧渔足迹遍布海南岛沿岸、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等海域,南到曾母暗沙,东到蓬勃暗沙,西至日积礁,几乎覆盖了整个南海,从这些线路看,西沙、南沙海域经过汉唐宋元历代的耕耘开发,到明代已经成为中国渔民成熟的大规模作业的传统渔场。
海南的渔民船队每年农历11月至12月乘东北风南下,先至西沙群岛,一些船留在当地生产,另一些船队再赴南沙群岛。经过冬春二季大约半年的时间进行捕捞作业,一路上,捕获极丰:唐冠螺、凤尾螺、万宝螺、龙虾、海参、鲍鱼、公螺、砗磲、红口螺、牡蛎和海人草……什么都有。然后带着打捞的各种珍稀海产品,至第二年的清明谷雨期间乘西南风北返。
《更路簿》中有详细记载,某月份某片海域的水文状况,渔民们了如指掌。南海的岛礁是渔民的生养之地,渔民在岛礁上用草席、椰叶或破旧船料、树木等搭起窝棚,将捕到的海参、海龟、螺和蠔等海产品,晒干贮藏。到15世纪,渔民不但以西沙、南沙作为渔业生产基地,还在岛上建屋种田,从事农业生产。凡是有淡水的具备住人条件的岛屿,几乎都有中国渔民居住,有些渔民,在岛上一住就是几年至十几年,甚至在死亡后都会安葬在南海岛礁之上。《文昌县志》记载,文昌东郊上坡村陈鸿柏曾在双子礁住了整整18年。海南渔民们长时间在西沙群岛等地进行生产生活,同南海的各个岛屿、礁岩之间形成了探索、生活、捕鱼、种植、丧葬以及信仰托付的生命交融。
一名法国记者曾在20世纪40年代随一艘法国船只到过南沙群岛的南子岛,他在岛上遇见了几个海南岛渔民,其中一个还在拉二胡。他用相机拍下了这一刻,发表在当时的报纸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而这张照片中的主人公,就是拥有《更路簿》的彭正楷。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到南沙海域捕捞作业的基本上还都是我国海南的渔民,因为海域毗连的一些国家或地方的渔民没有《更路簿》这个航海法宝,在南海根本就是无路可行。
《更路簿》是南海主权铁证
《更路簿》是“传家宝”,父传子,子传孙,没有定本,传到每一代人手上都会随着出海捕鱼作业的实践而充实更新、不断修改完善:一条条航线、一个个岛礁,航行时的季节、风向、水流、云色等等,一代代渔民口口相传,相互交流,笔笔记录,将航海技术、路线水流、岛屿暗礁分类整理,谱就渔民生存生活生产的智慧结晶——南海更路经,这是海南渔民在没有精确航海图标和卫星定位系统的木帆船时代,能够前往暗礁密布的茫茫南海捕渔作业、下南洋交易航路通达的“指南针”。
明初以后,南海渔民较普遍地传抄、使用《更路簿》。《更路簿》以不同的抄本流传至今,距今有600多年之久,明朝记载的《更路簿》已经是很完整的一套书籍。这种功能性、系统性的书籍的形成至少需要几百年、上千年航海捕捞的经验沉淀,融合了各个历史时期前往南海航行的先人们用文字记录和口耳相传的内容。
《更路簿》积累了一代又一代渔民给西沙、南沙群岛的命名,他们一次次航行,一次次辩证坐实,一次次记录下岛礁的名称,使得南海岛礁的命名最全面、最具体、数量最多。他们对高潮也不被淹没的岛屿、沙洲几乎都给予命名;对高潮淹没、低潮露出礁石的大多数也都定了名称;对潜伏海面下较深的暗沙和暗礁也部分命了名。渔民给南海中136个岛礁起了“乳名”,其中东沙群岛1个、西沙群岛38个、南沙群岛97个。这些命名,除了以口口相传形式广泛流传于渔民群体,更是确凿记载于《更路簿》的一本本手抄本中,而手抄本记录的命名,许多与正统古籍记载也完全一致,更是沿用至今,如《更路簿》把西沙群岛的永乐群岛称为“石塘”,这与北宋以后古籍记载西沙群岛为“石塘”一致。这些“乳名”为国家在法定南海280多个岛礁命定“官名”时起了直接参考作用。
《更路簿》记载西沙和南沙绝大部分岛礁名称时,都标明位置以及岛礁之间的作业路线,并用罗盘确定方位,计算好距离。如《更路簿》中说,“自三峙驶干豆,乙辛兼二线卯酉,三更半收。”这完全是海南方言,具体意思是——在西沙,从三峙(南岛:北纬16°57′,东经112°20′)开往干豆(北礁:北纬17°05′,东经111°30′),航行针向用缝针(乙辛加二线卯酉),航程三更半到达。
永兴岛、七连屿、琛航岛……这些岛礁在渔民的口中仍然被亲切地用土语乡音唤作“猫驻岛”“七连岛”“三脚岛”。海南渔民给南海岛礁命名,都是以自己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常听到的事物,依附于岛礁的形似而命名的。
考古发现,西沙群岛甘泉岛有一处唐宋遗址,并出土一批唐宋瓷器、铁锅残片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品。永兴岛和北礁等十多个岛屿和礁盘上发现的陶瓷器多达2000多件,南北朝、隋、唐、宋、元、明至清代历代的都有。在甘泉岛上,有唐宋时期的青釉罐、青釉四系罐等,还有不少质地质朴的盘、碗、瓶、罐等日常生活用品,岛上留有铁刀、铁锅,更是古代先民在岛上生活劳动的见证,我国渔民早已是南海诸岛的主人。
从汉代开始,我国开通与东南亚、南亚、大洋洲、非洲、欧洲国家交往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航线遍及南海、穿过马六海峡到了东非海岸。对外贸易,海南岛和南海诸岛海域是必经之地。《更路簿》最早于元代出现,记载了我国无数的商船乘风破浪,满载中国传统物品驶离,同时运回众多国外奇珍异宝的历史。
《更路簿》表明,我国南海渔民世世代代耕耘南海之时,菲律宾、越南还只是部落和村庄。郑和七下西洋,途经海南诸岛,穿越南海和印度洋,船队制作的航海图也参考了《更路簿》,绘制的地图一直保留至今。《更路簿》作为流传在南海地区的民间文书,不仅证明了我国对于南海地区和附近海域的绝对主权,也体现出南海渔民自觉形成的“海洋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作者系著名文史学者。)
编辑 王若宇
21846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