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油茶气象灾害变化规律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2062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基于湖南省96個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9年气温、降水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开展湖南省油茶气象灾害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9年湖南省油茶花期低温阴雨、幼果期低温、果实膨大高峰期干旱、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高温等灾害发生次数增减趋势不显著,但有年代际变化,近10年发生次数较多;果实成熟期阴雨灾害发生次数呈显著减少趋势,但近10年发生次数亦偏多。湖南省油茶花期低温阴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呈北高南低分布,发生频率有增大趋势,高值区域向湘中偏北一带聚集;幼果期低温灾害高发区主要位于东部山区,西部地区发生频率在减小;油茶果实膨大高峰期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呈东高西低分布,高值区域主要位于洞庭湖区至衡邵盆地一带,洞庭湖区发生频率在减小,湘中偏南地区在发展;油茶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高温灾害发生频率呈南高北低分布,高发中心主要位于衡阳地区,其变化趋势为西部地区发生频率增大、南部高中心范围增大;油茶果实成熟期阴雨灾害总体呈西高东低分布,发生频率在降低。
  关键词 油茶;气象灾害;变化规律;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 S 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6-0203-07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6.05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hange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of  Camellia oleifera  in Hunan Province
  GUO Ling-yao,JIANG Yuan-hua,ZHANG Cheng-cheng (Hunan Climate Center, Changsha,Hunan 410118)
  Abstract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of 96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Hunan Province from 1961 to 2019, using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in th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of  Camellia oleifera  in Hunan Province had been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om 1961 to 2019,the number of disasters such as low temperature and rain during the flowering period of  Camellia oleifera  in Hunan Province, low temperature during the young fruit period, drought during the peak fruit expansion period, and high temperature during the peak oil conversion accumulation period did not increase or decrease significantly.However, there were inter-decadal changes, which had occurred more frequently in the past 10 years.During the fruit ripening period, the number of the occurrence of rainy disasters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and the number of occurrences in the past 10 years was also relatively high.The frequency of low temperature and rainy disasters during the blooming period of  Camellia oleifera  in Hunan Province was generally higher in the north than in the south, and the frequency tends to increase;the high value areas gather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central Hunan.The areas with high incidence of low-temperature disasters during the young fruit stage we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eastern mountainous area, while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in the western area was decreasing.The frequency of drought disasters during the peak period of  Camellia oleifera  fruit swelling was high in the east and low in the west. The high value areas we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to the Hengshao Basin. The frequency of the Dongting Lake area was decreasing, and the southern part of Hunan was developing. The frequency of high-temperature disasters during the peak period of oil-tea oil conversion accumulation was high in the south and low in the north. The high-incidence center was mainly located in Hengyang area,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increased in the western region, and the range of the southern high center increased.During the ripening period of  Camellia oleifera  fruit, the distribution of rainy disasters was generally higher in the west and lower in the east, and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was decreasing.   Key words  Camellia oleifera;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Change rule;Hunan Province
  发展油茶对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改善食物消费结构、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实施山区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油茶种植同所有露天作物,气象灾害是产量、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油茶气象灾害主要有霜冻、低温、阴雨、高温、干旱等,但不同区域油茶的主要气象灾害不同,不同的年代际油茶气象灾害也存在差异[2-17]。湖南省油茶栽培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第一位[18],针对湖南省油茶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其变化规律,对油茶种植趋利避害极具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湖南省油茶气象灾害分析指标
  花期低温阴雨寡照灾害指标:盛花期日降水量≥1.0 mm的雨日≥22 d,或日平均气温≥10.0 ℃的活动积温≤320.0 ℃·d,或累积日照时数≤55.0 h;幼果期低温灾害指标:幼果期极端最低气温<-0.6 ℃;果实膨大高峰期干旱灾害指标:果实膨大高峰期日降水量≥1.0 mm的雨日≤10 d;油脂转化积累期高温灾害指标: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日最高气温≥35.0 ℃的天数≥19 d;果实成熟期阴雨灾害指标:果实成熟期日降水量≥0.1 mm 的雨日≥25 d[19]。
  1.2 油茶氣象灾害指标数据序列
  基于湖南省9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9年气象观测资料,依据湖南省油茶气象灾害指标统计加工得到。
  1.3 趋势分析 线性回归是研究气候变化的最常用方法,它可以估计气候变化的趋势。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用 x i表示样本量为n的某一气候变量,t i表示对应的时间,x i与t i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x i=a 0+a 1t i (t=1,2,…,n),式中a 0为回归常数,a 1为回归系数,它们可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b=a 1×10作为气候要素倾向率。当b>0时,说明气候变量随时间t呈上升趋势,b<0时说明气候变量随时间t呈下降趋势。相关系数r的取值在-1.0~1.0。当r>0时,表明两变量呈正相关,越接近1.0,正相关越显著;当r<0时,表明两变量呈负相关,越接近-1.0,负相关越显著;当r=0 时,则表示两变量相互独立。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茶气象灾害变化趋势
  基于油茶气象灾害分析指标,分别统计1961—2019年全省96个县市油茶花期低温阴雨寡照、幼果期低温、果实膨大高峰期干旱、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高温、果实成熟期阴雨灾害发生次数和5种灾害发生的总次数,分析时间变化特征(图1)得出,1961—2019年花期低温阴雨发生次数增减趋势不显著,20世纪60年代及近10年发生低温阴雨灾害的次数较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发生低温阴雨灾害的次数少。1961—2019年幼果期低温发生次数增减趋势不显著,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20世纪60年代后期、80年代、2005—2011年发生幼果期低温灾害的次数较多,其他时间段发生次数少。1961—2019年果实膨大高峰期干旱发生次数增减趋势不显著,历年发生次数以低于10次为主。1961—2019年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高温发生次数无显著趋势变化,2006—2019年高温发生次数总体高于前面各年代,其次20世纪60年代中前期发生次数偏多。1961—2019年果实成熟期阴雨发生次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7.0次/10 a,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发生阴雨次数多,80年代中期至2000年发生次数少,近10年(2010—2019年)发生次数有增多趋势。综合5种灾害发生次数,1961—2019年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7.5次/10 a,年代际分布型同果实成熟期阴雨灾害。
  2.2 油茶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
  统计1961—2019、1961—1990、1971—2000、1981—2010、1991—2019年各县市油茶花期低温阴雨、幼果期低温、果实膨大高峰期干旱、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高温、果实成熟期阴雨灾害发生频率及灾害发生累计频率,分析各类油茶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1961—2019年花期低温阴雨灾害发生频率全省在1.7%(炎陵、临武)~30.5%(龙山),总体呈北多南少分布(图2a);从1961—1990、1971—2000、1981—2010、1991—2019年不同30年统计频率的空间分布(图2b~2e)来看,发生频率高于13%的区域有增大趋势,高值区域向湘中偏北一带聚集。1961—2019年幼果期低温灾害发生频率全省在0(祁东、衡阳、常宁等)~49.2%(桂东),全省大部地区发生频率低于10.0%,高值区主要位于湘东北、湘东南的山区(图3a);从1961—1990、1971—2000、1981—2010、1991—2019年不同30年统计频率的空间分布(图3b~3e)来看,西部地区发生频率在减小。
  1961—2019年油茶果实膨大高峰期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全省在0~10.2%(安乡),东部发生频率高于西部,高值区域主要位于洞庭湖区至衡邵盆地一带(图4a);从1961—1990、1971—2000、1981—2010、1991—2019年不同30年统计频率的空间分布(图4b~4e)来看,1961—1990年干旱发生频率高值区位于湘中及洞庭湖区,1971—2000和1981—2010年高值区范围缩小,1991—2019年高值区主要位于湘中及偏南地区。
  1961—2019年油茶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高温灾害发生频率全省在0~30.5%(永兴),总体呈南高北低分布,高发中心主要位于衡阳地区(图5a)。从1961—1990、1971—2000、1981—2010、1991—2019年不同30年统计频率的空间分布(图5b~5e)来看,南高北低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但西部地区发生频率在增大、南部高中心范围在增大。   1961—2019年油茶果实成熟期阴雨灾害发生频率全省在4.9%(娄底)~49.2%(保靖),总体呈西高东低分布(图6a)。从1961—1990、1971—2000、1981—2010、1991—2019年不同30年统计频率的空间分布(图6b~6e)来看,1961—1990年全省大部地区发生频率在10.0%以上,其中湘西、湘西南大部分地区在20.0%以上,其后高频率区范围缩小,发生频率降低,到1991—2019年阴雨灾害发生频率大部地区在10.0%以下。
  3 小结与讨论
  (1)1961—2019年湖南省油茶花期低温阴雨、幼果期低温、果实膨大高峰期干旱、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高温等灾害发生次数增减趋势不显著,20世纪60年代及近10年发生花期低温阴雨、幼果期低温、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高温灾害的次数较多; 1961—2019年果实成熟期阴雨发生次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7.0次/10 a,但近10年发生次数有增多趋势。
  (2)湖南省油茶花期低温阴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呈北高南低分布,从1961—1990、1971—2000、1981—2010、1991—2019年不同30年统计频率的空间分布来看,发生频率有增大趋势,高值区域向湘中偏北一带聚集。幼果期低温灾害高发区主要位于湘东北和湘东南的山区,西部地区发生频率在减小。油茶果实膨大高峰期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呈东高西低分布,高值区域主要位于洞庭湖区至衡邵盆地一带,从不同30年统计频率的空间分布来看,洞庭湖区发生频率在减小,湘中偏南地区在发展。油茶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高温灾害发生频率总体呈南高北低分布,高发中心主要位于衡阳地区,从不同30年统计频率的空间分布来看,西部地区发生频率在增大、南部高中心范围在增大。油茶果实成熟期阴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呈西高东低分布,发生频率在降低,到1991—2019年阴雨灾害发生频率大部地区在10.0%以下。
  (3)湖南省油茶气象灾害变化规律揭示出三方面的防灾减灾问题,即北部地区防低温阴雨灾害、中南部地区防高温干旱灾害、山区防低温灾害的问题。建议:一是针对不同区域选种不同的抗逆品种,二是针对性地研发抗灾减灾技术,三是提升科学培管能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林业局.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A].2009:11-23.
  [2] 刘中新,周汝宝,陶列,等.引起鄂东北油茶落花落果的气象灾害研究[J].中低纬山地气象,2019,43(2):34-38.
  [3] 郭水连,郭亮,郭卫平.气候对油茶产量的影响研究[C]//中国气象学会.S10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北京:中国气象学会,2012:6.
  [4] 林葆威,周蕾芝.丽水县油茶产量的气候分析[J].浙江气象科技,1983,4(3):38-41.
  [5] 郭文扬,汪铎.浙江中部丘陵地区油茶产量气候分析[J].农业气象,1987,8(2):31-34.
  [6] 黎章矩,汪孝廉,吴德晔.气候条件与油茶开花结果关系的研究[J].浙江林学院科技通訊,1981(2):1-11.
  [7] 谢培雄.气候因子与油茶产量的关系[J].湖南林业科技,1984,11(3):21-23.
  [8] 李遨夫.气候与油茶结实大小年关系探讨[J].湖南林业科技,1979,6(6):25-28.
  [9] 曾燕如,黎章矩.油茶花期气候对花后坐果的影响[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27(3):323-328.
  [10] 黎章矩.油茶开花习性几个问题的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1987,28(3):120-124,149.
  [11] 钟飞霞,王瑞辉,廖文婷,等.高温少雨期环境因子对油茶果径生长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5,33(1):50-55.
  [12] 黎丽.遂川县油茶种植气候区划及生产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281,284.
  [13] 左继林,徐林初,龚春,等.油茶无性系鲜出籽率变化规律与气象因子关系[J].林业科技开发,2009,23(5):60-64.
  [14] 赖英度,陈锡勤,黄子芹.巴马县油茶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3):57-59.
  [15] 曹俊仪,韦祖明,黄小枝.气候条件对油茶籽含油量、出油率的影响[J].广西农业科学,1984,15(4):36-38.
  [16] 中国农林科学院安吉科技队,浙江安吉县气象站.1976年油茶大幅度减产原因的分析[J].气象科技资料,1978,6(4):33.
  [17] 杨明,吴丽华,杨文雄.玉屏县气候条件对油菜生长及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1):129-130,177.
  [18] 廖玉芳,蒋元华,彭嘉栋,等.气候指标对油茶鲜果含油率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9,37(4):1-9.
  [19] 廖玉芳,张超,郭凌曜,等.油茶主要气象灾害定义及监测指标:DB43/T 1887—2020[S].长沙: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
其他文献
摘要 以不同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宜宾油樟叶片为研究对象制备纯露,利用GC-MS对油樟纯露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研究不同季节纯露对大肠埃希氏菌 (E.coli)、福氏志贺氏菌(S.flexner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 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油樟叶纯露中的主要组分为1,8-
摘要 在我国超高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已经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产业,农业转型发展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农业转型发展的主要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北京市延庆区近些年来的农业转型升级为案例,研究分析延庆区在农业转型升级过程带动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的积极因素,以期为其他地区的转型升级发展提供研究参考。  关键词 农业转型;农村劳动力素质;启示  中图分类号 F 323.6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合理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基于心理资本视角,认为心理资本的自我认同、抗压能力、心理弹性和发展意识存在不足,导致失地农民再就业时职业选择主动性不高,就业适应能力有限,良性发展动能受制,再就业能力难以发掘提升。进而从城乡差距、经济发展、征地政策、社会环境、个体素质和传统观念等方面探究了影响失地农民心理资本积累与再就业质量的因素,从宏观、
摘要 [目的]研究基質栽培条件下微咸水滴灌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基质栽培番茄的微咸水提质增效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槽式基质栽培形式,共设置3个水处理浓度,即0.3(T 1,CK)、3.0(T 2)、5.0 g/L(T 3),在番茄开花至拉秧期间滴灌处理,进行株高、根干鲜重、产量等指标及可溶性固形物、V C、有机酸、番茄红素、芳香成分等品质指标分析。[结果]处理5 d内,T 1
摘要 涉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的建设水平应与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通过分析涉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建立适应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农业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激发企业参与农业专业建设的积极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类专业的扶持力度等加强农业专业建设的一系列举措,以期提高涉农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达到促进区域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涉农高职院校;
为探究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对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系(MDCC-MSB-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以MDCC-MSB-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DADS分别作用MDCC-MSB-1细胞24,48,72 h后对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用0、80、160、240μmol/LDADS预处理MDCC-MSB-1细胞24 h后,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 33342核酸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变化;caspase-8活性试剂盒检测细胞中caspase-8蛋白酶活性
摘要 [目的]为准确监测农灌水中三氯乙醛含量,解决四氯化碳禁用后显色剂的提纯问题,同时提高实际分析的便利程度,对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氯乙醛的部分环节进行改进。[方法]用硅酸镁吸附剂替代四氯化碳对吡唑啉酮显色剂进行提纯,改用丙酮体系中的三氯乙醛标准溶液成品替代手工配制水系三氯乙醛标准溶液。[结果]新制或用硅酸镁提纯久置显色剂可得到较低的空白值和较好的显色能力,改用丙酮溶剂中的三氯乙醛标准溶液成品可提高分
摘要 在分析当前我国研学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结合中华农牧文化研学游产品开发的市場分析,充分整合利用本土资源,与地方合作共建了中华农牧文化研学游考察体验基地,开发了农耕文化、畜牧文化、中医药文化3个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农牧文化研学游产品,引导中华农牧文化研学旅行朝着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为开发研学游产品和深化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牧文化;研学游;产品开发;实践 
摘要 [目的]探明应龙山森林公园昆虫多样性及生境情况,为保护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主法]于2020年4—9月,采用样线法、黄盘法、网捕法在应龙山森林公园进行昆虫采集,按生境类型对采集到的昆虫进行种类鉴定和数量统计。[结果]共记录昆虫11目43科82属88种,共3 593只,优势种25种,其中采集到的鞘翅目种类最多,占29.39%,包括4种生境:林缘、灌丛、草甸、湿地,不同生境的昆虫个体数量为灌丛
摘要 为选择适合漯河地区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系),连续3年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对3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综合分析田间表现、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得出,漯麦116、漯麦26、漯麦906、杂交小麦、华科016的丰产稳产性和抗性表现突出,适合漯河地区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抗性;漯河  中图分类号 S 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