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特权现象是与共产党执政理想格格不入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反对党内存在的一切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制定出台了若干党内法规,这对不断端正党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党员;特权;端正;研究
一、特权综述
(一)特权内涵概述
特权是指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超越法律和制度之上的权利,搞特权也就是特殊化。分为两大层面:从法律哲学层面来看:特权可以不受法律制约或享有在法律制度中从未涉猎的权利;又或是作为利益主导方为维护其所享有的绝对利益而利用现有法律制度的漏洞作出的法律条文。从政治哲学层面分析:特权是以排他性、独占性为本质的权力来玩弄固有的法律制度单方面制定的于己有利的法律制度,或在表面上貌似对其权力具有制约作用的法律制度而实际上却肆意妄为的一种政治生态。
(二)列宁关于特权思想理论论述
列宁深入研究了国家和特权的实质。列宁对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一一进行了相关研究,比如在对奴隶制国家的研究中,列宁认为不管是多数人参加选举还是少数人参加选举,奴隶主始终是作为少数享有国家特权的人,而这种特权也恰恰代表着奴隶主对奴隶的绝对统治。列宁又用了统一分析方法分析了封建国家的特权,它就是封建统治者对广大贫民进行压榨和剥削的特权。
(三)中国共产党历来反特权思想的逻辑脉络
1.毛泽东的反对特权思想论述,以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教育为重点,从思想上自觉抵制特权。2.邓小平提出反特权的着力点在于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制约特权。3.江泽民反特权重在思想与法治相结合遏制特权,加强对权力的监督。4.胡锦涛强调构建科学的权力运行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干部腐败。5.习近平注重理想信念教育,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坚持法治思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
二、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对策建议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危害极大,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遏制。
(一)健全制度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遏制特权现象,必须不断建立健全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比较普遍的特权现象,制定出台更加操作可行的法律或党内法规、条例等,特别是要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对领导干部的亲属办企业要完善相关制度,对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等要细化相关规定。在反对特权的制度建设上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强调制度的约束力,内容上要以强制性、禁止性规定为主,对各种特权行为的限制作出明确具体的要求,避免模糊性,防止制度漏洞,最大限度地压缩特权行为的空间。二是制定相应的罚则,对特权现象,一经查实应当处以何种处罚,对哪些对象进行处罚,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突出制度的严肃性,使其违纪违法成本大大超过所得,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二)领导率先垂范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关键。只有那些掌握实权、公权的,才最有可能产生特权思想;如果没有“权力”,又从哪里来的“特权”?因此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首先必须从实际掌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做起。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带头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领导干部首先要解决特权思维,真正做到“身正”,才有资格去约束其他党员干部,也才能自上而下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思想教育
特权的产生,根源还是在思想上。一些领导干部虽然能力突出,但却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把能力用在了想方设法谋求特权上,才会导致特权现象。因此,必须对领导干部进行长期的、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和宗旨意识,把特权思想从根子上斩断。探索试行干部体验式教育,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定期以普通群众身份深入到基层,与寻常百姓一起劳动、生活,感受民间疾苦。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特权思想也就会逐渐消除。
(四)强化监督管理
失去监督,制度就会变成一纸空文。一些干部在开始以身试法,谋求特权之初,常常抱有侥幸心理,自以为聪明,认为组织不察觉,群众看不见,就可以蒙混过关。因此,一要积极探索实施无死角、全覆盖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强化包括党内监督、司法監督、人大政协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在内的监督体系,使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常怀敬畏之心。二要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监督检查,确保决策权规范行使;将领导干部任前审计提前,明确规定一旦出现问题,坚决不予任命。三要进一步深化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认真落实办事公开有关规定,确保公开无例外,让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运用科技手段反对特权,如采用视频监控、GPS 定位等新技术,固定违法证据,将违法行为在网络上公开,使之无法通过特权消除。对公车使用实行GPS定位跟踪,实时记录公车行驶轨迹,确保公车公用。
(五)深化体制改革
遏制特权现象,必须加快推动体制改革,通过改革来消除特权滋生的土壤,防止特权蔓延。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丰富人民民主参政议政的形式和渠道,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各项公共事务决策过程中,变“少数人决策”为“多数人决策”。二要建立和健全权力制约监督体系,首要的是解决权力不受制约的问题,通过完善党内“异体”监督体系和监察体制改革试行,科学分解各级党委的权力,在党内建立起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相对独立的权力结构,实现权力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从体制上杜绝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作者简介:王富欣(1979-),女,山东垦利人,讲师,教研处主任,从事党的政策理论研究和宣传。
参考文献:
[1]张继冬.毛泽东反特权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
【关键词】党员;特权;端正;研究
一、特权综述
(一)特权内涵概述
特权是指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超越法律和制度之上的权利,搞特权也就是特殊化。分为两大层面:从法律哲学层面来看:特权可以不受法律制约或享有在法律制度中从未涉猎的权利;又或是作为利益主导方为维护其所享有的绝对利益而利用现有法律制度的漏洞作出的法律条文。从政治哲学层面分析:特权是以排他性、独占性为本质的权力来玩弄固有的法律制度单方面制定的于己有利的法律制度,或在表面上貌似对其权力具有制约作用的法律制度而实际上却肆意妄为的一种政治生态。
(二)列宁关于特权思想理论论述
列宁深入研究了国家和特权的实质。列宁对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一一进行了相关研究,比如在对奴隶制国家的研究中,列宁认为不管是多数人参加选举还是少数人参加选举,奴隶主始终是作为少数享有国家特权的人,而这种特权也恰恰代表着奴隶主对奴隶的绝对统治。列宁又用了统一分析方法分析了封建国家的特权,它就是封建统治者对广大贫民进行压榨和剥削的特权。
(三)中国共产党历来反特权思想的逻辑脉络
1.毛泽东的反对特权思想论述,以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教育为重点,从思想上自觉抵制特权。2.邓小平提出反特权的着力点在于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制约特权。3.江泽民反特权重在思想与法治相结合遏制特权,加强对权力的监督。4.胡锦涛强调构建科学的权力运行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干部腐败。5.习近平注重理想信念教育,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坚持法治思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
二、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对策建议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危害极大,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遏制。
(一)健全制度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遏制特权现象,必须不断建立健全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比较普遍的特权现象,制定出台更加操作可行的法律或党内法规、条例等,特别是要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对领导干部的亲属办企业要完善相关制度,对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等要细化相关规定。在反对特权的制度建设上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强调制度的约束力,内容上要以强制性、禁止性规定为主,对各种特权行为的限制作出明确具体的要求,避免模糊性,防止制度漏洞,最大限度地压缩特权行为的空间。二是制定相应的罚则,对特权现象,一经查实应当处以何种处罚,对哪些对象进行处罚,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突出制度的严肃性,使其违纪违法成本大大超过所得,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二)领导率先垂范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关键。只有那些掌握实权、公权的,才最有可能产生特权思想;如果没有“权力”,又从哪里来的“特权”?因此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首先必须从实际掌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做起。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带头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领导干部首先要解决特权思维,真正做到“身正”,才有资格去约束其他党员干部,也才能自上而下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思想教育
特权的产生,根源还是在思想上。一些领导干部虽然能力突出,但却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把能力用在了想方设法谋求特权上,才会导致特权现象。因此,必须对领导干部进行长期的、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和宗旨意识,把特权思想从根子上斩断。探索试行干部体验式教育,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定期以普通群众身份深入到基层,与寻常百姓一起劳动、生活,感受民间疾苦。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特权思想也就会逐渐消除。
(四)强化监督管理
失去监督,制度就会变成一纸空文。一些干部在开始以身试法,谋求特权之初,常常抱有侥幸心理,自以为聪明,认为组织不察觉,群众看不见,就可以蒙混过关。因此,一要积极探索实施无死角、全覆盖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强化包括党内监督、司法監督、人大政协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在内的监督体系,使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常怀敬畏之心。二要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监督检查,确保决策权规范行使;将领导干部任前审计提前,明确规定一旦出现问题,坚决不予任命。三要进一步深化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认真落实办事公开有关规定,确保公开无例外,让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运用科技手段反对特权,如采用视频监控、GPS 定位等新技术,固定违法证据,将违法行为在网络上公开,使之无法通过特权消除。对公车使用实行GPS定位跟踪,实时记录公车行驶轨迹,确保公车公用。
(五)深化体制改革
遏制特权现象,必须加快推动体制改革,通过改革来消除特权滋生的土壤,防止特权蔓延。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丰富人民民主参政议政的形式和渠道,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各项公共事务决策过程中,变“少数人决策”为“多数人决策”。二要建立和健全权力制约监督体系,首要的是解决权力不受制约的问题,通过完善党内“异体”监督体系和监察体制改革试行,科学分解各级党委的权力,在党内建立起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相对独立的权力结构,实现权力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从体制上杜绝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作者简介:王富欣(1979-),女,山东垦利人,讲师,教研处主任,从事党的政策理论研究和宣传。
参考文献:
[1]张继冬.毛泽东反特权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