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环丙沙星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PK)。
方法连续入选43例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具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者的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据患者病情予经验给药,环丙沙星200 mg静脉输注,1次/12 h,重症感染患者予400 mg静脉输注,1次/12 h。治疗3 d达到血药稳态,于第4天给药开始后7个不同时间点(1、2、3、4、6、8、12 h)中留取2个以上时间点的血清标本,同时收集临床资料。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血清药物浓度。使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7.3.0软件进行群体药代动力学(PPK)分析。
结果40例患者完成研究,年龄(78±9)岁,共检测环丙沙星血清药物浓度210份。使用二室模型对环丙沙星的血药浓度数据进行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清除率和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V1的群体典型值为17.8 L/h、49.8 L。血肌酐显著影响清除率,公式为清除率=17.8×[1–0.001 3×(血肌酐–67)] ×eη1i×0.659n(当剂量为200 mg时,n=1,当剂量为400 mg时,n=0。ηi为个体间随机变异)。清除率和V1在剂量为200 mg时,需要乘以系数0.659。单次给药剂量为200和400 mg时,血清峰浓度(Cmax)稳态值分别为(4.2±1.1)和(5.3±1.2)mg/L,血药谷浓度(Cmin)稳态值分别为(1.1±1.1)和(0.8±0.4)mg/L,24 h血清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 h分别为(45.5±28.1)和(47.2±11.3) mg·h·L–1。
结论本研究中建立的环丙沙星PPK模型,可用于指导临床个体化给药。老年患者使用环丙沙星时,提高单次使用剂量为0.4 g可以增加最高血药浓度,但在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引起药物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